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加放松量
(完整版)服装结构制图试题集-附加答案

服装结构制图试题库一、单选题:1、下列袖山高尺寸最大的款式是____。
A、男衬衣B、男T恤C、男西服D、两用衫2、在侧体时,胸高是由____测量至乳峰点。
A、颈窝点B、右颈间点C、颈椎点D、肩端点3、服装成品的放松量,一般款式女衬衣的胸围加放_____㎝。
A、8~9B、10~12C、14~16D、16~184、下列_____的布料容易伸长变形,围成圆势时窝服自然丰满。
A、15度斜丝绺B、45度斜丝绺C、直丝绺D、横丝绺5、长裤的落裆尺寸比西短裤的落裆尺寸___。
A、大B、小C、相等D、前三种情况皆可6、下列袖型中,吃量最小的是___。
A、西服袖B、大衣袖C、衬衫袖D、女两用衫袖7、臀围尺寸相同,扁平体型比圆柱体型的裆宽尺寸要___。
A、大B、小C、相同D、不相等8、身高160㎝,净胸围84㎝的女子,胸腰差在14~18㎝之间,在服装上标明的型号为__。
A、160∕84YB、160∕84AC、160∕82AD、160∕84B9、衣片的锁眼边叫____。
A、里襟B、门襟C、挂面D、贴边10、织物越紧密、越结实、越硬挺,其形变性____。
A、越弱B、越强C、明显D、不变形11、正常情况下,上衣制图时,前后衣片小肩线长度的正确关系是____。
A、前大于后B、后大于前C、前后相等D、不确定12、男衬衣成品胸围110㎝,面料门幅90㎝,算料公式为____。
A、衣长×2+袖长B、衣长×2C、衣长+袖长D、衣长+袖长×213、____体型穿上正常体裤子会出现臀部平坦,后裆缝过长并下坠的现象。
A、凸臀B、平臀C、凸肚D、O型腿14、裤子制图时,____的存在是收裥和省的主要原因。
A、臀腰差B、胸腰差C、胸臀差D、肩臀差15、常见的梭织物面料的织纹有______。
A、平纹、花纹和印花B、纱织物和线织物C、平纹、斜纹和缎纹D、经向缎纹和纬向缎纹16、人体体型以胸腰落差为依据,把人体划分为___A、B、C四种体形。
服装各部位加放松量尺码对照表总结

服装各部位加放松量尺码对照表总结展开全文内衣:胸围不加或减3cm左右(包体效果)男衬衫:胸围加放18cm左右女衬衫:胸围加放6cm左右(合体效果)夹克:胸围加放23cm左右风衣:胸围加放24cm左右旗袍:胸围加放3cm左右,臀围加放3cm左右(合体效果),腰围加放4cm男西服:胸围加放18cm左右(合体效果)女西服:胸围加放8cm左右(合体效果)男裤:臀围加放15cm左右,腰围放尺2cm女裤:臀围加放5cm左右(合体效果),腰围加放1cm西裙:臀围加放3cm左右(合体效果)马甲:胸围加放8cm左右(合体效果)1:不同部位的放松量。
上装的胸围、腰围、脚围、衣长、袖长、下装的外长、内长、腰围、坐围、比围以上这些部位全围可加放松量(做大)1CM;上装的肩宽、领围、袖比、袖口、下装的膝围、脚口、以上这些部位全围可加放松量(做大)0.5CM。
上装的夹圈、袖山弧线、领窝与及下装的前浪、后浪,不用加放松量,因为这些部位均为弧线部位,弧线部位在车缝容易拉长,所以不用加放松量。
2:不同工艺放松量。
如,棉褛、风衣、羽绒款的面布通常都有间棉,由于间棉后面料平面就会出现凹凸不平,成衣量度尺寸时尺子是直拉量,所以间棉的线越多、棉的厚度越厚,那样面料的缩短就会越大,打版时放松量也相对加大,一般棉褛胸围、腰围、脚围放松量全围可加2-6CM不等。
衣长可加松量1-3CM不等。
男装肥胖体的服装加放量小些、紧凑些;瘦体的加放量大些,以调整体型;衬衫等服装放松量要小些,外套、大衣等服装的放松量要大些;有胸衬造型的严谨的服装的放松量小些,单衣、便服要大些;较厚的面料放松量要适当增大——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放松量设计的规律,我们将放松量分解为三个部分的和,即:净胸围的放松量=生理舒适量内层衣物放松量造型放松量1.生理舒适量为满足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如呼吸,皮肤弹性,手臂与躯干的适度活动等基本动作而设置的放松量。
在男装中,这一基本舒适量是根据胸部运动的最大伸长率12%-14%而定,即:生理舒适量=(12%~14%)×净胸围,约为10~12cm。
裤装的放松量

