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630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0年东华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

2020年东华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

许多考生在决定报考东华大学时,总在烦恼需要考多少分才能够进入该专业的复试环节?每年又有多少人进入复试?近几年的分数是升了还是有所下降?下面为各位考生们整理东华大学各学院、各专业往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低分数线,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往年数据,提前做好准备。

更多东华大学的考研相关资讯请访问鸿知东华考研网,鸿知东华考研网是集考研资讯与资料、辅导于一体的服务型网站,提供免费的东华考研咨询,欢迎广大考生们踊跃提问。

2020年山东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
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
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
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媒介与社会
1.理解传播媒介
1)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2)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2.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3)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3.1)传播媒介的界定
3.2)传播媒介的类型
2.媒介的社会功能
1)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2)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3)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4)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3.媒介的社会影响
1)媒介与政治舆论
2)媒介与经济发展
3)媒介与社会文化
4)媒介与国际关系
5)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5.1)效果与效果研究
1。

云南大学638传播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云南大学638传播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传播理论(638)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传播理论》是传播学、新闻学和文化传播专业的科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专业特点,科学、
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优秀
人才入学,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和实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
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分析实际传播问
题能力的新闻传播研究与应用人才。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测试考生对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基
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术语解释(30分);
2.简答题(30分);
3.论述题(40分);
4.材料分析题(50分)。

五、考试内容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为国家颁布的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334为全国通用,重视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440为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编写,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然而,334的大纲由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以及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不完整,所以一份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以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334专业综合能力为例。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的大纲参考书目为《传播学通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媒体的自律与他律》。

然而研究发现,334大纲除了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再通论中找到之外,其余的知识点都无法在参考书中找到。

所以一份分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是多么的迫切和珍贵。

所以,为了方便参加全国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弟学妹们,行之记者根据自己亲身的考研的经验,以及求教学长学姐们,整理编写完成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现附上小部分截图展示:
资料很厚,A4纸,满满的400
凡是订购资料的学弟学妹们,即可赠送新闻传播专题知识点串讲。

(核心考点,十分重要!!!)
PS:订购行之记者全套资料,享受超值优惠和政治、英语、专业课电子资料,并在通过初试后进行复试指导。

愿考研的你们岁月静好,心想事成!。

东华大学826科学技术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826科学技术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8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史一、考试总体要求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各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2、研究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3、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预示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

要求考生对中外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总体历程有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水平、时代特征、总体规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梗概知道中外科学技术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基础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一、科学技术史概论(10%)1、掌握科技史的内史、外史及其关系。

2、了解科技史研究的辉格法与反辉格法3、对“李约瑟难题”有所思考。

4、理解科学技术史的价值意义。

二、科学技术的起源(8%)1、理解科学技术起源与生产的关系。

2、基本了解迷信、巫术、宗教与科学起源的复杂关系。

3、对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科学技术有总体的概念。

三、古希腊科学(12%)1、掌握从自然哲学到原子论的思想发展脉络。

2、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西方科学史上的价值。

3、理解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演绎公理化方法在科学史上的意义。

4、对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的思想和贡献有基本的认识。

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5%)1、思考和归纳中西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异同及其影响。

2、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若干特征,如无神论、元气论、机发论、神生论、同异论和变易论等。

3、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宋元科学发展的高潮以及发生在明清的两次西学东渐。

4、系统掌握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发明、技术创造,并思考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五、西方中世纪的科学技术(5%)1、思考:“黑暗”的中世纪,到底“黑”在哪里?2、了解中世纪给近代科学革命留下的思想遗产。

广西大学629新闻传播史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629新闻传播史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史论(629)》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考试性质《新闻传播史论》是我校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

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笔试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论述题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考察范围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考查要点1.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2.关注社会热点及前沿问题,能够运用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传播现象和问题。

3.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概括能力。

4.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和应用能力。

考试的主要内容新闻的概念、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的角色和功能、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大众传媒与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西新闻理论比较;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内容。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

