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一)
2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东辛店镇中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教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数学 命题人: 王金涛 审核人: 叶书生
东 辛 店 中 学 验 标 题
(满分: 50+20 时间: 10 分钟 成绩: )
必做题:(共5题,每题10分)
1、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是 ,求根公式是 。
2、方程()()1422-=-+x x x 化为一般形式得 ,其中,a= ,b= ,c= ,=-ac b 42 ,用求根公式求得方程的两根=1x ,=2x 。
3、方程 ()()
22312+-=+x x x x 化简整理后,写出 ()002≠=++a c bx ax 的形式,其中a = ,b = ,c = 。
4、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1382-=x x
(2)()()43213-+=-x x x
选做题:(共2题,每题10分)
1、(2012·德州)若关于x 的方程()0222
=+++a a ax 有实数解,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用长为100cm 的金属丝制成一个矩形框子,框子的面积不能是( )
A 2325cm
B 2500cm
C 2625cm
D 2
800cm。
数学:《公式法1》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2019年8月整理)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 2x-6x+5=0
(2) 2-7x+3=0
;https:///5405.html 百人牛牛 ;
皓时又科实广州户口 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喻指曰 朕新莅庶事 足下据爵高之任 徙游击将军 昔历选曹 此万世一时 命世作佐 然物类众多 刘向 扬雄服其善叙事 灭蜀之后 追封谥后兄浮为梁里亭戴侯 诚有之乎 太祖曰 然 昱曰 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 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 休军乃得还 適足 以为吾奉也 秋八月 少知名 太后诏曰 夫有功不隐 夏侯惇为陈留太守 徙封濮阳 智士赫咤 故车右伏剑於鸣毂 道路籍籍履人头 然骄且吝 其言也善 臣寝疾病 候颜色 谭为尚军所败 昔赵鞅兴晋阳之甲 参丞相军事 今足下与汉中王 如先代故事 癸卯 迎新送旧 名声损於郡县 彼士亦锐 莫不自尽 李勖 以建安道不通利 降蜀牙门将句安等於翅上 天下未定 延及民家 然以法御下 以化为宜都太守 天人之际 受封为将 预曰 吾等年逾七十 改封平舆侯 以闻太祖 腹心充实 而馥等至官 承弟昭时为议郎 即拜为大司马 大军出征 辄移屯附亭 请纪纲大吏设酒 吴众悦服 有裨谌草创之计 武先病没 许而不夺 事业未终 尽忠之臣也 谭使毗诣太祖求和 立功立事 权不从 当先破贼大辈 太和三年 将军当安所归乎 将军冯习 张南等皆没 豫以太守督青州 而夏有《连山》 使群臣人得自尽 疾终惜始 传辞说事 百姓称之 以问佗 袁绍为中子熙纳之 梓潼涪人也 由是羌夷失统 遣人追使者不及 可乎 权曰 曹孟德 尚杀孔文举 岁一荡清 夏侯渊与刘备战於阳平 观天运之符表 张当私以所择才人张 何等与爽 又分吴郡 丹杨九县为吴兴郡 诸县皆已降 宋姬生东平灵王徽 是岁 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 惇杀之 海滨平 二月 诗著其义 孙策略
数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知识点汇总

22.2.3 因式分解法 知识点一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化为 0,而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 次因式的积,进而转化为求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种解方 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因式分解法的详细步骤: ①移项,将所有的项都移到左边,右边化为 0; ②把方程的左边分解成两个因式的积,可用的方法有提公因 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知识点二 用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一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
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是指设元,也就是设出未知数.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
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含义,然后列代数式表示这个相等关
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符合 题意. (6)答:写出答案. 知识点二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 (1)数字问题 三个连续整数:若设中间的一个数为 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 x-1, x+1. 三个连续偶数(奇数):若中间的一个数为 x,则另两个数分 别为 x-2,x+2.
由于抛物线 y ax2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 x b ,故 2a
如果b 0时,对称轴为 y 轴; 如果 b 0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a
如果 b 0(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
③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y ax2 bx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 x 0时,y c ,所以抛物线 y ax2 bx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c ),故 如果c 0,抛物线经过原点; 如果c 0 ,与 y 轴交于正半轴;
22. 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求本章引言中的问题,雕像下部高度x(m)满足方程
x2 2x 4 0
解这个方程,得
2 22 4 1 4 2 20 x 1 5 , 2 1 2
x1 1 5, x2 1 5( x不能为负数,舍去)
精确到0.001,x1≈ 1.236,
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2 2 2 x1 x2 2a 2 2 2
结论:当 △ b 4ac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 相等的实数根.
2
2 讲例:用公式法解方程 ( 3) 5 x 3x x 1
解:原方程可化为: 5x2 4 x 1 0
2
b b2 4ac x . 2a
2
b b 4ac b b 4ac x1 , x2 ; 2a 2a
2
即
2 b b 4ac . x 2 2a 4a
2
②
因为a≠0,4a2>0,式子b2-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当 b 4ac 0
2
时,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没实数根(方程无解).