裤装的放松量裤装的放松量关系到裤装的品种、款式造型、流行趋势和着装者的体形、性别、生活习惯、面料特征及个人的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人体的坐、立、行及日常生活会使人体体表产生伸缩变形,因此在服装结构设计时,必须加放必要的松量。
裤装的放松量体现为静态的松量和动态的松量1、静态松量,除了根据贴体或宽松的需要进行加放外,还要考虑增加衣物的松量,每增加一件毛裤需要在腰围及臀围处增加2CM加放量。
2、动态松量(运动松量的设计)P91表5-5 P94 5-26根据表可知人体后上裆部位的皮肤运动变形率为40%左右,裤装的伸展率为17%,两者之差为23%(即裤装中应有23%的变形量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如果按标准体计算裤装运动变形量=裤上裆长(约为28~31cm)×23%=5.5~6cm。
前后上裆宽的比例分配观察人体的侧面,臀部为一个前倾的椭圆形。
以耻骨联合点做垂线,前一半为凸点靠上的腹凸,靠下较平缓的部分是前裆弯,故前裆弯小而平缓。
后一半为凸点靠下的臀凸,也是后裆弯。
由于后裆弯通过臀部转向腹部,且臀突靠下面挺起,所以后裆弯较急而深,另外,从人体臀部运动屈大于伸的规律,要求后裆宽增加必要的活动量,因此,后裆宽应大于前裆宽。
由于人体腹臀宽的大小为0.21H,当人体下裆缝垂直倾角变化时,总裆宽大小可减至0.16H,总档宽的大小可以在0.16H到0.21H之间变化,而前后裆宽的大小也可随下裆缝线的前后移动而变化。
在裤装的基本结构中总裆宽为0.16H,以耻骨联合点作垂线,则前后裆宽的分配可取前0.05H,后0.11H。
如果前裆宽取0.07H,则后裆宽取0.09H。
但应注意无论横档增加幅度如何,裆深不能改变,宽度的增加可以收善臀部活动空间,而深度的增加反而限制下肢的活动范围。
裆宽增加的同时。
也要相应增加臀部的放松量,使裤子的整体造型趋于平衡。
下裆缝垂直倾角与裤形的关系定义:下裆缝垂直倾角是指前后下裆缝线的裆底点和中裆点的连线与垂直线的夹角。
人体活动机能与服装放松量

人体活动机能与服装放松量量体是在人体静止状态下取得的,人体静态是指人自然垂直站立的状态,这种状态所构成的体型数据标准就人体静态尺度,男女服装结构设计标准很大程度是以静态参数推算而设定的。
1:结构设计依据,现代服装表现形式和功能各异,结构设计必须掌握穿用对象,熟悉衣料性能,了解工艺流程。
2:结构设计法则,服装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穿着的美观大方,而且还必须考虑到人体活动的要求,这是进行服装纸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法则。
日常生活中服装随时向我们展示着美,在服装店的模特上是静态的美,在时装表演是服装穿着后的形体美,在时装杂志上服装展示着静态与动态凝固一瞬间的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审美和舒适要求会越来越高,结构设计的宽松量的设计,主要是依据人体正常运动状态的尺度。
当我们穿着服装对自己正常运动产生抑制时,说明结构设计的放松量是不够的。
每一件服装结构设计在放松量的大小主要指各围度的加放量,我们用胸围举例。
人正常呼吸胸围的变化量为4CM,在做上衣我们原型在净体尺寸加放量最小应为4CM,小于该设计量人们将觉得呼吸受阻碍。
因此为了使服装满足各个机体运动的需要,在服装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相应的放松量。
一般来说服装的放松量主要指各个围度的加放量。
影响服装加放量应受到以下几个因数的影响:1、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
2、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地区环境。
3、款式特点和要求。
4、衣料的性能和厚度。
5、工作性质及活动需要。
6、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
在这6个方面中前5个方面是客观条件,一般是不会改变,第6个方面是主观条件这一部分最重要,我们在作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爱好与习惯,这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清朝有一个新科举人要仆人拿着一件长袍,到一家裁缝店依样给他做一件新的面料高档一些长袍,这一家裁缝店的老板量取了尺寸后就问你家老爷年岁几何,这仆人也如实相告,并问这些与这一件长袍制作有何关系,店老板就说一般新科举人如果是少年中举,一定心高气傲,这时应仰首挺胸,长袍应是前长后短,如果是中年中举,一定心态平和,为人谦卑,这时应俯首低头较多,长袍应是前短后长短,所谓前倨后恭也是其中道理之一。
第一章 第四节成品服装的放松量

