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精品】2019年中考散文真题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散文阅读训练一、【2019新疆】雪天里的暖陈喜联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
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
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
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莱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
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
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
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
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
”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
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拌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中:“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没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
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
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荼的订单。
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
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
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安徒生《海的女儿》)A. 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张抗抗散文》)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C. 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
(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D.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柯灵散文》)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 。
(《孟子》二章)______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 ,______ ”两句通过对鸟动态的描写,展现出春的生机与活力。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3.“不过那天我还是整天无精打彩,因为我还有点晕船”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______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 。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五、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依据下面材料,概述中国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一】(18分)天上飘来的丝带●柏峰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
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
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
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
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了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群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色、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⑤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语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语文】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
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斑斓.(lán)屏障不省.人事(xǐng)春寒料峭B.侍.弄(sì)诲暗前仆.后继(pū)血气方刚C.抉.择(jué)簇新正襟.危坐(jǐng)纷至踏来D.祈.祷(qǐ)摇曳拈.轻怕重(niān)雕梁画栋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缓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③④B.①⑤③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③①②⑤④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散文阅读理解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9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北京市(二)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19-21题。
(共9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
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
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
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
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
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
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
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
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
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
春天飞来白鹇鸟,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
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
他还吿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
2019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写景散文阅读(学生)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写景散文阅读复习目标: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就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考点分析: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本学期课本上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
此类写景状物散文,其考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答题思路:(1)提取要点的方法: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原句、自己概括)(2)整合要点的技巧:写景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2.理解重点字词的作用理解词语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词语表义+词语深意(表现了……, 突出了……)。
