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式

合集下载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例2.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
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 一 个 氦 核 ( He ) 。 则 下 面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CD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的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2
5.衰变规律是对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性样品 而言的,是一种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 核.对某个原子核或少量原子核来讲无意义.
6.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数量与放射 性元素的量成正比.医用放射性元素要求半 衰期短.
例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C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 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新核的化学性 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跟它所处的状 态无关.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 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a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b
C.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222 86
Rn
衰变成
218 84
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B)
A.0.25g,a粒子 B.0.75g,a粒子 C.0.25g,β粒子 D.0.75g,β粒子
例6.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B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 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 化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E/--0e00V..8554
3
-1.51
2
-3.40
D.γ射线

衰变 核反应

衰变 核反应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历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 共经历了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答案ABD
7、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
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
并放出一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08全国1卷)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⑵174 N+
4 2
He
17
→8
O+_____
⑶150B+
1
0n
→_____+
4 2
He
⑷ 94Be+42He →_____+ 01n
56 2
57
⑸ 26Fe+ 1 H →27 Co+_____
16
4现有三个核反应: ①2411Na→2412Mg+0-1e ②23592U+10n→14156Ba+9236Kr+3 10n ③21H+31H→42He+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6全国卷)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2. U238在 衰变时产生钍234。
Th234也具有放射性,放出 粒
子后变为(镤234),上述的过程可以 用下面的衰变方程表示:
U 238
92
234 90
Th
234 90
Th

4 2
He
234 91
Pa

0 -1
e
⑴174
N+
1 0
n

高三物理核衰变和核反应方程

高三物理核衰变和核反应方程

核衰变和核反响方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两种衰变的基天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理解半衰期的观点(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娴熟运用核衰变的规律写出核的衰变方程式2、能够利用半衰期来进行简单计算(课后自学)(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传说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的教育,不停的设疑培育学生对科学废寝忘食的追求,进而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好的微观世界。

★教课要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教课难点半衰期描绘的对象★教课方法教师启迪、指引,学生谈论、沟通。

★教课器具:投电影,多媒体协助教课设施★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听闻过画龙点睛的传说,或许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

学生谈论特别活跃,孙悟空,八仙,仙人;魔术,街头骗局。

评论:经过这样新奇的课题引入,给学生创建情形,能充分调换学生的踊跃性,挑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热忱。

教师:方才同学们讲的都很好,但都是假的。

孙悟空,八仙,仙人:人物不存在。

魔术,街头骗局:就是假的。

学生立时寂静,同时也心存迷惑:自然是假的,莫非还有真的不行?评论:关于学生来讲要使其相信科学技术反对迷信,同时也要提升警惕当心被骗被骗,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更为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为新课教课的顺利进行确立了基础。

教师:那有没有真的(科学的)能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呢?学生惊诧。

评论:进一步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

教师:有(高声,必定地回答)学生吃惊,谈论纷繁。

评论:再一次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

经过这样四次吊胃口,新课的成功将是必定。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评论:实时推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原子核的衰变教师:原子核放出α或β粒子,因为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就变了,变为另一种原子核。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学生豁然爽朗:科学、真切的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本来就是原子核的衰变。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8次 α衰变,6次 β衰变, 中子数减少 22个.
例 2 :一块氡 222 放在天平的左盘时, 需在天平的右盘加444g砝码,天平
才能处于平衡,氡222发生α衰变,经 过一个半衰期以后,欲使天平再次平 衡,应从右盘中取出的砝码为( )
D A.222g
C.2g
B.8g
D.4g
练习: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 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判定(BD)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于 纸面向里 D、不能判定磁场方向向 里还是向外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一、衰变
1.定义: 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 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38 234 4 自 α衰变: 92 U 90 Th 2 He β衰变:
234 90
Th
234 91
Pa e
0 1
然 衰 变
4 17 1 质子的发现:14 7 N 2 He 8 O 1 H
(2) 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 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 用的.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测量漫 长的时间,这叫做放射性同位素鉴年 法.
练习 1 、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C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射出的氦核,它的电 离作用最弱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 它具有中等的贯穿能力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D、α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之 比为1:88
R2
× × × ×
小结: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后 1、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外切圆

物理选修3-5粤教版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课件

物理选修3-5粤教版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课件

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
设倒入水库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原有质量为 m0,经过 10 d 后剩下的质量为 m,且充分均匀地混合于水中,则在存水量为
Q m3 的水库中所取得的 1 m3 水样中含有的该放射性同位素的
质量为 Δm,于是有
10
m=
m0
1 2
2
,Δm=Qm,Δm∶m0=10∶8×107
由此可解得水库存水量为 Q=2.5×105 m3.
5
【例题】( 双选)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衰变时有可能单独放出 γ 射线 B.β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 产生的 C.在 α、β、γ 这三种射线中,γ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29328u)衰变为铅核(28026Pb)的过程中,要经过 8 次 α 衰变和 10 次 β 衰变
4.碳 14 的应用:(1)利用碳 14 的半衰期进行年代测定; (2)利用碳 14 的放射性检测胃病(由于射线对人体有害,现在医院 普遍采用无放射性的碳 13 进行胃病检测).
10
【例题】下列有关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 变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 B.放射性元素的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未衰变的原子 核的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 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 素的衰变速度 D.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 物,均可减小衰变速度
13
题型 1 衰变规律的应用
【例题】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
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中子数减小 8 C.质子数增加 2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学习目标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4、理解半衰期的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难点:半衰期描述的对象课前导学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①物质发射射线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②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二、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会分成三束,其中有两束发生了不同的偏转,说明这两束_____________,另一束不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

