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放射性污水自动处理系统初步应用

合集下载

中南医院核医学废水的收集与处理

中南医院核医学废水的收集与处理

中南医院核医学废水的收集与处理摘要核医学是二十一世纪蓬勃发展的医学技术,为治疗人类肿瘤疾病带来了巨大福音,在还患者健康的同时,我们应避免核废水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结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人类遗传保藏中心)项目,对放射性医疗废水的收集与处理进行介绍,为核医学科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医学废水衰变池水处理0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飞跃发展,核医学科逐步走进国内医院,目前国内三级医院正大量上马核医学科。

放射性医疗废水是核医学科的副产物,必须衰变至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后方可排放。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相关规范,放射性医疗废水单独收集,进入衰变池。

当核素半衰期小于24h时,污水储存时间不小于30天,当核素半衰期大于24h时,污水储存时间不小于10 个半衰期后方可排放(同位素为I131时,其储存时间不小于180天)。

放射性医疗废水主要来自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产生的排泄物、清洗盛放同位素的器皿和实验室的排放水、医疗器械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污废水等。

目前核医学科常用的同位素主要有以下三种:1)SPECT/CT(简称ECT)主要放射性同位素为:Tc99(锝),其半衰期约为6 小时;2)PET/CT主要放射性同位素为F18(氟),其半衰期约为110 分钟;3)甲状腺肿瘤治疗主要放射性同位素为I131(碘),其半衰期约为8 天,且需要住院治疗。

此外还有肿瘤医院专门用于放化疗的放射性药物,根据药物不同,其半衰期也不同。

1工程概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人类遗传保藏中心)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南医院院区内,总用地面积701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686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786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3900 平方米。

地下3层,主要功能为核医学科室、设备房、中心供应、车库等,地下三层局部为人防区。

地上为13层,主要功能为核医学、手术室、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ICU、住院,总建筑高度为59.70 m。

该建筑核医学科设置在一层及地下一层。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核能技术的应用,放射性废液的产生和排放量逐年增加,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已经变得愈发迫切起来。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基于膜技术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并阐述它的具体流程。

一、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根据不同的处理原理,可将废液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

而本文介绍的方法属于物理法中的膜技术,即通过不同的膜材料使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与水分离。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投资费用低等优点。

并将具体操作流程分为预处理、膜分离、浓缩处理和再生处理四个部分。

废液处理系统由进水池、混合槽、反应器、混合器、沉淀池、膜分离器、膜浓缩器、浓缩滤器、再生器等一系列装置组成。

其具体结构如下:二、废液处理流程1. 预处理废液首先从进水池进入系统。

在进入混合槽之前,需要对废液进行初步的前处理,包括过滤、中性化处理、化学处理、沉淀等过程,以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2. 膜分离经过初步处理的废液进入反应器,进行相应的化学反应。

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选用不同种类的膜材料进行分离,一般可分为反渗透膜、超滤膜、电渗析膜等几种。

在此过程中,废液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膜材料被分离出,而水则通过膜孔径排出反应器。

3. 浓缩处理经过膜分离后的废液浓度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通过浓缩处理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废液进入膜浓缩器后,通过压力来逐渐压缩、挤压膜上的废液,将废液的浓缩度逐渐提高。

最终达到浓缩效果最大化的状态。

4. 再生处理在浓缩处理过后,所得到的浓缩液可以通过再生方法回收处理,从而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废液通过浓缩滤器进行过滤,将过滤出的固体物质送入焚烧炉进行二次焚烧。

周转水则经过再生器处理后可直接再次用于各种工业需求之中。

三、结论基于膜技术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和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和回收放射性废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废液处理技术。

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和工作流程核废水处理设施是用于处理核电站和核燃料循环设施产生的废水的设备。

核废水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其中包括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核废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以降低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安全标准。

本文将介绍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一、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的原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沉淀沉降: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往往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通过沉淀沉降过程,可以将这些固体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混凝剂和絮凝剂来促进颗粒的聚集和沉降。

2. 吸附:吸附是一种通过固体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吸附到表面的过程。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来确定。

3. 活性氧化:活性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这一步骤可使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4. 放射性沉淀: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其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放射性沉淀。

放射性沉淀具有较大的密度,可以通过沉降和过滤等方式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5.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和超滤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分离不同大小的分子和离子。

二、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工作流程核废水处理设施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前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工作流程:1. 前处理:前处理是指对核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的阶段,旨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油脂和其他杂质。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混合、沉淀和过滤等步骤。

