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论文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论文

《生物进化论》期末大作业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信息安全学号:20091616310047 **:**2011.5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 :多样化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1.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史地球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用放射测定法测出的年龄是38亿年。

但是,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彭奕欣、黄诗笺,1997)。

(1)前寒武纪(5.7亿年前)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出现了原核生物。

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生物。

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明,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

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大约在20亿年前,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含有氧气,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厌氧生物的灭亡,但甲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环境中存留至今。

由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占优势的时代大约历时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

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出现。

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 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

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2)古生代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

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下来。

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体系,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自从1883年Schimper的研究发现叶绿体后,研究人员对叶绿体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叶绿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叶绿体的起源和进化叶绿体起源于一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生事件。

这次共生事件导致原核生物进入真核生物细胞,成为真核生物内的一项复杂结构和新功能的起源。

研究表明,叶绿体和细胞质基因的比较显示了叶绿体和细胞质都存在高度的多样性,这表明了叶绿体的进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基因转移,说明叶绿体的进化是一个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进程。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有多个膜系统,包括两个质膜和一个腔膜系统,这些膜系统在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细胞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叶绿体内部还存在大量的第一级葡萄糖和第一级光合色素,这些在光合作用和提供能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场所。

光合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中的各种步骤来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在ATP和NADPH中。

光合作用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它为植物提供能量并产生O2。

关于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机制,科学家研究发现,光合作用机制包括5个过程:光场效应、电子传递、ATP生成、碳的固定和光保护。

四、叶绿体的光敏响应和光防御叶绿体本身是一个光敏结构,它能够感知光强度和光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叶绿体光受体和铁离子信号能够感知光线和热量,促进植物进行适应性反应。

此外,叶绿体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反应蛋白,如Apx、Chi、Psb7、Psb28,能够提供叶绿体免疫功能及光防御作用。

五、叶绿体与环境胁迫的关系环境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环境胁迫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家研究了叶绿体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应对机制。

例如,研究发现,叶绿体MC4和MC3等膜蛋白可以改善叶片的灌浆效应,有效地缓解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不利影响。

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种群如何随时间演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学科。

通过
对物种形态、行为、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和适应方式。

进化理论的基础
进化理论的基础是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提出了物种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以及适应性演化等观念。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适应性更强的个体将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从而使物种整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提升。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形态比较、分子系统学、生态学和环境适应性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科学家可以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和适应策略。

进化生物学的应用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生活和医学健康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研究物
种的演化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起源和传播途径,为医学研究提供有益信息。

进化生物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化生物学将继续深化对生物演化和适应性的研究。

未来,进化生物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借助数学、物理学和计算科学等学科的方法,揭示生物演化的更多奥秘。

进化生物学作为一门关于生物演化和适应性的学科,不仅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
和演化历程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研究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探索进化生物学,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信息和启示。

结语:进化生物学是一门追寻生命起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于揭示生物演化的奥秘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未来在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人类认识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进化说学生作文范文

进化说学生作文范文

进化说是指生物进化的一种学说,它认为生物是通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逐渐适应环境而产生进化变化的。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高级动物的演化,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时间。

进化说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总结和描述。

进化说的核心思想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的适应环境是通过基因在进化时产生不断变化和适应的结果。

在进化过程中,更适应环境的个体会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进化说是生物进化历史的一种总结和推论。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生物形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改进,不断地适应环境要求。

进化说的贡献不仅在于对生物的进化规律的总结和描述,而且在于启示我们去认识、适应和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

对于生物进化的理解和研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化说为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高级动物,每一步进化,生物的生命本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改变。

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关系,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关键之一。

当然,进化说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思想之一。

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逐渐产生的新特征和生命形态,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进化说是人们通过认真观察自然界生物变化和演化的总结和分析,是推动科学研究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思想和理念。

通过认识进化规律,人类可以深刻认识自我和世界,为人类未来的进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类的起源论文

人类的起源论文

人类的起源论文摘要: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

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

但人类的起源究竟怎样,还有很多疑问。

目前关于人类起源有远古的“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进化”论,即古猿进化而来之说,即人类起源于古猿。

还有人众说纷纭的新假说,等等。

其中,古猿进化学说是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起源学说。

而古猿进化之说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

关键词:人类起源古猿进化物种起源正文: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

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

在林奈的分类系统中,人、猿、猩猩等都属灵长目,人属灵长目的人种。

但人类的起源则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如“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进化论”。