1.3~2.3
男女上装的臀围加放量,不要大于相应的胸围加大量, 一般可根据胸围的加放量减少2CM左右
男裤腰围加放量:正常体加放2CM, 胖体加放1CM 女裤和裙子的加放量:正常体不加放,胖体减1CM(加放 量为负数)
例:净胸围85cm净腰围68cm应选择的衬衣胸围:91~ 93cm 腰围:76~78cm
2、套装上衣:现在很多人喜欢穿收腰的上衣,这种上衣的放 量与衬衣是一致的。
3、长裤:裤子的腰围是没有放量的,只需量出净腰围即可, 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穿低腰的裤子,所以要测量低腰位置的周 长,一般取腰围线到臀围线三分之一的位置。牛仔裤的臀围放 量是1~2cm,西裤的放量3~5cm。
拇指中节
腕~虎口之间 14~17
长袖衬衫
虎口
腕下2
12~16
短袖衬衫
虎口上1
肘上3
12~16
长大衣
膝下10
拇指中节
20~24
中大衣
膝盖
虎口
20~24
短大衣
中指尖
虎口
18~24
风雨衣
膝下10
虎口
20~24
长西裤
腰节上3~离地面3
8~14
短西裤
腰节上3~膝上10左右
8~14
间隙
2~2.7 1.7~2.3
标志
围度加放松量
袖
长 胸围臀围
腕下2左右
10~14
间隙 1.7~2.3
女西服 腕下3~虎口 马甲 拇指中节~拇指尖
中式罩衫 腕下3~虎口
腕下1 腕下2 腕下2左右
服装放松量参照表

裤子臀围放松量参考范围:贴体型较贴体型适体型较宽松型宽松型男裤 4 ~ 6 6 ~ 1010 ~ 1414 ~ 1818以上女裤0 ~ 2 2 ~ 6 6 ~ 1010 ~ 1414以上裙子臀围放松量参考范围:贴体型较贴体型适体型0 ~ 4 4 ~ 6 6 ~ 8男装胸围松量参考范围:胸围(B)=B净+内衣厚度因素:如:男衬衣12 ~ 16 ~ 18 男西装14 ~ 18 ~ 22 男夹克30 ~ 40 男廋西装8--100 ~ 2(贴体风格)12 ~ 18 (较贴体风格)18 ~ 25 (较宽松风格)25以上(宽松风格)注:(1)考虑内穿服装的厚度,同样风格的上装,春秋季应另加松量2 ~ 4厘米,秋冬季应另加松量4 ~ 6厘米。
(2)同样的风格的上装,男装松量要比女装松量大4 ~ 6厘米。
女装胸围松量参考范围:款式名称春夏季春秋季秋冬季普通料弹力针织料普通料弹力针织料普通料弹力针织料紧身 4 ~ 6 2 ~ 4 6 ~ 8 5 ~ 78 ~ 10 6 ~ 8合身 6 ~ 8 4 ~ 610 ~ 128 ~ 1012 ~ 1410 ~ 12较宽松10 ~ 148 ~ 1414 ~ 1812 ~ 1616 ~ 2014 ~ 18宽松16 ~ 2020 ~ 2422 ~ 30不同种类女上装基型胸围松量参考表(符合目前趋势)服装品种胸围松量针织布基型-8 ~ 0无袖基型 2 ~ 4紧身衬衫、旗袍基型6合体衬衫、旗袍基型8紧身茄克、外套基型10合体套装、外套基型(春夏)12合体套装、外套基型(秋冬)14合体风衣、大衣基型(秋)16合体风衣、大衣基型(冬)18松身大衣、名套基型(南方)20 ~ 22松身大衣、名套基型(北方)22 ~ 24宽松外套基型24 ~ 36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服装放松量的判断与设定

