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李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薇
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非言语行为在对外商务谈判, 异性交往, 亲子关系等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肯定了非言语行为 交际不仅是语言交际行为强有力的辅助手段, 还往往会超越后者, 进而达到 “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 关键词 语言 非言语交际 辅助 超越
用的古老方法之一, 它的魅力有时甚至超越了言语。人们可 以从与异性的目光接触中发现对方的爱慕或厌恶。 它们是直 接反映心灵的。 “女性在凝视的时候, 例如 其整张脸都会变得 柔和, 眼神则现出温柔, 邀请和欢迎的友善反映” ④因此, 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说, 读懂对方的眼神在与异性的顺畅交往中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体触 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身体的接触。 人类是 感觉复杂的动物。 我们需要独处, 但同时也需要交流, 这种强 烈的对触摸和被触摸的需求对婴幼儿健康成长更是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以现在所提倡的母乳喂养来说,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母乳 相对于奶粉营养上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过程中, 母子以 身体接触的形式进行着交流, 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 在孩子还听不懂有声语言的时候, 触摸就作为母子间交流的 纽带, 孩子可以通过触摸发出需求, 引起母亲的注意, 关心并 付出行动以保护孩子的身体保持平衡健康, 母子之间的“交 际” 就是通过 “体触” 这一非言语交际行为得以实现。 (三) 非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交际行为各有其作用, 在交 际中往往互为补充 语言交际是基础和核心, 非语言交际是其强有力的辅助 而且在某些特殊场合和情况下会超越语言行为达到 “无声胜 有声” 的境界。事实上, 许多学者认为, 非语言符号不应该被 简单地看做表示意义的一般代号, 而是一种更为强烈的, 使用 范围更广泛的代码。在辨认感情真假的问题上, 非言语符号 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语言符号。 但是我们强调非言语交际在日常交际中的功用并非要排 斥和降低语言交际的核心和基础性作用, 毕竟人是需要交流 沟通的生命而语言又是沟通的第一选择。只是在语言不通, 词不达意, 抑或是对方不愿在语言表达中说清楚自己的意图 时, 在或者是为制造一种更高层的交流的时候, 我们就必须了 解这种隐形的, 无声的语言。以便了解对方真实的情感和意 图, 洞悉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有效的交 流和沟通。
浅析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俄交往中的重要性

周刊浅析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俄交往中的重要性李珊珊(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非语言交流具有无声、易理解等特点,能够为不同国家交流提供支持。
日常 生活中,我们常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忽视了非语言行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往来频繁,如何利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增强两国之间文化、经济交流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章对非语言交际行为作用进行分析,并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运用非语言交流策略。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中俄;交往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尽管语言在人类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他仍无法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始终同各种非言语的交际方式相互融合,综合运用,更好地实现着信息交流。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大家只是重点听取对方所说的言语内容,对交流时对方的各种行为完全忽视,这样往往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所谓的非言语行为,从字面便可知他指的是除言语交流之外的一些身体上的神态上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是信息符号,涵盖了一定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人们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是忽视的。
其实,非言语信息在人类社会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绝不亚于言语信息。
在本文中,将着重分析非言语交际在中俄交往中的重要性。
首先,要指出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俄交际中的几个最重要的作用:一、对言语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这种作用指的是,有时单纯的言语并不足以表达说话者的所有意思,有些意思需要借助非言语的行为的帮助,比如 使用一些手势等来补充自己的话。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俄交往中能帮助传达双方的意思,补充言语所表达的意思。
二、 替代某些无法表达的言语的作用有时,因为某些外部原因,说话者的意思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此时就需要用到非言语行为来替代言语,以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图。
在中俄交往中,有些意思可能很难用语言表达,这时 候就会用到非言语交际手段来帮助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重要意义论文

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部分同样地也承载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日常交际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由于肢体等非言语行为而产生文化误解进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因此,了解持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的非言语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尤显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文化误解;重要意义【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相同交际情景中对话的双方会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进而对同一会话内容或其中的某一伴随动作作出不同的理解与诠释。
近年来,随着各民族持有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日益频繁,肢体等非言语行为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而由于非言语因素所引起的跨文化误解进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二、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非言语行为交际(即non-verbal communication),它包括肢体语言、手势动作、面部表情、交谈双方身体的距离、声音、语调及穿着打扮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拥有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越来越频繁。
