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常见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详解

活性污泥系统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污泥性状异常、污泥膨胀及其异常出水中悬浮固体(ESS)的多少会极大地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由于进水中SS大部分已通过格栅、沉砂、初沉等预处理工艺而被去除,残留的少量SS在进入曝气池后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构成了污泥的组成部分,因此ESS实际上系由外漂的污泥所组成,ESS的多寡与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以及二沉池的运行工况有关。

对正常的处理系统,ESS应小于30mg/L或仅占活性污泥浓度的0.5%以下,即曝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2〜4g/L时,ESS应为10—20mg/L。

若超过这一限度,即说明污泥性状不良,其往往是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胀所致。

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断断续续见有拳头大小污泥上浮。

引起大块污泥上浮有两种情况:a.反硝化污泥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

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0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污泥大块上浮。

改进办法:加大回流比,使沉淀池污泥更新并降低污泥池泥层;减少泥龄,多排泥以降低污泥浓度;还可适当降低曝气池的DO水平。

上述措施可降低硝化作用,以减少硝酸盐的来源。

b.腐化污泥腐化污泥与反硝化污泥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有强烈恶臭。

产生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氧腐化,产生H2S, C02,H2等气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例如经常用压缩空气在死角区充气,增加污泥回流等。

对容易积泥的区域,应在设计中设法予以改进。

②小颗粒污泥上浮小颗粒污泥不断随出水带出,俗称漂泥。

引起漂泥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种:a.进水水质,如pH值、毒物等突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b.污泥因缺乏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

c.进水氨氮过高、C/N过低,使污泥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污泥虐我千百遍之后,我含泪总结了这些异常原因与解决办法!

污泥虐我千百遍之后,我含泪总结了这些异常原因与解决办法!

污泥虐我千百遍之后,我含泪总结了这些异常原因与解决办法!污水处理运营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污泥的问题,虽然很多不会导致系统的崩溃,但是污泥的一些表观可以提前获知污水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1、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产生原因: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解决办法: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调整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 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2、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解决办法: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解决办法: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5、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解决办法: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6、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产生原因:沉淀池有死角,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回流比过小,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

解决办法:若沉淀池有死角,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高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角进行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加大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

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处理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化异常情况,即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化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二、异常情况的分类1. 污泥浓度异常:污泥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高浓度污泥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生物降解反应;低浓度污泥则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2. pH值异常:处理系统中的pH值偏离正常范围,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酸性环境可能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碱性环境可能导致废水中的某些物质无法被有效去除。

3. 温度异常:处理系统中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速率,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或失活,低温环境则可能导致微生物代谢减缓。

4. 溶解氧异常:溶解氧是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所必需的。

处理系统中溶解氧过低可能导致微生物无法正常进行降解反应,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5. 污水负荷异常:处理系统中的污水负荷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处理效果。

过高的负荷可能导致微生物无法及时降解污染物,过低的负荷则可能导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措施1. 污泥浓度异常处理:a. 高浓度污泥处理:增加氧气供应,提高氧气传递效率;增加曝气时间,增强氧气传递和溶解氧浓度;适量添加外源碳源,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b. 低浓度污泥处理:增加曝气时间,增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增加外源菌群投加量,增强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2. pH值异常处理:a. 酸性环境处理:适量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石灰,以提高pH值;增加曝气时间,增强氧气传递和溶解氧浓度。

b. 碱性环境处理:适量添加酸性物质,如硫酸或盐酸,以降低pH值;增加曝气时间,增强氧气传递和溶解氧浓度。

3. 温度异常处理:a. 高温环境处理:增加通风散热设备,降低处理系统的温度;增加曝气时间,提高氧气供应和溶解氧浓度。

污水处理异常的应急处理

污水处理异常的应急处理

污水处理异常的应急处理污水处理异常的应急处理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会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周边环境和公共健康。

