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升六小班讲义总结

五升六小班讲义总结
五升六小班讲义总结

第一讲圆的认识

知识引领

圆的特征: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

心的距离都相等。

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同圆或等圆内的直径都相等,半

径都相等。

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问题呈现

1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换其它形状可以吗?

2、篝火晚会时人们为什么在篝火四周围成圆形呢?

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 d”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半径。用字母“ r”表示

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

r= d。

2

第二讲百分数的应用

知识引领

“增加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可以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

数多多少,再除以单位“ 1”的量;也可以先求大数是小数的

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 T

“减少百分之几”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再除以单位“ 1”的量,即两数差量+单位“1”的量;也可以先求小数是大数的百分之几,再用单位“ 1”减去它。

问题呈现

1、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2、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为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为32200平方千米,海南岛的面积比台湾岛少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两位小数)

3、盒子里有25个红球,40个黃球,红球比黃球少百分之几?

4、一种商品,现价640元,比原价降低了160元出售,降低了百分之几?

5、A型电脑每台5000元,B型电脑每台4000元,A型电脑比B型电脑贵百分之几,B型电脑比A型电脑便宜百分之几?

基础过关

1.今年小麦的产量是去年的125%,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加

()%。

2.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3.修路队计划每天修路600米,25天可以完成一项任务,实际

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完成百分之几?

4.2011年12月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

量为5.71亿吨,比2010年增产0.25亿吨。2011年全国粮食总

产量比2010年增长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某县2011年退耕还林1200公顷,并计划在2011年和2012

年的两年内完成退耕还林2580公顷,2012年要比2011年增加

百分之几?

用设数法解决行程问题

1、陶陶从家去学校逆风用了15分,从学校回家顺风用了12

分,回家时的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

2、一瓶含糖率为10 %的糖水,加入与糖水质量相同的水以后,这时糖水的含糖率是多少?

3、甲数比乙数少20 %,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4、甲数的5与乙数的1相等,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5、生产一批零件,计划要10天完成,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6、王芳乘火车去外婆家需要8时到达,火车提速后,只要6时即可到达。火车提速了百分之几?

7、小明今年体重44千克,去年比今年增加10%,去年体重多少千克?

&甲数是200,乙数比甲数少20%,乙数是多少?

9、实验小学有学生500人,在一次体育达标测试中,只有5% 的学生没有达标,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第三讲百分数的应用

知识引领

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

1先求出增加部分的具体数量,然后加上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

2、先求出增加后的数量是单位“ 1”的百分之几,然后用单位

“ 1”的具体数量乘这个百分数。

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

1先求出减少后的数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然后用单位“1”

对应的数量乘这个百分数。

2、先求出减少部分的具体数量是多少,然后用标准量所对应的

具体数量减去减少的量。

3、商品几折出售是指现价是原价是百分之几十,如九折是指现

价是原价的百分之九十。成数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题呈现

1 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个钢厂去年产钢88万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少产25%,今年

计划产钢多少万吨?

3、某商店出售一种DVD ,原价52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

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4、张大伯的一块农田去年种普通水稻,产量是12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水稻后,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5、王伯伯的瓜地去年产西瓜4600千克,今年选用了新品种,

可增产二成,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

6、一件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比,是3

7、小芳家的鸭舍占地面积是16平方米,翻建后面积比原来增加40 %,现在鸭舍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我国原有鱼类2800种,现在比原来减少约 3.5%,现在有鱼类多少种?

9、某校儿童剧团中有五年级学生20人,四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多25 %,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12 %,其中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第四讲百分数的应用(三)

问题呈现

已知两个部分量之间的差及两个部分量对应总量的百分

率,求总量。

已知两个部分量之间的差及两个部分量对应总量的百分

数,求总量,这类问题用方程解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A%x-B%x=两个部分量的差;

方法二:(A%-B%)x=两个部分量的差。

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总量的百分率,求总量。

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总量的百分数,求总量,这类问题用方程解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A%x+B%x=两个部分量的和;

方法二:(A%+B%)x=两个部分量的和。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

x?1+比单位“ 1 ”多的百分数)=已知量;

x+x x比单位“ 1 ”多的百分数=已知量。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

X01-比单位“ T减少的百分率)=已知量;

x-x x比单位“ 1 ”减少的百分率=已知量。

1、妈妈买来一桶洗衣粉,第一次倒出整桶的22%,第二次

倒出整桶的23%,还剩下1.1千克。这桶洗衣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2、某商品八五折销售,比原来便宜了30元,这种商品原价

多少元?

