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可见光通信技术论文可见光通信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论文可见光通信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论文可见光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可见光通信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室内LED可见光通信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LED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尖键技术,然后就LED可见光通信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促进LED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矢键词:室内LED;可见光通信;应用展望:TN929 : A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当前LED可见光通信技术还不够成熟,距离商用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各项性能。

一、室内LED可见光通信原理简介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灯光的“明”和“暗”来分别表示数字信号“ 0”和“ 1”,然后将广播、图像、音频、影像等待发射的信息调制后加载到LED灯光上,通过LED灯光的高频闪烁将信号传送出去。

由于LED向应速度极快,不会对人眼造成影响,因此能够在正常照明的同时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在信号接收端一般设置有光电探测元件,可以对接收到的可见光信号进行放大和解调处理,进而将其重新还原成广播、音频、影像等信号。

二、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的矢键技术1.光源布局一般情况下,光源布局要考虑两点:一是组成阵列光源的内部LED灯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二是整个室内LED光源的分布。

在室内光源设计中,为满足国际照明标准,通常将LED光源设计为白光LED阵列形式,构成各LED 阵列的LED个数由LED间隔大小决定,而间隔大小需要综合考虑中心区域的光强度。

在LED排列问题上,则要充分考虑信号接收面的照度要求与光强分布。

同时在设计LED数量及排列时,还要考虑码间串扰问题。

为提高通信质量,还应结合房间大小及内部设施陈列,尽量使室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光功率保持一致,防止出现通信死角。

此外,考虑到行人、设施等造成的遮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阴影区,对此可通过增加光源数量来减少阴影效应,但过多的光路径又会引发严重的码间干扰,因此根据室内实际情况科学设计LED阵列光源是提高通信效果的尖键。

可见光通信技术新一代高速数据传输

可见光通信技术新一代高速数据传输

可见光通信技术新一代高速数据传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需求不断增加。

而在广泛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中,可见光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见光通信技术利用可见光的传输特性,将信息编码成光信号,通过光的传输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将重点介绍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利用可见光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无线通信技术通常使用的频段受到限制,在高密度信号区域,无线电频段可能很容易出现干扰。

但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传输频率位于可见光频段,不会受到无线电频段的干扰,因此可见光通信技术在高密度信号区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可见光通信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狭窄、有线电波无法覆盖的地方,如水下通信、太空通信等领域。

其次,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非常高。

光信号的频带宽度很大,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

一般来说,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 10 Gbps 甚至更高。

相对于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另外,可见光通信技术还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低的辐射强度。

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利用 LED 灯进行数据传输,而 LED 灯的功耗相比传统的光纤通信较低。

此外,可见光通信技术的辐射强度较低,对人体健康没有显著的危害。

因此,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安全可靠。

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以室内灯具为例,传统的室内灯具仅用于照明,而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使灯具不仅仅用于照明,还能作为数据传输的设备。

通过灯具传输数据,不仅可以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还可以用于室内定位、环境监测等应用。

此外,可见光通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车辆通信、机器人通信、智能家居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未来,可见光通信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机遇。

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

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

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在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种新型的技术是利用电磁技术,结合网络信息化特点发展而来。

目前人们逐渐增加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和使用,也说明这种技术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由于这项技术属于正在发展和研发的项目之一,其中的技术研究也逐渐显出能源的优势。

近年来科研人员将工作重心投入到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方面,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文章主要对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分析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information age,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as a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s also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is new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by 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and comes from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t present,people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research and use of this technology,which also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re people. As this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projects under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 it is also gradually showing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devoted their efforts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form,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search of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Keywords:indoor visible ligh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research and analysis前言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各国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各项技术得到了革新也越趋成熟,室内装修行业和灯光设计企业也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与发展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与发展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与发展费海荣【摘要】可见光通信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蓝牙、WiFi等采用射频信号传输数据信息,而可见光通信在发射端采用白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在接收端采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器进行数据传输.本文全面分析了可见光通信的优势,列举了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并给出了目前可见光通信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5(034)015【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可见光通信;智能交通;室内定位;无线接入【作者】费海荣【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自从高亮度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面世后,随着光效的提高,白光LED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有效光源取代白炽灯泡和荧光灯。

