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考试范围:核反应方程;命题人:王占国;审题人:孙炜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3分,选对3个给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147N +42He →171

81O H + c .210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2g 21083Bi 经过15天后还有1.5g 未衰变

d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e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 正确;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147N +42He →171

81O H +,b 正确;

21083

Bi 的半衰期是5天,12g 21083Bi 经过5天后还有6g 未衰变,

经过10天后还有3g 未衰变,经过15天后,还有1.5g 未衰变,C 正确;

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故d 错误;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e 错误。 2.钚的一种同位素

23994

Pu 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

2392354

94

922Pu U He γ→

++, 则 ( )

A .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

B .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结合能

C .

23592

U 核比23994Pu 核更稳定,说明235

92U 的结合能大

D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239

94

Pu 比23592U 的比结合能小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比结合能小的核是指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少,所以选择核燃料时,选择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经过核反应释放能量转化为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故A 、C 正确;D 错误;γ光子的能量是光能,结合能是核能,不能说γ光子的能量就是结合能,所以B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比结合能

3.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

B 、23411120H H He n +→+中,1

0n 表示质子

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不是氦原子.故A 错误.核聚变反应方程1

2H+13

H-→24

He+01

n 中,01

n 表示中子.故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 -W 0,知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比,故C 错误.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方程、玻尔理论等知识 4.下列说法正确的

A.

23490Th→234

91Pa+X 中的

X 是中子

B. 147N +42He →178O +1

1H 是α衰变

C. 2

1H +31H →42He +1

0n 是核聚变 D. 8234Se →8236Kr +20

1e - 是核裂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可判断出X 表示电子,所以A 错;B 是质子发现的核反应方程,所以B 错;C 轻核聚变是指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C 方程是核聚变方程,所以C 对; D 方程是两次β衰变。所以D 错。 考点: 核反应方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51124

7162N H C He +→+是α衰变 B.123

112H H He γ+→+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C.

2382344

92

902U Th He →

+是核裂变

D.427301

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α衰变是原子核不稳定自发产生α射线,反应物只有一个,不需其它粒子

轰击,选项A 错误。123

112H H He γ+→+是核聚变反应,选项B 错误。

238234492

902U Th He →

+是α衰变,选项C 错误。42730

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人工核

转变,第一次人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30

15P ,选项D 正确。故选D 。

考点:本题考查了四类原子核变化(衰变、人工核转变、轻核聚变、重核裂变)的规律。

6.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其核反应方程是

2341

12H H He X 17.60MeV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B .X 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C .X 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D .X 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其核反应方程是

23

41

12H H He X 17.60MeV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X 应为n 10,在反应过程中

有能量释放,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质量亏损,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核裂变需要吸收能量 B .原子核

23290

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原子核20882Pb

C .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β射线比γ射线的穿透能力更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重核裂变有质量亏损,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E m c ?=??知要释放大量核能,选项A 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23240

20890

2182Pb Th x He y e -→++,6x =,4y =,选项B 正确。半衰期只有原子核本身

决定,与外部因素无关,故C 错误。射线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故αβγ、、的穿透能力依次增强,选项D 错误。故选B 。

考点: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和规律、半衰期、放射线的特点。

8.某核反应方程为X He H H +→+4

23

12

1。已知H 2

1的质量为2.0136u ,H 3

1的质量为3.018u ,He 4

2的质量为4.0026u ,X 的质量为1.0087u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X 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所以X 是中子;据质量亏损有:反应前的总质量为:5.0316u ,反应后的总质量为:5.0113u ,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所以该反应释放能量,B 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已经质量亏损。 9.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321x x x 、、和4x 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n He x H 1042131+→+ ②217842147x O He N +→+ ③31264294x C He Be +→+ ④42713422412x Al He Mg +→+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x 是质子

B.2x 是质子

C.3x 是质子

D.4x 是质子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数守恒,电量数守恒,1x 是2

1H A 错误;2x 是1

1H ,B 正确;3x 是1

0e ,C 错误;4x 是1

1H ,D 正确。

考点:原子核的衰变

10.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e He H 0

1421124+→ B .H O He N 1

117842147+→+ C .n 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9210++→+ D .He Th U 42234902389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C 是重核裂变方程;D 是衰变方程。太阳内部所发生的核反应是轻核的聚变反应,即e He H 0

1421124+→所以选项A 正确。 考点:四种原子核反应方程。

11.对于下述四个核反应方程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941214260Be He C n +→+ ②314

112H H He +→+能量 ③

235190136192

038540U n Sr Xe x n +→++ ④19164

982F Y O He +→+

A .①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B .②是链式反应方程

C .③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

D .④是α衰变方程,其中Y 是质子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A 用α射线射线轰击Be 原子,放出中子的实验,此实验发现了中子故正确,B 中是聚变反应,故错误。C 是铀原子核的裂变反应,故正确。α衰变是原子自发的发

生的衰变反应,左边只有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故D 错误。 考点:核反应方程

12.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 . H

e 4

212611157+→+C H N 是α衰变 B . 32411120H H He n +→+是β衰变

C .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是核裂变反应

D .He Th U 42234923892+→是核裂变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 中的核反应,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选项A 错误。选项B 中的反应是氢核的聚变,选项B 错误。选项C 是重核的裂变反应,选项C 正确。选项D 中的反应是天然放射现象,选项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考查核反应方程。

13.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和m 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

0n B .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C .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 1+m 2-m 3

D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E=(m 1+m 2-m 3-m 4)c 2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故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

0n ,A 是正确的;这是聚变反应,故B 是不对的;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 1+m 2-m 3-m 4,

故C 也是不对的,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E=(m 1+m 2-m 3-m 4)c 2

,是正确的,故该题选AD 。

考点:核反应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14.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是聚变反应 B.是人工核转变

C.是裂变反应

D.

是裂变反应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中的反应方程式是由质量较小的核变成质量较大的核,是聚变反应;B 选项中的是α衰变;C 选项中的是裂变反应;D 选项中的是β衰变。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式。

15.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

A. 3241

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32411120H H He n

+→+是β衰变 C. 235

1144891

92056360U n Ba Kr 3n +→++是核裂变反应 D.

