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合集下载

富有比贫穷更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富有比贫穷更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观众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富有和贫穷何者更易暴露人性之恶。

首先我们来明确下概念。

富有是指人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富裕,富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贫穷是指生产资料等经济上的匮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方判断是否贫穷的标准是能否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教养孩子和参与社会活动。

我方的暴露指的是滋生丑恶并做出了恶的行为,并不一定需要为人所见。

人性之恶这种恶的行为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是指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欲望和贪婪。

同时不能被道德所原谅。

今天我们讨论的标准是,在富有和贫穷两个条件下,人性之恶暴露的可能性何者更大。

我方的观点是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1、物质富有更易实现人性之恶。

富有意味着掌握着更多的财力,人脉和社会资源,从而可以更加简单的达到自己实现人性之恶的目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钱可以用来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也因此而产生了更多的人性之恶。

权利、地位,名望在某种程度上也如同商品一样待价而沽。

高考冒名顶替,富有者用钱和权不费吹灰之力的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因为富有之人的贪婪和私欲,高价收购野生动物制品。

让许多动物受到伤害。

有了经济上的绝对充裕,富人似乎为所欲为,轻松的做到了许多穷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2、富有承担作恶的后果和代价的更低,受到的约束更小。

富有为作恶提供了物质保障,富人运用各种手段,最大化的掩盖恶行,颠倒黑白。

对于人性之恶有道德和法律两个约束条件。

在人性之恶的角度上,富有和贫穷几乎都无道德可言。

而法律的约束,可以被富人用能力和手段来降低,而穷人在这方面基本是无力的。

同样的一件恶事,富人可能付出的只是金钱的代价,而穷人付出的很有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何者作恶的可能性更大不言而喻。

李刚,李双江作恶后的嚣张气焰正验证了这一点。

3、富人内心的优越感会促使他们作恶而不认为是恶。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富人的优越感使其心里深植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观念,越富有的人,只会越发的去搜刮社会资源,以损害穷人的利益而达到一种资本继续不断的积累,但在他以为,这是一种对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困更容易滋生丑恶多想案例,夯实定义,厘清逻辑。

实际上,此三者是辩论的万能钥匙。

掌握了就OK。

所谓丑恶,肯定不是贫穷本身(虽然反方经常自觉或者不自觉混淆二者),而是一种行为。

而行为主体肯定是人。

所以本题考察的是——人在两种状态下的行为动因。

因为,人的欲望是同质的。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时代。

骄奢淫逸的的欲望,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

我们不能说只有温饱思淫欲,而不温饱就没有淫欲。

只不过后者的欲望被现实所压制了。

第二,外在的约束条件中,法律是同一的。

记得高中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中,就有单一变量。

在现实社会,法律就是这个单一变量。

道德准则是另一个同一变量。

这些都是无论贫富,在行为考量中,肯定会有的两个外部条件。

好了,有了以上两个前提条件。

就开始比较吧。

什么叫更容易。

那就是对照组,富有或者贫穷的环境,对同质的人的动因考量的影响。

哪个更容易让人的做出丑恶的行为。

很显然,富有的人,在行为能力上,比贫穷的人更强。

他们掌握更多的资源,无论是金钱,人力还是智识,都明显多于穷人。

而这个能力上的悬殊往往会在欲望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假使穷人和富人都想操更多的女人的话,那么后者显然由于能力的更胜一筹而更容易将想法转化为行动。

而法律和道德这两个外在约束,实际上第二个约束在贫富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经验世界中,反而是富人更容易摒弃道德。

而法律这个约束条件。

在正常条件下,富人的能力手段甚至可以在动因考量上将法律视为次要因素。

最简单的例子是通过请更好的律师来降低法律责任。

而穷人在化解法律制裁这方面,基本是无力的。

所以穷人的动因考量中,法律在很多时候就是位于第一重要的考量因素。

从而很多想法都不能转为实际行动。

但是反方有特例的情况,那就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在这种情况下,动因考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温饱。

但是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我们是否还能定义为丑恶,我认为是不能的。

以上,是正方的架构。

下面是一组数据:刑事犯罪率最高的10个国家:(数值为一年中每10万人口中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

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的辩题是“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我作为正方的一辩,我认为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首先,富有往往会让人变得贪婪。

当人们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贪心、自私,背离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富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会违法乱纪,这些行为无疑是人性之恶的体现。

