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识别一览表
一、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危险性=D=LXEXC L 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0.1-7)
E 一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7)
C 一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50)
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
0.1 实际上不可能
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表二:
(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3)曾发生过事故,但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
总分三100分高度危险的一律视为重大危险源。
注:本“危险源识别”为开工初次识别,随工程进度会继续完善、及时调整。
二、识别清单
作业过程:施工准备
作业过程:办公区
作业过程:路基工程(现场便道)
作业过程:工地试验室
作业过程:配电房
作业过程:食堂
作业过程:员工宿舍
作业过程:钢筋工程
作业过程:模板工程
作业过程:混凝土工程
作业过程:桩基、横梁、塔柱等结构工程
作业过程:液压爬模支架
作业过程:起重、提升机械
作业过程:修补工程
作业过程:构件加工
作业过程:建筑电器
作业过程:机械施工
作业过程:设备、仓库管理
作业过程:自然灾害
作业过程:后勤管理。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最全版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土方开挖
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
施工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价表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3
3
40
360
B
2
106
管道安装
吊装
起重伤害
起重绳索质量差
落物伤人
附近人员
3
3
40
360
B
2
序号
施工阶段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作业中危险评价
现有控
制措施
危险等级
类别
具体描述
L
E
C
D
107
管道安装
吊装
触电
外架空线路
安全距离不够
人体触电
作业人员
3
3
40
360
B
2
108
焊接
触电
电焊机设备漏电
坠落
作业人员
6
3
40
720
A、B
1
10
夜间无红色
警示标志
坠落
附近人员
3
3
40
360
B
2
11
物体打击
向坑内抛掷物品
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
3
6
40
720
A、B、D
1
17
夯实
触电伤害
打夯机漏电
人员触电伤亡
操作人员
6
6
40
1440
A、B
1
19
未穿戴绝缘用品
人员触电
操作人员
3
6
40
720
B
1
20
绝缘用品缺陷
人员触电
作业人员
3
3
40
360
B
2
44
水泥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版号:B版编制:各相关部门汇编:(手签)审核:(手签)批准:(手签)总页数:3页修改状态:第1次修改受控状态:(盖章)水泥厂危险源分级管理说明1 水泥厂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采用半定量作业条件下的危险性评价法(LED法)为主,结合经验判断法进行的综合评价,原则上分为:五级﹥320、160﹤四级≤320、 70﹤三级≤160、20﹤二级≤70、一级≤20。
2 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按以下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四级、五级归厂部监控管理;三至五级归本部室车间监控管理;一级至五级归班组监控管理.3 管理职责与权限:3。
1 班组应参与本岗位危险源的充分辨识与评价,对本班组辨识评价出的全部危险源有全过程监控和落实风险控措施职责.班组必须及时监控和落实一至五级危险源及管理措施,并有权处置和实施三级以下作业活动,三级以上的作业活动需经部室车间、厂部确认或授权,班组方能实施.3.2 部室车间负责组织本部门危险源的充分辨识与评价,对本部门辨识评价出的全部危险源应制定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对本班组负责的一至五级危险源有检查、监督职责。
部室车间有权处置和实施三级以下作业活动,对班组级别作业活动,经风险控制措施评价确认后,有授予权,但必须履行检查、监督、指导职责.四级及以上的风险控制措施评价确认后,有授予权,但必须履行检查、监督、指导职责、四级以上的作业活动须经厂部确认或授权,部室车间方能实施。
3。
3 厂部负责对各部室车间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过程进行指导和修正,并确定水泥厂重大风险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厂部应对全厂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行使检查、监督管理职责,厂部有权处置和实施四级、五级作业活动,对班组和部室车间的级别作业活动,经风险控制实施评价确认后,有授予权,但必须履行检查、监督、指导职责。
2011年水泥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汇总表

危险性评价法
TKAS TB—EHS—RE—045
D=L×E×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E—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份额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每周一次
2每月一次
1每年几次
0.5非常罕见,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灾难,多人死亡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D值
D≥70为不可接受风险。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汇总表

现场检查把关
005
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
3级
现场检查把关
006
未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
4级
现场检查把关
007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混乱或共存
3级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008
开关箱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灵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09
电箱内的电器和导线有带电明露部分,相线使用端子板连接
表 E.0.3-69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汇总表
工程名称:宁波市江北区孔浦闸站整治改造工程
识别与评价表编号
危险源名称场所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要点
001
无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
4级
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002
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
3级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
003
允许无证人员操作
3级
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004
土方施工时放坡不符合规定
现场检查把关
020
未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剪刀撑搭设不符合设计要求
3级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021
不按规定拆除脚手架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22
拆除脚手架时,没设警戒线、无人看管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23
出入口未搭设防护棚或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24
支模、粉刷、砌墙等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25
亚硝酸盐未设专人专库保管
3级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026
车辆不按交规行驶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

XX县XX乡水源工程工程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XXXXX建设有限公司2019年11月23日《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汇总表》编制说明本次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评价时考虑到过到、现在、将来三种时和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三种状态。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危险性大小值D按下式计算:D=L*E*C式中:D-危险性大小值: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程度。
2.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与作业类型有关,按表1的规定确定。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对照表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与工程类型无关,仅与施工作业时间长短有关,按表2的规定确定。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对照表4.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与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事故时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关,按表3的规定确定。
表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5.危险性等级划分以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D值为标准,按表4的规定确定,D值大于70时为重大危险源。
表4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6.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活动辨识出的、以及国家已明确的危险源(危险因素)类型,根据管理工作的资源配置情况,可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确定危险等级。
7.应对辨识及评价出来的重大危险源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分级,可按以下标准分为4级:1)、I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2)、II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10人~29人死亡,或者50人~99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3)、III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9人死亡,或者10人~49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4)、IV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危险源风险辨识及评价表

1
2
7
14
D
由机电人员进行维修加固
钢筋切断机刀口有两处破损
3
1
7
21
D
由机电人员更换,更换后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对焊机作业时,没有配备灭火器材
3
6
3
54
D
将对焊机周围的易燃物品远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钢筋机具没有重复接地
1
1
15
15
D
由机电人员按照JGJ46-88标准要求增加
横杆的端头与扣件的中心小于10CM
0.5
6
15
45
D
架工班组应按照JGJ130-2001标准的要求,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水平杆搭接间隔不符合安全要求
0.5
6
7
21
D
同上
竹脚手板没有铺满,且没有固定
1
6
15
90
C
架工班组应按照JGJ130-2001标准的要求,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冲击钻使用时发出的噪音
6
1
D
给操作人员配发耳塞,并定时轮换
振动危害
冲击钻使用时产生的振动
6
1
D
按照冲击钻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时轮换
作业环境不良
夏天高温作业,容易中暑
10
6
1
60
D
增加通风设施,并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在狭窄空间内作业及未设置防护设施处作业
6
2
7
84
C
增设防护设施,经过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D
按照《落地式双排竹脚手架》标准(福建地方标准),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杆件全部更换,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