通过前处理,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设备的磨损和堵塞问题。

2. 主处理:主处理是核废水处理设施的核心阶段,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的给排水设计探析

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的给排水设计探析

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的给排水设计探析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的给排水设计探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科和核医学科在医院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这些科室不仅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还涉及到放射性物质和核医学废物的管理。

因此,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给排水设计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设计。

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涉及的放射性物质和核医学废物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安全。

在给水系统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进水管道的材质选择和布局。

放射性物质和核医学废物的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进水管道需要选择耐压和耐高温的材料。

另外,在布局上,应该与其他科室的给水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对于放射性物质和核医学废物的排水处理,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废物的特性和处理要求。

一般来说,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产生的废物可以分为两类: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医疗用品、废旧设备等,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分类和集中储存,然后交给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对于液体废物,主要是通过排水系统进行处理。

在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液体废物的特性。

首先是液体废物的收集问题。

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需要设立专门的废液收集设施,包括废液收集桶、废液集中池等。

这些设施需要与排水系统相连,并设有特殊的阀门和管道,以确保液体废物的顺利排放,并防止发生意外泄漏。

另外,还需要根据液体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一般来说,放射性液体废物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沉淀、稀释等方式进行处理,以降低废物的辐射水平,确保符合相关的辐射防护标准。

同时,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废水的处理问题。

废水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

医院放射科和核医学科一般会安装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离子交换、沉淀、活性炭过滤等技术,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去除,以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流程

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流程

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废水收集医院放射性废水主要来源于医学影像科室、放射治疗科室、核医学实验室等。

论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水污染及处理, 2016, 4(4), 106-111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6 in Hans. /journal/wpt /10.12677/wpt.2016.44016文章引用: 徐向红, 楼淑芬, 孙海利, 姚三丽. 论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水污染及处理, 2016,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Hospital Radioactive WastewaterXianghong Xu 1, Shufen Lou 1, Haili Sun 1, Sanli Yao 21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2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Sep. 15th , 2016; accepted: Oct. 9th , 2016; published: Oct. 12th ,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eatment status of hospital radioactive wastewater, including the wastewater quality and the commo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ospitals’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points out som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KeywordsRadioactive Wastewater, Continuous, Periodic, Treatment, Problems, Measures论医院放射性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徐向红1,楼淑芬1,孙海利1,姚三丽21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浙江 杭州 2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收稿日期:2016年9月15日;录用日期:2016年10月9日;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2日徐向红等摘要论述医院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现状,包括废水的水质情况,常用处理方法,再对各个医院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在技术上、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与处置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与处置

• 玻璃固化 废液固化
• 可以装入直径为30~60cm,长为1~3m的金属圆筒中 包装
• 包括硝酸的浓缩和回收、尾气中夹带固体颗粒的洗涤以 二次废液 及尾气中半挥发性碘和可能存在的钌化物的去除。
放射性废水的工业处理
2、中、低放废液的处理
• 通常含有各种盐类和放射性核素的废液,缩小这类废物体积的方法有: ✓ a.蒸发 ✓ b.使用膜技术进行浓缩 ✓ c.过滤或离心分离 ✓ d.离子交换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1.化学沉淀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2.蒸发浓缩法
通过加热,使废水中的部分溶剂汽化成蒸汽,通过蒸发器排出, 而使放射性物质浓缩在剩余溶液中。
优: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灵活性大,适用于处理含有较多不易挥发性的放射 性核素的废水。 缺:不适用于处理易起泡和含有挥发性核素的废水,还存在结垢腐蚀等危害 。
一般用在沉淀Rb+和Cs+的沉淀剂种类:
• 杂多酸 • 络合酸盐 • 多卤化物 • 矾类
硅钼酸、硅钨酸 四氯化锡、三氯化锑 氯化碘 Al、Cr、V、Co、Ni等形成硫酸复盐
硕士论文
②离子交换回收
✓ 有机离子交换法-✓ 无机离子交换法--沸石、杂多酸盐、亚铁氰化物、多价金属酸式盐、钛硅化合物
磷钼酸铵晶体结构
对于膜工艺的改进: ① 开发耐辐射的特种膜材料
② 与络合、螯合等其他方法进行组合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5.膜分离法
反渗透法处理工艺流程
超滤膜分离机理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5.膜分离法
络合-超滤技术
主要用于低放废水
低能耗 高分离效率 操作简便 无二次污染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
减少废液体积; 处理浓缩物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核废水是指在核能发电、核科研等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它含有高浓度的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核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在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作用、组成和运行原理。