235114094192

054380U n Xe Sr 2n +→++是α衰变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核聚变是指由质量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较重的原子核(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A 正确,B 错误;重金属元素(铀-235)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产生核反应,使这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极少情况下会是3个)更轻的原子核以及2-3个自由中子,还有β和γ射线和中微子,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核裂变,C 正确,D 错误。 考点:核聚变反应和核裂变反应

16.对于以下核反应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274301132150Al He P n +→+ ②23411120H H He n +→+ ③235190136192038540U n Sr Xe x n +→++ ④238

2344

9290

2U Th He →

+

A .①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B .②是核聚变方程

C .③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9

D .④是α衰变方程 【答案】B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不是发现中子的反应;②是核聚变方程;③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④是α衰变方程,选项BD 正确。 考点:四种核反应方程。

17.我国科学家研制“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有: (1)235

92 U +1

0n→90

38Sr +136

54Xe +k 1

0n (2)2

1 H +3

1H→4

2He +d 1

0n

关于这两个方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方程(1)中k =10,方程(2)中d =1 B .方程(1)中k =6, 方程(2)中d =1 C .方程(1)属于轻核聚变 D .方程(2)属于α衰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方程(1)中k =10,方程(2)中d =1,选项A 正确;方程(1)属于重核裂变,方程(2)属于轻核聚变,选项CD 错误。 考点:聚变反应和裂变反应

18.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大量放射性铯137

55

Cs

和碘131

53I 进入大气和海水,造成对空气和海水的放射性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不再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B. 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

235137961

92553702U Cs Rb n →++

C. 放射性碘131

53I 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1311310

53541I Xe e -→+

D.

235

92

U 裂变形式有多种,每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损不同,但释放的核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还会具有放射性,对环境造成影响,A 选项错误;

235137961

92

553702U Cs Rb n →++

不属于裂变反应,B 选项错误;放射性碘

13153

I 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131131053

541I Xe e -→+,C 选项正确;235

92U 裂变形式有多种,每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

损不同,释放的核能也不相同,选项D 错误。 考点:原子核的裂变方程和衰变方程及核能。 19.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错误..

的是 A .H He H He 1

14

22

13

2+→+是裂变反应 B .He Th U 422349023892+→ 是α衰变

C .e Mg Na 0

1-24122411+→ 是β衰变 D .

n 3Ba Kr n U 1014156923610235

92++→+是重核裂变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应是聚变反应,因此选A 。 考点:核反应方程式 20.“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23994

Pu ),这种钚239可

由铀239(

239

92

U )经过n 次β衰变而产生,则n 为 ( )

A .2

B .239

C .145

D .9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β衰变每次能够增加一个核电荷数,即由核电荷数守恒得出92=94-n,n=2,A 对

考点:核反应方程配平

点评:本题考查了β衰变过程的本质,通过核电荷数守恒配平方程。 21.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 (英名称:EAST ,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H 21)的质量为m 1,氚核(H 3

1)的质量为m 2,反应后氦核(H 42e )的质量为m 3,中子(n 1

0)的质量为m 4。光速为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n He H H 1

04

23

12

1+→+ B .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 1+m 2=m 3+m 4

C .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 (m 1+m 2–m 3–m 4 )c 2

D .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属于轻核聚变,所以D 说法正确。核反应方程为

n He H H 1

0423121

+→+,

A 说法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满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即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 (m 1+m 2–m 3–m 4 )c 2

,所以C 对。选择答案B 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物理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核能满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2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

n 2b a n U 101023592

++→+,则a+b 可能是 A .Kr Xe 93

36140

54

+ B .

Kr Ba 9236141

56

+ C .Sr Ba 93

38141

56+

D .

Sr Xe 4

938140

54+

【答案】D

【解析】重核裂变反应方程的书写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题述核反应方程左边反应物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236和92,生成物中“a+b ”整体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应该分别为234和92,只有选项D 符合要求。

【试题评析】一切核反应(包括重核裂变、轻核聚变、各种衰变和人工核转变等)的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四个守恒定律,而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考点定位】重核裂变反应方程的书写

23.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是

n 3Kr Ba n U 1089361445610235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答案】AC

【解析】从铀核裂变反应的生成物可以看出,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A 正确;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B 错误;通过控制中子数可以控制链式反应,C 正确;铀核的衰变半衰期由铀核的内部结构决定,而与铀核所处的物理(如温度、压力等)、化学状态无关,D 错误。

【考点定位】核反应方程、核反应堆、半衰期。

24.关于核反应方程X He H H 4

23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n 1

0,该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 B .X 是H 11,该核反应属于裂变反应

C .X 是 H 21,该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

D .X 是 H 3

1,该核反应属于裂变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 中的质子数为0,质量数为1,为中子,该反应为聚变反应,故选A 考点:考查核反应方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写核反应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都守恒 25.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41

1120H H He n +→+

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2351141921

92

056360U n Ba Kr 3n +→++

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mc E ?=?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

1

mc E =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

析:因为是核聚变,故方程式为

+

+

,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释放能量大

小的公式为质能方程ΔE=Δmc2,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

考点:轻核的聚变、结合能、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点评:所有的核聚变都可以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释放的能量,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合理利用。

26.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 年科学家们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A z X 经过 6 次a

衰变后的产物是253100Fm ,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

A. 124 , 259

B. 124 , 265

C. 112 , 265

D. 112 , 277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

277,27746253,112,26100==?+==?+A z z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核反应前后,核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7.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

A . X C He Be 1264294+→+

B .X O He N 17

842147+→+ C .X

H 2Pt n Hg 1

1202781020480

++→+ D .X

Np U 23993239

92

+→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设A 中X 的质量数为m ,电荷数为n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9412m +=+,426n +=+,解得10m n ==,,故X 表示中子,A 正确;

同理可得:B 中X 表示质子,C 中X 表示中子,D 中X 表示正电子,故BD 错误,C 正确. 故选AC .

