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着名的作品。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部小说思想主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价。

但总的来说,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小说展示的是海明威笔下人物桑提亚哥的“硬汉子”精神,是人类永不屈服、永不言败精神的一首颂歌。

但是,当我们对这部作品再一次进行仔细解读的时候,有些看法可能会受到盘诘。

其实,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对20世纪的人的状况和人的处境理解的产物,是作家对“现代人悲观绝望”情绪的一次集中表现。

因为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西方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尴尬地位以及人类精英在面临困境时的无奈感受,反映了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特征。

一个古老故事的现代寓意就《老人与海》的这部小说的情节来说,它描写的是一个文学史上常见的老套故事,故事本身并不新奇。

但是,这个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内容,按照海明威自己的话来说,故事如果是海面上露出的冰山的八分之一,另有八分之七则掩藏在海面下。

正因这部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深意,它才被公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首先,老人与海的故事,反映了海明威对当代人类社会中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

第一,老人所面对的大海,是他眼中神秘莫测而又是危机四伏的暴力世界的象征。

暴力主题是海明威作品中一直挥之不去的主题。

海明威始终认为,在现代世界中,暴力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暴力形式。

发展到后来,凡是对人的造成的伤害的东西,在海明威看来,都可以看成是暴力。

这种认识,他就用一个象征性的载体——大海表现出来了。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老渔民桑提亚哥,一辈子以打鱼为生,最近却运气极坏,一连84天出海都打不到鱼。

作品中描写,就连船上那个用破面粉袋做成的船帆,也像一面失败的旗帜。

同时,大海中还充满各种各样危险的敌人(暴力),包括海浪与海流,黑暗和寂寞,凶狠残暴的鲨鱼。

因此,大海成了作家眼中“暴力世界”的象征。

老人与海硬汉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硬汉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硬汉形象分析说起硬汉,首先映入脑海的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小说中展现了男子汉优雅的风度和面对挫折生活的勇气及信念,他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老人与海》塑造了他一生中最完美的具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正是硬汉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硬汉精神的最高境界。

中国作家高满堂近期的小说《闯关东》也勾勒了一位草莽英雄朱开山,凭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苍凉广阔的关东大地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就了一位久违了的中国经典男人形象。

作为硬汉精神完美体现者的桑提亚哥,他是一种寓言化的神奇英雄的化身,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压倒命运的力量。

小说中,我们目睹了老人身上体现的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想到的总是事物积极、光明的一面,他的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保持沉着优雅的男子汉风度。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小说开始就以苍老、孤独、贫穷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更糟糕的是,因为年迈体衰和“倒了血霉”的命运,老人陷入了整整84天没有逮到一条鱼的困境。

这带给他的不仅是村民的嘲笑和光打鱼却没东西可吃的窘境,就连身边唯一的伙伴――男孩马诺林也因此离他而去。

在漫长的等待中,老人没有失掉坚定的信念,终于在第85天等来了一条至少有1500磅重的大马林鱼,他用了整整两天两夜才将其制服。

马林鱼的反抗十分激烈:它掀起大浪,使老人脸朝下摔在船里,血从双颊上流了下来;它拼命地冲撞,使老人牵绳的双手血肉模糊。

而老人在强敌和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强悍更是使人震撼:渴了,喝点冷水;饿了,吃些生鱼;困了,把钓绳绕在肩上打个盹儿;手抽筋了,咬牙忍住。

在他看来,疼痛对一条汉子来说算不上什么。

面对庞大对手的一次次反抗,老人凭借多年的捕鱼经验沉着应对。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一、本文概述《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以其简洁有力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

这部小说主要围绕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展开,他独自在海上与大鱼搏斗,最终虽然只带着鱼骨回到了岸边,但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本文旨在探讨《老人与海》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以及其他角色的深入剖析,揭示海明威所追求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以其独特的笔触,将桑地亚哥塑造成为了一个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形象。

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渔夫,更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勇士。

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大鱼的搏斗,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更是人与命运、人与自我之间的较量。

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海明威传达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坚韧和勇气。

除了主人公桑地亚哥之外,小说中还有其他角色的存在,他们或是与桑地亚哥有着紧密的联系,或是作为旁观者见证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这些角色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明威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明威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启示和勇气。

二、《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主人公——圣地亚哥。

这位老年古巴渔夫,以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圣地亚哥的形象,首先体现在他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上。

面对巨大的马林鱼和接踵而至的鲨鱼,他从未放弃过斗争,即使在困难重重、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他的左手抽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但他依然紧紧地拉着钓线,与大鱼展开了长达两天两夜的激烈搏斗。