与传统的照明器件相比,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等优点。

另外,白光LED具有非常高的响应灵敏度,因此可以采用LED进行高速数据通信[1]。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同时具有照明和通信的优势。

随着LED在交通、室内照明和传感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LED可见光通信有望成为无处不在的通信手段,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2]。

当然,目前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图1是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典型系统组成框图。

从图中可知可见光通信系统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

下行链路包括白光LED发送阵列和终端发送接收机的接收部分。

白光LED阵列发出的已调光以很大的发射角度往空间的各个方向传播,但是由于LED光源个数比较多,因而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会存在多条不同的传播光路,接收机会收到来自不同光源的信号。

来自视距路径(Line Of Sight,LOS)和非视距路径(Non-Line Of Sight,NLOS)的不同的光路到达接收端会产生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将会引起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资料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资料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时域均衡班级:姓名:学号:时域均衡一、均衡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输、信道衰减等影响,在接收端会产生严重的码间串扰,增大误码率。

为了克服码间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需要采用均衡技术。

均衡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频域均衡,二是时域均衡。

所谓频域均衡,利用可调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去补偿基带系统的频率特性,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

而时域均衡则是利用均衡器产生的响应波形去补偿已畸形的波形,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目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时域均衡。

二、时域均衡原理(一)、可用下图所示的传输模型来简单说明。

上图中,不满足式( 4-27 )的无码间串扰条件时,其输出信号将存在码间串扰。

为此,在之后插入一个称之为横向滤波器的可调滤波器,形成新的总传输函数,表示为( 4-47 )显然,只要满足式( 4-27 ),即则抽样判决器输入端的信号将不含码间串扰,即这个包含在内的将可消除码间串扰。

这就是时域均衡的基本思想。

(二)、利用横截滤波器的时域均衡设在基带系统接收滤波器与判决器之间插入一个具有个抽头的,如图 4-25 ( a )所示。

它的输入为,是被均衡的对象。

若该有限长横向滤波器的单位冲击响应为,相应的频率特性为,则( 4-52 )( 4-53 )下面我们考察该横向滤波器的输出的波形。

因为是输入与冲激响应的卷积,故利用为冲激序列的特点,可得( 4-54 )图有限长横向滤波器于是在抽样时刻有简写为上式说明,均衡器在第抽样时刻得到的样值,将由个与的乘积之和来确定。

但是,借助横向滤波器实现均衡是可能的,并且只要用无限长的横向滤波器,就能做到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

然而,使横向滤波器的抽头无限多是不现实的,大多情况下也是不必要的。

因为实际信道往往仅是一个码元脉冲波形对邻近的少数几个码元产生串扰,故实际上只要有一、二十个抽头的滤波器就可以了。

光通信历史与发展研究综述

光通信历史与发展研究综述

光通信历史与发展研究综述
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通信需求的不断提升,光通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篇文章将综述光通信的历史与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光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光的物理特性以及利用光传输信息的可能性。

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传输技术的发明才真正推动了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光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2009年,欧洲联合通信公司和英国电信公司成功实现了1.4Tbps的光通信传输实验,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2014年,日本NTT实现了12 Tbps的光通信传输实验,再次突破了纪录。

在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光传输速率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当前,已经出现了40Gbps、100Gbps、400Gbps等速率的光通信系统。

同时,也在研究可扩展性更高、传输速率更快的技术,例如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均衡光增强器(EDFA)等。

除了传输速率的提高,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当前,光通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无线通信、医疗等领域。

其中,随着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光无线一体化(OWC)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未来发展方向上,光通信技术将会继续向高速、低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发展。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光通信系统、光子计算等技术将会成为光通信研究的新热点。

总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光通信技术也将会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推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可见光通信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

可见光通信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第1章可见光通信概述一、背景和概念光通信的发展最初是从可见光通信开始的,比如旗语以及古代军事上的烽火狼烟都可以看做是可见光通信的最原始形式,但是在现代通信中,由于缺乏实用的光源和高信道衰落,所以在光纤出现后,发展方向迅速转向光纤通信。