我们需要做好应急处理措施,及时解决污水处理异常问题,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一、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分析1. 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设备的机械故障或电气故障可能导致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污水处理效果下降。

2. 污水浓度突增:如果进水污水的浓度突然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可能无法及时适应,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设施过载。

3. 污泥处理异常: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异常,如污泥浓度过高或无法正常处理,可能会影响设施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二、应急处理措施1.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迅速通知维修人员,并尽快进行设备检修和修复。

配备备用设备,确保在故障期间能够维持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修设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 污水浓度突增应急处理:加强污水监测,及时发现污水浓度异常情况。

调整处理工艺参数,提高设施处理能力,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建立与污水排放单位的联络机制,及时了解其生产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

3. 污泥处理异常应急处理:对异常污泥进行临时储存,避免对设施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调整污泥处理工艺,确保污泥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置。

定期对污泥处置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1. 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措施。

2.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对应急处理工作的熟悉程度和应对能力。

3. 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评估,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结论污水处理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设备维护、提高监测水平和组织应急演练,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并解决污水处理异常问题,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异常情况的定义、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二、异常情况类型1: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1.1 设备故障1.1.1 污水泵故障1.1.2 混合器故障1.1.3 曝气机故障1.2 管道堵塞1.2.1 污泥管道堵塞1.2.2 污水管道堵塞1.3 转库池异常1.3.1 转库池进水异常1.3.2 转库池内泥浆浓度异常2:污水处理水质异常2.1 COD、BOD、NH3-N等指标超标 2.1.1 COD超标2.1.2 BOD超标2.1.3 NH3-N超标2.2 PH值异常2.3 浊度异常三、异常情况原因分析1:设备故障原因1.1 油封磨损1.2 电机故障1.3 电路故障2:管道堵塞原因2.1 污泥干燥2.2 固体颗粒物聚集2.3 油脂凝固3:转库池异常原因3.1 进水量突然增加或减少 3.2 污泥沉降异常3.3 料浆浓度控制不当4:污水处理水质异常原因 4.1 进水水质波动4.2 操作失误4.3 生化过程异常四、异常情况处理方法1:设备故障处理方法1.1 及时更换油封1.2 维修或更换电机1.3 检修电路设备2:管道堵塞处理方法2.1 清洗污泥管道2.2 清理污水管道2.3 加强油脂处理3:转库池异常处理方法3.1 调整进水量3.2 加强污泥沉降处理3.3 控制料浆浓度4:污水处理水质异常处理方法4.1 调节进水水质4.2 定期检查操作过程4.3 加强生化过程监控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设备维修记录- 水质监测报告- 操作指南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COD(化学需氧量):指水中可用于化学反应的氧化剂对有机物氧化的需氧量。

2: BOD(生化需氧量):指水中微生物生化过程中对有机物氧化的需氧量。

3: NH3-N(氨氮):指水中氨氮的含量。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情况,使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处理效果降低。

下面介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

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引起污泥膨胀,也有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

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

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长,而真菌和丝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

所以在供氧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

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

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

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

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

因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

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

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后,解决的办法可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

如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剌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异常情况。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污水处理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过程中,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者停工。

常见的设备故障包括泵站故障、曝气机故障等。

解决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备用设备的准备,以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2. 污水处理工艺异常:污水处理工艺可能浮现异常情况,如曝气不足、沉淀效果不佳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艺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处理效果;定期对工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异常: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质可能浮现异常,如超标排放。

解决方案: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异常: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浮现异常,如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等。

解决方案:加强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三、异常情况分析示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1. 设备故障: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机发生故障,导致曝气不足,影响了生化池的处理效果。

解决方案:即将停用故障曝气机,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在维修期间,启用备用曝气机,保证处理效果。

2. 工艺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度异常升高,导致沉淀效果不佳,出水悬浮物浓度超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污泥浓度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例,控制污泥浓度;对沉淀池进行清理,保证沉淀效果。