P364,达尔文,一个伟大者的名字。

他出生于英国南安普特郡,从小热爱大自然。

1831年,他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他对热带与亚热带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

1836年回国以后,潜心从事科学实验和著述,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书中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主要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

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动物及人类,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崇备至,尤为欣赏“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并对其作了几点重要的补充。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还说“火的使用,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动下,“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就成了定论,使人们以为我们的祖先千真万确的是猿猴。

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现代生物学发展历史论文

现代生物学发展历史论文

现代生物学发展历史论文
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却是一个囊括多个学科、涵盖广泛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

本文将从生物学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现代生物学的演变历程。

生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
是生物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门德尔的遗传学理论为生物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生物学迅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兴起,生物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成为可能,为生物学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生物学的多领域融合和互相渗透也成为现代生物学的一大特点。

生物学和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了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生物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研究个体生物,而是将目光拓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生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生物学发展的过程中,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方法是永恒的主题。

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时,现代生物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责任。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和全球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实
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永无止境,我们期待着未来生物学的更多突破与创新。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论文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论文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论文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以上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摆列顺序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基因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为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DNA变化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产生的生命特征难以适应周围生存环境,导致死亡;(2)不改变生命或对生命特征有很小的影响,结果是产生了基因的多态性,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如ABO血型,HLA配型,疾病易感性,药物敏感性等;(3)产生的生命特征比原来优越,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

实际上,多数的变化都会导致第1种情况,成为生物进化的成本;而第2种和第3种情况在“适者生存”这个生物筛选法则下,渐渐表现为进化。

因此,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

例子一、“基因突变让人类会说话。

”据《中国日报》报道,20万年前发生在一个基因上的两次关键性变异可能与语言的产生有关。

据《自然》杂志报道,这项研究是由德国莱比锡马普人类演化研究所的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的,它为说明该基因在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了证据。

研究结果表明,变异基因赋予人类祖先更高水平的控制嘴和喉咙肌肉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发出更丰富、更多变的声音,为语言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人脑能接受更复杂信息这个名为FO XP2的基因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由于该基因的变异,使得人类能够区别于黑猩猩。

FO XP2基因关键的片断上共有715个分子。

其中,黑猩猩只有2个分子和人类不一样。

人类起源与进化论文

人类起源与进化论文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进化论》论文人类起源与进化姓名:黄桂兰学号: 102060027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教育专业班:105班提交时间: 2013/5/15科任教师:章庆民(格式占30分,内容占70分)人类起源与进化姓名:黄桂兰学号:102060027 院系:生科专业:生物教育班:105摘要: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话题。

人类起源于哪?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哪些特征已被更替?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缠绕着我们。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人由此而来,但对于今天的科学来说是行不通的。

如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持续了100多年,目前我们也对之也有了相对的了解。

现在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再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才成为今天我们口中的人。

关键词:人类起源、特征的更替、进化、1人类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最初对人类的认识,是从比较人与动物的关系开始的。

而最早提出“人猿同祖”思想的是具有进化思想的先驱者布丰(G.L.Buffon)。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在广泛论述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断言,“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①。

此后,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发生学、古生物学等研究,证明了人与猿最近的亲属,并与186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明确提出人猿同组论。

18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一书,书中既肯定了人、猿的亲属关系,又肯定了人与猿在直立、四肢、牙齿、脑、智力等方面的区别。

他认为支配人猿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规律,即自然选择的作用。

20世界上半叶,大量的化石资料的记载也进一步有力地支持人猿同组的论述,也为人类起源奠定了坚定的科学基础。

2人类起源过程中新旧特征的更替人类起源与猿类,但又区别于猿类。

正如吴汝康院士说:“我根据新的化石材料的发现,曾提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人的新质与猿的旧质互相斗争的过程,是人的新质不断克服猿的旧质的过程。

”②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2.1直立行走与前肢的解放随着时代的变迁,森林猿猴被迫下地后,不得不使整个体质形态向人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化生物学课程论文
题目:论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时间:2011年10月25日
论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
摘要:
适者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定义不能简单的用于社会,在社会生活适者生存是社会对处于社会中的人的选择,适者被留下来,不适者被淘汰。

在社会中适者应有他自己的定义,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应怎样丰富自己,让自己能适应社会。