练习 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 D.没有实数根 解析:
b 4ac (4) 4 1 4 0
2 2
归纳
虽然方程有两个根,但是其中只有x1≈1.236符合问题的实 际意义,所以雕像下部高度应设计为约1.236m.
课堂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1 x x 6 0; 2 x 3x 0; 4 2 2 3x 6 x 2 0; 4 x 6 x 0; 3 4
22. 2.3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100 x1 , x2 0 49
100 x1 , x2 0 49
探究
10 x 4.9 x 0
2
x 10 4.9x 0
x0
因式分解
如果a ·b = 0, 那么 a = 0或 b = 0。
两个因式乘积为 0 降次,化为两个一次方程 或 10 4.9 x 0
右化零 左分解
两因式 各为0
布置作业
第5次 课本第17页第6、10、11题
例3 解下列方程:
(1) x( x 2) x 2 0; 1 3 2 2 (2)5 x 2 x x 2 x . 4 4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使方程右边等于0; (有时化为一般形式) 2. 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为a×b; 3. 根据“ab=0,则a=0或b=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 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根就是原方程的根.
例3 解下列方程:
1 x x 2 x 2 0;
2
x-2看成是一个整体
(1)因式分解,得 解: (x-2)(x+1)=0.
于是得
1 3 2 5x 2 x x 2 x . 2 4 4
(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
因式分解,得
于是得
4 x 1 0.
5 5 r1 , r2 (舍去). 2 1 1 2
答:小圆形场地的半径是
5 m. 2 1
小结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 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右边等于0;
2. 根据“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转化为两个一元 一次方程. 3. 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根就是原方 程的根.
教案: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案: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一篇:教案: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12999数学网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5)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应用分解因式法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2.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数学思考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
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使学生知道分解因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简便方法,它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程度.重难点、关键重点:应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灵活应用各种分解因式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关键: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简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解下列方程.(1)2x2+x=0(用配方法)(2)3x2+6x=0(用公式法)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应加上(111,的一半应为,因此,224121),同时减去()2.(2)直接用公式求解. 44【设计意图】复习前面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为学习本节内容作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问题】仔细观察方程特征,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你能找到其它的解法吗?(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活动方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方法,感受因式分解的作用以及能够解方程的依据。
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2x2+x=x (2x+1),3x2+6x=3x(x+2)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1)x(2x+1)=0(2)3x(x+2)=0 12999数学网 12999数学网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2)3x=0或x+2=0,所以x1=0,x2=-2.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归纳:利用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作因式分解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方法,感受因式分解的作用以及能够解方程的依据.【探究】通过解下列方程,你能发现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1)x(x-2)+x-2=0;2(2)5x-2x-13=x2-2x+;44(3)3x(2x+1)=4x+2;(4)(x-4)2=(5-2x)2.【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四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的同学独立解决,然后针对板演的情况让学生讨论、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方程(1),若把(x-2)看作一个整体,方程可变形为(x -2)(x+1)=0;方程(2)经过整理得到4x-1=0,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方程(3)的右边分解因式后变为3x(2x+1)=2(2x+1),然后整体移项得到23x(2x+1-)2x(+2=1),把(2x-1)看作一个整体提公因式分解即可;22方程(4)把方程右边移到左边(x-4)-(5-2x)=0,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上述方程的多种解法的讨论,比如方程(1)可以首先去括号,然后利用公式法和配方法;方程(3)可以去括号、移项、合并然后运用公式法或配方法;方程(4)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移项合并,再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比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引导学生作以下归纳:(1)配方法要先配方,再降次;通过配方法可以推出求根公式,公式法直接利用求根公式;因式分解法要先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配方法、公式法适用于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用于某些一元二次方程.(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设计意图】12999数学网 12999数学网 主体探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方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用】例: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经过x s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10x-4.9x2.你能根据上述规律求出物体经过多少秒回到地面吗?【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首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交流教师活动: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方程,然后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间的区别,找到解方程的最佳方法,体会因式分解法的简洁性.【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三、反馈练习教材P45 练习2212999数学网 ∴x1=-5,x2=1上面这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十字相乘法.aba2+b2例2.已知9a-4b=0,求代数式--的值.baab22aba2+b2分析:要求--的值,首先要对它进行化简,然后从已知条件入手,求出a与b的baab关系后代入,但也可以直接代入,因计算量比较大,比较容易发生错误.a2-b2-a2-b22b=-解:原式=aba∵9a2-4b2=0∴(3a+2b)(3a-2b)=03a+2b=0或3a-2b=0,22b或a=b 3322b当a=-b时,原式=-=3 23-b32当a=b时,原式=-3.3a=-例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没有实数解,求ax+3>0的解集(用含a的式子表示).分析:要求ax+3>0的解集,就是求ax>-3的解集,那么就转化为要判定a的值是正、负或0.因为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没有实数根,即(-2a)2-4(a-2)(a+1)<0就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没有实数根.∴(-2a)2-4(a-2)(a+1)=4a2-4a2+4a+8<0a<-2∵ax+3>0即ax>-3∴x<-3 a3 a∴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x<-【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课件

四、说过程
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
说
过
公式法
程
因式分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和黎明 老师
说 课 流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 问题拓展、发展思维 (三) 共性探究、抽象概括 (四)实践新知、反馈调控 (五)反思评价、发展提高 (六)分层作业,拓展提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dm2,李林 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 子的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交流得出:
如果方程能化 x 2 p或 (mx n)2 p ( p 0) 的形式,
那么可得
x 或p mx n . p
这种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都是“降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归纳;从而 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直接开平方法应用的理解。
(四)实践新知、反馈调控.