3、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深海探测器,已于2011年7月下潜

至水下5000米,比设计标准的深度少30 %,探测器最深可

下潜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4、某工程队修路,第一星期完成了全长的 32 %,第二星期 完成了全长的43 % .已知前两个星期共修路 1800米,这条路 全长多少米?

元? 6、商场搞促销活动,如果购买 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超出

500元的部分打八折。张阿姨要买一件售价 800元的羽绒服, 乔阿姨要买一件售价 200元的毛衣,两位阿姨合着买比分着 买节省多少钱?

5、商场将某种商品按进价的

酬宾”,结果每件商品仍获利

50 %加价后定价,写上“八折 20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

第五讲百分数的应用(四)知识引领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运用公式计算利息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1、爸爸将10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

3.5%,到期时,爸爸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2、李阿姨把5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方式为活期,年利率是

0.50%。存了6个月后,把钱全部取出,李阿姨得到利息多少钱?

第六讲比的认识

知识引领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 5 : 7= 5 + 7比的后项不能为0。(球赛中的“比”只是一种记录方式)比的组成部分有: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最简整数比:前项与后项是互质的两个整数,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比与除法的关系;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商。

比与分数的关系;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如:2 : 3= = 2- 3

6、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化简比

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前项、比号、后项都要有

求比值

前项+后项=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二、比的应用

1、已知总量及这两个量的比,求按比例分配。如这两个数的比为甲:乙

方法一;(1)先求总份数,甲+乙=总份数

(2)再求每一个量占总份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方法二;甲+乙=总份数

总量*总份数=每份数

甲;甲每份数=甲的总量乙;乙每份

数=乙的总量

2、已知这两个量的比及其中一个量,求另一个量。

方法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方法二;如这两个数的比为甲:乙,甲的总量。

甲的总量+甲=倍数

乙倍数=乙的总量

3、已知这两个量的比及其中一个量,求总量。方法;如这两个数的

比为甲:乙,甲的总量。

甲的总量*甲=倍数乙倍数=乙的总量

甲的总量+乙的总量=总量

4、已知这两个量的比及差量,求总量

甲--乙=份数差差量*份数差=每份数量每份数量(甲+乙)=总量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15

六年级上册奥赛语文思维训练检测卷(十五)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达标。 1、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穿流不息()攻无不刻()文丝不动()无微不致() 2、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 yì()不容辞奇花()草开卷有()出其不() 人云()云()如反掌深情厚()()扬顿挫 3、按要求填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1) 写出五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 ()()() (2) 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得意忘形()有条不紊()聚精会神()(3) 以诗句中各字为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千()山()鸟()飞()绝() 风()雪()夜()归()人() 4.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5、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 6、张明匆匆地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达标。 风雨中的三轮车 突袭而来的夏日风呜呜叫着,时而紧贴地面,将街头的纸屑高高扬起,时而窜上天空,将一朵朵黑羊般的云驾赶到一块。于是,天色迅疾阴沉下来。 顷刻间,倾益大雨从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着墨泼的天空。∥ 就在这时,“叮铃铃……”驶来一辆辆棕色的三轮车,它们像惊涛骇浪中浩荡而来的小船。 “上车……每位两元”,三轮车工人迎着风雨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争先恐后登上车。棕色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唱着欢乐的歌。∥ “叮铃铃……”一辆最年轻的三轮车,绕城一圈后就要返航了。 霎时,他仿佛忆起大街拐角处,还有三双忧郁的眼睛。他们蜷缩在屋檐下,小小的单衣早被雨水溅湿,只有紧搂在怀中的小书包还没有沾上一滴水。 “掉头!”年轻的三轮车在风雨中勇往直前。 “叔叔……我、我们……没钱……”三个小孩可怜的声音在颤抖。 谁说我们认钱不认人年轻的三轮车愤怒地大叫我不要钱这沙哑的声音撕开雨帘在与暴雨的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9