而在实际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等因素作为一种伴随语言,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交际活动当中,甚至在有些语境中,这些非言语符号比言语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如果以上这些非言语行为信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误解。
作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同样应了解外国常用的肢体语言以及这些肢体语言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以免在交流中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使之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影响交际的进行,造成误解,闹出笑话。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别井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交际行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非语言行为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配合,言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探讨非语言交际,对于有效地避免与克服文化冲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成败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更显著的地位。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影响,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知识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非语言交际就是除了语言交际活动之外的所有交际活动,即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
国开电大《跨文化交际与汉语教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1. 语用规约,实质上就是言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正确性问题。
A. 对B. 错答案:错2. 一般说来,在西方文化中通常可以随便讨论的话题是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
A. 对B. 错答案:对3. 在那些集体主义文化的地区如拉丁美洲、阿拉伯、非洲等地,人们交谈时往往离得比较远。
A. 对B. 错答案:错4. 当我们身处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如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尼、斐济等时,不可以摸当地小孩子的头。
A. 对B. 错答案:对5. 竖起大拇指这个动作在不同文化中都表示赞成、棒等意思。
A. 对B. 错答案:错6. 副语言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人们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借助调节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变化等来实现言语的情感表达。
A. 对B. 错答案:对7. 认知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跨文化适应的第一步。
A. 对B. 错答案:对8. 跨文化适应最终会以心理调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A. 对B. 错答案:错9. 进入异文化的头四个月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期,抓紧时机广泛参与、多方接触东道主文化,可以使文化适应达到较好的水平。
A. 对B. 错答案:对10. 那些外语学得特别好、心态特别开放的人,在进入一个陌生文化时能立即适应。
A. 对B. 错答案:错11. 很多旅游热门地甚至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文化习惯去适应旅行者,致使当地民俗民情变得不再本土和纯粹。
A. 对B. 错答案:对12. 外派到国外的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关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国内任教的国际汉语教师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A. 对B. 错答案:错13.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处,不是要求每个人放弃自己的文化,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适应其他人。
A. 对B. 错答案:对14. 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式大概可以用五个阶段加以概括:防范、最小化、接受、适应、整合。
A. 对B. 错答案:错15. 正确的跨文化情感和态度是移情。
A. 对B. 错答案:对16. 关于中美两国在“恭维”这一程式化言语行为方面的主要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围绕能力或成就所进行的恭维,在美国社会中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恭维地位较低的人,而中国社会恰好相反B. 美国的恭维语往往是高度程式化的,句式比较固定,语义明确,很容易识别;而中国人的恭维语则比较隐蔽C. 在恭维语的回应方式上,美国人一般会接受并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多会否定或表示谦虚D. 美国人不喜欢恭维别人的外貌,但中国人普遍喜欢恭维别人的外貌答案:美国人不喜欢恭维别人的外貌,但中国人普遍喜欢恭维别人的外貌17. 具有下面哪类特点的文化更可能要求服饰庄重得体:A. 高权力距离、个体主义、长期导向B. 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正式性C. 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正式性D. 低权力距离、集体主义、短期导向答案: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正式性18.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一个中国学生向美国留学生朋友提起自己的宠物狗在不久前遭遇了车祸,这位美国留学生脱口而出:对不起!中国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与作用

非语言交际的功能与作用非语言交际可能被认为是不直接依赖于语言使用的一种交流方式,总体来说,在哪个地方区分分开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形式是很难的。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简单地认识到人类互动的许多方面取决于不能用语言所表达的交流形式,但这对我们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在说话和在文字表达的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知道许多交流不需要语言也能相互交流。
一个人在会议上所穿的衣服可能对其他参与者暗示着他对这次会议是有多么认真地准备。
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别人认为是一种交流方式的行为或者是表现的任何方面。
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服饰如制服,发型,化妆,等等。
拿身势语举例:“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首先,来看看各国的文化差异。