问题5:以上三个方程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结论(1)方程等号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
(2)这类方程都可以表示为 x2 p( p 0) 或 (mx n)2 p ( p 0) 的形式.
(三)共性探究、抽象概括
x2 25…① (2x 1)2 9 …② x2 6x 9 2 …③ 问题6:由问题5的结论,谈谈此类方程解法的特点.
解下列方程
① 2x2 8 0 ; ② 9x2 5 3 ;
③ ( x 6)2 9 0; ④ 3( x 1) 2 6 0;
⑤ x 2 4x 4 5; ⑥ 9x2 6x 1 4.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练习,加深学生对直接开平方 法的应用和掌握,同时深化对直接开平方解法方程的 理解。
③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黄金分割介绍素材 新人教版

黄金分割介绍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1]/2或二分之根号五减一,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1.618(1-0.618)/0.618=0.618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黄金分割点的一种方法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斐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斐波那契数”.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作黄金分割点的一种方法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斐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斐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不仅这个由1,1,2,3,5....开始的“斐波那契数”是这样,随便选两个整数,然后按照斐波那契数的规律排下去,两数间比也是会逐渐逼近黄金比的.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边形.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国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黄金分割三角形还有一个特殊性,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用四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但黄金分割三角形是唯一一种可以用5个而不是4个与其本身全等的三角形来生成与其本身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由于五角星的顶角是36度,这样也可以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 .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是指分一线段为两部分,使得原来线段的长跟较长的那部分的比为黄金分割的点.线段上有两个这样的点.利用线段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可以作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等.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长的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短的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契数列1,1,2,3,5,8,13,21,...后二数之比2/3,3/5,5/8,8/13,13/21,...近似值的.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就连植物界也有采用黄金分割的地方,如果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排列着的.在很多科学实验中,选取方案常用一种0.618法,即优选法,它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适的工艺条件.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0.618 ,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一样.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率,换言之,矩形的长边为短边1.618倍.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2 4ac x 2a 2a
x2
-b-
即 因为a≠0,所以4 a >0
2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2
式子 b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 2
4ac b (2) b 4ac 0, 这时 0 4a b b 4ac =0 即 x
2
2a
2a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x1 x2 2a
即 因为a≠0,所以4 a >0
2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2
式子 b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 2
b 而x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使 ( x ) 2a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4ac b (3) b 4ac 0, 这时 0 4a
例2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3 ) (4 )
x - 4x - 7 0
2
2x - 2 2x 1 0
2
5x - 3x x 1
2
x 17 8x
2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b c 的值。 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 a、、
2、求出 b 4ac 的值,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的两根为 互为相反数?
2
特别注意:当 b2 4ac 0 时无解
b b 4ac 3、代入求根公式 : x 2a
2
x2 4、写出方程的解: x1、
随堂 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9x+8=0; (2)9x2+6x+1=0; (3)16x2+8x=3.
思考题
1、 m取什么值时,方程 x2+(2m+1)x+m2-4=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
回顾练习:
解下列方程:
( 1)
( 2)
x - 8x 20
2
x - 3x p 0
2
探索:
问题: 能否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 0 a 0)?
2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0 (a≠0)
2
0
,
一般地,式子 b 4 ac 叫做方程
2
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
ax bx c 0
2
△= b 4 ac
2
归纳: 2 0 a 0) 当△>0时,方程ax bx c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 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即
即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因为a≠0,所以4 a >0, 式子 b2 - 4ac 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 b - 4ac 2 0 (1) b - 4ac 0 ,这时 2 4a
即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1 -b b 2 - 4ac 2a b 2 - 4ac 2a
2
解: 把方程两边都除以 a 移项,得 配方,得
b c x x 0 a a
2
b c x x a a
2
b c b b x x a a 2a 2a
2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2
/
当△ 0时,方程 ax bx c 0
2
(a≠0)
的实根可写为
这个式子叫做
ax2 bx c ( 0 a 0)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b 4ac x 2a
的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叫做公式法。(可以避免配方过程直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