考点: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知道在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应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28.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中子的是 A .30

15P →

3014

Si i +x

B .x

C n N +→+14

610147 C .60602728

Co Ni x →

+

D .27

13Al +4

2He →30

15P +x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由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知D 中X 是中子,D 正确; 故选:D

考点:重核的裂变;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轻核的聚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 29.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的“镜像核”,同样

是的“镜像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互为“镜像核”

B .

互为“镜像核”

C .β衰变的本质是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D .核反应的生成物中有α粒子,该反应是α衰变

【答案】BC

【解析】考查原子物理知识。13 7N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13 6C 的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依题意13 7N 和13 6C 互为镜像核,B 对;15 7N 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16 8O 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A 错;对D 选项中的核反应为轻核的聚变反应,D 错;β衰变的本质是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C 对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B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首先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 .核反应方程x C He Be +→+12

64

29

4中的x 为中子

D .C 146的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 14

6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8,则

此遗骸距今21480年 【答案】BC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w hv E k -=,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较小,

A 错;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 14

6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8,则发生衰变的C

14

6为

活体的7/8,D 错;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h 23290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 20882

B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n

C He Be 1

012

64

29

4+→+ C .200个U 23892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U 23892

D .

U 23592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 94

38和Xe 14054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答案】ABD

【解析】由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AB 对,C 错;重核分裂为中等质量的

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增大,D对;设从

衰变成需要n次

衰变和m次

衰变,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90=82+2n+(-m);232=4n+208,n=6,m= 4,A错;半衰期是个统计规律,对确定的原子核数量

不成立,C错;在中子轰击下发生了裂变反应,生成和

的过程中,由质量亏损,平均核子质量减

小,D对;

32.(2009年高考重庆卷)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1 1H+12

6

C―→13

7

N+Q11

1

H+15

7

N―→12

6

C+X+Q2

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X是3

2He,Q2>Q1B.X是4

2

He,Q2>Q1

C.X是3

2He,Q2

2

He,Q2

【答案】B

【解析】选B.由核反应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知X是4

2

He.放出热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分别为0.0021 u和0.0053 u,故Q2>Q1,选项B正确.

33.(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原子核AZ X与氘核2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

A.A=2,Z=1 B.A=2,Z=2

C.A=3,Z=3 D.A=3,Z=2

【答案】D

【解析】选D.该核反应的方程式为:AZ X+21H→42He+1

1

H,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A=4+1-2=3,Z=2+1-1=2,故正确答案为D.

34.(2010年厦门市3月质检)关于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24

11Na→24

12

Mg+0

1

e是裂变

B. 23592U +10n→14054Xe +9438Sr +21

0n 是聚变 C. 9

4Be +4

2He→12

6C +X ,符号“X”表示中子 D. 14

7N +4

2He→17

8O +X ,符号“X”表示中子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C 中的X 表示中子,D 中的X 表示质子,裂变是一个重原子分裂为两个或更多较轻原子核、并在分裂时释放中子并伴随巨大能量的释放的过程,故A 中不是裂变反应,B 中是裂变反应,且核反应方程式错误.

35.(2011年黑龙江大庆模拟)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较低能级跃迁,用n 表示氢原子所处能级状态的量子数,N 表示由该能级状态发生跃迁时可能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谱线的数目,则( ) A .当n =1时,N =1 B .当n =2时,N =2 C .当n =3时,N =3 D .当n =4时,N =4 【答案】C

【解析】选C.据玻尔理论,处在n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种类N =

1

2

nn -.故选项C 正确. 36.(5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大量放

射性铯13755Cs 和碘13153I 进入大气和海水,

造成对空气和海水的放射性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不再具有放射性,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B .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235137961

9255370U Cs+Rb+2n →

C .放射性碘131

53I 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131********-1I Xe+e →

D .23592U 裂变形式有多种,每种裂变产物不同,质量亏损不同,但释放的核能相同

【答案】C

【解析】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它们的半衰期较长,仍具有放射性,A 错误;铀核裂变的一种可能核反应是

n Rb Cs n U 1

09637137551023892

3++→+,B 错误;放射性碘13153I 发生β衰变

的核反应方程为1311310

5354-1I Xe+e →,

C 正确;根据质能方程,质量亏损不同,但释放的核能不同,

D 错误。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h 23290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 20882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94Be + 4

2He →126C + 10n

C.200个U 23892

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U 23892

D.

U 235

92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 94

38和Xe 14054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答案】BD

【解析】设从

Th

23290

衰变成Pb

208

82

需要n 次α衰变和m 次β衰变,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

数守恒,90=82+2n+(-m);232=4n+208,n=6,m= 4,A 错;半衰期是个统计规律,对确定的原子核数量不成立,C

错;U

235

92

在中子轰击下发生了裂变反应,生成

Sr

9438和Xe

140

54

的过程中,由质量亏损,平均核子质量减小,D 对;

38.为了解决人类能源之需,实现用核能代替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它是从海水中提取原料,在上亿度的高温下发生的可控核聚变反应,科学家依据的核反应方程是( ) A .

He Th U 422349023892+→; B .e Pa Th 0

12349123490-+→ C .n He H H 1

04

23

12

1+→+; D .

n Kr Ba n U 1

092361415610235

92

3++→+

【答案】C

【解析】A 、B 选项中两个方程为衰变方程,D 中是裂变方程,只有C 才是聚变方程

39.在核反应方程

41417

2

78He N O +X +→中,X 代表的粒子是 A .1

1H B .2

1H C .0

-1e D .1

0n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求出X 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设X 的质量数为m ,电荷数为n ,则有:4+14=17+m ,2+7=8+n ,解得:m=1,n=1,所以X 表示质子,故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

40.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人工核转变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高中阶段只有U 的核反应叫裂变,H 的核反应叫聚变,其余所有的都叫人工转变!不管大原子变小原子,还是小的变大的,只要不是U 或者H ,就是人工转变,衰变的方程特征是产生He 核(α衰变),或者产生电子(β衰变),所以C 正确。

41.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世界上首个“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若在此装置中发生核反应的方程是21H +21H →4