3. 排放水质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浓度超标,导致排放水质不达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出水COD浓度的监测,发现超标情况后,优化处理工艺,增加COD去除效果;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运行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回流泵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相关推荐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造成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和解决措施。

1、混合液溶解氧不足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原因:①负荷量增高;②曝气不足;③工业废水的流入等。

对策:①控制负荷量;②增大曝气量;③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人。

2、SV值异常(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多发生在夏季。

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

对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减少曝气量。

(2)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

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

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3)泥水界面不明显。

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

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3、SVI值异常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运行管理不善都会使SVI异常。

4、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两种。

(1)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某些霉菌等。

(2)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2)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3)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黏土、消石灰等。

(4)加大回流污泥量并在其回流前进行再生性曝气。

(5)使废水经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厌氧反应的发生,如预曝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低负荷下出现的树枝状胶团杆菌
体内有硫颗粒蓄积的白硫丝菌:废水中有硫化物 存在,为产生恶臭之标志性微生物
轻微污泥膨胀之微生物相:1为吸管虫 2为丝状微生物缠绕松散的菌胶团
冲击负荷下微生物相:1为分散状细菌, 2为已死亡之纤毛虫
低负荷下微生物相 箭头为正在摄取食物的纤毛虫
长期处于超高负荷下微生物相:1为数量与密度 均高分散状细菌;2为菌胶团处于厌氧状态

表1 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二沉池泥面过高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 MLSS值过高
增加排泥
二沉池表面积累 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生物死亡,污泥解 停止进水,排泥后
絮,出水水质恶化, 投加营养,有可能
COD、BOD上升,进 引进生活污水使污
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 泥复壮或引进新污
PH值异常
泥菌种
表1 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表1 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 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其 他症状参照膨胀对 策
进水PH值过低,曝气 池PH≤6,丝状菌大 提高进水PH值 量生成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
沉淀池有大块黑 色污泥上浮
产生了CH4、CO2, 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 浮,出水氨氮往往较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 排泥后在死角区用 压缩空气冲或清洗
适当负荷下但开始有恶臭之微生物相1为轮虫;2为钟形 虫;3为变形虫;4为膜带虫;5为白硫丝菌
适当负荷下之微生物相:1为顠体虫;2为轮虫
解决对策
SS升高
二沉池池表有一层浮泥, 污泥中毒;污泥膨胀
污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壮
排泥不足,MLSS过高
二沉池积泥,发生反硝化 或腐败
见膨胀对策 增加排泥量
表2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出水混浊
负污荷泥过解低絮,污泥凝聚性差,增加营养
污泥中毒
停止进水,污 泥复壮
有机物分解不完全
降低负荷
出水色度上升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改善污泥性状
二沉池有细小污 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 小;进水中氨氮浓度 高,C/N不合适
投加营养物质
二沉池上清液混 污泥负荷过高,有机 减少进水流量,减
浊,出水水质差 物氧化不完全
少排泥
曝气池泡沫茶色 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 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
表2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减少负荷
曝气器堵塞
拆卸修复
表2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出水BOD或 COD升高
污泥中毒
进水过浓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过高 (S2O32-、H2S) COD测定受Cl-干扰
污泥复壮 提高MLSS 增加曝气强度 排除干扰
微生物图片
钟虫
1为轮虫,2为等枝虫
变形虫: 在处理效果(分散解絮时)差或培菌初期大量出现
SV30上升
污泥膨胀或排泥不足
见膨胀对策
表2 水质测定结果异常现象及其分析
MLSS下降
回流泵堵或翼轮堵塞,污 泥膨胀或中毒;污泥大量 流失
按实际情况而 采取相应对策
污泥灰分高,大 于50%
沉砂池、初沉池运行不佳;改善沉砂池、
进水中泥砂过多,或盐分 初沉池运行工
过高

曝气池DO低
进水过浓,负荷过高;进 水中无机性还原物质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