其次,富有也会导致社会不平等。

富人们可以通过资本、势力等手段牟取更多的利益,而穷人们则往往无法享受到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这种社会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这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最后,富有也会让人变得麻木。

当人们拥有了太多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麻痹、自满,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漠不关心。

这种麻木的态度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的二辩,我认为富有和贫穷都能暴露人性之恶,但贫穷更能。

首先,贫穷可以让人变得仇富。

当穷人们看到富人们过着奢华的生活,而自己却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时,他们会感到愤怒和不满,甚至会对富人们心生仇恨。

这种仇富心理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其次,贫穷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当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困境时,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来谋求生存。

这些行为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最后,贫穷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当大量的人们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时,他们可能会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产生不满和反抗,这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因此,我认为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的三辩,我认为富有和贫穷都能暴露人性之恶,但富有更能。

首先,富有往往会让人变得冷漠。

当人们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麻木、冷漠,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漠不关心。

这种冷漠的态度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一辩稿

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一辩稿

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1.5)谢谢主席大家好,开宗明义,富有和贫穷是关于人拥有财富和资源多少的一种相对概念。

人性之恶则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内心欲望;人性之恶的暴露,就是将该欲望付诸于实践。

而讨论何者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其实质是在讨论何者作恶能力更强,何者更能应对作恶后果,何者受到更多作恶诱惑。

基于此我方认为富有更容易,论证有三:第一,富有使人拥有更强的作恶能力。

富有往往会给人带来更丰厚的物质资料和更广阔的人脉资源,这些物质与附加的条件为富人满足欲望铺就阶梯,使富人更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作恶的目的。

根据霍布斯心理学理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该心理的驱动下低风险高回报往往成为人性之恶暴露的动机。

在贫富二者可能行恶的动机相同的情况下,富人因上述特质更易达到。

正如在南亚的金三角地区,贩毒作为一大恶行并不轻而易举。

大量的枪械、土地、人脉等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为支撑,这是穷人不可能达到的。

简单来说,穷人所作之恶富人皆可做,且所做恶的手段更多,而富人所做的一些大恶,却是穷人没有条件去做的。

第二,富有使人拥有更强的应对作恶后果的能力。

一方面,富有比贫穷更能承担作恶产生的后果。

以交通违章为例,重庆保时捷女司机掌掴事件中当事人三年交通违章27次,对于各类交通违章罚款富人比穷人更能轻松应对,甚至扣分也可通过花钱消分不了了之。

在另一方面,富有比贫穷更能逃避作恶受到的惩罚。

辛普森杀人案中,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斥巨资组建律师团最终成功脱罪,避免刑事惩罚。

科比性侵案中,科比为女方开出了500万天价赔偿支票成功达成庭外和解。

大众尾气排放案中的美国大众的CEO霍恩花费200万美元贿赂参议员,安然无恙的逃过一劫。

对富人而言,小恶可轻易承担不构成约束,大恶可轻易逃脱不构成震慑,这远不是穷人所能达到的。

第三,富有使人受到更多作恶的诱惑。

正如井底之蛙永远不会奢求外界的花鸟鱼虫,穷人因为匮乏的资源限制了他对诱惑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哲学家卡贝尔有言,身无分文的人不会奢求。

贫穷比富裕更能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完整版

贫穷比富裕更能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完整版

贫穷比富裕更能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完整版第一篇:贫穷比富裕更能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完整版谢谢主席,现场的评委,观众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贫穷和富有谁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开篇立论,概念先行。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个词的定义。

“贫穷”是指生活困难、经济拮据,“富裕”是指生活富足、经济宽裕,“更容易“是指两者或多者相比之下某些行为更方便实施。

“暴露”是指隐蔽的问题显露出来。

“人性之恶”是指违反道德和法律的阴暗心理和具体行为。

在评判之前,我方不否认贫穷和富裕都能暴露人性之恶,但今天我们要来评判贫穷和富裕哪个更容易暴露丑恶,我们就必须看哪个让人产生的欲望更强烈,更容易突破自我约束力,谁就更容易暴露恶。

而我方观点是:贫穷使人控制不住人性恶念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贫穷更容易是人暴露人性之恶。