2He ,已知氘核的质量

为m 1,氦核的质量为m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而每升海水中含有氘0.03克,如果1升海水中的氘完全参与上述核反应,则所能释放的核能为( )

A .0.03N A (2m 1-m 2)C 2

B .0.015N A (2m 1-m 2)

C 2

C .0.0075N A (2m 1-m 2)C 2

D .7.5 N A (2m 1-m 2)C 2×10-6

【答案】C

【解析】0.03g 的氘核共有摩尔数0.030.0152

m n mol M =

==,所以含有氘核个数为0.015A A N nN N ==,两个氘核发生一次反映,所以共有

0.0152

A

N 个反应,每个反应释放能量为(2m 1-m 2)C 2,所以1升海水中的氘核完全参与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0.0075N A (2m 1-m 2)C 2 ,C 正确。

42.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质子的是 A .30

301514

P Si+x →

B .x +→Th 2349023892U

C .27

1

27

13012

Al+n Mg+x →

D .27

4

30

13215

Al+He P+x →

【答案】C

【解析】考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天然放射现象. 专题: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

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求出x 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即可判断x 是否表示质子. 解答:解:A 中x 表示正电子,B 中x 表示4个中子,C 中x 表示质子,D 中x 表示中子,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43.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He 32是H 31的镜像核,同样H 31也是He 3

2 的镜像核,利用镜像核可研究短寿命不稳定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137和C 13

6互为镜像核 B .N 157和O 16

8互为镜像核

C .核反应H 21+H 31→He 42+n 1

0是α衰变

D .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H 3

1)时一定放出能量

【答案】AD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数A 等于核电荷数Z 和质子数n 之和,可以判定选项AB ;根据核聚变和α衰变的定义可以判定选项C ,根据核聚变的特点:在核聚变的过程中核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从而可以判定D 选项.

解答:解:A 、N 13

7的质子数Z 1=7,质量数A 1=13,故中子数n 1=A 1-Z 1=13-7=6 C 136

质子数z 2=6,质量数A 2=13,故中子数n 2=A 2-Z 2=13-6=7

故n 1=z 2=6,n 2=z 1=7,故N 137与C 13

6互为镜像核.故A 正确.

B 、N 15

7的质子数Z 1=7,质量数A 1=15,故中子数n 1=A 1-Z 1=15-7=8,O 16

8质子数z 2=8,质量数A 2=16,故中子数n 2=A 2-Z 2=16-8=8 故n 1=z 2=8,n 2≠z 1,故B 错误.

C 、两个质量较小的核结合成一个质量较大的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现象称为核聚变,故该反应是核聚变.而不是α衰变,故C 错误.

D 、两个质量较小的核结合成一个质量较大的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称为核聚变.故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的反应的现象是核聚变,一定会放出能量.故D 正确. 故选A 、D .

点评:基本概念掌握了,本题自然能够顺利解出,故一定不能忽视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因为这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44.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

危害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这些国家的一些蔬菜水果和其他食品中相继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下列关于核辐射的方程中书写正确的是 A .239235494

912Pu U He

+ B .

e Xe I 0

113154131

53-+→

C .

e Ba Cs 0

113756137

55-+→ D .

235

1141921

92056360U n Ba Kr 10n +→++

【答案】BC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 电荷数不守恒,错。BC 正确。D 质量数不守恒,错。

45.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23592

U +10n

?→

?9538

Sr +

13854

Xe +3x1 ②21

H +x2?→?

32He +1

0n ③

23892

U ?→?

23490

Th +x3

24

12Mg +42

He ?→?

27

13Al +x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1是中子

B.x2是质子

C.x3是α粒子

D.x4是氘核 【答案】AC

【解析】分析:核反应遵循规律: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如在①中根据核电荷数守恒92=38+54+3Z 1,解得Z 1=0,故X 1为中子.

解答:解:在①中根据核电荷数守恒92=38+54+3Z 1,解得Z 1=0,故X 1为中子.故A 正确.

在②中质量数守恒得2+A 2=3+1,解得A 2=2;核电荷数守恒1+2=2+Z 2,解得Z 2=1,故x 2为2

1H ,故B 错误.

在③中根据质量数守恒238=234+A 3,解得A 3=4,根据核电荷数守恒92=90+Z 3,解得Z 3=2,故X 3为α粒子.故C 正确.

在④中根据质量数守恒24+4=27+A 4,根据核电荷数守恒12+2=13+Z 4,解得A 4=1,Z 4=1,故X 4为质子1

1H .故D 错误.

故选AC .

点评:在3-5模块中,题目较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问题,所以要多看课本.

46.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中,X 代表α粒子的反应式是:

A .4912246He+Be C+X →

B .234234

9091TH Pa+X → C .238234

9290U Th+X →

D .3030

1514P Si+X →

【答案】C

【解析】由电荷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A 中X 为中子,B 中X 为电子,C 中X 为α粒子,D 中X 为正电子,C 对。

47.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式书写不.

正确的是 A .1341717281N He O H +→+ B .2424010111Na Mg e -→+ C .2351141921

920563603U n Ba Kr n +→++

D .19422192101F He Ne n +→+H

【答案】 A

【解析】分析:核反应前和发应后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解答:解:A 为发现质子的人工转变方程,但质量数不守恒,故A 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要注意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要守恒. 48.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134171

7281N He O H +→+ B .24240

10111Na Mg e -→+

C .2351141921

920563603U n Ba Kr n +→++ D .194221

92101F He Ne n +→+

【答案】C

【解析】考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专题: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

分析:核反应前和发应后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解答:解:A 、为发现质子的人工转变方程,但质量数不守恒,故A 错误; B 、不是核反应方程,故B 错误;

C 、是核反应方程,且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故C 正确;

D 、不是核反应方程,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要注意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要守恒.