A+托管中心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卷九 姓名: 一、解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1、重荷.(负担)鞭策.(用策赶马)无暇.(空闲)疲.惫(疲乏)沮丧.(丧失)指望.(盼望)2.、致 ..密(细致)坚韧.(柔软而结实)拂拭.(擦)竣.工(完毕)酷.爱(极)鄙.视(轻视) 3、推辞.(推托)抵御.(抵挡)尝.试(曾经)愤.激(因不满竟而感情冲动)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 1.、欣欣 ...向荣:(生气勃勃的样子。)(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2、鹤发童颜.:(脸。)(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南辕.北辙.:(车前拴牲口的圆木; )(车轮留下的痕迹。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4、风调.雨顺:(配合的均匀合适。)(风雨适合农时。) 5.、亡 ..羊补牢.:(丢失;)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6、拜师学艺.:(技术。)(认师傅学本领。) 7、守株.待兔:(树桩。)(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8、死得其所.:(处所。)(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三、解释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我素.(向来)不知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2、他常常在学校附近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3、洞内有一泓.(一片或一道)清水。 4、大象在慢慢地踱.(漫步行走)步。 5、他说完,什么也不顾,径自 ..(自己直接行动)掉头去了。6、这儿是繁华的集镇,过往 ..(来去)的客商很多。 7、今天依然屹立 ..(高耸立着)的金字塔不正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珍贵的成果)吗? 8、海水满盈盈 ...(满满的)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四、选词填空。 1.屹立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高高的白杨树()在马路两旁。 2.秩序次序我们要按()上车,不要拥挤。小学生要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 3.简陋简单以前,我家的房子十分()。他的文章虽然内容(),但感人至深。4.镇静沉静夜深了,周围()了下来。我们遇事要(),不要慌乱。 5.积累积蓄积压在失败的过程中,他们()了经验。由于计划不当,大量的物资()在厂房里。 6.成绩成果成就听说最近学校正在举办小发明()展览。他向家长隐瞒了自己的考试()。 五、在成语中的错别字下画横线,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万马齐暗()奇花一草()夸夸奇谈()有持无恐()阴谋鬼计()鞠躬尽粹()滔滔不决()立杆见影()走头无路()口如悬河()喜出往外()是死如归()坚苦奋斗()悔人不倦()无微不致()惊慌失错()不曲不挠()水泻不通()循规蹈矩()名付其实() 六、按要求补充词语。 1、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世上无难事,()。(2)少壮不努力,()。(3)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4)良药苦口利于病,()。(5)有理走遍天下,()。(6)一年之计在于春,()。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杀鸡用牛刀——千里送鹅毛——飞蛾扑火—— 八仙过海——十五个吊桶打水——猫哭老鼠—— 小葱拌豆腐——泥菩萨过河——水中捞月—— 3、给下面成语中加点的字标上读音并解释加点 千钧一发.()(头发。) 自给自足.()(供给,供应。) 丢三落.四()(遗漏。)宁.死不屈()(宁可。)

7五升六暑假工程问题(1)

编号学校 班级 姓名 五升六特训班暑期辅导讲义之工程问题①(一) 准备题: 修建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甲队需要30天,乙队需要40天,如果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本质关系为: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常常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我们把全部工程看作单位“1”, 这样,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然后再根据工总、工效和工时这三个量的关系解题。 一、挑战例题 例1、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9小时完成。 (1)把( )看做单位“1”。 (2)甲队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乙队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 (3)甲、乙合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4)合做3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5)如果合做2小时后,剩下的由甲单独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做完? (6)如果合做2小时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做完? (7)合做3小时后完成剩下零件两人合做还需要多少小时? 例2、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45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18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例3、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10天,乙队需15天,丙队需20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6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例4、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要60分钟, 乙需40分钟,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 误了5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二、挑战练习 1.修一栋楼房,甲公司单独做5个月完成,乙公司单独做6个月完成。 (1)合做2个月完成这栋楼房的几分之几? (2)如果合做2个月后,剩下的由甲公司做还需要多少个月做完?