阿拉伯人经常以亲吻脸颊的方式来进行问候。
在日本,人们以弯腰来表达问候,在美国,人们会进行握手。
在泰国,为了表示另外一个人靠近,人们往往会前后移动手指,手掌向下。
在美国,人们为了吸引别人过来,往往举起手掌,对别人移动着手指。
汤加人坐下来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而在西方,往往站着。
在美国双腿交叉经常是表示轻松的方式;而在韩国,这是社会所忌讳的。
在日本,礼物常常用双手交换。
穆斯林认为左手不干净,不能用它来吃东西或者是交换物品。
佛陀主张沉默是金。
而在美国,人们通过谈话来真正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无论是有目的还是无意,我们都会关于别人的内心想法做出重要的判断和决定---那些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想法。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非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来评价人际交往的质量高低。
在我们和同伴之间从语调到距离再到我们所参与的彼此接触的次数,我们就能收集和同伴间的亲密程度的信号。
非语言交际是那么地细微以至于身体区域的一次小移动也能传达一种信息。
你的第一次和同伴握手到触碰他(她)的脸颊,你在传达一种信息,如果你的触碰得到回应,那么这种信息就表现得极为重要。
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一位外国的学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
”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如果把交际中的语言比作陆地,那么非言语信号就是海洋,比陆地更广阔,更深远。
这告诉我们要有效与人交往,一方面要具备很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对方的姿态、眼神、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的信号。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提高自己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那么什么是非语言交际呢。
我们知道,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而非语言交际就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
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
这些非语言交际体系包括体态语、环境语、副语言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
体态语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坐姿等非语言代码。
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可以传递出诸如生气、高兴、悲伤等感情。
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的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
微笑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具有不同含义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微笑可以表示恐惧、化解潜在攻击的方法、表示友好,可能代表紧张或尴尬。
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可以捕捉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的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
与陌生人初次交谈,视线落在对方的鼻部是最令人舒服的,直接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不宜过长,会使对方不自在,完全不注视对方的眼睛会被认为是自高自大的表现或想掩饰什么。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
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与诚实的标志。
而在日本,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
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交际是平凡的,它就像吃饭,穿衣一样。
可是语言又是奇妙的,语言表达的好坏其效果大不相同。
一种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成功的途径,也是学生必备的。
不久的将来我们从事某中职业时,就必须通过面试,说白了就是要检查你的语言交际能力。
如今,作为学生的我们,就要好好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要懂得在怎样的场合下,要讲什么,才更适合我们的身份,对此我们也提个意见,就是大家在平日的交际中多多注重自己的语言,借每一次的讲话不断地提高自己。
通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认为,所谓的语言交际总结一下就是:少说多想。
培养低调而又有说服力的声音。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谨慎地做出承诺。
一旦承诺,不管发生什么都要遵守约定。
不要错过任何感谢或者鼓励别人的机会。
对出色的工作要说赞美的话,不管这个工作是谁做的。
如需批评,只说正面、建设性的话,不做尖锐、恶意的批评。
保持开放的心态。
讨论但不要争执。
不要说别人的坏话,阻止流言蜚语。
这既是对时间的浪费,又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注意别人的感受。
拿别人的弱点开玩笑是无意义的,而且经常会在无意中造成伤害。
其实,语言交际是运用语言或者说以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进行的交际。
也叫言语交际。
《现代汉语词典》:“交际—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社交。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
”它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语言交际的主体:说/写(译)者——听/读(译)者;语言交际的客体(交际内容):各种语言信息,具体表现为言语;语言交际的目的、动机:传播、说服、调查、荐举等等;语言交际的手段、方式:以语言为手段、工具,根据运用语言这种工具的不同情况形成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口头/书面;单向/双向等等。
语言交际的基本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交流、信息传输的过程。
语言交际主要处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编码至解码这一阶段中。
而它的基本方式与途径分为听、说、读、写、译,说或写也可称为表达,听或读则可称为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李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薇
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非言语行为在对外商务谈判, 异性交往, 亲子关系等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肯定了非言语行为 交际不仅是语言交际行为强有力的辅助手段, 还往往会超越后者, 进而达到 “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 关键词 语言 非言语交际 辅助 超越
参考文献: [1]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 [2]胡一.跨文化视野中的交际学研究.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伟.肢体语言——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技巧.北京: 中国时代 经济出版社, 2007. [4] 马丁.劳埃德—埃利奥特. 两性身体语言.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 社, 2006.
