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中学物理三法简报一

合集下载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镇灵山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镇灵山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镇灵山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万有引力定律首先揭示了自然界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开普勒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汽车做匀速运动C.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D.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参考答案: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由数学知识比较速度的大小,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汽车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由图看出,CD段的斜率最大,汽车运动的速度最大.故A错误.B、AB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0﹣0=0.故C错误.D、OA段汽车沿正方向运动,CD段沿负方向运动,所以CD段的运动方向与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3. (单选)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B.4πR向东,4RC.4R向西,2πRD.4R向东,2πR参考答案:D4. 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盘半径为1m,圆盘边缘线速度为v=2m/s,物体A的角速度为()A. 1rad/sB. 2rad/sC. 0.5rad/sD. 1.5rad/s参考答案:B5. 两艘质量各为1×107kg的轮船相距100m时,G=6.67×10-11N·m2/kg2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相当于()A.一个人的重量B.一支鸡蛋的重量C.一个西瓜的重量D.一头牛的重量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 kW,质量为2000 kg,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用一长为l=0.5m的轻杆拴接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为v=2m/s,g取10N/kg,则关于杆所受到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支持力,且大小为0.8NB.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支持力,且大小为0.2NC.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拉力,且大小为0.8ND.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拉力,且大小为0.2N参考答案:B【考点】向心力.【分析】小球在细杆的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对最高点受力分析,找出提供向心力的来源,结合已知量可求出最高点小球速率为2m/s时的细杆受到的力.【解答】解: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在最高点小球与细杆无弹力作用时,小球的速度为V1,则有:小球在最高点受力分析:重力与支持力mg﹣F支=m则F支=mg﹣m=0.1×10﹣0.1×=0.2N,为正说明就是支持力,大小为0.2N.故选:B2. 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中保持艇身垂直河岸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C.快艇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快艇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参考答案:BC3. 对于平抛运动,下列条件中可确定物体飞行时间的是()A.已知水平位移B.已知下落高度C.已知初速度D.已知末速度的大小参考答案:B【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或根据落地时竖直分速度求出运动的时间.【解答】解:A、仅知道水平位移,初速度未知,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故A错误.B、已知下落的高度,根据h=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故B正确.C、已知初速度,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故C错误.D、已知末速度的大小,由于速度方向未知,则无法求出竖直分速度,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故D错误.故选:B.4. (多选题)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B.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的周期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参考答案:AC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根据v=rω,a=rω2比较a、c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比较b、c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再比较a与b的线速度大小.【解答】解:A、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v=rω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c的线速度.对于卫星b、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可得v=,则知卫星c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所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故A正确.B、对于卫星b、c,由ω==知,卫星b的角速度大于卫星c的角速度,故B错误.C、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C正确.D、对于a、c,角速度相等,由a=rω2比较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ACD5. 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A.10N,20N B.10N,10N C.10N,0N D.0N,0N参考答案:B【考点】胡克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弹簧秤测量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秤A和B的读数.【解答】解: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A=G=10N,则弹簧秤A的读数为10N.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B=G=10N,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10N.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化学学生实验操作竞赛(县级)
物理性能统计
竞赛地点:实验中学2021年4月30日上午
学生姓名李金林谢晶晶李元斌黄林谭晚成周江娥张勇苏碧莲周汝中姚业双史增世灵岩
2号老春涛79黄朝晓61邹元凡54沈山健310陈广日128詹大华
1191.810949278183.369191.51211185.5594.896.552187.5494.39564189.83929683190.32
学生成绩讲师得分99排名11911总排名学校成绩评语灵城一中台中学华龙中学博罗中学
新卫中学三龙中学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化学学生实验操作竞赛(县级)
化学成绩统计
竞赛地点:实验中学2021年4月30日上午
学名李俊林、杨双燕、刘永红、陈常洲、邱继峰、郑方芬、石国仁、曹万峰、卢永斌、秦伯华、梁文柱、周金杰一号、杨少陵10837、黄庆志112、方伟56、王敏129、邹洪帆435127183.587118.56546711101385908351424、杨旭、杨汉宗978571161782816132、,学生成绩导师评分89分,总分41861分,学校成绩评语,凌城一中博罗中学向太平中学、
三龙中学、新卫中学、华龙中学学习
灵山县第三届初中物理、化学学生实验竞赛
团体绩效(县级)
竞赛地点:实验中学时间:2021年4月30日上午物理学校总分灵城一中伯劳中学太
平中学三隆中学新圩中学化龙中学
化学总分186178161142138118.5排名123456理化总分
377365.5351.3325.8323.5308.3排名123456排名142653191187.5190.3183.8185.5189.8。

