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广播电视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广播电视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广播电视行业变得日益重要。
广播电视既是一种媒介形式,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力机构。
本文将从广播电视学的发展历程、重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对广播电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广播电视学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广播电视学发展历程广播电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广播电台的兴起,广播电视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视学在学术界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拉祖斯(Lazarsfeld)提出了“双步流”和“多步流”传播模型,为广播电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不断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广播电视学理论家和学者,如芒罗和贝尔肯斯坦等。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媒体环境的变革,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也不断发展和拓展。
二、广播电视学理论广播电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传播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其中,传播理论是广播电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
其中著名的传播理论有“媒介依附理论”、“差异理论”、“观众控制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影响力以及传播效果等。
此外,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也为广播电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内,广播电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媒体的运营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广播电视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等。
当前,国内的广播电视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其次,研究内容更加多样化和细化,涵盖了从传媒内容到传媒效果等多个层面。
此外,国内广播电视学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获取难、研究方法创新等。
在国外,广播电视学研究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国内外读书类电视节目对比分析研究

国内外读书类电视节目对比分析研究作者:黎子豪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3期【摘要】风靡全球的电视真人秀逐渐占据着全球电视界的主导地位。
在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商业逻辑推动下,收视率似乎成了电视节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标准。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呈现泛娱乐化现象,缺乏文化内涵,读书类节目的产量甚少,个中发展原因值得探讨。
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外读书类节目的形态并分析其优劣势,对如何进一步迎合受众喜爱的标准,提出创新性建设意见。
【关键词】读书类节目;节目创新;脱口秀【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80-02一、国内主要读书类节目1.央视《读书时间》开播于1996年5月12日,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一档电视读书节目。
该节目是国内第一档读书节目。
1996年5月12日,《读书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开播。
2001年7月,《读书时间》归入央视科教频道麾下。
2004年2月9日,科教频道改版,新设文化周刊《五日谈》,《读书时间》作为其中之一,作全新改版。
2004年9月13日起,栏目形态调整,改变原有播出方式,《读书时间》不复存在。
在文化类节目消沉的时代,《读书时间》犹如一朵奇葩,在默默中捧出一缕清香,在苦旅中坚持跋涉,八年里风风雨雨,几千个日日夜夜,为大众耕耘着一片文化的绿洲。
2.央视《读书》(原《子午书简》)《读书》栏目是一档和大众一起分享好书的栏目。
它用丰富的电视手段传递书中的精华和信息,请爱书人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读书的快乐、解读和推荐好书,带动民众读书好、好读书。
首播时间:每周五22:45,片长:51分钟,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现任主持人是张绍刚。
3.《开卷八分钟》《开卷八分钟》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节目长度为8分钟。
该节目主要主持人是梁文道,节目从2007年1月1日开播,到2014年12月31日停播。
电视节目类型分析

电视节目类型分析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或制作人为了吸引观众,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的一种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节目。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类型,如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等。
第一种电视节目类型是电视剧。
电视剧以连续剧情为主,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情节和故事发展,是最常见和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根据题材和内容的不同,电视剧可以分为爱情剧、家庭剧、悬疑剧、历史剧等多个子类。
电视剧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
第二种电视节目类型是综艺节目。
综艺节目强调娱乐性和观赏性,通常由一组嘉宾或明星参加,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和竞赛展现。
综艺节目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节目、舞蹈节目、游戏节目、脱口秀等。
综艺节目在提供娱乐和消遣的同时,也通过明星效应和话题性来吸引观众。
第三种电视节目类型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真实事件、人物或环境而制作的电视节目。
纪录片通常具有教育性和知识性,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历史、文化等领域,是提高观众知识水平的重要工具。
纪录片形式多样,有野外记录、拍摄讲述、实景演示等多种手法。
第四种电视节目类型是动画片。
动画片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能够吸引观众特别是儿童的注意力。
动画片分为传统动画和计算机生成动画两种类型,它们通过表达人物和场景的变化和动作来讲述故事。
动画片通常非常有创意和想象力,能够为观众带来乐趣和惊喜。
除了以上几种电视节目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也值得关注。
例如,访谈节目是通过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观点和观点的辩论。
旅游节目通过介绍不同地区的风景和文化来帮助观众了解世界。
真人秀节目则通过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和行为来吸引观众。
在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节目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
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包括网络直播、互动游戏和虚拟现实等。
这些新型电视节目类型不仅仅是娱乐性和消遣性,还融入了科技和互动元素,给观众带来了更丰富多样的观看体验。