342
2009 年第
4期
安徽文学
用的古老方法之一, 它的魅力有时甚至超越了言语。人们可 以从与异性的目光接触中发现对方的爱慕或厌恶。 它们是直 接反映心灵的。 “女性在凝视的时候, 例如 其整张脸都会变得 柔和, 眼神则现出温柔, 邀请和欢迎的友善反映” ④因此, 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说, 读懂对方的眼神在与异性的顺畅交往中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体触 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身体的接触。 人类是 感觉复杂的动物。 我们需要独处, 但同时也需要交流, 这种强 烈的对触摸和被触摸的需求对婴幼儿健康成长更是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以现在所提倡的母乳喂养来说,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母乳 相对于奶粉营养上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过程中, 母子以 身体接触的形式进行着交流, 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 在孩子还听不懂有声语言的时候, 触摸就作为母子间交流的 纽带, 孩子可以通过触摸发出需求, 引起母亲的注意, 关心并 付出行动以保护孩子的身体保持平衡健康, 母子之间的“交 际” 就是通过 “体触” 这一非言语交际行为得以实现。 (三) 非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交际行为各有其作用, 在交 际中往往互为补充 语言交际是基础和核心, 非语言交际是其强有力的辅助 而且在某些特殊场合和情况下会超越语言行为达到 “无声胜 有声” 的境界。事实上, 许多学者认为, 非语言符号不应该被 简单地看做表示意义的一般代号, 而是一种更为强烈的, 使用 范围更广泛的代码。在辨认感情真假的问题上, 非言语符号 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语言符号。 但是我们强调非言语交际在日常交际中的功用并非要排 斥和降低语言交际的核心和基础性作用, 毕竟人是需要交流 沟通的生命而语言又是沟通的第一选择。只是在语言不通, 词不达意, 抑或是对方不愿在语言表达中说清楚自己的意图 时, 在或者是为制造一种更高层的交流的时候, 我们就必须了 解这种隐形的, 无声的语言。以便了解对方真实的情感和意 图, 洞悉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有效的交 流和沟通。
一、 何为非言语交际行为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 非言语交际行为是指一个人不张口 说话, 不动笔写字的一切行为。 从更严格意义的角度讲, 非言 语行为可限定为: 一个人 (或多个人) 不利用言语形式或只利 用副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被另一人 (或多个人) 接收的交际 行为。 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手势, 体态, 目视行为, 体距, 服饰, 触摸, 气味等。 二、 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行为既是对语言交际的一个强有力的辅助, 同时又往往能够发挥出语言所难于发挥的作用, 以一种无声 的, 隐形的, 微妙的方式超越了语言在交际中的某种局限, 达 到了 “此处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 从理论上讲, 马兰德罗将非言语行为交际的独特功能归 纳为六类: 补充功能(complementing) 即, 有些非言语行为传递的信 息与伴随的语言信息是一致的或补充强化语言信息。例如, 一对恋人说 I love you, 如果两个人坐在一起拥抱时就补充了 语言信息; 抵触功能 (contradicting) 即, 非言语行为会抵触语 言信息。 例如, 收到不喜欢的礼物, 口头上说高兴表情上却皱 着眉头; 此外还包括重复功能 (repeating), 协调功能 (regulat, 强调功能(accenting)。 ing) 替代功能(substituting), 从实际中观察, 它在日常生活中对语言交际的辅助和超 越作用集中和突出体现在一些身势语对于交际是否能顺利进 行的影响。以下将以 “眼神” “体触” 和 为例, 具体揭示非言语 交际行为的作用。 (一) 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它在所有的面部表情中几乎是最 生动, 最复杂, 最微妙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通常我们说的眼 睛动作主要分为 “眼珠的动作, 眼睑的动作和瞳孔的变化, ” 等。 在对外商务谈判中, 谈判双方往往来自不同国度, 语言信 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翻译来完成的, 即便如此, 双方仍然可以 在非言语交际领域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 这种交流就往往是 通过眼神来完成的。例如, 如果双方都愿意向对方投去友好 的目光, 甚至还会向对方多看几眼, 这就表现出对对方感兴趣 或者有好感, 双方的意愿就很有可能顺利达成。如果谈判中 出现一方不敢正视另一方的现象, 也许是对方有一些隐情不 愿透漏。 另外, 坚定自信的眼光本身就有一种威慑力, 使人不 敢侵犯或蔑视, 从而造就一种对己有利的气氛。可以说读懂 对方眼神中的信息是洞悉对方意图, 预见谈判走向以及实现 谈判成功的重要环节。 再如, “眉目传情” 是青年或成年男女之间传递感情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