老人与海马诺林人物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马诺林人物形象分析

老人与海马诺林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老人与海马诺林人物形象分析【导语】:老人与海马诺林是个怎样的人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老人与海马诺林人物形象分析,来了解一下吧。

浅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论文

浅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论文

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及意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

关于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不少人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立足现实生活的特点对圣地亚哥优雅、成熟、英雄、硬汉子的形象进行分析,了解圣地亚哥的优雅、成熟、英雄、硬汉子的形象.同时,面对普通人常常遇到挫折和灭亡的现实,表现了他对胜利、成功的追求和对人生尊严的维护;歌颂了他孤军奋战,不甘失败,勇敢坚毅,全力拼搏,敢于抗击命运的行为,赞扬了人们应该具有的不屈精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国内外评论者有不少研究《老人与海》,有的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单独的硬汉形象进行分析,对主人公的英雄形象的分析;对海明威与对人物塑造手法分析;从反面荒谬的英雄形象的分析等。

但联系现实生活将圣地亚哥的各种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来歌颂人类应有的不甘失败,勇敢坚毅,全力拼搏,敢于抗击命运的优雅、成熟、英雄、硬汉子的形象更是少之又少。

可见,这样综合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对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来了解《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展示他孤独优雅、成熟、英雄、硬汉形象。

并从中了解小说对人们的启示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分别结合主人公与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他的生活环境、交际范围、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人物的各方面的个性形象再进行一一分析.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研究目标是通过圣地亚哥的主人公的普通的身份和窘困的生活特点,及他性性格中的优点所透漏的人物形象以及体现的人应有的精神.主要特色是分别从圣地亚哥孤独优雅、成熟、英雄、圣地亚哥硬汉的多方面形象进行分析是本文的亮点。

因为相关评论分析极少,层层深入,多侧面描写别具风格,另外联系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层层结合进行分析也很独特,立意新颖。

工作进度是首先阅读在这部小说,初步对圣地亚哥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参考一些相关文献和其他评论者的文章进行更一步认识,最后理清思路,总结,进行深入的分类分析.六.参考文献:(1)The Old And The Sea / Hemingway .Beijing:Beijing Publishing House2007 (2)Seeking Science /Carlos baker 1990.01(3)《杨芳.论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J]零陵学院学报2004第5期(4)《外国文学参考资料》穆睿清、姚汝勤编选.武汉:地质出版社,1984。

以文学典型理论分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

以文学典型理论分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

一个人的孤独与强大——以文学典型理论分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所谓文学典型,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每一个文学典型都具有特征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这种突出的个性特征表现为人物的神态、行为以及心理等等。

“硬汉”便是贯穿圣地哥亚全部活动的主要特征,无论是84天捕鱼毫无收获,在第85天仍然出海的坚持不懈,还是冒着巨大风险与前所未有的大马林鱼、与鲨鱼群进行搏斗的敢于拼搏、顽强不屈,都与其“硬汉”的主特征息息相关。

连续很久毫无收获却不轻言放弃,这是许多普通渔民做不到的,正如圣地亚哥原本的伙伴登上了另外的船一样。

海明威利用每个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与事件,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坚强不屈、敢于拼搏、永不放弃、自信乐观而又悲壮的“硬汉”形象。

文学典型具有着生命的斑斓色彩。

所有人都是一个矛盾体,谁都无法逃脱矛盾,圣地哥亚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除了“硬汉”这个特征之外,他还拥有着许多复杂的性格。

他既是一位拥有意志坚强、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硬汉,又是一位熟谙捕鱼技巧、熟悉天文水文的能工巧匠,但同时也是一位性格古怪、没有什么亲近之人的孤独者。

正是这种丰富却也富含许多矛盾的性格,使圣地哥亚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真实生动,跃然纸上。

优秀的文学典型具有灵魂的深度。

圣地哥亚的“灵魂的深度”,便体现在孤独绝望与坚强抗争的矛盾之中。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这便是圣地亚哥“灵魂的深度”的真实写照。

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海之中,他是孤独的,一直陪伴着他的只有那艘在海上游荡的孤舟,过于寂寞之时他甚至与海鸟聊起了天。

但他坚决不向现实低头,同强大的鲨鱼与大马林鱼孤军奋战,虽然最终那条被他抓捕的大马林鱼只剩下了硕大的鱼骨,但他也成功了,他战胜了孤独、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

