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8A Unit 1(Reading1)教案

苏教版8A Unit 1(Reading1)教案
苏教版8A Unit 1(Reading1)教案

Teaching design

8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

(Reading 1)

Teaching Aims: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guess general meaning from keywords and context;

2. skim text for overall meaning and scan for details;

3. identify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people from their friends’

descriptions;

4. us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a person’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

5. recognize the use of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Teaching contents:

Words and phrases:

voice; singer; almost; round; sense; bored; fit; knock; straight; sweet; smile; choose

1. one of my best friends

2. be willing/ready to do sth.

3. any time

4. give one’s seat on the bus to someone in need

5. be/ become a singer

6.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

7. wear small round glasses 8. make him look smart

9.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ur 10.make sb. do sth.

11.feel bored 12.do not fit well under the desk

13.walk past 14.knock sth. onto

15.say a bad word/ bad things about sb.

16.worry sb.

17.choose sb. as the best friend

Sentence patterns:

1.She is willing to share things with her friends.

2.She always gives her seat on the bus to someone in need.

3.They make him look smart.

4.When he walks past our desks, he often knocks our books and pens onto the

floor.

5.She smiles often and never says a bad word about anyone.

6.I can tell her anything because she can keep a secret.

Important points: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identify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people from their friends’ descriptions.

Difficult points: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1. guess the meanings of the new words from the context;

2. describe their friends’ looks and qualities.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Revision and lead-in

T: Yesterday, we talked about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 What makes good friends?

We know, there’s a writing competition in Teenagers magazine. Can you write about your best friend? This class, let’s read three entries as a model.

Step two 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writers’ best friends?

Task 2 While-reading

1.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three photos and describe their looks,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 “fit”.

2.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ree students’personalities, guess the meanings of “willing, generous,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ur, bored, sweet, smile” from the context.

3. Complete Part B1 on p.9. and check the answers.

4. Do some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Group competition) .

5. Complete Part B2 on p.9.

Task 3 Post-reading

1.The students read an Aesop fable “Two men and a bear”.

A question: Is the thinner man the fat man’s true friend?

The thinner man is not the fat man’s true friend. When the fat man was in danger, his friend didn’t help him but ran away.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So, when our friends are in danger or in need,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help them. We should not be selfish.

https://www.360docs.net/doc/4e8142261.html,plete Part B4 on p.10.

T: We can see, Betty, Max and May all have good qualities. They’re the writers’true friends. Will you choose them as your best friend? Who will you choose and why?

3. A guessing game

The students describe their friends’looks and ask others to guess: Who is he/she? Then describe their qualities and some related details.

4. Retelling

Step three Some useful phrases

Step four Homework

Blackboard design:

Reflection:

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于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由左、右键及滚轮组成。 2.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曳、双击四种操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操作灵活运用于计算机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紧张刺激的游戏,熟练掌握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未来小鼠标,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鼠标操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的操作。 教学难点 鼠标的双击、拖曳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演示、讲解、启发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它也是电脑家庭的成员,上一节课时我们还跟他见过面呢!大家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精灵鼠自我介绍) 2.哦,原来老师带来的新朋友是鼠标啊,小朋友现在可以摸摸你们电脑桌上的鼠标,和这个小朋友亲热亲热。

3.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新朋友,急切地想了解他,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现在就可以请教精灵鼠,谁来提问?(引导学生提问:鼠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鼠标的操作姿势是怎样的?鼠标有什么作用?等等) 4.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小鼠标交朋友,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我们来把课题读一读。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一)鼠标简介 演示课件 1、观察鼠标的正面看分类:通常的鼠标有两个键(如图一),也有三个键的(如图二),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中间带有滚轮的(如图三)。 观察你的鼠标,它属于哪一种呢? 通常我们把这两个键称为什么? 演示课件 观察鼠标的背面看分类: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光电鼠标器和机械鼠标器。 请同学们观察你的鼠标又属于哪一种呢?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得含义,了解信息得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得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得关系,知道信息得编码方式与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得含义与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得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得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得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得信息技术得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她学科得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得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瞧到每幅图片时得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得内容与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得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就是如何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得。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得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与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得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与盐水,请说出您得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得事物所包含得信息就是不同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得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得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就是人类得感官功能就是有限得,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瞧到、听到、摸到得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得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得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得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得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得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得延伸;网络更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得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得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得来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苏教版)(整理打印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4.行为与创新 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第2课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2)能够说出常用的输入、输入设备。 (3)能够对现在的计算机科技发展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动手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行为与创新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细致、耐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认识主 机箱里的主要电脑部件。 教学难点:认识CPU、硬盘、内存条等电脑部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 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打开的主机箱。