三元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拓展等层级。确立精确的知识掌握、 思维过程、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为 核心的教学目标。确保这些目标能够高效 率地达成,为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好方向。 对于学生易于理解和自学的内容做出预 测,课堂上点到即可,对于学生难以解决 的问题要针对性地增强教学力度,进行深 层次的探究。在理解物理知识点的同时提 升科学思维、探究方式、责任和态度等各 种关键能力。
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目标及达 成:1.摩擦力的概念。学生在初中已经接 触了基本的概念,通过预习和老师讲解就 可以掌握。2.静摩擦力方向和最大静摩擦 力。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通过直观的演 示实验、视频、和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来和分析实验的能力、科学思维和语 言表达能力。3.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通 过学生自主实验来探索相关的因素,培养 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实 验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 玉 峰 . 基 于 课 前 学 习 诊 断 的 高 中物理教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2]梁静凤.运用三元方式课型提升物 理 实 验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J]. 广 西 教 育 , 2012.6.25-29. [3]肖三保.探究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 理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天地,2019.4: 641. [4]谢敏钰.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教 学改革构想 [J]. 黑龙江科学,2019.12:: 104-105. [5]左昭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中 的应用探究[J].创新教育,2019.9. [6]张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初 探 [J]. 文 理 导 航 , 2019.12:157. [7]冯庚.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 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9.3.82-83. 数理化解题研究 [8]马晓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探 究 [J]. 学 周 刊 , 2019.11:99. [9] 程艳德.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分 析 [J]. 考 试 周 刊 ,2018. 11:158. [10]范萍.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 [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72. [11]曹明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 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32):67+70. 课题项目:广西防城港市教育科学重 点规划课题:三元教学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灵山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带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灵山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带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灵山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有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通过轻质细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

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A.与斜面倾角有关 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参考答案:D设绳上的拉力大小为,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分析,有,对m2分析,有,联立以上两式可得,易知只有选项D正确。

2. (单选)以下关于直线运动的图象中,哪个不能确定是匀变速()BC参考答案: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参考答案:D4. 从地面上方同一高度沿水平和竖直向上方向分别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体,抛出速度大小都是为v,不计空气阻力,对两个小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B.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的功相同C.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D.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参考答案:AB5. (多选)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传到x=1m的P点时,P点开始向下振动,此时为计时起点,已知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B.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峰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E.从计时开始的0.4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0cm参考答案:A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当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时,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选填“偏转”或“不偏转“);当磁铁迅速插入线圈时,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此实验说明: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参考答案:滑块在bc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3s。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灵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题)以下给出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kg)B.牛顿(N)C.米/秒(m/s)D.米/秒2(m/s2)参考答案:A2.如图,EOF和E’O’F’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E’O’,FO∥F’O’,且EO⊥OF;OO’为∠EOF的角平分线,OO’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OO’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

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 3. 如图所示是某个单摆在地球表面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它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关于此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长约为10cmB.此单摆的固有周期为0.5sC.受迫振动的振幅随驱动力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参考答案:D4. 把一不带电的金属小球移近一个带电的金箔验电器,金箔的张角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5. 图中的D为置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段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开关S接通后,导线D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A. 向左B. 向右C. 向上D.向下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4分)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5V,5W”,L4标有“5V,10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____,ab间电压应为____ V。

参考答案:2:1;257. 如图所示为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原子处于最低能级的能量为E1.原子能量为E1的状态叫 态,能量为E2的状态叫 态(以上两空选填“激发”或“基”).原子由能量为E2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为E1的状态,要 光子(选填“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为 .参考答案:基;激发;放出;E2-E18. (4分)如图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图。

运用三元方式课型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三元方式课型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 过 :发明千千万 , “
起点是一问。” 因斯坦也说过 :提出一 爱 “ 个 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 。” 设 置 问题情境 , 就是要让学生在情境 中发现 问题 、 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 提
吃力 , 猜想摩擦力 的大小可能 与接触面 的
粗糙 程度有关 ; 还根 据经验 和想 象 , 猜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 物
1 提 出 问题 .
塑料上 ,从泡沫 的凹陷程度 比较压力作用
的效 果 。在 此基 础 上再 进 一步 引 导 :除 了 “
和学过 的知识大胆进行猜想 , 让他们 的思 维尽量地延伸 、 扩张。例 如 。 探究影 响 在“ 摩擦 力大小 的因素” 的教学 中 , 生根据 学 平时推重 的物体用力 比较大 , 猜想摩擦力 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 根据在较粗 糙 的路 面上骑 车 比在光滑 的路 面上骑车
中我们认 为压 力作用效果 可能与压 力大 小、 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科学研究 中, 当 研究对象 与多个物理量之间有关 系时 , 往 往要用到一种什么研究方法? 由于前 面已 ” 经历过类似的探究实验,学生很容易想到 用控制变量法 , 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 每次 只单独研究对象与某个量之间的关系。教 师还要引导学生选择器材 :压力的作用效 “ 果是什么? 怎样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 生想到要选用一些形变明显的物体 ,再结
个人设计 的方案要达到科学合理 , 还 要通过二次排序不断修改完善。 先让学生
在小组 内讨论 , 展示个人 ( 下转第 2 9页)
改习作 、 改标点 、 改病句 、 改遗 漏的地方 ,
培养学生 自我评价 的能力 , 以此来调动他