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研究文献综述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电视商业运用的逐步展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即开始了电视节目分类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的分类体系是西方国家商业和公共电视系统得以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虽然我国的电视业也起步自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特殊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才对电视节目的分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相关研究略显滞后。
1.3.1 西方国家有关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西方国家对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是与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研究一脉相承的,并与西方商业电视(尤其是美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产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电视节目分类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为“televi siongenre”。
对西方的电视观众而言,“televi siongenre”一词并不会很陌生,因为它经常会出现在电视节目评论、电视台节目时间表以及专业报纸和杂志的文章中。
对于制作电视节目的人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是电视节目制作业得以组织和构建的基石;对于研究电视节目的学者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批判学(GenreCritic ism)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而电视节目分类批评又明显地依赖于电视节目分类体系。
基于经济需求和学术研究目的所界定的电视节目分类体系有时候会相互一致,有时候又会大相径庭。
西方学界中有关类型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De Poetic a》的第一句中写到:“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诗歌,我建议我们不要仅仅从诗歌的整体艺术性来研究它,还要注意诗歌的不同种类及它们各自的力量……史诗、悲剧、戏剧……将被各自视为一个整体,成为被效仿的模板。
电视栏目分析范文

电视栏目分析范文电视栏目分析。
近年来,电视栏目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满足了观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本文将对电视栏目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
首先,电视栏目的类型多样化。
随着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如综艺节目、新闻报道、纪录片、电视剧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节目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其次,电视栏目的内容丰富多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节目的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
比如,一些综艺节目通过引入明星嘉宾和创新的游戏环节,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了收视率的保障。
另外,一些纪录片和新闻报道通过深入挖掘社会现象和人文故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再次,电视栏目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一些热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引发了观众们的热烈讨论和传播。
同时,一些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也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最后,电视栏目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一些电视节目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一些电视节目通过网络直播和移动端应用,拓展了节目的传播渠道,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总的来说,电视栏目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形式,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节目的类型、内容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视栏目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绪论随着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编导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期为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独特的创作与管理艺术,涉及节目策划、导演、剪辑等多种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运用。
从广播电视出现至今,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创新,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口味。
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理论与方法2.1. 美学原理在广播电视编导中的应用美学原理是广播电视编导创作中的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对美学原理的研究和运用,广播电视编导可以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节目质量。
2.2. 故事结构与情节设计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在于故事的讲述。
故事结构与情节设计是广播电视编导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小节将介绍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以期提供给广播电视编导一些实践指导。
2.3. 观众分析与市场调研广播电视编导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吸引观众。
观众分析与市场调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小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观众分析方法和市场调研技巧,并借鉴一些相关研究的成果,以供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中参考和运用。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新媒体时代挑战与创新3.1. 社交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兴起给广播电视编导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小节将分析社交媒体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探讨如何将社交媒体融入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与传播过程中。
3.2.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编导中的创新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广播电视编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本小节将介绍一些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编导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并探讨其带来的变革与影响。