海明威将圣地哥亚掷于坚持与放弃的极端冲突之中,以冷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着老渔夫圣地哥亚忍受寂寞与疼痛,痛苦不堪的内心,却也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生命维度的真实与深刻。

简析《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形象

简析《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简析《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形象马逸超 河北大学摘 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部小说围绕一位老渔夫捕获大鱼,但最终大鱼却被鲨鱼吃掉,老人无果而归的故事,着力展现老人身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老人生活贫苦,但并不自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命运带给老人种种磨难,但他接受命运,积极迎接挑战。

本文试对老人的抗争精神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抗争精神;命运;硬汉精神作者简介:马逸超(1996.1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135-01引言:《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虽已年迈,体力大大衰退,很长时间内都不曾捕到鱼,但他从未绝望。

他在同行的讽刺挖苦中,开始了又一次出海。

然而这次历经艰险的出海,却并没有给老人带来回报。

老人肯接受命运,但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他身上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硬汉精神。

一、永恒的自信老人圣地亚哥年轻时是一名捕鱼好手,备受人尊敬和羡慕。

但当他年老体衰之后,却再难征服大海,再难依靠从前的捕鱼事业获得荣光。

面对同行的挖苦嘲讽,日益窘迫的生活境况,老人终于再次出海。

他依靠的是他对命运的自信。

那条大马林鱼出现时,老人明知不是他的对手,但依然选择与它斗争到底,。

他用了所有能够当武器的东西,对付这条罕见的大鱼,老人与大马林鱼经历了很长一番殊死搏斗后,最终还是杀死了大马林鱼。

老人胜利了,但这却是老人接受挑战的开始。

在遇到鲨鱼后 老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自己捕到的食物,与鲨鱼又是一番恶斗。

无论遇到什么,老人都敢斗,敢抗争,因为他是自信的。

他曾经获得捕鱼冠军的时候,他自信,因为他也确实有能力;年老与孤独衰老为伴,外加邻里同行挖苦,他却仍然自信,他也必须自信,因为他必须为了尊严而战。

即使面对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悬殊力量对比的情况时,老人也不会不做任何抗争就放弃,无论结果如何。

关于《老人与海》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于《老人与海》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于《老人与海》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老人与海》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人与海》的人物性格特点,欢迎阅读。

1、圣地亚哥,乐观、自信的硬汉形象。

圣地亚哥一生虽然厄运重重,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而是乐观自信。

在面对其他捕鱼人的嘲笑、在连续84天以来捕鱼一无所获、在他唯一的伙伴小男孩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他并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放弃追求,他保持这种自信与希望。

在第85天继续出海,他相信好运会到来,甚至去订了张末尾是85的彩票。

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的清新了。

在海上,他仍然关心喜欢的棒球比赛结果,甚至想有台收音机。

而当他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所剩无几时,他也没有沮丧。

而是给自己鼓劲:想点开心的事吧,丢了四十磅肉,你航行起来更轻快了。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无论是在无奈的生命环境下还是在激烈的生死存亡搏击中,圣地亚哥没有半点的气馁、消极,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老人显示出的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种乐观并不是对生活、对对手的盲目乐观,而是在一切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他对待胜利与失败、苦与乐,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生命哲学。

圣地亚哥是位乐观自信的硬汉子。

2、马诺林,勇气、忍耐、执着。

马诺林这个角色勇气、忍耐、执着。

虽然在小说中着笔甚少,但他却出现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

从结构上看,马诺林从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当圣地亚哥只身在海上时,他又出现在老人的思想意识里;老人捕鱼归来,马诺林又去安慰他、陪伴他。

从社会关系上看,小孩马诺林是圣地亚哥的徒弟。

他们彼此非常了解、亲密无间。

老人丧妻无子,生活全凭马诺林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部小说思想主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价。

但总的来说,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小说展示的是海明威笔下人物桑提亚哥的“硬汉子”精神,是人类永不屈服、永不言败精神的一首颂歌。

但是,当我们对这部作品再一次进行仔细解读的时候,有些看法可能会受到盘诘。

其实,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对20世纪的人的状况和人的处境理解的产物,是作家对“现代人悲观绝望”情绪的一次集中表现。

因为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西方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尴尬地位以及人类精英在面临困境时的无奈感受,反映了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特征。

一个古老故事的现代寓意就《老人与海》的这部小说的情节来说,它描写的是一个文学史上常见的老套故事,故事本身并不新奇。

但是,这个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内容,按照海明威自己的话来说,故事如果是海面上露出的冰山的八分之一,另有八分之七则掩藏在海面下。