第3课操作计算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2)认识桌面和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 (3)学会将右手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鼠标器上。 (4)了解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5)能够熟练进行指向、单击和右击操作。 (6)能够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学习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七巧板”游戏熟练使用 鼠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启动、使用和关闭计算机,养成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的良好操

苏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

第 1 课认识机器人课时1 教学目的: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播放《终结者》片断)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 (板书课题) 二、确定主题 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 论)。 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 教师参与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1课认识LOGO 教学目标: 1、学习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2、学习“CS”、“HT”、“ST”命令。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难点:基本命令的使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计算机画图的方法很多,如:画图,PHOTOSHOP等,利用LOGO语言画图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什么是LOGO语言呢? 2、介绍LOGO语言 LOGO语言是一种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非常有趣。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LOGO源自西腊文,原意即为思想,是由一名叫佩伯特的心理学家,偶然间看到一个像海龟的机械装置触发灵感,于是利用他广博的知识及聪明的才智而最终完成了LOGO语言的设计。 LOGO学了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一定大家关心的问题吧!大家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行,一开始,你可能会认为是这样,不过,它隐含着非常严谨的科学道理,需要你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要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你会发现,这个软件,将使你处理事情时,会非常严谨,养成一丝不拘的好习惯。用好这个软件,可不能大大咧咧噢!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进入LOGO语言的神秘王国。 二、新授 1、LOGO语言的启动 讲解: 打开D盘,单击LOGOW目录,单击:PLOGO.EXE,,出现窗口。 详细介绍LOGO语言窗口:视图窗口和命令窗口。 问题:明确视图窗口的位置、命令窗口的位置,明确母位、提示符,光标。 探究: 试着在命令窗口其中键入下面的命令,命令后要按回车键 FD 100 RT 120 FD 60 RT 120 FD 60 RT 120 观察: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 :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 :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 :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女口,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 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苏教版