结论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的文献综述,系统介绍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
同时,还探讨了广播电视编导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创新。
(文献综述)脱口秀节目研究文献综述

脱口秀节目研究文献综述[内容摘要]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将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的节目形式,越来越多的成为普通大众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的便捷平台。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提起谈话类节目,首屈一指的必然是从1986年12月8日开播至今,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1954年1月29日)主持的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本文将以奥普拉和《奥普拉脱口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作为主持人和普通个体这两种不同角色的研究、对《奥普拉脱口秀》长盛不衰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及与国内优秀谈话节目《实话实说》、《鲁豫有约》和《艺术人生》等之间进行对比研究来探讨谈话节目主持的艺术。
[关键词] 奥普拉;脱口秀;个人魅力;国内谈话节目;比较研究;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
而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者结合的节目形式。
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1954年开播的TONIGHT节目是世界上第一档谈话类节目。
经过了56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电视业产生了深渊影响。
电视谈话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等。
一脱口秀节目的定义及由来什么样的节目才算是电视谈话节目?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首先,美国出版的《电视百科全书》中《谈话节目》词条中的定义是:“‘电视谈话’(Tv talk)包括了从一有电视起就存在的所有不用写脚本的对话和直接对观众讲述的各类节目形式。
[1]由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则是电视谈话节目史乃至世界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奥普拉·温弗瑞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 万名观众, 并连续18 年排在同类节目的首位, 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也是播映时间最长的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资料

《变形记》分析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
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
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
《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
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容多样化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
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
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
《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过程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
《变形记》作为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
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
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
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研究文献综述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电视商业运用的逐步展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即开始了电视节目分类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的分类体系是西方国家商业和公共电视系统得以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虽然我国的电视业也起步自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特殊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才对电视节目的分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相关研究略显滞后。
1.3.1 西方国家有关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西方国家对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是与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研究一脉相承的,并与西方商业电视<尤其是美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产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电视节目分类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为“television genre”。
对西方的电视观众而言,“television genre”一词并不会很陌生,因为它经常会出现在电视节目评论、电视台节目时间表以及专业报纸和杂志的文章中。
对于制作电视节目的人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是电视节目制作业得以组织和构建的基石;对于研究电视节目的学者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批判学<Genre Criticism)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而电视节目分类批评又明显地依赖于电视节目分类体系。
基于经济需求和学术研究目的所界定的电视节目分类体系有时候会相互一致,有时候又会大相径庭。
西方学界中有关类型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De Poetica》的第一句中写到:“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诗歌,我建议我们不要仅仅从诗歌的整体艺术性来研究它,还要注意诗歌的不同种类及它们各自的力量……史诗、悲剧、戏剧……将被各自视为一个整体,成为被效仿的模板。
” 亚理士多德对于诗歌的分类研究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和媒介研究中。
美国学者罗伯特?艾伦认为在分类研究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类型化和命名;也就是说,文艺和传播分类研究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媒介产品归为不同的类别,并为不同的类别命名——正如植物学家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科、属、种一样16。
有关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在早期沿用了文学研究领域中按内容分类的研究方法,不过随着产业需求的变化,电视节目分类研究中更多地加入了市场偏好等因素,更趋科学化。
任何一个分类体系都有特定的分类标准。
在西方电视节目分类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早采用的标准即是节目的“叙事结构”。