49.2010年7月25日早7时,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航母驶离韩南部釜山港赴东部海域参加军演,标志此次代号为“不屈的意志”的美韩联合军演正式开始。在现代兵器体系中,潜艇和航母几乎算得上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整个二战期间,潜艇共击沉航母17艘,占全部沉没航母数量的40.5%。中国有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拥有自行开发的宋级柴电动力潜艇和汉级核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成动能和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

X Kr Ba n U α++→+92

361415623592

以上方程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

为中子,X 为待求粒子,α为X 的个数,则:( ) A .X 为质子 3=α B .X 为质子 2=α

C .X 为中子 2=α

D .X 为中子 3=α 【答案】D 【解析】略

50.关于核反应方程X He H H 4

231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是n 1

,该核反应属于聚变 B .X 是H 11,该核反应属于裂变

C .X 是n 1

,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D .X 是H 11,该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答案】A

【解析】

51.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2017核反应总结

章末总结 原子核?????????? ? 原子核的组成——核子? ?? ?? 质子(11H )中子(1 n )核变化??? ???? 衰变?? ?? ? 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三种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半衰期人工转变 ? ???? 质子的发现:14 7N +4 2 He →17 8O +11 H 中子的发现:94Be +42 He →12 6C +10 n 核裂变:23592U +10 n →144 56Ba +8936Kr +310 n 核聚变:21 H +31H →42He +10 n 核能? ????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 2或ΔE =Δmc 2 核能的利用:核电站、核武器 一、对核反应方程及类型的理解 1.四类核反应方程的比较 (1)熟记一些粒子的符号 α粒子(42He)、质子(11H)、中子(10n)、电子( 0-1e)、氘核(21H)、氚核(3 1H) (2)注意在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在解有关力学综合问题时,还有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例1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中,表述正确的是( ) A.31H +21H →42He +10n 是核聚变反应 B.31H +21H →42He +10n 是β衰变 C .235 92U +10n →144 56Ba +8936Kr +310n 是核裂变反应 D .235 92U +10n →140 54Xe +9438Sr +210n 是α衰变 解析 B 项为轻核聚变,β衰变的实质为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后释放出一个电子,选项B 错误;α衰变的实质是释放氦核(α粒子),而D 项是重核裂变,并未释放α粒子,选项D 错误, 正确选项为A 、C. 答案 AC 二、半衰期及衰变次数的计算 1.半衰期: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N 余=N 原(12)n 或m 余=m 原(12)n , 其中n =t τ,τ为半衰期. 2.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1)A Z X →A ′ Z ′Y +n 42He +m -1e 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得 A =A ′+4n

(完整)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分类练习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分类练习 一、购物问题: 1、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2、买4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2.2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每枝钢笔是多少元? 3、明明家买了一套桌椅,6张椅子配一张桌子,一共用了1120元。如果一张餐桌730元,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 4、王老师带500元去买足球。买了12个足球后,还剩14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5、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6、大瓜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 二、“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形如ax±b=c的方程)问题: 1、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540本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乙书架有多少本书? 2、甲、乙两人做零件.甲做了240个,比乙做的2倍还多40个.乙做了多少个?

3、培英小学有学生350人,比红星小学的学生的3倍少19人.红星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水果店运来橘子340千克,比运来苹果的3倍少80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5、一只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的体重的37.5倍多12吨.已知鲸的体重是162吨,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 6、某玩具厂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产量的2.5倍还多500个.已知九月份的产量是3500个,八月份的产量是多少?

7、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8、某饲养场养鸡352只,比鸭的只数的4倍还多32只。养鸭多少只? 三、形如ax±bx=c的方程问题: 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各有多少人?

【校本教案】物理学史教案:3原子与原子核

原子和原子核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原子结构,玻尔原子模型。 2、知道天然放射现象,核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原子结构,玻尔原子模型。 2、知道天然放射现象,核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 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 ①装置: ②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楼式结构模

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o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己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 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 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场)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四章原子核 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学习目标 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4、理解半衰期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 难点:半衰期描述的对象 课前导学 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①物质发射射线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②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二、放射线中的三剑客 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会分成三束,其中有两束发生了不同的偏转,说明这两束_____________,另一束不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这三种射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可分为、,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 2.分类: (1)α衰变:铀238发生α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和两个组成的粒子(即氦核). (2)β衰变:钍234发生β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β衰变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变成时放射出一个(核内

110 011n H e -→+). (3)γ射线是伴随 衰变或 衰变同时产生的、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和 都守恒. 注意: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四、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原子核的半衰期. 2.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 3.特征:半衰期由 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或 状态无关. 新 知 探 究 一、 放射线中的三剑客 导学释疑:再一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实现兵教兵。 射线到底是什么?(小组合作讨论) 把放射源放入由铅做成的容器中,射线只能从容器的小孔射出,成为细细的一束。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发现射线如图所示:(投影)思考与讨论: ①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射线的性质? ②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③如果α射线,β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的话,根据图判断,他们分别带什么电荷。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①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 ②射线分成三束,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洛伦 兹力,说明其中的两束射线是带电粒子。 ③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α射线是正电荷,β射线是负电荷。 合作探究:(教师精讲) 如果不用磁场判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要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加一偏转电场,也能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 再次阅读课本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全册各模块要点回眸:第14点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四点注意

第14点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四点注意 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必须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2.核反应方程中的箭头“→”表示核反应进行的方向,不能把箭头写成等号. 3.写核反应方程必须要有实验依据,决不能毫无根据地编造. 4.书写核反应方程时,应先由已知原子核和已知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确定出未知粒子(或未知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然后确定未知粒子(或未知核)是哪种粒子(或哪种元素). 对点例题(多选)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正确的是() A.105B+(α粒子)→147N+11H B.2713Al+10n→2712Mg+(质子) C.94Be+42He→126C+(中子) D.147N+42He→178O+(氘核) 解题指导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A选项中质量数10+4≠14+1,D选项中质量数14+4≠17+2,所以A、D错误,B、C正确. 答案BC 完成下列各核反应方程,并指出哪个核反应是首次发现质子和中子的. (1)105B+42He→137N+() (2)94Be+()→126C+10n (3)2713Al+()→2712Mg+11H (4)147N+42He→178O+() (5)23892U→23490Th+() (6)2311Na+()→2411Na+11H 答案见解析 解析(1)105B+42He→137N+10n (2)94Be+42He→126C+10n 此核反应使查德威克首次发现了中子. (3)2713Al+10n→2712Mg+11H