正因这部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深意,它才被公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首先,老人与海的故事,反映了海明威对当代人类社会中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

第一,老人所面对的大海,是他眼中神秘莫测而又是危机四伏的暴力世界的象征。

暴力主题是海明威作品中一直挥之不去的主题。

海明威始终认为,在现代世界中,暴力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暴力形式。

发展到后来,凡是对人的造成的伤害的东西,在海明威看来,都可以看成是暴力。

这种认识,他就用一个象征性的载体——大海表现出来了。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老渔民桑提亚哥,一辈子以打鱼为生,最近却运气极坏,一连84天出海都打不到鱼。

作品中描写,就连船上那个用破面粉袋做成的船帆,也像一面失败的旗帜。

同时,大海中还充满各种各样危险的敌人(暴力),包括海浪与海流,黑暗和寂寞,凶狠残暴的鲨鱼。

因此,大海成了作家眼中“暴力世界”的象征。

在西方文学中,常常以人和大海的关系来表现人和世界的关系。

实际上,大海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符号,以大海为象征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

海明威赋予大海一些新的内涵,借以喻指世界的神秘莫测:它随时会使身处其中的人面临厄运,人们对此无法预测,也无法把握。

在海明威的眼中,现代世界也是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暴雨,时而让人一无所获,时而令人无可奈何。

所以,如果把大海和世界相类比,这个世界和人是对立的,人无法把握人世间的暴力。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用众多的笔墨书写大海的各种特点,正是在暗示世界的荒诞和无法把握,揭示暴力世界的难以认识和把握的特征。

第二,作品主人公——饱经沧桑的老人桑提亚哥——是人类精英的象征。

“老人”这一意象在西方现代派文学和西方当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主要象征着具有漫长历史的“人类”。

首先,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桑提亚哥是人类自身的象征,他的饱经沧桑的经历,正是人类漫长发展历程的艺术浓缩。

这样的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生中以大海为对象,以大海为目的,在大海中生存,力图战胜大海,驾驭大海,却屡受大海随意地捉弄。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今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人类虽阅历丰富,却仍然会被随时出现的新的暴力形式所捉弄。

然而,老人又不是一般人类的泛泛象征,他更象征着现代社会人类中的精英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

作为一个老渔夫,作品描写桑提亚哥饱经沧桑,仍然总是面临失败的厄运,但仍然选择行动。

老人坚持出海表现了海明威对人类本质特性的理解。

人类在自身角色长期无法实现的条件下,人应选择行动,还是选择放弃,这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大问题。

人的本质是追求自由,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人类的自由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现实总是和人的自由需求相悖的。

老人面对如此凶险的大海,失败的可能性永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

但老人选择了行动。

老人认为,尽管自己可能还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绝不能放弃。

因为老人深知:人类生存的需要决定人自身的需要永远不能满足,而价值就在于人的行动。

人类不会以一次性的胜利,获得永远的满足。

人类可能还会遇到更大的灾难,同样,人类也还会有更多的希望。

面对这种境遇,要么逃避,要么行动。

但是逃避不是办法,“老人”选择了行动。

第三,老人和大海之间的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关系,也是作家眼中“人与世界关系”的象征。

一方面,老人离不开大海,老人以打鱼为生,大海就是他生存与活动的家园。

无论大海多凶险,他都不可能不去打鱼,因为不出海,他便失去自己“渔民”的身份(角色),就不可能生活下去。

但另一方面,“大海”是个不以老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大海”的凶暴和无常,常常与老人的意愿相违背。

这决定着人在面临自然的时候,总是面临这样的困境,人不依赖自然不能生存,但人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去战胜自然。

假如人类不从自然的依赖中挣脱出来,又将永远一事无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与大海的关系,就是互相依存与相互矛盾斗争的关系,他既要依赖于大海,又要战胜大海。

今天人类对物的依赖也是如此。

一方面人类要想活得富裕幸福,人类不能不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人又必须反对拜物主义,反对人被异化,为物所役。

在海明威写作《老人与海》的时代,他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意蕴。

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老人已经84天没有打到鱼了却还要出海;为什么明知鲨鱼会吃掉他的猎物却仍然不放弃;为什么回去之后还要反复梦见狮子,还想进行新一轮的战斗;为什么明知失败却仍然不放弃——在海明威看来,这是人类的定命,就是受到这个规定制约的不得不为之的定命!从以上所分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上看,海明威就为《老人与海》的写作,定下了一个现代悲剧的基调。

