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一份书单
博弈论入门进阶书籍大全——如何成为智谋博弈大师

博弈论入门进阶书籍大全——如何成为智谋博弈大师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在此,向给大家推荐与博弈论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智谋博弈大师!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入门书籍:《妙趣横生博弈论》21世纪的经典博弈书——《妙趣横生博弈论》。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一生中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西方孙子兵法”——《妙趣横生博弈论》。
该书由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尔伯夫合著。
核心思想:在本性上,人们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
但博弈的艺术要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
《身边的博弈》《身边的博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近百个故事讲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的运用,使你通过快乐地学习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博弈掌握竞争的技巧。
《博弈论的诡计》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
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
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
《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用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为人处世方法。
博弈论基础

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据所掌握的信息, 选择各自的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 程。
博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博弈只需领先一步,高人一筹
如果别人觉得你傻而更愿意跟你合作,何乐而不为?
博弈的规则
谁在参与-players
可以利用哪些信息information,采取何种行动action
每个参与者采取的策略strategies 参与者会得到或损失多少-损益payoff
最后的结局outcome,是否达到某种均衡equilibrium
博弈规则对博弈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Players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如企业、政府、国家
等)
风险型博弈和不确定型博弈的一人博弈中,对手为
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 一般型博弈或展开型博弈
三、公共危机中的策略
公共危机的分类
自然灾害
事故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好的应急预案
What? 信息分类
Who? 责任到人
Action? 措施具体 When? 时效性
四、基本假设
两大假设: 人的理性 共同知识
人是自我利益的判断者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指博弈前的损益总和与博弈后的损益总和
博弈论基础
推荐书目
蒋文华学》
詹姆斯-米勒《活学活用博弈论》 阿维纳什《策略思维》
博弈论书籍推荐_有关博弈论的书

博弈论书籍推荐_有关博弈论的书第1篇:博弈论书籍推荐_有关博弈论的书引导语:什么是博弈论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博弈论书籍推荐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博弈论书籍推荐1、《策略思维》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博弈书——《策略思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尔伯夫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将你从《策略思维》一书中获益,并感到兴味盎然。
核心思想:不仅仅探讨如何战胜对方,同时还要思考如何与对方合作。
2、《策略博弈》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博弈书——《策略博弈》。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通过使用《策略博弈》(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苏姗·斯克丝)这本书,每一个地方的学生,都可以对博弈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核心思想:在给出博弈论基本框架及概念的情况下讲故事。
《策略博弈》是目前*上较为流行的既适于mba学生阅读,又可作为本科生博弈论教材的为数不多的佳品。
3、《妙趣横生博弈论》21世纪的经典博弈书——《妙趣横生博弈论》。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一生中最不能错过的一本书”——“西方孙子兵法”——《妙趣横生博弈论》。
该书由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尔伯夫合著。
核心思想:在本*上,人们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
但博弈的艺术要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
4、《博弈与社会》张维迎简介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二是应用这些方法和结论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包括文化)。
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全书分14章。
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社会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协调和合作。
协调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一致预期,合作的关键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励。
然后我们简要介绍了理*人假设的含义、对它的批评,以及使用这一假设的正当*理由。
博弈论弗登博格epub

博弈论弗登博格epub
摘要:
1.博弈论简介
2.弗登博格epub 内容概述
3.博弈论的应用领域
4.弗登博格epub 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博弈论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分析决策者在特定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决策场景,如经济、政治、社会等,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弗登博格epub 是一本关于博弈论的书籍,它详细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弗登博格epub 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博弈、玩家、策略、收益等。
然后,作者详细阐述了博弈论的几个经典模型,如囚徒困境、拍卖、价格博弈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原理和应用。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市场结构、竞争策略、价格博弈等。
在政治学中,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国际关系、政治谈判、投票等。
在社会学中,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等。
在管理学中,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组织内部的决策过程、战略选择等。
弗登博格epub 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博弈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
和分析决策场景的全新视角。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原理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博弈论发展史及主要著作