(4)147N+42He→178O+11H 此核反应使卢瑟福首次发现了质子. (5)238 92U→234 90Th+42He (6)2311Na+21H→2411Na+11H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专项水平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专项水平练习 1. 白猫上周钓了128条鱼,白猫钓的比花猫多14条。花猫在上一周钓了()条鱼。 A .114 B .142 C .14 2. 与a相邻的两个数是()。 A .9、11 B .a-1、a+1 C .a、a+1 3. 在下面的式子中,b不能为0的式子是() A .a+b B .a-b C .a×b D .a÷b 4. 2x+8.1=18.1是()。 A .是等式不是方程 B .方程 C .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5. 方程10x =5的解是()。 A .x=5 B .x=0.5 C .x=0.05 6. 6辆三轮车能运a箱苹果,30辆这样的三轮车能运苹果()箱。 A .30a B .5a C .6a

7. 下列哪组中的两个式子结果一定相同?() A .62 和6×2 B . C . 8. 如果x=0.3,那么x的平方是() A .0.06 B .0.09 C .0.0009 9. 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A .多4 B .少4 C .多24 D .少6 10. 如果a是一个偶数,下面哪个数和a是相邻的偶数?() A .a-1 B .a+2 C .2a 11. 如果a2=a ,那么a=______。 12. a+0=______a×0=______0÷a=______a-a=______ 13.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大的数是 A ,最小的数是______,中间的数是______。 14. 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根据关系,37码的鞋子是______厘米。15. 妈妈今年a岁,明明今年b岁,10年后妈妈比明明大______岁。 16. 比x的3倍少1的数是______。

原子和原子核及物理学史训练题

原子和原子核及物理学史专项训练题(09.5) 1.一个U 235 92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1941 9203802U n X Sr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 .X 的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 .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 .U 235 92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 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 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普勒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 .牛顿运动定律可以适应于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物体 C .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D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4.当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将 A .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 .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 .吸收光子,放出能量 D .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5.下列陈述中,请把符合事实的选出来 A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B .第一个提到“动量守恒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C .氢原子从基态跃到激发态,可放出能量 D .核力与万有引力都是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6.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下列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m 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为mc 2 B .质量为m 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为mc 2 C .α粒子的质量为m ,因此在α衰变中放出的能量为mc 2 D .核反应中若质量亏损为m ,则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mc 2 7.惰性气体氡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 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 .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8.科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不符合... 历史事实的是 A .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 B .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来描述电场和磁场 C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D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9.α射线的速度约为光速度的10%,β射线的速度约为光速度的99%,γ射线是光子。如图1所示,某放射性元素同时放出α、β、γ三种射线,从区域正中央进入匀强电场或者匀强磁场,其中,三种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练习2粤教版选修

4.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练习2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1、(单项) .某原子核A 经过一次β衰变变成B 核,B 核再发生一次α衰变变成C 核, 则: A .核A 的中子数减核C 的中子数等于2 B .核A 的质量数减核 C 的质量数等于5 C .原子核为A 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 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 D .核C 的质子数比核A 的质子数减少1 2、(单项)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 ,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 。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 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 B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m /4发生了衰变 C .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 /8 D .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 /2 3、(双项) A 、B 为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的两个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变化示意 图,其中一个放出一α粒子,另一个放出一β粒子,运动方向都与磁场方向垂直.下图中 a 、 b 与 c 、 d 分别表示各粒子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场方向一定为垂直纸面向里 B .磁场方向一定为水平方向 C .A 放出的是α粒子,B 放出的是β粒子 D .b 为α粒子的运动轨迹,c 为β粒子的运动轨迹 4、(双项) 如图所示,铅盒A 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 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打在图中a 、b 、c 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 B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 .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原子物理练习题选编

原子与原子核 (一)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模型 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了,放出能量(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3.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n=1及n=2的两个状态,若用E 表示氢原子的能量,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则( ). (A)E2>E1,r2>r1 (B)E2>E1,r2r1 (D)E2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_5

第四章原子核 章末整合提升 一、对核反应方程及类型的理解 1.四类核反应方程的比较

(1)熟记一些粒子的符号 α粒子(42He)、质子(11H或P)、中子(10n)、电子(0-1e)、氘核(21H)、氚核(31H) (2)注意在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在解有关力学综合问题时,还有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例1】在下列四个核反应中,X表示中子的是________; 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是________. A.14 7N+42He―→17 8O+X B.2713Al+42He―→3015P+X C.21H+31H―→42He+X D.235 92U+X―→9038Sr+136 54Xe+10X 答案BCD AB 解析在核反应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核反应,都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据此,可以判断未知粒子属于什么粒子,在A选项中,未知粒子的质量数为:14+4=17+x,x=1,其电荷数为:7+2=8+y,y=1,即未知粒子是质子(11H);在B选项中,未知粒子的质量数:27+4=30+x,x=1,其电荷数为:13+2=15+y,y=0,所以是中子(10n);在C选项中,未知粒子的质量数为:2+3=4+x,x=1,电荷数为:1+1=2+y,y=0,也是中子(10n);在D选项中,未知粒子质量数为235+x=90+136+10x,x=1,电荷数为:92+y=38+54+10y,y=0,也是中子(10n),故方程中X是中子的核反应为B、C、D.其中A、B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针对训练1 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A.147N+42He―→178O+________ B.3015P―→3014Si+________ C.23592U+10n―→9038Sr+13654Xe+________ D.21H+31H―→________+10n 其中属于衰变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人工转变的是_______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11H 0+1e 1010n 42He B A C D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完成核反应方程,然后由核反应的类型即可判断出反应的类型. 二、半衰期及衰变次数的计算 1.半衰期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一、考点聚焦 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要求 核反应堆.核电站Ⅰ要求 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Ⅰ要求 可控热核反应.Ⅰ要求 二、知识扫描 1、核反应 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 14 7N+4 2 He 8 O+1 1 H 质子1 1 H的发觉方程卢瑟福 9 4Be+4 2 He 6 C+1 n 中子1 n的发觉方程查德威克 2、核能 〔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mc2 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 3、裂变 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开释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 典型的裂变反应是: 235 92U+nSr+136 54 Xe+101 n 4.轻核的聚变 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开释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开释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 2 1H+HHe+1 n 5.链式反应 一个重核吸取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同时开释假设干个中子,假如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重核的裂变,就能够使这种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三、好题精析 例1.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能够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νe+37 17Cl→37 18 Ar十 0 -1 e 37 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 u,37 18 Ar核的质量为36.95691 u, 0 -1 e的质量为0.00055 u,1 u质量对应的能量 为931.5MeV.依照以上数据,能够判定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 V 〔B〕0.31 MeV 〔C〕1.33 MeV 〔D〕0.51 MeV [解析] 由题意可得:电子中微子的能量E≥E ?=mc2-〔m Ar+m e-m Cl〕·931.5MeV