第八单元动画制作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1961年-1964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一部长达120分钟的规模巨大的作品,它创造的孙悟空形象闻名全世界。 1979年,王树枕、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哪吒闹海》,1980年徐景达导演的《三个和尚》等动画片,都是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②播放计算机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使学生在感受动画艺术性的同时,体会动画的技术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最新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于2020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由左、右键及滚轮组成. 2.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曳、双击四种操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操作灵活运用于计算机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紧张刺激的游戏,熟练掌握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未来小鼠标,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种鼠标操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的操作. 教学难点 鼠标的双击、拖曳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演示、讲解、启发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它也是电脑家庭的成员,上一节课时我们还跟他见过面呢!大家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精灵鼠自我介绍) 2.哦,原来老师带来的新朋友是鼠标啊,小朋友现在可以摸摸你们电脑桌上的鼠标,和这个小朋友亲热亲热. 3.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新朋友,急切地想了解他,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现在就可以请教精灵鼠,谁来提问?(引导学生提问:鼠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鼠标的操作姿势是怎样的?鼠标有什么作用?等等) 4.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小鼠标交朋友,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使用它,我们来把课题读一读.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一)鼠标简介 演示课件 1、观察鼠标的正面看分类:通常的鼠标有两个键(如图一),也有三个键的(如图二),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中间带有滚轮的(如图三). 观察你的鼠标,它属于哪一种呢? 通常我们把这两个键称为什么? 演示课件 观察鼠标的背面看分类: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光电鼠标器和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1课认识LOGO 教学目标: 1、学习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2、学习“CS”、“HT”、“ST”命令。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难点:基本命令的使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计算机画图的方法很多,如:画图,PHOTOSHOP等,利用LOGO语言画图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什么是LOGO语言呢? 2、介绍LOGO语言 LOGO语言是一种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非常有趣。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LOGO源自西腊文,原意即为思想,是由一名叫佩伯特的心理学家,偶然间看到一个像海龟的机械装置触发灵感,于是利用他广博的知识及聪明的才智而最终完成了LOGO语言的设计。 LOGO学了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一定大家关心的问题吧!大家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行,一开始,你可能会认为是这样,不过,它隐含着非常严谨的科学道理,需要你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要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你会发现,这个软件,将使你处理事情时,会非常严谨,养成一丝不拘的好习惯。用好这个软件,可不能大大咧咧噢!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进入LOGO语言的神秘王国。 二、新授 1、LOGO语言的启动 讲解: 打开D盘,单击LOGOW目录,单击:PLOGO.EXE,,出现窗口。 详细介绍LOGO语言窗口:视图窗口和命令窗口。 问题:明确视图窗口的位置、命令窗口的位置,明确母位、提示符,光标。 探究: 试着在命令窗口其中键入下面的命令,命令后要按回车键 FD 100 RT 120 FD 60 RT 120 FD 60 RT 120 观察: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2、“HT”、“ST”、“CS”命令

2017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苏教版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丰富了网页的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保滩中心小学班级:人数: 课题:操作计算机执教:张天宝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认识桌面和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学会将右手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鼠标器上;了解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基本操作;能够熟练进行指向、单击和右击操作;能够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习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七巧板”游戏熟练使用鼠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启动、使用和关闭计算机,养成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的良好操作习惯。 二、制定目标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2课形成一个小系列,第2课主要讲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简单知识,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软件的简单知识。在课文的附文中,增加了计算机软件的一些简单介绍,学生只需了解即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正确地开机、关机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们开关机的方法多数不正确,这方面需要加以引导;另外鼠标器的双击、右击和拖动也不是很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鼠标器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四、教学准备 广播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 机,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其实 我们看到的只是计算机的硬件,想要 让这些硬件为我们服务,需要一个必 不可少的东西-软件。计算机中装有 许多软件,今天我们就打开计算机, 看看什么是软件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由硬件导入 软件,明确 硬件和软件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新课教学在把计算机喊醒之前老师先考考小 朋友们一个最最简单的问题,小朋友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吗?老师再重复一遍,是第一件事。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说是洗脸,还有的小朋友说叠被子,但老师却不同意小朋友的意见,再好好想想,我们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对了,首先是睁开眼睛,我们小朋友只有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去穿衣服、洗脸、刷牙等等。计算机同样如此,它也要先睁开眼睛,然后才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所以第一步我们要让计算机睁开眼睛。 怎么做? 1、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显示器亮了,那第二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就是接通电源。 2、教师出示电源开关“POWER”标志即主机箱上的大按钮,同时逐台计算机巡视开机情况。 按下它之后,我们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出现一对话框,然后移动我们的“小老鼠”到达“确定”的位置,食指点击左边的键。现在就进入了计算机中。 3、学生观察显示器的画面教师介绍关于“桌面”、“图标”“开始按钮”的概念。 4、操作鼠标器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鼠标指针”,鼠标器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只有熟练地使用鼠标器才能更好地学生阐述自己想法 找主机电源按钮,并用 手指出位置 两人一组,一个学生用 手或手臂依次盖住桌面 上某个组成部件,另一 个学生说出对应的名 称,然后交换分工,再 做一次 引导学 生观察、分 析,明辨计 算机的状 态,合理操 作,正确开 机。 培养学生积 极主动地探 究新知,并 通过游戏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同 时巩固深 化,识记新 知 突出基础知 识、训练基 本技能,通 过讲解、演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WPS文字”软件的相关知识 2.掌握“ WPS文字”的启动、保存和退出 3.了解“ WPS文字”中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WPS文字”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WPS文字”窗口的组成、“ WPS文字”文件的保存 难点:“ WPS文字”窗口的组成、“WPS文字”文件不同的保存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六一儿童节快到来, 4 年级的张强同学想把培育蚕宝宝的心得体会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 他准备做一份电子小报,他的作品应该是文字、 数据清晰易读,版面结构整齐,色彩搭配和谐,图文并茂的作品. 课件出示:电子小报样板 师:大家一起帮他想一下,用什么软件来完成这项任务? 生:记事本、绘图、Word、 WPS等等 师:比较这几款软件,你认为用哪款软件最好? 生讨论:用记事本只能对文字进行处理而图片和表格处理不了;绘图软件最合适画图但是对文字和表格处理不行;Word和 WPS对文字、图片和表格都能进行编排,这两款软件都能编排图文并茂的作品师:那你知道这两款软件有什么不同吗? 生(或师):Word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WPS Office 是由我国金山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办公软件,“ WPS文字”是其中一个组 件