这三种射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可分为、,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2.分类:(1)α衰变:铀238发生α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和两个组成的粒子(即氦核).(2)β衰变:钍234发生β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β衰变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变成时放射出一个(核内110011n H e -→+).(3)γ射线是伴随 衰变或 衰变同时产生的、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和 都守恒.注意: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四、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原子核的半衰期.2.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3.特征:半衰期由 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或 状态无关. 新 知 探 究 一、 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导学释疑:再一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实现兵教兵。

第二节[1].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二节[1].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三.衰变的本质
2.β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放出的
+
V
-
三.衰变的本质
3.γ射线通常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原子核发生α或β衰变后,往往处于激发态,这 时它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γ光子。
典型例题
例2.请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放射性物质 210 Po 和 84
210 84
60 27
Co 的核衰变方程为:
Rn 要经过m次衰变和n次
( B )
(D)16, 6
四.衰变的快慢——半衰期
半衰期(T):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 t 衰变所需的时间. m = m ( 1 ) T 0 2
1 2 1 8
1 4
四.衰变的快慢——半衰期
决定因素:衰变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所以 半衰期只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 即无论以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论 对它加压还是增高温度,都不能改变半衰期.
放 射 性
三种衰变
衰 变 快 慢
β衰变 γ衰变
t 1 T m = m0 ( ) 2
半衰期
即时反馈
1.某原子核 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 ) A.A=7,Z=3 B.A=7,Z=4 C.A=8,Z=3 D.A=8,Z=4
A Z X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
即时反馈
2.质量数为297的第118号元素,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 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 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 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 中的粒子x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α粒子
X
(___) (___)
Y e

35第四章第二节核衰变及核反应方程

35第四章第二节核衰变及核反应方程
• 1.课本P74 • 第1—5题
课堂练习题
• 1.关于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十分之一光速的氦核,不带电 CD
B.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最强 C.γ射线是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的新核辐射出来的 D.γ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电离作用最弱 • 2.铋210半衰期是5天,100克的铋210经过15天后,
(A)2,4 (B)4,2
B
(C)4,6 (D)16,6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
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
原核的质量
课后作业
放出α射线的衰变叫α衰变 放出β射线的衰变叫β衰变 放出γ射线的衰变叫γ衰变
γ衰变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
2.衰变方程
α衰变
U 238
92
23940Th
24He
A Z
X
A4 Z 2
Y
4 2
He
β衰变 23940Th 29314Pa 10e
A Z
X
Z A1Y
0 1
e
衰变规律: 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二、核反应方程
γ射线 (光子流)
eo
1
-e 较强 较强 0.9c
γ 不带电 最弱 最强 c
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的发现
•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 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
氮气N2
A:放射性物质 F:铝箔





A
F
C:容器 S:荧光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研讨
解:⑴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10 5
B

01n
24He

37Li
⑵由于α粒子和反冲核都带正电,由左手定则知, 它们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示意图如下。
⑶由动量守恒可以求出反冲核的速度大
小是103m/s方向和α粒子的速度方向
相反,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
α
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
r mv qB
跟踪训练题
2、210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g的铋210 经过20天后还应该剩下多少?
3、放射性元素2411Na经过6 h后只剩下 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多长?
思考与研讨
例7. 静止在匀强磁B核场俘中获的了一一个个1速50 度为v
=7.3×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α粒子与 一个新核。测得α粒子的速度为2×104 m/s,方向与 反应前中子运动的方向相同,且与磁感线方向垂直。 求:⑴写出核反应方程。⑵画出核反应生成的两个粒 子的运动轨迹及旋转方向的示意图(磁感线方向垂直 于纸面向外)。⑶求α粒子与新核轨道半径之比。
1 0
n
11H
1 0e
思考与研讨
例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是玛丽*居里夫妇发现的 B、首先说明了原子核不是单一的粒子 C、γ 射线必须伴随着α或β射线而产生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例2、在核反应方程式
U 235
92
10
n 9308
Sr
136 54
可求得它们的半径之比是120∶7
2、反应能: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质 量和电荷数会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 释放或吸收,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 能。
③衰变规律(通式):
A Z
X

Y A4
Z 2

24He
A Z
X
Z
A1Y

10e
γ衰变: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
跃迁到低能级。γ辐射不引起原子核衰变。
如:α衰变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有三种:
天然放射线有哪几种?其性质如何?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高速氦核流(
4
2
He
)
高速电子流( -01e )
高频电磁波(高能光子流)
一、原子核的衰变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里放射 出来的。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会变 成新的原子核。
三、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 时间叫半衰期。半衰期越大,表明放射性元素 的衰变变得越慢。计算式为:
t
Nt

N 0
1 2
T
t

mt

m0

1 T 2
式中m表示放射性物质
的质量。以上各式左边
的量都表示时间t后的
剩余量。
注意: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 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 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发射一个氦核
U 238 92

23940Th

24He
新核:质量数减4,电荷数减2
在元素周期表中前移2位
(核内
211
H

2
1 0
n

4 2
He

如:β衰变
发射一个电子
23940Th 29314Pa 10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核: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1 在元素周期表中后移1位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能量守恒
核内放出电子原因: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
Xe kX
中(
B)
A.X是中子,k=9 B.X是中子,k=10
C.X是质子,k=9 D.X是质子,k=10
思考与研讨
例3、钍232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
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
P,b它的质量数是 ,
原子序2数08是
.
82
例4、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U238,当它自发地放出一 个α粒子后变成一个新核,若α粒子放出时的速度方 向与磁感强度方向垂直,则α粒子和新生核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______。
原子核的衰变:一种元素经放射过程变成另 一种元素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理解: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 新核的变化。
注意: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 恒,能量守恒,但质量不守恒。
二、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除了天然放射性元素会自动产 生自发核衰变外,还可以利用天然放射性的高 速粒子或利用人工加速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 以产生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核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