高中物理-原子核练习

高中物理-原子核练习 一、选择题 1、(单项)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A.10-10cm; B.10-8m C. 10-10m D.10-13m 2、(单项)若氢原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为n的能级,当产生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所有谱线总条数应为: A.n-1 B .n(n-1)/2 C .n(n+1)/2 D .n 3、(单项)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4、(双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6 88Ra衰变为222 86 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238 92U衰变为234 91 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232 90 Th衰变为208 82 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238 92U衰变为222 86 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1 2 3 4 二、综合题 5、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1) 234 90Hh→234 91 Pa+ (2) 10 5B+4 2 He→13 7 N+ (3) 27 13Al+1 n→+4 2 He (4) 0 1e+0 1 e→ (5) 1 1 H→+0 1 e 6、一束天然放射线沿垂直电力线的方向从中间进入到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M、N之间的匀强电场中,试问: (1)射线Ⅰ、Ⅱ、Ⅲ各是哪种射线?(2)M、N各带何种电荷?(请写出解题过程)

7、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小车质量为20 kg,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小车上,与车一起以5 m/s 的速度运动.试求: (1)相对于车以2 m/s的速度沿车前进的反方向行走,车速是多大? (2)相对于车以2 m/s竖直跳起,车速是多大? (3)相对于轨道以2 m/s竖直跳起,车速是多大? 参考答案: 1、A 2、B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限量60min) 购物问题: 1、买4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2.2 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每枝钢笔是多少元? 3、明明家买了一套桌椅,6张椅子配一张桌子,一共用了1120元。如果一张餐桌730元,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2、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4、大瓜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 “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形如ax±b=c的方程)问题: 1、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540本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乙书架有多少本书? 3、甲、乙两人做零件.甲做了240个,比乙做的2倍还多40个.乙做了多少个? 2、水果店运来橘子340千克,比运来苹果的3倍少80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4、培英小学有学生350人,比红星小学的学生的3倍少19人.红星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形如ax±bx=c的方程问题:

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各有多少人?2、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8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4.4倍。钢笔和圆珠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4、食堂买来一些黄瓜和西红柿,黄瓜的质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柿多6.4千克。买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5、班级图书角文艺书的本书是科技书的4倍,已知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05本,问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鸡兔同笼问题:鸡头+兔头=总头数鸡脚+兔脚=总脚数 1、鸡和兔共有20个头,兔脚比鸡脚多14 只,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 170只,鸡兔各有几只?(用列方程的方法 解答) 3、鸡和兔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有48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南京开往上海,经过4小时后,甲车落后在乙车后面2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小学五年级的上册的数学解方程专项学习的练习.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专项练习) 知识点: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 (4)求代数式的值:把给定字母的数值代入式子;求出式子的值。 2、注意: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 1 与任何字母相乘时; 1 省略不写。 (3)在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而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 4)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所以在一些式子中;对字母的表示要进行说明。如:3 (a≠0)a 3、简易方程: (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有当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时;才是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方程的解是一个值;一般来说;没有解方程这个计算过程;方程的解是难以求出的;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过程。 一、基础类方程。 x-7.7=2.855x-3 x=684x+10=18 321=45+6x x-0.6 x=8x+8.6=9.4

52-2x=1513÷x=1.3x+8.3=19.7 15x= 303x+9=367(x-2)=7 x 18( x 12 x x 3 +9=12 -2)=27 =320+ 4 5.37+ x=7.4715÷3x=530÷x=75 x 420-3 x 3( x 1.8+2 =6 =180 +5)=18 0.5 x+9=406x+3x=36 1.5x+6=3x x 40-8 x x 5×3- =8 =5 ÷5=21 48-20+5x=31x+2x+8=80200-x÷5=30 70÷x=445.6- 3x =0.69.8-2x=3.8

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核反应方程专项训练卷 考试范围:核反应方程;命题人:王占国;审题人:孙炜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3分,选对3个给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147N +42He →171 81O H + c .21083Bi 的半衰期是5天,12g 21083Bi 经过15天后还有1.5g 未衰变 d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大 e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 正确;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147N +42He →171 81O H +,b 正确; 21083 Bi 的半衰期是5天,12g 21083Bi 经过5天后还有6g 未衰变, 经过10天后还有3g 未衰变,经过15天后,还有1.5g 未衰变,C 正确; 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故d 错误; 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e 错误。 2.钚的一种同位素 23994 Pu 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 2392354 94 922Pu U He γ→ ++, 则 ( ) A .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 B .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结合能 C . 23592 U 核比23994Pu 核更稳定,说明235 92U 的结合能大 D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239 94 Pu 比23592U 的比结合能小 【答案】AD

高中物理 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

1.(03理综)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3015 P →3014Si +X 9 4Be +2 1H →105B +Y 42He +4 2He →7 3 Li +Z 其中( )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2.(03理综)K - 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 - →π- +π0,其中K - 介子和π- 介子带 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 -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 强磁场中,如图1,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 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 K -与R π-之比为2︰1。π0介子 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 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1︰6 3.(04甘肃理综)在核反应方程式kX Xe Sr n U ++→+136 5490381023592中( ) A .X 是中子,k=9 B .X 是中子,k=10 C .X 是质子,k=9 D .X 是质子,k=10 4.(04山东理综)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 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F G H βαα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Q R S ββα →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 ) 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 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 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 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 5.(04天津) 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 32+ 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e 3 1 ?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 的同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图2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 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