六年级思维训练A

【ysm】六年级思维训练A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行驶1.4小时后,已行路程与末行路程的比是5 :6,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平均6人套得5只小兔,15人套得2只小猫,10人套得1只小猴,结界每人分1只小动物玩具还多4只,参加玩套圈游戏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为21.98米,高是1.8米。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吨,这堆沙子重多少吨? 4.建筑工地储存了一批水泥,当用去这批水泥的30%后,又运来160袋,这时比原来储存的水泥还多,那么原来储存了水泥多少袋? 5.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 小时甲车到达中点,这时乙车距甲车有50千米,甲 乙两车速度之比是3 :2.两城相距多远? 6.一个小组有12人,一次数学测验,小明生病没有来, 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小明补考后,他的成绩比 12个人的平均分高5.5分,他考了多少分? 7.某班一次集会,请假人数和出席人数的比是1 :9, 中途又有1人请假离开,这时请假人数与出席人数的 比是3 :22. 这个班有多少人? 8.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定价,又以 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有成 本是多少元? 9. A B两地的公路长384㎞,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 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 千米,甲车先开出64千米后,乙车才出发,乙车出发 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10.水果店运进甲乙两筐苹果共重65千克,如果将 甲筐苹果的放入乙筐,这时甲乙两筐苹果的质 量比是7 :6,甲乙两筐苹果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11.客车从甲地出发,同时货车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 1小时后在距中点1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 小时后,客车到达乙地,货车还有全程的没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一段圆柱体木料,如果分成两段圆柱体木料,表面 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 柱体,表面积将增加80平方分米,求原圆柱体的表面积。 13.两人一起做排版工作,甲计划做这份工作的, 结果他先完成任务后,又替乙排了24页,这时他们排 版的页数的比是5 :3。这次排版共有多少页?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一根钢管截取它的1∕3后,还剩2.4米,截取的钢管是多少米? 2,养猪场今年养猪200头,比去年多养1∕4,今年比去年多养多少头? 3,某厂现在制造一台机床只用25∕3小时,是原来时间的5∕6,现在生产一台机床比原来节约多少小时? 4,加工一批零件,已做好了420个,比这批零件总数的3∕5还多12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一袋大米重量的3∕5正好等于一袋面粉的12∕25,这袋大米重80千克,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用去8升汽油,比剩下的汽油多3∕5,汽车的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升? 7,某厂生产一种产品,现在每件成本是12.16元,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成本比原来降低了多少元?

8,一堆煤重160吨,第一天运走了2∕5,第二天运走余下的2∕3,还剩下多少吨? 9,一种药品原价是1.2元,第一次降价1∕4,第二次又降价1∕5,第二次降价后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10,一根绳子长7.2米第一次剪去1米,第二次剪去一部分,两次剪去的和正好是剩下的1∕3,第二次剪去了多少米? 11,有两堆煤共重76.5吨,第一堆用去4∕5,第二堆用去3∕4,剩下的煤同样多,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12,六年级三个班,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13,丙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1∕11,丙班比甲班少4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3,甲养的羊比乙多养15只,甲卖出其中的1∕7,乙买进其中的1∕8,这时甲、乙的羊相等,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只羊? 14,有两堆砖,第一堆有450块,第二堆有612块,从两堆运走相等的砖后,余下的第一堆占第二堆的5∕8,运走了多少块砖? 15,六年级两个班共有104人,总共选出14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甲班选了全班的1∕7,乙班选了全班的1∕8,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五升六数学暑假衔接讲义-分数简便运算

五升六数学暑假衔接讲义-分数简便运算(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五课时 分数简便运算 一、直接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107×103+107×107 (65+87)×24 1312×12+13 12 263×7 5 ×39 536834.383?+? 二、变形后能简算的 (271-361)÷9 1 537632124?+÷ 201128.245.7542?+? 37 17251371725737292517?+?+? 137681801372013613713627?+?+? 三、拓展延伸 126125127? 2012 2011 2011? 51326275274326275-??+

1998÷1998 1999 1998 512125611281641321161814121++++++++ 四、不能用简算的 87÷98+87÷91 24÷(98-116) 4241×23-42 41÷23 五、基础练习 ?45(9151-) 9×65+65÷91 (83+271)×8+27 19 1913352219133548÷+÷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74×98+73×9 8 5034×74-74×509 43×5687+4481×43-43 (43+232)×8+23 7

六、拓展提高练习 例1、58 57 57? 411412001÷ 巩固练习:199819971997? 51151601÷ 例2、 472723 712716?÷+? 35 225533951?+?+? 巩固练习:361911361117?+? 15 492911615132294?+?+? 例3、20122011)2012 220113(??- )()(71 5121752++??? 巩固练习:20102009)2010320095(??- 9 871 )1091981871(??÷?+?+?