本世纪初,随着短路无线通信的兴起和基于固态新型照明的大功率LED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VLC的理论基础在于通过让LED 通/断切换的足够快以至于人眼无法分辨从而来传输数据。

在足够先进的技术支持下。

每种新的LED灯也能以有线方式接入网络,是室内任何设备实现无所不在的无线通信,并且不增加已经拥挤不堪的射频带宽负担,形成了新的短距光无线通信的应用。

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等优点,特别是其响应灵敏度非常高,因此可以用来进行超高速数据通信。

利用这种技术做成的系统能够覆盖灯光达到的范围,接收设备不需要电线连接,与传统的射频通信和FSO相比,VLC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节约能源等优点,在VLC系统中,白光LED具有通信与照明的双重作用,这是因为白光LED的亮度很高,且调制速率非常高,人的眼睛完全感觉不到光的闪烁,因而VLC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二、主要发展过程2000年,日本庆应大学的Tanaka等人和SONY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Haruyama提出利用LED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

2002年,Tanaka和Komine等人对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于同年正式提出了一套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和LED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2008年,在东京国际电子展上,日本太阳诱电公司向全世界首次现场展出了白光LED的通信系统,当时,它的最大传输距离仅20cm。

2009年,牛津大学的Brien等人利用均衡技术实现了100 Mbit/s的通信速率,并与次年展出了室内可见光通信演示系统,利用16个白光LED通信,完成了4路高清视频实时广播。

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报告

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报告

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可见光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接着讨论了其在室内通信、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等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探讨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在应用场景。

1. 引言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无线通信技术,利用可见光的特性进行信息传输。

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应用的兴起,可见光通信技术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节将介绍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可见光通信技术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它基于光的调制和解调技术,通过改变光的亮度或频率来传输二进制数据。

具体而言,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利用现有的照明设备,无需额外的设备成本。

3.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室内通信、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1 室内通信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利用室内的照明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室内定位、室内导航和室内通信等功能。

相比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3.2 无线通信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作为无线通信的一种补充,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功耗。

它可以应用于高密度的无线通信场景,如机场、体育场馆和会议室等,以满足用户对大数据传输和高速通信的需求。

3.3 数据传输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用于数据传输,特别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

通过利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低功耗、高速率和安全的数据传输,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支持。

4.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可见光通信技术相比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高带宽、低功耗和高安全性。

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传输距离受限、光线衰减和多径效应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解决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场景可见光通信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通信文献综述: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第1章可见光通信概述一、背景和概念光通信的发展最初是从可见光通信开始的,比如旗语以及古代军事上的烽火狼烟都可以看做是可见光通信的最原始形式,但是在现代通信中,由于缺乏实用的光源和高信道衰落,所以在光纤出现后,发展方向迅速转向光纤通信。

本世纪初,随着短路无线通信的兴起和基于固态新型照明的大功率LED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VLC的理论基础在于通过让LED 通/断切换的足够快以至于人眼无法分辨从而来传输数据。

在足够先进的技术支持下。

每种新的LED灯也能以有线方式接入网络,是室内任何设备实现无所不在的无线通信,并且不增加已经拥挤不堪的射频带宽负担,形成了新的短距光无线通信的应用。

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等优点,特别是其响应灵敏度非常高,因此可以用来进行超高速数据通信。

利用这种技术做成的系统能够覆盖灯光达到的范围,接收设备不需要电线连接,与传统的射频通信和FSO相比,VLC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节约能源等优点,在VLC系统中,白光LED具有通信与照明的双重作用,这是因为白光LED的亮度很高,且调制速率非常高,人的眼睛完全感觉不到光的闪烁,因而VLC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二、主要发展过程2000年,日本庆应大学的Tanaka等人和SONY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Haruyama提出利用LED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

2002年,Tanaka和Komine等人对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于同年正式提出了一套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和LED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

2008年,在东京国际电子展上,日本太阳诱电公司向全世界首次现场展出了白光LED的通信系统,当时,它的最大传输距离仅20cm。

2009年,牛津大学的Brien等人利用均衡技术实现了100 Mbit/s的通信速率,并与次年展出了室内可见光通信演示系统,利用16个白光LED通信,完成了4路高清视频实时广播。