师:你想学哪款软件呢? 如果大部分说WPS,教师给予赞扬:你们能够优先选择国产软件, 说明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如果大部分选择“Word”,教师要纠正,我们要支持国产软件,使用国产软件,体现你们对祖国的热爱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识“ WPS文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尝试启动 课件出示任务: 1. 这就是“ WPS文字”的图标,能在计算机中找到并启动“WPS文字”程序 2.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启动“ WPS文字”程序 学生自主探索,集体汇报 师:首先让我们来启动“WPS文字”程序 . 你准备怎么启动? 学生演示操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启动“WPS文字”:双击图标、开始菜单 三、合作探究、认识窗口 师:同学们,每学习一款新的软件,都要先认识它的窗口组成 .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 WPS文字”程序的主界面窗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1.在线模板 教师介绍:启动“WPS文字”后出现一个在线模板. 看!出现了许 多线程的模板.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模板,方便、快捷地编辑自己想要的 文档 . 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收费的. 哪些是要免费的呢?右上角有 VIP 字眼的就是收费模板,怎么下载使用免费的模板呢?仔细看!怎么下载呢?只要单击模板,在右边单击下载,就可以使用了 2.新建文档认识窗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等途径,了解周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了解、学习使用物联网的兴趣和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难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因特网。 【教学过程】 1、导入 (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这些传递信息方式都有哪些特点? (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 (2)刚才我们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那么,物体与物体之间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新授 教师:学习物联网。 (1)介绍物联网概念 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

“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连接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②介绍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 ③看图,提出问题:通过图画你看懂了什么? 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 2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与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联网应用。 ①自读课本2-3页,初步了解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 ②播放相关的光盘内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适当讲解物联网在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方面的应用。 相关参考资料: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它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将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家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的发展跟物联网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只有物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智能交通是交通的物联化体现。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苏教版

第八单元动画制作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1961年-1964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一部长达120分钟的规模巨大的作品,它创造的孙悟空形象闻名全世界。 1979年,王树枕、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哪吒闹海》,1980年徐景达导演的《三个和尚》等动画片,都是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②播放计算机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使学生在感受动画艺术性的同时,体会动画的技术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了解动画的分类,归纳动画分类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1)复习回忆上学期所学内容。 (2)明确上课和上机要求。 (3)安排上机位置和值日打扫。

安排2课时。 明确上课和上机要求。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1)学会了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2)会用拼音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 (3)学会了用词组输入文章的方法。 (4)掌握了文章的打开和修改。 (5)能对段落进行调整和重排。 (6)学会了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7)能改变字体和添加美术字。 (8)学会了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 2.明确上课、上机要求 (1)上课前准备好笔记本、鞋套。 (2)上课时记好笔记、遵守纪律。 (3)整队快、静、齐,不吵闹。 (4)进机房先套鞋套,保持整洁、干净,不带无关物品。 (5)上机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 (6)不许交换使用机器,不得开关微机电源。 (7)微机如有故障,应向老师汇报。 (8)如违规操作损坏机器,应负责赔偿或罚款。

