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绝句)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绝句》

[唐] 杜甫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pàn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xī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jiāo yīng qià tí
xī
蹊:小路。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jiāo yīng qià tí
自在娇莺恰恰啼。
恰恰:形容鸟 叫声音好听。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pàn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jiāo yīng qià tí
xī
自在娇莺/恰恰啼。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shì
huì chóng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bó
鹂 含
鹭
岭
鸣
泊
jué
绝
háng hán bó
句
[唐] 杜甫
lí míng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lǐng
lù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jué
绝
háng hán bó
句
[唐] 杜甫
lí míng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lǐng
lù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shì
huìchóng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lú tún yù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PPT

R·二年级语文下册
jué
绝 句
[唐]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被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著名 现实主义诗人。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源自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绝
tánɡ lí mínɡ
hán lǐnɡ
句
fǔ hánɡ
bó
[唐] 杜 甫
lù
w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两首》
lí
míng
丽+鸟
háng
口+鸟
鹂
hán
鸣
今 + 口
行
bó
xí ng 行走 háng 一行
lǐng
含
岭
山+令
泊
氵+白
单击汉字显示拼音, 单击拼音显示字理。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万里与千秋一样是虚指,指很遥远。 •泊:停、靠,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远景 近景 由远及近
静态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人心情愉悦
请找出诗中的数量词! 请找出诗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所作。
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所作。
他用悲秋、独登高台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沉痛,既展示了诗人自身的人生境遇,又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关怀。
以上是古诗两首,都表达了离别、孤独、苦难等主题,通过自然景象
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原生态的情感。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三年级#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古诗两首》注释及译文),希望帮助到您。
【早发白帝城】原文:早发白帝(dì)城朝[zho]辞②(c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g)一日还③[huán]。
两岸猿(yuán)声啼(tí)不住④,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词句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2018-2019年度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13 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 要求1.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的内容。
3.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提高理解古诗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1早发白帝(d ì)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①本句交代了辞别的哪些要素?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②将“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意在说明什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③本句写了途中见闻,暗含着什么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④“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绝 句1知识点详解 ☜2 ①交代了辞别的时间、地点,描绘了白帝城的绚丽景象。
3 ②旅程长与时间短构成对比,夸张中显出了水流之急,小船顺激流直下。
4③巧妙地用猿啼不住隐写了舟行的快速。
④“轻”既点明舟行轻快,又暗写诗人心情轻快。
5知识点详解 ☜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这两句写了几种颜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②本句是从哪里看到的景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③本句是诗人在哪里观察到的景色?]1.理解古诗《早发白帝城》,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
一导入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你知道他是谁吗?(李白)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吗?你能背诵吗?请同学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揭题释题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名篇。
2.齐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
“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3.释题。
边播放《早发白帝城》的课件,老师边解释: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6①四种颜色:“黄”“绿”“白”“青”。
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②是诗人从窗口向西眺望看到的画面。
古诗二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Hale Waihona Puke 迟日 泥融 鸳鸯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与“诗 仙”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写了很 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 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写作背景
代宗宝二年(736),安史之乱平 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 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 禁欣然命笔,四首绝句一挥而就。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杨柳 趁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 绝句_语文S版

教学要求1.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的内容。
3.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提高理解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1早发白帝(dì)城2[①本句交代了辞别的哪些要素?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3[②将“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意在说明什么?]4[③本句写了途中见闻,暗含着什么内容?][④“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绝句6[①这两句写了几种颜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知识点详解☜2①交代了辞别的时间、地点,描绘了白帝城的绚丽景象。
3②旅程长与时间短构成对比,夸张中显出了水流之急,小船顺激流直下。
4③巧妙地用猿啼不住隐写了舟行的快速。
,又暗写诗人心情轻快。
5知识点详解☜6①四种颜色:“黄”“绿”“白”“青”。
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②本句是从哪里看到的景色?]8[③本句是诗人在哪里观察到的景色?]1.理解古诗《早发白帝城》,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
一导入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你知道他是谁吗?(李白)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吗?你能背诵吗?请同学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揭题释题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名篇。
2.齐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
“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3.释题。
边播放《早发白帝城》的课件,老师边解释: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
白帝城山峻城高,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三峡的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吧!三指导学生自学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读准诗中的多音字。
《古诗两首绝句》ppt课件

h
9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 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h
10
h
11
请同学们在朗读本诗时认真领会相 对的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h
12
绝
句 杜 甫
——翠 柳
h
14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h
15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绝
句 杜 甫
——
h
1
杜甫:字子美,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于“诗圣”。本诗是 作者晚年的作品。
h
2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h
3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h
4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h
5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h
6
h
7
《绝句》数量词分析
h
8
《绝句》数量词分析
有实有虚,使诗更有特色。
h
16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h
17
播放结束,谢谢观赏!
h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6.进入角色,诵读古诗。
五、深度学习,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2.推荐学生课下自己收集杜甫的诗,自读自悟。
板书设计
绝句
黄翠白青——有声有色
鸣上——有动有静
含泊
教学反思
(二)学习第二句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3.仰望苍穹,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
13.古诗两首(绝句)
班级
授课教师
主备教师
刘玉平
副备教师
李慧毕秀红惠馨洁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兴趣。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组词识记字的音、形。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透过窗户,被远处的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含”、“岭”)
四、品味诗境,诵读古诗
1.根据词意,理解诗句
黄鹂:黄莺鸟。鸣:鸣叫。
含:窗户对着西边的山岭,就像把远山装在窗框里一样。
千秋雪:指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船只停靠岸边或码头。万里船:从遥远的地方来的船。
2.同坐交流,共解诗意3.汇报成果,教师点拨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杜甫的诗《绝句》。简介绝句:绝句是一种古诗体裁,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老师范读古诗,想古诗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按要求自读古诗。要求:画出生字词,给二类字标上音节并组成词语,想方法记住它。
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记字方法。
2.利用注释,读读议议,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模式
“三读”四环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瞧,同学们,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玲、拎、冷、铃、零、龄、领)
3.汉字多变,汉字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也让我们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辗转)
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
3.书写“船”,认识“舟”。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时“横”变成“提”。在虚宫格中书写。
4.教师检查。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词采用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
三、了解背景,情感读诗
1.写作背景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2.情感读诗
当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激动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翠”。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汉字就像个成长的孩子。)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