博弈论发展史及主要著作博弈论发展史及主要著作纳什(JohnNash)、泽尔腾(ReinhardSelten)和海萨尼(JohnHarsany)三位博弈理论家和经济学家。
第一阶段:1944年以前,早期思想和基本概念的形成。
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汀古诺(AugustinCournot)在分析生产者竞争时,就利用均衡概念研究了寡头市场的情况,并使用了解的概念,该概念实际上是后来的纳什均衡的一种严格说法。
1881年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FrancisY.Edgworth)提出了"契约曲线(ContractCurve)"作为决定个体之间交易结果题目的一个解。
1913年,博弈论中第一个定理--泽梅罗定理(ZermeloTheorm)断言,国际象棋是严格确定的,尽管泽梅罗定理的适用范围是具有完全信息的两人零和博弈,但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五六十年代曾引起很多博弈论专家和经济学家的广泛深进研究。
1921― 1927年间,波莱尔(EmileBorel)发表了四篇关于策略博弈的文章,第一次给出了一个混合策略的现代形式,并找到了有3个或多个可能策略的二人博弈的最小最大解。
1928年,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证实了最小最大定理,该定理被以为是博弈论的精华,博弈论中的很多概念都与该定理相联系。
1930年泽尤森(F.Zeuthen)的著作《垄断题目与经济竞争》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关于讨价还价题目的解,该解后来被海萨尼证实与纳什的讨价还价解是等价的。
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博弈的扩展形式、纯策略、策略形式、混合策略、个体理性等重要概念。
第二阶段:1944~1959年,现代博弈论的建立与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194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OskarMorg 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出版。
该书在详述两人零和博弈理论的同时,在博弈论的诸多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如合作博弈、可转移效用、同盟形式以及冯诺伊曼--摩根斯坦稳定集等,该书还说明了导致后来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公理化效用理论。
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 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区别 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作用 的游戏
策略:计谋或行动或方案 策略: 存在策略互动时,一方的行为结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 存在策略互动时,一方的行为结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还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方怎样行为或如何反应 在游戏中策略选择的好坏对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囚徒困境的思考
由于人们的不合作使得每个人都达不到可能的最大收 益。 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使得信任失 去基础。 去基础。 这说明, 这说明,个人利己的理性选择并不能保证人们的处境 得到改善,结果可能对大家都不利。 得到改善,结果可能对大家都不利。 该均衡揭示了利 己理性的弱点。在人人求得自利的同时, 己理性的弱点。在人人求得自利的同时,如何防止对 一切人均不利的结果出现, 一切人均不利的结果出现,已成为今天博弈论和经济 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经典博弈故事之一--囚徒困境 经典博弈故事之一--囚徒困境 --
囚徒 2 坦 白 囚 坦 白 徒 1 不坦白 不坦白
-3, -3 , -6, 0 ,
0, -6 , -1, -1 ,
囚徒1: 囚徒 :坦白 囚徒2: 囚徒 :坦白
两个罪犯的得益矩阵
经典博弈故事之一--囚徒困境 经典博弈故事之一--囚徒困境 --
完全竞争的市场 完全没有竞争的市场:垄断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寡头垄断(Oligopoly) 垄断竞争
理论市场模型
经济特征 厂商数量 产品性质 价格控制程 度 非价格竞争 程度 进入/ 进入/退出容 易程度 产业例子 完全竞争 数以千计 同质 无:厂商是 价格接受者 没有 垄断 一个厂商 唯一 全部 非常少 垄断竞争 数以百计 有差异 一些 广泛的 寡头垄断 由很多大公 司控制 相似的或有 差别的 相互依赖 如果存在差 别有某些非 价格竞争 困难 汽车
康熙读过的博弈论书

康熙读过的博弈论书
康熙皇帝是中国清朝的一位具有深厚学识的君主,他对于博弈论的研究也颇具兴趣。
在他的治世期间,康熙曾经阅读过一些博弈论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主要包括《孙子兵法》、《围棋谱》、《象棋谱》等。
这些书籍中包含了丰富的博弈论知识,对于康熙皇帝的学识修养和智慧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对于战争策略和博弈思维有着深刻的阐述,其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而《围棋谱》和《象棋谱》则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这些游戏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博弈论思想,对于康熙皇帝的博弈论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康熙皇帝对于博弈论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阅读上,据史料记载,他还经常亲自参与围棋和象棋等游戏,从中领悟博弈论的一些精髓。
他善于思考和总结,在博弈中体会到人生百态,这些经验对于他的治国理政和军事决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康熙皇帝在其治世期间阅读过一些博弈论方面的书籍,同时也通过参与围棋和象棋等游戏来丰富自己的博弈论知识。
这些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对于他的统治和决策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博弈论讲义-概述1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
注意两点: 注意两点: 1、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之间的对策论 当鲁滨逊遇到了“星期五”
石匠的决策与拳击手的决策的区别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
2、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是指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在面临定的约束条 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 博弈论说起来有些绕嘴,但理解起来很好理解, 那就是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哪种行动时,不但要根 据自身的利益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而且要考虑到他的 决策行为对其他人可能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 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参与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 参与人:博弈论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 参与人:博弈论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 行动: 行动:参与人的决策变量 战略: 战略: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 信息: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 行动的知识 支付函数: 支付函数: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 结果:博弈分析真正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均衡: 均衡: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参与人、行动、结果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 规则决定均衡。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
纳什(1950,1951)
分析:上述博弈属于何种类型的博弈?
囚徒困境 坦白
囚徒 B 囚徒A
抵赖
坦白 抵赖 行动
-8,-8 -10,0
0,-10 -1,-1
支付函数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纳什(1950,1951)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智猪博弈
第一章 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囚徒困境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中认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中认为: 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的推荐书单:
入门教材: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策略博弈》(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辅助读物:
迪克西特& 奈尔伯夫:《妙趣横生博弈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的一个早期版本是:
迪克西特& 奈尔伯夫:《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还有几本也不错的:
普拉伊特·杜塔:《策略和博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耶鲁大学公开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乔尔·沃森:《策略:博弈论导论》,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约瑟夫·哈林顿:《哈林顿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面的这些教材一般不使用微积分
比较深入一点,使用了微积分:
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用很多经济学中的应用例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艾里克·拉斯穆森(Eric Rasmusen):《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