河北省保定市灵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灵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带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灵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线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释放,如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参考答案:AB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比较出初始位置的机械能即可知道在最低点的机械能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mgL=mv2,列式可比较出A、B两球的速度大小和动能大小.根据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分析机械能的关系.【解答】解:A、B,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mv2,得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可知,经最低点时,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A球的动能大于B 球的动能,故AB正确.C、D,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初始位置的机械能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2. 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檫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檫力为() A.μmg B.μmv2/RC.μm(g+v2/R) D.μm(g-v2/R)参考答案:C3. 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体重计上,测得体重计的读数为48kg,则升降机的运动应是: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参考答案:AC4. 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是A.升空的火箭 B.树上掉下的苹果C.向上踢出的足球 D.水平飞行的飞机释放的物体参考答案:D5. 某同学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大小恒定. 则在上升过程中A. 小球的动能减小了(f+mg)HB. 小球机械能减小了fHC. 小球重力势能减小了mgHD. 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f+mg)H参考答案:AB【详解】A.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和阻力都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E k,则得动能的减小量等于mgH+fH;故A正确.B.根据功能关系知: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在上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fH,故机械能减小fH;故B正确.C.小球上升H,故重力势能增加mgH;故C错误.D.在上升的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fH;故D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其中实验误差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山中学物理组“三法”简报(一)主编:陈益尖
副主编:杨敏敏
编委:海口市灵山中学物理组全体组员
一、教法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灵山中学杨敏敏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灵山中学杨敏敏
这节课主要教授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由一个笑话故事配合一个小实验引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又会怎样?这也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个问题ppt在展开几个小问题,配合这些问题,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自学课本。

然后ppt播放实验录像,学生配合录像与课本,自己思考逐一回答问题,教师把学生思考回答的问题系统、升华得出最后的结论。

本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实验是关键,本节课较枯燥,做好实验有两个好处:一是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能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引起学生思考。

二是能更直观的进行教学,能更形象的进行教学。

然而由于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我没能准备实验。

二、从感性认识经过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的引导不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

三、关于惯性的量度,一是设疑不够,二是没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深度,三是由于其他内容讲的多而把惯性大小的量度没能阐述清楚,以后的课中还要加强学生对惯性量度的认识。

四、注意初中和高中课程的衔接。

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所以应该和初中的有关内容有所衔接。

五、我在讲解例题的时候速度较快,语速也较快,练习也少了一点、学生的练习不充分,这是我以后必须注意的。

总的来说,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完成的还不错,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问题存在。

我希望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能够提起兴趣,而不愿意看到学生总是摇头说它难,以后的物理教学中,我会认真踏实的走下去。

海口市灵山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二、学法
牛顿第一定律学法指导
灵山中学杨敏敏
一、第一定律所处地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呢?牛顿第一定律看似简单,咋一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用处,事实上,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转变到牛顿的经典力学,最深刻的变化就在于建立了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学法建议
对于本节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名“侦探”融入整个的“故事”中,抓住线索(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设疑,实验事实配合科学推理,最终揭秘真相。

而不仅仅只是了解这段历史。

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伽利略研究运动学的方法。

他把实验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既注重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这样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
研究方法。

如果表成程序,伽利略的方法大致如下:
提出假设
运用数和
逻辑推理
实验检验
形成理论
对现象的
一般观察
三、知识梳理
本节的重点是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难点是对惯性概念的正确理解
学完本节,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知识线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用速度(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来描述.物体具有一种保持自己运动状态(即速度不改变)的固有属性,即惯性。

力是物体改变速度(即机械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就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被迫改变。

而不是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惯性的大小即为该物体速度被改变的难易程度,唯一量度是质量。

我们对难点的理解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的知识还不够,所以很难深入的理解,我们要学会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这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例如:假如速度不是表征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那么什么才是呢?物体的质量m是怎样反映物体速度被改变的难易程度(即惯性)的?如何定量的来描述它们呢?要更加细致地考查它们,带着这些追问,我们就进入了下一节的学习。

三、用法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灵山中学杨敏敏
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一、考查力与运动关系的
例1: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是:
A、物体受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也不变;
B、物体受力变化时,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C、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D、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也可能改变。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1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一定不变,2只要受力,不管是恒力还是变力,运动状态都会改变。

答案:C
例2:有一只小球以2m/s的速度运动着,如果受到的外力为零,5s后它的速度将是多大?
分析: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原来速度,所以5s后它的速度依然是2m/s
二、考查惯性概念、惯性量度以及用惯性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
例3: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分析: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A、B错,D正确;力改变的只是运动状态,而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咋一看好像是力会改变物体惯性。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虽然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但物体速度被改变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变。

C错。

答案:D
例4: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D.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此可知A、D均错.惯性大小表现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故B、C 均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C两项。

答案 BC
三、对物理学史的考查
例5(2005上海高考)对“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系统认识的话,这类问题都显得非常简单。

答案:维持物体运动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