二、中外新闻史考查要点(一)中国新闻史1、集权制度下的古代报纸朝廷官报的历史沿革 民报的产生和发展2、在华外报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和教会的办报活动3、国人办报发轫王韬与《循环日报》4、维新派的办报活动维新派主要人物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 清末的新式官报5、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办报活动《民报》与《新民从报》的论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6、民国初年的新闻记者群体及其代表人物黄远生 邵飘萍的新闻记者生涯及其办报思想7、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新青年》 《每周评论》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8、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共产党报刊的诞生 私营报纸的发展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9、抗战前后新闻业的发展私营企业性报纸的分化与发展 共产党和革命机构在国统区的合法运行 抗日根据地新闻业的发展和改革 沦陷区的新闻业 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活动10、共和国时代的新闻业新闻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一元化党报体制家里 1956年新闻改革 政治家办报 改革开放后新闻观念、业务、体制、教育的改变11、网络媒体的崛起网络传媒格局的初步形成、网络媒体舆论影响力日增、互联网的微博、微信时代、网络媒体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二) 外国新闻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57科目名称:染整工艺原理(2)一、考试总体要求“染整工艺原理(2)”包括《染料化学》和《染整工艺原理》(下)两门课内容。

《染料化学》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的基本概念、应用性能;染料中料合成中采用的亲电取代、亲核置换和成环缩合等诸多单元反应,苯、萘、蒽醌系染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机理、影响反应的各类因素及其各类芳胺的重氮化方法;染料对光吸收的量子概念,染料颜色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按照染料的应用分类,掌握各类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的基本特性、化学分类和应用范畴;染料的化学结构与其应用性能的关系,染料应用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掌握各类染料应用性能及其在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了解染料化学的最新进展及相关的印染技术,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染整工艺原理》(下)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染色热力学、动力学,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及工艺过程;印花原理及各类纤维的印花方法及工艺过程;染料及纤维的结构、性能和染色的关系;染色与印花工艺的制定;染色与印花工艺过程控制;染色与印花工艺条件分析。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一)染料化学理论基础(15%)1. 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

2. 染料对光吸收的量子概念,化学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外界条件的影响。

3. 商品化加工对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4. 功能染料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领域。

(二)中料与染料的合成化学(15%)1.了解染料中料合成中各单元反应的作用,反应类别,试剂。

2.掌握各类染料的常规合成途径和方法。

3.掌握染料在应用和服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别和影响因素。

(三)染料的应用性能(20%)1. 了解各类染料的应用特性、常规工艺和染色牢度。

2. 熟悉染料的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

3. 具备合理选用各类染料、制定应用工艺的能力。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3 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一、考试总体要求西学经济学是经济学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

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理、生产要素的。

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的衡量及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乘数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

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微观经济学》部分(80分):(一)基本理论导读(10分)1.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2.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需求和需求的变化;供给和供给的变化;需求与供给弹性;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蛛网理论。

(二)消费者需求理论(20分)1.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需求规律;消费者剩余。

2.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消费者需求。

(三)供给理论(20分)1.生产理论生产函数;可变比例与报酬递减规律;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可变要素与等产量线;厂商均衡;生产规模的报酬。

2.成本理论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四)市场与价格的决定(15分)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涵义和特点;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长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决定;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厂商均衡和行业均衡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的厂商均衡和行业均衡;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五)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15分)1.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资源的价格与分配理论;生产要素与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考试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 20 2、简答题 40 3、论述题 50 4、材料分析题 40
五、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180 分钟
三、考试内容及比例 1、新闻学(约占 50%)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新闻价值与新闻要素、关于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理论、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传媒及历史演变、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媒介伦理与法规、网络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当下新闻领域热点问题等。
2、传播学(约占 50%) 传播学发生发展、研究对象和主要学派、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人际传播、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受众与效果分析、文化研究、批判研究相关知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②《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童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③《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④《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⑤《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
2019 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630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考试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历史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素养。要求考
生系统运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前沿进行案例分析并发 现与解决问题。
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伦理与法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