3.理解关键语句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
(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理解关键语句可用如下句式表示: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 突出了……)。
3.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专题精选了时下最新写景散文6篇,统一编排题号,给定分值,满分120分;可作为平时考试或练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使用。
【一】(18分)
天上飘来的丝带
●柏峰
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
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
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
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
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了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群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色、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
⑤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黄河走,丝带走,黄河挽着丝带走,丝带靠着黄河走,黄河里起伏着丝带五彩缤纷的光与影,丝带上散发着黄河雄壮激昂的歌与情,这是陕西人千百年来的梦想,这是陕西人行走在中国梦里的铿锵足音!
⑥我国山川纵横,沟壑丘陵,特别是西部区域,能有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道路是历代人民的愿望,而今,美梦终于成真。
这条沿黄观光公路正式开始修筑也就是近些年的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千重山万重岭的秦晋大峡谷黄河西岸,这条丝带生生给开凿了出来,它不仅仅将黄河最为美丽的风景展现给世人,而且还给老百姓们带来巨大福祉——深山老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中原大地,甚至更为遥远的地方的文化、教育、物流等,都将会沿着这条丝带或顺流或上溯,前景无限,风光无限!
⑦天上飘来的丝带啊,六辔如丝,载驰载驱。
1.全文的线索是,文章围绕这一线索叙述了。
(4分)
2.结合全文,说说黄河的风景具有哪些特点?(4分)
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的句子。
(4分)
(1)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动词“击打”“冲”的表现力。
(2分)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全文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什么特点?请首要分析。
(6分)
【二】(20分)
海岛雨夜
●阿成
①半夜时分,豁然被雨声惊醒,叮叮咚咚,叮叮咚咚。
哦,这清脆的声音是雨击打在洋铁盖上的声音。
我已经有好久没听到雨点打在洋铁房盖上的声音了。
这久违的声乐唤醒了我对童年雨境的记忆。
②小时候,我的家在一幢俄式的小二楼上,对面便是一幢幢铁皮房盖的俄式平房。
先前,这种俄式的单体房在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
如此之风景,看来,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使人忧伤的情感,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在如此的情动之下,这座被冠以“丁香之城”“榆树之都”的小邑,便成了几万计流亡异乡的俄侨们虚拟的故城,梦寻中的家园。
教堂、钟声、啤酒屋、方石马路、昏暗的桔色路灯、洋式的马车、凄厉的小号声、雨伞下一双双迷茫的蓝色眼睛,总是在回忆的风雨中,在雨点打在洋铁房盖上的声音里,时走时停。
③这自然是昨日的梦境了。
然而想不到,竟在夜岛的雨声中再次映现了出来。
错落有致的雨点儿激亢地击落在铁皮房盖上,宛若美妙的音乐。
这超凡的天赖之声,自少年时代起,便是上天赋予我魂灵的永恒财富,它们或急或缓,始终珍藏在我的心底方。
天怜我,今天身居异乡海岛上小客栈里的我哟,竟再一次听到了这来自天堂的演奏。
④躺在客榻上已了无睡意,那就起来,做一个虔诚听众吧,倾心地聆听着这海岛上别样的雨声,别样的乐。
说来真是吉人天相,偌大的椰林院里竟有好几幢铁皮房盖儿的平房,惟因如此,使得那击落在铁皮房盖儿上的雨点们奏出了一章章高雅清新的乐。
这水色的妙音不仅仅是天作之合,更是来自上天的神曲呵。
⑤斯情斯境
....,那些滴落在泥土上的雨珠,如是大提琴似的轻揉,深沉地击打着你颤抖的心房上。
而那些击打在芭蕉阔叶上的雨滴,是将这万道雨丝幻化成了偌大的竖琴,正在拨动着瀑布似的乐,泉涌似的曲。
那些扑落在花蕾与草叶上的雨点儿,一着叶面,便像顽皮的小精灵,从阔叶与花瓣上逶迤地嬉落下去。
你若凝神倾听,便会欣赏到银钹似的轻弹,让你享有雨中飞翔的畅快。
那些敲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儿呢,像无数个来自天庭的小天使,轮番地敲打着栈的门,客的窗,然后化做一束束纤细的溪水,蜿蜒地滑去了,似以这行为的艺木,水迤的舞蹈,上演荡气回肠的别绪离情。
⑥在椰林院外不远的地方,那条仿佛被竖立起来的路正不断地被雨水冲刷着。
偶有夜行的车辆驶过时,栖息在路面上的雨水便瀑布般地飞跃起来,像一双巨大的透明翅膀,在雨水中飞翔,前行。
⑦在小客栈欣赏这抜俗的夜雨时,间或会听到客房里某处嘎然一响,小小的惊愕后,噢,原来这是房屋松骨时发出的畅快之声啊。
看来,同在雨界之中的旅人、客房,都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啊。
⑧倏然的,小客栈的外面响起了滚滚的雷声,这使得雨们的演奏进入了高潮。
伫立窗前,
我如雕像般久久地向外凝望着,这夜幕中的万道雨丝呵,俨然无数个演奏家,在上帝的指挥下演奏着大自然恢宏的乐章。
那一道接踵而来的金色闪电刹那间照亮了归乡的路,我喃喃地自语道:啊,该回家了。
5.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
6.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
(4分)
那些敲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儿呢,像无数个来自天庭的小天使,轮番地敲打着栈的门,客的窗,然后化做一束束纤细的溪水,蜿蜒地滑去了,似以这行为的艺木,水迤的舞蹈,上演荡气回肠的别绪离情。
7.第⑤段中加点的“斯情斯境”具体指的是怎样的“情”与“境”?(4分)
8.说说文章结尾句“那一道接踵而来的金色闪电刹那间照亮了归乡的路,我喃喃地自语道:啊,该回家了”的深刻含义。
(4分)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18分)
大美如斯长白山
●任林举
①将进十月,长白山上的草,早早地黄了。
②穿过海水般碧蓝的天空和梦一般洁白的云帆,阳光温暖地播洒下来,将苍翠的针叶林带和赭红色苔原带之间的广大地域,涂抹成一片耀眼的金黄。
零零落落的岳桦树因为脱尽了叶子而露出洁白的枝干,沿山坡逶迤铺展的秋草则如某种巨大动物的金色皮毛,在微风中熠熠闪光,一直延伸至远处那道隆起的山岭。
③北方这时节,天空多半晴朗,无限明媚的阳光,如世间最灿烂、最有感染力的微笑,会把人心融化。
有了这样的照耀,似乎从此大可不必再忧虑或畏惧接踵而至的冬天了。
这样一幅暖意融融的画卷,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诗意的、浪漫的或温馨的家园。
④忽而有风,轻轻拂过天池,原本晶莹如玉的湖面顿起一片波光粼粼的皱褶,蓝色的水体和洁白的云影遂如某种起了微澜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如悲,如欣,又如悲欣交集。
难道说,这就是此山此刻传递给人们的情绪吗?我们的一个四季轮回,对于长白山来说,不过是一个晨昏;而一个昼夜,则不过是它短暂得无法计量的一瞬。
嘈杂的人群,就算在山中做永日的停留,也敌不过它一眨眼睛!也许只那么一眨,我们即如从它眼前奋力飞闪的小虫,一去便再无影踪。
我们来过,却如同未曾来过;我们沉思,却始终不懂山的心意。
⑤长白山天池是地理上罕见的众河之源。
从此处出发,有三条举世闻名的大江,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展开了它们气势恢宏的叙事。
松花江向北,图们江向东,鸭绿江向西,一路收纳各种沟壑、石隙间的蛰伏之水,集万千条涓涓细流于一身,浩荡远去。
也聚敛,也布施,直把面积达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以及林区外更广更大地域上的草木和农田滋养得昌茂葳蕤、生机盎然。
⑥太阳在西边的树梢上缓缓地下沉着,暖色的夕照照在周围树木的叶子上,使它们拥有了光的质感。
于是,一切都变得通透起来,红的如火,黄的如金,也有一些树叶仍然青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