下面,我将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从物质角度第一.动机在人欲望的产生上。

不可否认,人都会产生各种欲望,但是欲望本身是没有罪的,丑恶的滋生也与欲望的多少无关,而是与欲望的强烈程度有关。

就好比一个人他想要钱,想要车,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他想要钱和车的欲望强烈到要通过违背道德和法律的途径来满足,那就会滋生恶念。

纽约市一位因为偷窃而被捕的贫穷老太太在法庭上说她需要面养那个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孙子,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走违法这条捷径了。

人处于贫穷的状态,生产和生活资料缺乏,一些丑恶的行为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满足其生存和生活的需求,所以贫穷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去做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尝试。

第二,代价。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贫穷者不像富人那样拥有好的地位,声望和丰裕的财物,所以由于违背道德和法律而失去的远不及富人。

因此,贫穷的人做违背道德法律的事的阻力比富人小得多从而更容易暴露恶念。

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贫穷的人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富人却没有。

因此,穷人追求低层次生理需求的欲望显然要比富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要强烈得多,就更容易滋生丑恶。

四辩稿——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四辩稿——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主席,谢谢评委辞海当中对贫穷的解释是1.贫苦困厄。

谓缺少财物,困顿不顺。

2.指缺少资财。

3.指穷人。

关于对方辩友之前所列举的案例我方实在不敢苟同,难道()吗?因此,我将再次重申我方观点:第一,贫穷的人更多地考虑生存问题。

在各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贫穷和富有总是相对的,贫穷的人生活困难,吃不饱穿不暖。

俗语云:贵妇易忍无肉之餐,贫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恶劣的环境下,富人可以通过减少奢侈品、高端服务、娱乐休闲等的消费而达到维持生活的目的,而穷人却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偷盗、抢劫,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暴露出了恶。

第二,贫穷的人无法获得高级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他们只能从事社会底层那种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和富人相比,他们从业收益和犯法代价都相对较少,于是这就使得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铤而走险,去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其次,由于教育的缺乏,他们的思想处于保守、落后、愚昧的状态,远离文明的氛围,虽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现如今的社会现实表明,富有的孩纸从小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他们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相反,产生自闭症、抑郁症等的孩纸,多是山村、乡下等贫困的地方。

贫穷的人偏激反应会较为激烈,这就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嫉妒、冷漠、自私自利的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容易走向极端。

第三,贫穷的人来自社会的监督制约较少,容易产生犯罪等不良后果。

从个人来说,没有别人管他,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处理事情,有的时候违法违规了都不知道,因为观念上就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网上曾报道一件事,四川山区的一个孩纸偷了井盖去卖废铁养活残疾父亲,这就是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家庭来说因为贫穷,孩子上不起学,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老人无力赡养,只能贫寒度日,婚姻关系变得紧张,离婚率上升;从社会来说,贫困的地方社区治安混乱,广州和深圳的某些地区暴力赌博吸毒盛行,大街上大打出手,公开售卖低俗文化刊物等等,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讲了贫穷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并不是嫌贫爱富,也不是悲哀贫穷者的不幸,而是论证贫穷和富有相比,让人产生的欲望更强烈,更容易突破自我约束力,从而暴露人性之恶。

富有比贫穷VS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比贫穷VS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比贫穷VS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今天我们反方的立场是,认为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我们认为,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关心他人,而富有则可能让人们变得自私、贪婪和不近人情。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贫穷的人们往往更加关心他人。

因为他们自己经历过困难,所以他们更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和需要。

他们会更加慷慨地帮助别人,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需要。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自私和冷漠,因为他们生活得太过舒适,很难理解别人的处境。

其次,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

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财富,所以他们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他们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和宝贵。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麻木和浪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随意享受生活。

最后,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勇敢和坚韧。

因为他们经历过困难,所以他们会更加有毅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

他们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软弱和懒惰,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财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关心他人、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勇敢和坚韧。

谢谢。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这是我们反方的立场。

我们认为,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懈怠和消极,而富有则可能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贫穷的人们往往更加懈怠和消极。

因为他们生活在困难和贫困的环境中,很难看到希望和出路。

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和动力,变得消极和沮丧。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狭隘和排斥。

因为他们生活在贫困和困难的环境中,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和不同的观点。

他们可能会变得狭隘和排斥,不愿意接受外来的文化和思想。

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一辩稿

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一辩稿

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谢谢主席,今天我方的观点是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开宗明义,概念先行,贫穷指的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缺乏。