原子核、核反应练习题

原子核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类认识原子核组成的过程复习,使学生明确认识依赖于实践;科学的认识源于科学家们的科学实验与研究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 学生应知道一些重要的物理事实: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质子、中子、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等,恰恰是明确原子核组成的实验基础. 2.掌握衰变及原子核人工转变的规律——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学生应能根据实际写出正确的核反应方程.应用衰变规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并明确半衰期的意义. 3.明确核力、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获得核能的途径(裂变、聚变).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通常会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即α、β衰变核反应同时放出γ射线(释放能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放射性元素只放出α或只放出β射线.但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只放出γ射线,γ射线只能伴随α或β射线放出.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同时,发现正电子的核反应可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的+β衰变,其核反应方程为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原子核的性质,与元素所处物理、化 对应质量关系

2.写四类核反应方程,即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核反应时,要遵循三个守恒,即质量数、荷电核数、能量守恒.但要以核反应的事实为基础,不能仅根据质量数、荷电核数两个守恒而书写出事实上不存在的核反应.另外,核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方程中只能用“→”连接并指示反应方向,而不能用“=”连接. β衰变与+β衰变中,新原子核的荷电核数的变化,可理解为在原来的核中有: 3.△E=△mc2这一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是释放原子核能的重要理论依据.具体应用之计算核能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m单位是“kg”,△E单位是“J”;若△m单位是“U”,则△E的单位是“MeV”. 此结论可在计算中直接应用. 4.裂变与聚变均是释放原子核能(结合能)的核反应,应理解为反应后均发生质量亏损,所以都释放出核能以γ光形式辐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都是变成中等质量核,即都是由核子平均结合能小的核变成核子平均结合能大的核;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完成的核反应,即必须先吸收能量(有中子轰击或超高温存在),再释放能量;是由于生成新核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大,所以反应吸收的能量小于核子平均结合能与核子数乘积(释放的能量). 5.在无光子辐射的情况下,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生成新核与粒子的动能.此种情况可应用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计算核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微观原子核的组成的 再通过以下具体问题引导同学回答: 学生活动 同学们看书、讨论.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购物问题: 1、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 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2、买4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2.2 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每 枝钢笔是多少元? 3、明明家买了一套桌椅,6张椅子配一张 桌子,一共用了1120元。如果一张 餐桌730元,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4、王老师带500元去买足球。买了12个 足球后,还剩140元,每个足球多 少元? 5、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 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 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6、大瓜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 “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形如ax±b=c的方程)问题: 1、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540 本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乙书 架有多少本书? 2、甲、乙两人做零件.甲做了240个,比乙做的2倍还多40个.乙做了多少个? 2、培英小学有学生350人,比红星小学的 学生的3倍少19人.红星小学有学 生多少人? 3、水果店运来橘子340千克,比运来苹果 的3倍少80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 克?

4、一只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的体重的 37.5倍多12吨.已知鲸的体重是 162吨,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 5、某玩具厂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产量 的2.5倍还多500个.已知九月份的 产量是3500个,八月份的产量是多 少? 6、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 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 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7、某饲养场养鸡352只,比鸭的只数的4 倍还多32只。养鸭多少只? 形如ax±bx=c的方程问题: 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 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 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 多少人? 2、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 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 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 各有多少人? 3、某校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385棵,5(1) 班植树棵树是5(2)班的1.5倍。 两班各植树多少棵?4、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8元。钢笔 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4.4倍。钢 笔和圆珠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5、食堂买来一些黄瓜和西红柿,黄瓜的质 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 柿多6.4千克。买来西红柿多少千 克? 6、强强和丽丽共有奶糖40粒,强强比丽 丽少6粒,强强有奶糖多少粒?

核反应方程的分类与计算

9 核反应方程的分类与计算 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反应方程进行分类时,一般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9。.1从转变方式的角度分类可分为衰变反应与人工核反应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自发地放出α、β或γ射线的同时,转变为其他元素原子核的过程叫做衰变,而用人工的方式强制进行的核反应则称为人工核反应。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天然衰变都是一种核素转变为另一种核素,但天然衰变大多数发生于原子序数大于84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量按指数规律递减,存在着半衰期,且一切衰变反应都是放能反应;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则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撞击,存在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两种类型。 α衰变:例如226 222 488862Ra Rn He →+,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226.0254222.0175 4.00260.0053m u u u ?=-+=,对应释放的核能4.94MeV ,相当 于137.910J -?,其中α粒子的占衰变能的98%,反冲核 的动能只占只占衰变能的2%。半衰期不同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半衰期较长的α衰变放出 的α粒子的动能较小,例如235 92U (半衰期4.5×109年)放射的α粒子能量约为4.2MeV(其 速度71.410/m s ?),而212 84Po (半衰期7310s -?)放射的α粒子约为 8.78M 的V (其速度 约为72.110/m s ?),两者的大小均比一般资料上所说的10 c 小。 β衰变又称为-β衰变,例如6060027261Co Ni e -→+,它是从原子核中自发地放出一个电 子的核转变,其通式一般可写成011 A A Z Z X Y e ?+-→++(即110011n H e ?-→++)的形式,相当于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β衰变:例如:3030015141P Si e →+,其通式一般可写 成01 1A A Z Z X Y e ?-→++(即110101H n e ?→++)的形式,相当于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然而由于质子质量小于中子质量,因此在自由状态下质子是不能自发地转变为中子的,但是当质子束缚于原子核内部时却不存在这种转变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种β衰变叫“EC 衰变”, 这种衰变通常发生于核内中子数过少的原子核,“EC 衰变”是核内的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 电子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相当于101110H n ?-+→+,经过一次“EC 衰变”的原子 核质量数不变而原子序数减小了1。 γ衰变有两种模型:①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后生成的处于激发态原子核要通过放出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