关键词:适者;社会选择;博学
自然界中的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对自然选择的定义: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差异或变异的保存,以及有害变异的毁灭,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在自然界中,适者是身体强壮,并能在变化的自然中生存下来并能繁衍后代的个体称为适者。

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被自然“保存”。

因为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或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繁衍下后代的个体,就应该叫不适者。

比如恐龙,虽然种类多,体形庞大,最后因不适应环境而灭绝。

虽然达尔文的进化论跟现代综合进化论比并不十分准确,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体,也就是基本单位,是种群,其核心思想是适者繁殖。

而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思想是适者生存。

正因为达尔文进化中是以个体为进化单位的,而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在人类进化中,适者生存对我们人类应该具有指导意义。

社会中的适者生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适者生存中“自然选择”的方面被抑制。

古人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不应故意抛弃弱者。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改进,更多的弱者被保护起来。

从人类文明的角度讲,这是可喜的成果。

但从人类基因的保存,人类进化的方面讲,这并不值得高兴。

所以适者生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只指自然的选择,还应包括社会的选择。

一个问题摆在前面,适者在社会中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我认为,不能简单的用财富或权利来评定,不能说富有的或有权利的人就是适应社会的。

没有权利也不富有的农民在这个社会上照样有过的开心快乐的。

没有农民的辛勤劳作,即使
再有钱或有权的人也不能吃上美味的佳肴吧!况且高官的权利是农民给的,他们权利的施用者也是农民。

农民有他存在的价值,农民也是适应社会的。

我认为,广义的说,适者是对社会有价值或有潜在价值的人。

当然,价值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精神的价值,除了指艺术方面和娱乐等方面外,还包括一些人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老人,年老的人(专指已经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他已不能再对社会或他人提供物质方面的价值,但他活着就是一种价值,因为他给他的家人带来的是精神上的价值。

社会会淘汰对它没有价值的人,比如以前的寻呼台小姐。

以前人们使用寻呼机,需要寻呼台小姐,而现在没人再用寻呼机,所以寻呼台小姐这个职业也被取消了。

不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都会被取消,而留下的大多是适应社会需要的。

虽然现阶段,有以乞丐和小偷为生的人,他们把这当成一种职业,我认为,这是他们钻了社会主义的空子,钻了道德水准的待于提高,和法律制度的待于完善的空子。

但我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这些最终会消失的。

狭义的讲,适与不适划分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即在对社会产生同一价值的不同个体间,更狭义点儿说就是对同一职业需求的不同竞争者间,能留下并能长期工作的竞争者为适者,不能留下或不能长期在该职业工作的人称为不适者。

这里的适者,是比与之竞争者优秀的人,要有应有的专业技能,不错的与人相处的能力,还要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

大学生如何应对社会中的适者生存现象
从进化生物学中学到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有更多的知识技能,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应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是老师们劝解我们时说的最多的话。

总结一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博和专。

博是从适者的广义的概念中得到的。

只有博学了,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才不至于被自己的专业所局限,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发挥自我。

而不是做富二代,啃老族。

毛泽东主席就是个博学的人,因为他懂得地理,会因地形作战,懂得创新,才能想出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伟大决策。

因为他懂文学,会作词写诗,才留下了《沁园春.雪》的佳作。

而且毛泽东的那一手好字,也叫人称绝。

我们不必有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如果我们也是一个博学的人,我们会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且学新知识的时候,会能更容易的理解,会比别人了解的更深刻,体会也更独特。

专是从适者的狭义的概念中总结的,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们走到社会上时才能不畏惧,如果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专业,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前途的。

只有更优秀,才能更成功。

如果自己的专业都学不好,那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接近于空白了,到时候什么都没学会,将会是很后悔的。

除了学习,大学生也应该懂得人际交往。

独木不成林,合作的重要性我们都是明白的,我们不能只懂得学习,到了社会,没有朋友会到处碰壁,而且连倾诉
的对象都没有,没人帮助,四面楚歌的境地没人愿意。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也并非没有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交际。

还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是责任心,要讲诚信。

只有富有责任心,说话算话的人才可靠。

我们已是成年人,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对家人,对工作负责,这样我们才能长期生存在这个社会上。

处于大学生的我们,要懂得做一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

参考文献:
1、【英】达尔文著,舒德干译《物种起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
2、沈银柱、黄占景主编《进化生物学教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