由处境到境遇:老人角色的悲剧底蕴为什么说老人桑提亚哥所处的悲剧是现代社会西方人的写照这里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老人所处的困境已经不是传统的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另外一个方面是人类的身份能否实现的问题。

在海明威看来,老人(亦即有着漫长历史的人类)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是:人类处在自身角色不能实现的两难境遇。

自古以来,人类其实一直面临着“To be or not to be”两难选择。

如前所言,早期人类在面对自然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选择过程。

一方面,远古的人类要依赖自然而生存,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地要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试图战胜自然。

这是因为,假如他们不依赖自然,那么,他们就根本无法生活下去。

如果他们一味地依赖着自然,不去认识它和改造它,那么,人类就永远不会脱离动物界。

这是典型的人和处境的关系。

人的活动,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从而决定着人和环境的冲突与矛盾。

但20世纪的西方人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和环境的矛盾转化成为人的精神之中的冲突。

如果说,20世纪之前的人类看待人的活动,是把它看成是人是处境的产物的话,那么,20世纪人类再看待人自身时,便把人看成了是境遇的产物——所谓“境遇”,就是人类精神的两难困境。

从精神困境的角度来看,老人出海是失败,不出海也是失败;打不到鱼是失败,虽然能够打到大鱼但不能拿回来也是失败!再进一步说,老人梦见狮子和不梦见狮子,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想成为狮子而永远不能成为狮子,这就是老人的精神现实,也是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活着还是不活着)的现代表现形式!老人其实是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个困境的。

在他所谓勇敢搏斗的行为中,甚至在他“人可以被消灭,但不会被打败”的所谓豪言壮语中,我们所看到的也不过是无所不在的孤独和失败感。

从对小说的细读中可以看到:老人在最后觉得没有办法再与鲨鱼搏斗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猎物以后,小说写道:“现在他在轻松地开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

什么事都已经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

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去拣面包皮似的。

老人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都不睬。

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的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他了。

”当他看到海滨居住区的灯光后,小说写道:“风总算是我们的朋友,他想。

然后又加上一句:不过也只是有时候。

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

床呢,床是我的朋友。

正是床啊,他想。

床真要变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他想。

我绝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容易。

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

‘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子说。

‘是我走的太远了。

’”老人长睡第一次醒来之后,他第一句话是:“它们把我给打败了,曼诺林,”他说。

“他们真的打败了我。

”“它没有打败你。

那条鱼没有打败你。

”“是的。

真的没有。

可是后来鲨鱼打败了我。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理解老人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话,会发现,这是现代人精神两难境地的真实写照。

当一个人的肉体已经被消灭之后,精神又怎能存在呢——渴望精神不败,但肉体的失败已经决定着精神不败的不可能实现——这就是造成老人精神上两难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桑提亚哥的角色身份是“渔民”。

可是,小说给我们提供却是一个角色难以实现的悲剧:老人是渔民,他的主要角色价值就是打鱼,假如他一直不下海,那么,他就不是渔民。

这个角色就决定着他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出海。

同样,作为渔民,他下海还有一个命定的规定,就是他必须要打到鱼。

假如他下了海,但是打不到鱼,那么,他也不是渔民。

所以,小说才重点强调他是84天都没有打到鱼,“他背运了”,“那面补了些面粉袋的船帆,像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

还有一点,就是他假如打到了鱼,还要有能力把打到的猎物(马林鱼)拿回来。

不能设想,一个猎人打到猎物又把它丢掉。

如果老人把辛辛苦苦打到的鱼丢掉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老人也没有能够实现“渔民”身份与内涵的统一。

这样,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桑提亚哥就面临着一个角色难以被认同的困境:不管他是否行动和如何行动,他的“渔夫”身份都不能实现。

他不行动,当然不是渔夫;而行动了却没有结果,那也决定着他不是渔夫。

行动还是不行动,在这里真正成了一个问题——行动的无意义和无价值导致了老人的打鱼只不过是个活动的惯性而已。

换言之,老人的角色是一个渔夫,他的职业是其能够合理存在的标志。

任何角色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这种生活方式得以实现,角色才可以得到确证。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身的身份与实质的同一,追求着自己价值的实现。

所谓自己价值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己完美地保证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所要求的内涵的实现。

老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自己的身份要得到确证,角色要得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千方百计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满足自身的身份的要求,或角色实现。

失败后他依然梦见狮子,这并不说明他仍然有战斗的勇气,只能说,他仍然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不能实现而耿耿于怀——这正是现代人的处境和感受,因此说,老人是一个现代悲剧角色,打鱼的屡屡失败,正是现代人自身身份和角色无法实现的象征性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