2010年,德国 Fraunhofer Henrich Hertz Institute 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将这一通信速率提高到513 Mbit/s,创造了当时可见光通信速率的世界纪录。

当时的可见光通信还不叫LiFi,而是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2011年,爱丁堡大学哈拉尔德哈斯教授演示了带有信号处理技术的LED灯泡如何将高清视频传输到电脑上,并将可见光通信命名为LiFi(Light Fidelity)。

2013年,来自英国多所高校的研究者们将LiFi的通信速率刷新到高达10Gb/s。

三、VLC的主要优缺点可见光通信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传输速度更快。

当前实验室可见光通信实时传输速率已在米级距离上达到了每秒500兆比特,离线传输速率也已达到了每秒10比吉特。

也就是用LIFI技术下载一部1个G的电影,只需0.2秒的时间。

其次,绿色环爆因为不存在电磁干扰,因此辐射小,对人体无害。

此外,有光的地方就有网络的特点,让室内信号更加稳定,安全性能也更高,室内的网络电脑信息不会泄露到室外,在对电磁信号敏感的医院等环境中也能自由使用。

最后,照明的同时可以高速传输信息,让上网费用更加便宜。

可见光通信的缺点也是明显存在的:首先,因为VLC是依赖光的直线传播来传输信息的,所以当光被阻挡时,信号就会中断。

其次,移动终端可以从固定的光发射端接受信息,但数据信息的回传则不易实现。

第二章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一、VLC系统构成VLC作为一种无线的光通信方式,其系统应该包括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部分,链路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主要包括将信号源信号转换成便于光信道传输的电信号的输入和处理电路、将电信号变化调制成光载波强度变化的LED可见光驱动调制电路,白光LED光源发出的已调制光以很大的发射角在空间中朝各个方向传播。

当在室内时,由于不受强背景光和天气的影响,光传播基本上不存在损耗。

但是由于LED光源个数较多,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存在若干条不同的光路径,不同的光路径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不同,将引起所谓的码间干扰(ISI)。

但是由于白光LED光源发出的是可见光,且发散角较大。

对人眼睛基本无害、无电磁波伤害等优点,因而发射端可以具有较大的发射功率,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接收部分主要包括能对信号光源实现最佳接收的光学系统、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的光电探测器和前置放大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被终端识别的信号处理和输出电路。

室内的光信号被光电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恢复成与发端一样的信号。

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组成除了使用的光源不同外,其它基本一样。

上行链路采用的光源仍然由白光LED组成,只不过发射面积较小,且具有较小的发射角,天花板上安装的光电检测器接收来自用户的光信号。

若将上述基本结构在通信双方对称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可以双向同时工作的全双工VLC系统,由该系统组成的网络称为可见光网络。

在VLC系统中,白光LED具有通信与照明的双重作用,这是因为白光LED的亮度很高,且调制速率非常高,人的眼睛完全感觉不到光的闪烁。

VLC系统大多设计成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系统,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和00K调制方式。

在IM/DD系统中,由于存在多个光源,每个接收机都会接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信号,因而不会因为某条光路径被遮挡而导致通信中断,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

二、VLC系统关键技术当前,LED可见光通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1)可见光信道研究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与红外无线通信不同的信道冲激响应,两者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两种系统中引起ISI的原因也不相同,需要对多光源、时变信道环境下的VLC系统的信道冲激响应和不同光路径引起的ISI作深入研究,从而解决ISI的影响。

2)码间干扰克服技术由于LED单元灯分布位置不同及大气信道中存在的粒子散射导致不同的传输延迟,光脉冲会在时间上延伸,每个符号的脉冲将加宽延伸到相邻符号的时间间隔内,产生码间干扰(ISI),导致系统性能恶化。

3)光源的选择与布局在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光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照明设备,它必须具有亮度高、散热小、功耗低、辐射范围广等特点。

另一方面,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光源,它必须具有使用寿命长、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发射功率大等优点。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目前能满足要求的最好选择就是白光LED。