任何电视节目,不管它采取何种演绎方式、何种节目结构、何种传播方式,它都在试图向观众“讲故事”。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才逐步推广的电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播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因此,在西方的电视节目分类研究中,很多电视节目的类别都源自于广播和电影的分类,广播中的新闻、喜剧等节目类型和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对电视节目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美国传播学者Joseph Straubhaar和Robert LaRose就此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电视节目发展的初期,有8种节目类型来自广播,有3类节目源于电影17 <表1.2)。
并非所有的广播节目和电影类型都被移植到了电视当中。
表1.2中所列举的广播和电影节目类型要么能够通过视觉展现取得更好的叙事效果,要么能够适应电视小屏幕的播放模式,故而能够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类型。
在电视节目类型研究的早期,参照广播和电影分类而制定的电视节目分类系统为电视内容研究、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节目评估提供了基石。
广播和电影这两种媒体基本上提供了目前在电视荧幕上能够看到的主要节目类型,不过电视媒介自有其独有的传播特征和优势,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商业电视的兴盛,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跨越原有节目类型的边界,促成了新类型节目的诞生。
比如纪录片和肥皂剧相融合,就能够产生现实与戏剧的混血儿——纪实性肥皂剧<documentary-soap);而脱口秀和喜剧相结合,则产生了寓意深刻的滑稽剧<shrewd parody),比如《Mrs Merton Show》18 。
表1.2 西方电视节目分类中来自于广播和电影的节目类型19来自于广播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Variety )●演出,比如《The Ed Sulllivan Show》<1948-1971),让诸如Beatles等演唱组合以及其它艺术形式实现了在电视荧幕上的演出喜剧<Comed y)●由单个喜剧明星主演的喜剧,比如《Red Skelton》<1921-1951)●由一群喜剧明星主演的喜剧,比如《Saturday Night Live》<1979-)●围绕一个连续的情节展开的情景喜剧,比如《The HoneyMooners》<1955-1956)戏剧<Drama )●肥皂剧——由日用产品公司赞助的日播情节剧,比如《Guiding Light》<1952-)●综合类戏剧——结合多种戏剧形式,比如《The Waltons》<1972-1981)●医院题材剧——以医院、医生题材为主要内容的剧目,比如《ER》<1994-)●法律题材剧——以法庭、律师题材为主要内容的剧目,比如《w》<1986-1994)●西部剧——以美国西部生活为题材的剧目,比如《Gunsmoke》<1955-1975)动作冒险剧<Action-Adventu re)●惊悚悬疑剧,如《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1955-1986)●科幻剧,如《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1993-)●侦探剧,如《Dragnet》<1951-1959,1967-1970)●超级英雄剧,如《Adventures of Superman》<1951-1957)运动<Sports )●体育赛事转播和评论,如《ABC’s Monday Night Football》<1970-)游戏节目<Game Show)●利用视觉和对话的游戏节目,比如《Wheel of Fortune》<1983-)●利用视觉和问答模式的提问游戏节目,比如《Jeopardy》< 1983-)儿童节目<Childre n’s)●教育节目,比如《Sesame Street》<1969-)●娱乐节目,比如《Mickey Club》<1955-1957)新闻和公共事务节目<News and Public Affaires)●新闻节目●公共事务节目,比如CBS的《 60 Minutes》<1968-)●脱口秀,包括早间和晚间的脱口秀,如《Today》<1952-)●纪录片,比如CBS的《Harvest of Shame》<1960)●真实电视,将真实生活中的故事搬到电视荧幕上,如《Qu een for a day》<1955-1965)来自于电影的电视节目类型●新闻——新闻电影片,对电视新闻的视觉模式产生了影响●音乐剧——在电视上进行了多种尝试来自于广播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节目类型的丰富带来了两大问题:一方面,如果继续沿用广播和电影的分类方法,电视的分类体系将变得异常繁杂,同一层级类型过多,很可能会导致分类体系的混乱,并丧失分类的意义;另一方面,许多跨越传统节目类型的新型节目也难以在旧分类体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市场呼唤新型节目分类系统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有关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出现了两大趋势:其一是根据节目的制作规则、对节目的理解和模式等因素,将节目分为最主要的几个大类型。
这种研究往往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根据节目的“文本”<text)进行归类;其二则是倾向于满足节目制作者和广告商对节目窄播和商业价值评估的需求,将观众的收视偏好、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渠道等因素纳入节目分类体系当中,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观众的实际反应将节目分为若干类,并根据各类节目的内容特征为节目类型命名。
主要以节目的“文本”进行分类的方法,大多是根据节目“文本”的主要成分特征来进行的。
一般而言,一个电视节目的叙事“文本”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的特征、次要人物的特征、情节类别、情节中所贯穿的线索、着装特征、布景特征和镜头运动特征等等。
为便于节目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西方研究者在对节目类型进行第一层级的划分过程中,往往会对类型节目的文本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
除了对文本的基本内容进行界定之外,业内人士还会根据节目播出的时长、时段等等确定节目在脚本写作、拍摄流程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市场实际的运作情况确定某类节目的成本标准。
根据“文本”特征进行的节目划分往往具有明确的类型特征,当观众看见这类节目的时候,他们会对其类别有一个直觉性的反应。
出于保证分类系统的简洁性和系统性的考虑,部分西方学者在进行电视节目分类的时候开始考虑在同一层级上采取同一维度对节目进行划分。
比如,可以针对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体,将电视节目划分为儿童节目、成人节目、妇女节目等等;可以根据节目的拍摄技术将其分为胶片节目和磁带节目;可以根据节目的播出时段将其分为早间节目、晚间节目等等;不过在各种分类维度当中,最常采用的还是根据节目的内容元素和叙事方式进行的节目划分。
西方国家对节目分类的研究是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的。
在制定电视节目分类规则的时候,产业界和学界都需要有一个界定和培养期,即他们可以界定出一个类别的节目,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宣传和运用,培养起相关人员及观众对于该节目类型的认知。
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产业界和学术界虽然会对具体节目的具体类别归属问题产生一些争议,但在节目类型的大致划分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多的一致意见。
在根据“文本”划分的节目类别中,主要以节目的内容元素和叙事方式进行分类的方法普遍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认同。
据此,电视节目通常分为如下几个类别:新闻、纪录片、娱乐杂志、脱口秀、肥皂剧、情景剧、喜剧和体育等几类<表1.2)。
表 1.3 根据节目的内容元素和叙事方式进行的电视节目分类20式,通过新闻播报、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
与此同时,新闻的叙事方式还有助于预测未来。
每方面面。
和新闻的叙事方式不同,纪录片不会对内容的时效性有很强的要求,也不会对内容的客观性、中立性有过多目所关注的往往是观众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话题,比如化妆、做饭等等。
这类节目通过方法介绍、普通人表演等方式的节目类型之一。
脱口秀节目关注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新闻不同,脱口秀在关注新闻的同时,更注化的谈话。
片都不同。
肥皂剧解释故事的方法是采用多样化、立体化的叙事方式,通过剧情重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心理前最为流行的一种节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