人性之恶是指违背道德和法律的阴暗心理和具体行为。

暴露是把心中的恶念付诸于行动。

我方的判断标准是贫穷和富裕何者更容易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需求。

我方将从以下三个论点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由于其对生活和生存的需求,更容易产生暴露人性之恶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是最基础最需要解决的需求。

穷人能否满足生理需要已成问题,因此,穷人追求低层次生理需求的欲望显然要比已然解决生理需求的富裕者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强烈的多。

纽约市一位因为偷窃而被捕的贫穷老太太在法庭上说她需要这几个面包去喂饱那个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孙子,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走违法这条捷径了。

人处于贫穷的状态,生产和生活资料缺乏,一些丑恶的行为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满足其生存和生活的需求,所以贫穷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去做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尝试。

其次,贫穷者比富裕者更缺乏如何去正确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的意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相比于富人,贫穷的人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长时间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先进思想和文明氛围的熏陶,非常容易导致精神贫困,文化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普遍低下,缺乏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印度的贫民窟,污水流成河,垃圾堆成山,盗窃、强奸行为随处可见,他们习以为常,部分农民杀死妇女配阴婚浑然不知错,大山深处的人把买卖妇女当成理所当然,这都是物质贫困下导致精神贫乏的沉痛悲剧。

最后,贫穷者由于与富人差距大,内心容易感到不平衡而产生自卑仇富等不健康的心理,加上外界的刺激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例如中国作为一个基尼系数0.47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而产生的冲突十分常见,特别是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看到别人锦衣玉食自己却过着极其一般的生活,内心难免产生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辩题: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正方一辩稿】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很高兴与对方辩友在经济与金融学院辩论赛的决赛赛场上讨论贫穷和富有哪个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这道横跨哲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辩题。

很遗憾今天我们不得不用“贫穷”和“富有”这样的字眼,因为着太容易让我们想到直至今日仍然居高不下的贫富差距,想到那些为了炫富而大摆筵席的纨绔子弟,想到那些为了争一个馒头打得头破血流的贫苦百姓抱怨着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欲望的无限性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无论贫穷或是富有,人们的本性当中都有对事物占有和支配的欲望,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蒙昧,有了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从儒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到现代法律对道德底线的严厉规制,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人性之恶”,就是对事物不合法占有和支配的欲望。

而所谓“暴露”的意思,则是原本不想为人所知的事物通过一定的途径为他人所知。

而所谓贫穷与富有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多少。

而何者更容易,指的是何者暴露人性之恶的概率更大。

我方认为,于贫穷比富有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更有可能缺乏掩盖人性之恶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其一,贫穷比富有更缺乏掩盖人性之恶的意识。

贫穷的人于社会资源的缺乏,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即使当今中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也很难保证贫困地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再者,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十分严重的局限性。

优质教育的缺失导致身处贫困地区的人们文化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普遍低下,缺乏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印度的贫民窟,污水流成河,垃圾堆成山,盗窃、强奸行为随处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掩盖之意,因为他们的生活几乎接近于原始状态,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无可指责,所以他们不觉得自己在作恶,于是不会遮遮掩掩,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相对而言,富有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更多,受到良好文化道德法律精神的熏陶,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即便作恶,也会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尽力掩盖自己的恶行,不容易被他人发现。

其二,贫穷比富有更缺乏掩盖人性之恶的能力。

即便贫穷的人作恶之后有掩盖之意,往往也会因为社会资源的缺乏而很难具备掩盖人性之恶的能力。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古往今来,权钱交易、官官相护的社会现象不胜枚举。

富有的人依仗其所拥有的财富,可以买来虚假的证词,可以买来不公的判决,可以麻痹被侵害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可以呼风唤雨、无恶不作,却仍然用华丽的外衣掩盖着自己的人性之恶,冠冕堂皇、若无其事地站在公众面前。

相比而言,贫穷的人没有这样的能力。

贫穷的人唯一掩盖恶的能力就是说自己只是为了能生存下去,说得人声泪俱下,以转移公众对其恶行的注意力。

郑州一中年女子偷肉被抓,她偷肉的原因,是为了能让即将高考的儿子有肉吃。

一时间,舆论争论不休,不知她是“无耻的小偷”还是“伟大的母亲”。

但我们看到,因为贫穷违法犯罪,为了生存铤而走险,虽然可能得到舆论的谅解,却难以改变法律的制裁。

此可见,无论是意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贫穷都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