^= 1 h O. 0
文 对 服 装 放 松 量纯 比例 加 放 法进 行 了讲 解 , 在 此 基 础 上进 行 了扩 展 , 决 了实 际应 用 问题 。 并 解
【 关键词] 放松量
的 培养 是 一 个 运 动项 目长 久 不 衰 的 重 中 之重 。 3 1 视 基 层 训练 , .重 以输 送 人 才 为 训练 目标 基 础 训 练 有 为重 要 , 运 动 员 全 面 发 展 的 关键 时 期 。 不 要 以 省运 会 争 是 金 夺银 为 目标 , 而对 运 动 员 进 行 拔 苗助 长 。现 代 运 动 训练 理 论 和 实践 日益
= 2Ⅱ Ⅱ =1 . 2 07
上述结果说明当用厚度为 lm的面料作普通 西服 时, c 其实 际放松度只 相 当于加放 了 1 . 2m 结果减 少 了放松 量 , 07c, 穿着是紧 身的 , 放松量 不合
理 。
为 了满 足 实 践 需 要 , 计 算 放 松 量 时应 该 把 面料 厚 度 计 算 在 内 , 能 在 才 做 到 既 满 足 实 际 造 型 要 求 , 保 证 结 构 合 理 , 终 达 到 穿着 者舒 适 度 的 要 又 最
一
、
得 出放 松 量 A= 7 m 1 c 又 根 据 公 式 = 2nq 得 : 277m Ⅱ= . 0 c . ・
通 过研 究 发 现 , 般 既 定 款 式 的 服装 拥 有 对 应 的放 松 量 , 值 为 一 个 一 其 变量, 以通过函数关系求得 : 可 = h 其中: k k为常数 , h为号 , 为胸围的放松量 上述方程式可以看 出,胸围的放松量和人体的身高成正比例关系, 即 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放松量随着人的身高变化而发生变 化, 并且可 以保证 相 同身 高 不 同 胸 围 的人 其 服 装 表 面 与 身 体 的 空 隙度 相 同 。 也 就 是 说 , 同 相 身高的人其胸围放松量相等, 可以视为一个常数 。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
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
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
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
领座宽为2.5~5cm。
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
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
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
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
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
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
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
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的加放松量
(一)基本概念
松量值包含“空隙量”“总放松量”“追加松量”和“加放松量”。
四者均有不同的含义。
“空隙量”是指服装与人体的空间距离。
人体形态变化较为缓慢,可以视为恒量。
因此,在研究服装造型变化时,各部位空隙量的大小就成为控制服装造型的基本手段。
“总放松量”是指服装成品围度尺寸与净体围度尺寸的差数。
“追加松量”表示在原型裁剪法中,上衣纸样除了限定的10cm胸围松量之外,又另外加放的胸围松量,其大小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而定。
“追加松量”应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各裁片。
“加放量”表示在原型裁剪法中,在原型的长度或宽度部位处加放的尺寸,如,小肩线端点加放的尺寸,在领口中点加放的尺寸等。
加放量的应用部位有:胸、背宽、肩宽、袖窿深、领口、衣长、袖长等。
(二)服装总放松量的计算
1、空隙量的设计空隙量可分为基本空隙量和装饰性空隙量两种。
基本空隙量属于功能性空隙量,用以保证人体呼吸自由、活动方便、透气保暖等基本的生理需求。
基本空隙量的数值一般为:上体胸围需要1.5cm左右,下体臀围需要1cm左右。
它们是塑造合体服装的基本空隙量。
若想塑造半松体、松体服装还需要再加放装饰性空隙量。
装饰性空隙量没有限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此外,在确定空隙量时还要考虑到内衣服装
的厚度(简称内衣厚度)。
综上所述,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内衣厚度+装饰性空隙量
在使用基本空隙量设计紧体、半紧体服装时,可以适当减少0.5cm左右。
例如:女礼服、旗袍等款式可选择1-1.3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弹力衫为0.5cm左右为胸围基本空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