三、练习 同桌口述上学期所学内容。 在笔记上记下上课上机要求。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回忆了上学期所学内容,明确了上课和上机要求。这节课我们来安排一下上机位置和值日打扫。 二、新授 1.安排上机位置 2.安排值日打扫 三、练习 到机房安排学生上机位置。 学生上机复习上学期内容。 四、小结

第2课指法训练 (1)复习回忆键盘分区。 (2)了解基准键的位置。 (3)明确手指在键盘上的分工。 (4)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为练五笔打下基础。 安排2课时。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后有同学们问老师:怎样才能像老师那样双手自如地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呢?其实,并不难,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一要有正确的指法,二是要刻苦练习(板书课题:第8课指法)。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必须要遵循指法规则。 二、新授 1.基准键 掌握基准键的操作方法是我们正确使用键盘的关键所在,基准键是确定其他键的位置 的标准,他位于主键盘区,分别是八个 键( 有凸出的小横线,它的作用是通过手指触摸定位的( )。 2.手指分工 (出示手指分工示意图)告诉学生在使用键盘的时候,要双手并用、每个手指都用自己的用处,不要单手、单指操作。

2020新版苏教版小学5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初识Scratch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Scratch模块的起始课,主要介绍Scratch的界面和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Scratch 软件,并且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Scratch界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单的案例让学生感知Scratch的主要功能模块的作用,以及学习简单脚本的编写。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课程中没有任务的编程能力,对于Scratch还是头一回接触。因此本课是重点介绍Scratch这款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在任务设计方面体现学生的编程思维的历练,让学生懂得如何用程序化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认识Scratch软件,了解Scratch软件的主要界面和功能,能够掌握Scratch软件的基本工作方式并编写基础的脚本,体验Scratch的设计流程。 2. 结合生活,熟悉模块的功能。通过具体的脚本,掌握Scratch的基本编程过程。 3. 培养学生对于编程的学习兴趣,促发求知欲。 4. 体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建构性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拓展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Scratch软件的主要界面和功能。 难点:掌握Scratch软件的基本工作方式,编写简单的脚本。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系统控制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请看,它是谁呢? (播放Flash,小猫为主角) 2. 师:它就是我们的新伙伴,是一位聪明的马戏明星哦,它有很多本领,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打地鼠”游戏吧。 3. 师:请同学们双击文件“打地鼠”,并单击绿旗,尝试玩游戏。 4.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初始Scratch(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编程软件的原理,并打消恐惧心理,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互动交流,初步感知 1. 师:Scratch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实现很多的梦想,比如:让小猫翻跟头、让小鱼自由地游。 2. 师:它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哥哥姐姐们……(结合课件,介绍历史) 学生了解软件的历史知识。 【设计意图】渗透人文思想,为编程学习增加丰富的背景知识。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师:结合“打地鼠”游戏,打开教材,自学第一课,它的主要界面包括几个部分组成? 2. 师生互动对话、交流。 3. 师总结:菜单栏是包含一些常用功能,控制区是对舞台区的角色进行控制的区域,控件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 全套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2015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等途径,了解周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了解、学习使用物联网的兴趣和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难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因特网。 【教学过程】 1、导入 (1)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这些传递信息方式都有哪些特点? (突出现代工具为人们传递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等优点) (2)刚才我们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那么,物体与物体之间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新授 教师:学习物联网。 (1)介绍物联网概念 ①教师提出任务:生自读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

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连接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②介绍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感知物体、信息传输、智能应用。 ③看图,提出问题:通过图画你看懂了什么? 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 2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与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联网应用。 ①自读课本2-3页,初步了解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 ②播放相关的光盘内容。 ③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物联网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适当讲解物联网在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方面的应用。 相关参考资料: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它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将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家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的发展跟物联网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只有物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智能交通是交通的物联化体现。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