一、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作用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与预警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如下:1. 监测废水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浓度,确保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 预警异常情况: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连续监测数据的变化,及时发现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放射性核素浓度超标、设备故障等,并通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信息。

3. 辅助决策:监测与预警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废水处理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和应对措施。

二、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组成监测与预警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监测设备:监测设备是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放射性核素监测仪、化学分析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对废水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

2.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负责将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控制中心。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3.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核心,它接收并处理监测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预警规则进行分析和判断。

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规则的设定阈值,控制中心将发出警报信息。

4.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声音、光线等方式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信息,提醒他们废水处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三、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运行原理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数据采集并传输给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放射性污水自动处理系统初步应用
放射性核素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说明它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远远大于产生的危害,而且其危害是可以预防的。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也正在全国各地兴起和发展,开放性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使核医学妥善、安全、有效地处理,因此产生的废物、废液,已成为卫生、环保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放射性废液的产生随着131I治疗甲亢、甲癌工作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131I对环境的影响受到重视,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正确处理与否已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由于目前没有专门处理放射性病人排泄物的设备,病人服用131I 后住院观察期间排泄物的处理引起重视,为了保护环境,避免放射性废液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我们与济南华医特环保器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放射性污水自动自处理系统,旨在解决核医学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问题。

1 方法和设置
《核医学》第七版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提出如下基本原则:①放置衰变:对短半衰期核素污染的器皿、废液应分装封存,动物尸体应用塑料袋装好低温保存,下水道应设置双蓄水池轮流排放,待衰变达到国家容许标准以下,再废弃或排放;
②长半衰期核素废液浓缩储存后交由专门部门处理;③废液采用过滤净化,稀释,达到国家容许标准后才能排放。

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和部门提倡零排放[1]。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核医学病房建设时将病房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设专用管道收集,在核医学楼隔离层内设不锈钢贮液罐,容积和数量根据病房设置多少和工作量大小决定。

我们设立40m3贮液罐三个,由于服用131I病人体内的绝大部分游离状态的131I由尿液排出体外,故采用病人粪便分流措施,在设备层设沉淀罐一个,用于粪便和其它固体物的收集,尿液随其它污水收集于贮液罐。

三个贮液罐轮流收集,电脑自动控制,自动记录存放时间,三个贮液罐全满后,第一罐自动排放于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经放置衰变和稀释,有效去除放射性核素131I,确保达标排放。

2 结果
该系统采用全自动化处理,放射性污水自动流入贮液罐,待升至一定水位自动启动闭合开关切换,无须工作人员现场操作,避免了对工作人员的辐射。

该系统经过三年多的运转,对接受131I治疗的病人排放的污水可进行有效的处理,
单次约3700MBq(100mCi)使用量的131I治疗病人排放的污水得到处理后,排水口废水放射性排出量也不会超过环保排放标准。

该系统对废水的处理能力为:以每位病人日产生污水200升计,每个贮液罐可供设置为5张床位的核医学病房收集放射性污水40天,三个贮液罐轮流收集排放,放置时间已达10个半衰期,放射性核素131I净化率可>99%。

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后,市环保局检测为入水口131I
的浓度为:2.11×105Bq/L;出水口131I浓度为0.98×10Bq/L,接近本底水平,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2]。

3 讨论
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也随之逐年增加。

医院放射性废水主要来源是洗涤盛放射性核素器皿的废水、高活性室的冲洗用水和接受放射性核素诊治病人的排泄尿液等。

根据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为131I、99Tcm)的使用特点,核素半衰期短(131IT1/2=8.04d,99TcmT1/2=6.02h),核素种类不多,核素总活度较小。

所以医院放射性废水治理的方法一般多采用衰变法、稀释法和吸附离子交换法,但吸附离子交换法成本较高多不采用,我们研制采用的放射性污水自动处理系统自动化水平高,投资少,施工简单,能够有效的处理核医学放射性废水,特别是131I 治疗病人尿液中放射性碘,经放置衰变、稀释,排出污水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适合131I治疗病房使用。

安装该系统的病房可收治131I治疗病人,特别是131I 用量较大的甲状腺癌病人,大幅度降低了放射性碘对公共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放射性核素治疗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少林等.核医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
2 谢锋等.核技术利用与环境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