实际系统中,由于各个房间的大小以及室内设施不尽相同,因而要使通信效果达到最优,须使房间内的光强分布大致不变,尽量避免通信盲区(光照射不到的区域)的出现。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房闻,合理的安排LED灯的布局。

4)最佳LED照明灯个数在VLC系统中,通常安装在室内的LED灯具有一个较大的辐射角,以尽可能地覆盖整个房间。

但是由于行人、设备等的遮挡,会在接收机表面形成“阴影”,影响通信性能。

因此就需要将这种“阴影”的影响降至最低。

对于照明来讲,室内安装的照明灯越多,室内的亮度就越高,照明效果越好,同时接收功率也会大大增加。

但是单纯地增加LED灯的个数,虽然能够解决“阴影”问题,却并不能使系统的通信性能达到最佳。

这是因为,不同的光源与接收机之渊具有不同的光路径,多个不同的光路径会引起多径延迟产生码间干扰。

因而可知,LED灯的个数越多,ISI越严重,必须合理地选择LED灯的个数。

三、室内VLC系统室内无线光通信与室外无线光通信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两者的信道不同:室内光通信通信的距离不会很远,一般在几米到十几米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但是要考虑室内房顶、墙壁、地面以及其他物品如桌子对光束的反射和吸收。

室外光通信主要是点对点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一般在百米以上,这样发射器就应该用光束扩散较小的激光器。

室内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链路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根据以下两个特征进行区分:首先就是看发射机和接收机是否定向。

所谓定向,其实是一个角度问题。

对发射机来讲,如果其发射的光束发散角很小,发出光束近乎平行,则称其为定向发射机。

同样,如果接收机的视场角范围很小,则称其为定向接收机。

若发射机和接收机均为定向,接发两端对准时就建立了一条链路,这条链路就称为定向链路。

相反,非定向链路使用的是大角度的接收机和发射机。

还有一种链路混合了定向与非定向的特点,也就是说,发射机与接收机中一个是非定向的另一个是定向的,我们称之为混合链路。

其次看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是否存在未受干扰的视距LOS。

视距链接中接收机接收到的光除存在由发射机发出的大角度的光经其他物体反射回来的光外,还存在直接由发射机发射过来未经反射的光;而非视距间链接通常是发射机对着天花板发射光信号,接收机接收到的光信号中不存在直接从发射机射过来的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室内无线局域网的链路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定向式视距链路:混合式视距链路;非定向式视距链路;定向式漫反射链路;混合式非视距链路;非定向式漫反射链路。

其结构如图所示:两种链路比较比较内容定向视距链路非定向视距链路通信速率高中等对指向要求高低抗障碍物影响能力低高系统移动性低高光学系统复杂度低中等受背景光影响小大多径效应影响无有信道损耗低高由于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与红外无线通信信道非常相似,所以对可见光通信信道的研究可以参考红外无线通信信道,在红外无线通信系统中,不管是视距方式信道还是非视距方式信道,信道中红外线的发射及反射特性常用朗伯辐射源来近似。

由于光信号的反射、散射及背景光噪声的影响,红外无线数字信道中存在多径干扰,这是提高信道质量以及进行高速率应用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下图是室内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脉冲响应为和h(t)的线性基带传输模型。

图中的信道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基带传输系统,输入是发射光x(t),R是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效率,h(t)是基带信道的脉冲响应,N(t)是加性白高斯噪声信号,在信号输出端得到的是光电流Y(t),其表达式为:Y(t)=RX(t)*h(t)+N(t)室内无线光传输信道的基带模型的脉冲响h(t)应经常用以下形式:∑=-=Nnnnntj ettath1) ()(θδ这里的an,tn,θn。

分别代表振幅,传输延迟和相位;N 是多径信道的径数。

使用冲击函数δ(t)作为系统的基本函数。

由上面可知光通信信道中的光噪声主要包含自然噪声太阳光及人为干扰荧光灯灯光等,可以在信息传输通道中加入光学滤光片、聚光镜等加以解决。

它们的作用包括整形、滤波、视场变换、频段划分等。

例如,可用透镜对发射光进行聚焦,利用光学滤光片滤除杂散光,利用透镜扩大光接收器的视场,还可利用光学元件进行链路的频分复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