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题

小学六年级思维能力题 一、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一衣带()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别 牛鬼蛇()通广()快人()口如()览无余 手无寸()证如()清水()而不()事求是 虎口余()死存()羊补()不可()门而入 二、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丰富多姿,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歇后语,展示一下吧!歇后语:空中挂袋子——()泥菩萨过河——() 歇后语:哑巴吃黄连——()丈二和尚——() 三、填字组词,你还能写一些吗? 七()八()千()万()自()自()七()八()千()万()自()自() 七()八()千()万()自()自()七()八()千()万()自()自()四、下面这些成语的出处都关系着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你能用线把相关的人和事连接起来吗? 负荆请罪勾践 完璧归赵廉颇 卧薪尝胆诸葛亮 闻鸡起舞蔺相如 草船借箭祖逖 你还能写几个吗?这其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还知道这个人的相关知识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五、你能分别写出含有“花、红、柳、绿”这四个字的诗句吗?比一比谁写得多! 花:出自《》作者: 红:出自《》作者: 柳:出自《》作者: 绿:出自《》作者: 六、你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能写下来吗?相信自己能行。 1.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2. 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此时的感慨。(古诗名句) 3. 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人名言) 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培训

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 培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授高效的学习方法 指点精妙的解题技巧 审核:王楚红(东华大学硕士)

3

目录 第1讲认识成语.............................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讲总分式段落...........................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讲改写句子.............................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4讲承接式段落...........................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5讲修改病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6讲文章的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7讲修辞手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8讲动作的细节...........................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9讲简单关联句...........................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10讲神态的刻画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1讲标点符号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12讲心理的描写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5暑假乐读教育五升六“强化基础·快乐作文”语文衔接培训 第1讲认识成语 姓名:分数: 一、查成语词典接龙: 1、美不胜收—()—()— ()—() 2、海阔天空—()—()— ()—() 3、目瞪口呆—()—()— ()—() 二、“然”字开花。 ()然失色()然不 顾()然不动()然成 风()然大悟 ()然不同()然不 觉()然自若()然一 新()然大物 ()然开朗()然无味()然纸上()然而生()然从命 ()然大波()然大 怒()然一身()然泪 下()然而止 ()然不同()然悔 悟()然入梦大义() 然道貌()然 举座()然毛骨()然顺其()然一目()然秩序()然 三、按要求填空,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 1、这三个成语都有一个表示绿色的词,它们分别是()、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4

卫星思维训练中心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卷四 姓名: 一、填空。 (1)“凸”有()画,笔顺是(),第四画的名称是()。 (2)“贯”第一画的名称是()。 (3)“鼎”字共有()画,她的第六画应是()。 (4)如果你不认识“糜”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5)如果你不会写“zhì烤”的“zhì”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6)《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深、入、浅、出”四个字的先后顺序是()。 (7)“戒”字是()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 二、查字典,给下面带点的多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却:①表示转折;②向后退;③推辞;④去,掉。 (1)了却了一桩心事,心里真轻松呀!()(2)在困难面前不应退却,而应迎难而上。()(3)一位先生却以为我住在那里不相宜。()(4)好意难却,我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2、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 (1)独在异乡为异客。()(2)动物园里有许多珍禽异兽。() (3)他诧异地看着我,一动不动。()(4)小明的父母离异了,他只好跟奶奶住一起。()3、把下面的词语和它们的意思写在一起。(只写序号) 词语:①凝视②浏览③游览④视察⑤端详⑥注视 意思: A.从容地走着看。() B.仔细地看。() C.注意地看。() D.大略地看。() E.上级人员到下级机关检查工作。() F.聚精会神地看。() 三、、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填入“站立”的同义词。 (1)上海大厦()在黄浦江畔。(2)伟大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 (3)同学们()在烈士墓前默哀。(4)一排排的白杨树像()的哨兵。 四、请写出下列成语的主角。 铁杵成针()胸有成竹()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铁面无私()纸上谈兵() 五、请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A.项羽——() B.诸葛亮——() C. 吕蒙——() D.祖狄——() E.匡衡——() F.廉颇——()六.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世外桃园()再接再励()忧心冲冲()直接了当()穿流不息()按步就班()莫名奇妙()搬门弄斧()手屈一指()迫不急待()感恩带德()天然屏帐()不记其数()义不容词() 七.给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京口瓜洲一水间.()。(4)欲将.()轻骑.()逐。 (5)忙趁东风放纸鸢.()。 八、在下列括号内填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名,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借荆州——有借无还()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用兵——神出鬼没()进曹营——一言不发 ()念佛——一本正经()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招亲——凡心难丢

五升六暑假讲义 分数乘法讲义

分数乘法预习讲义 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1】小明、小红和小芳是三个好朋友,一天小明过生日买了一个蛋糕,他们三人一起吃蛋糕,每人吃9 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小结】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例2】计算 543? 6125? 15207? 5117 5? 练一练: 1、计算 131811? 12103? 422417? 3515 4? 2、算一算,填一填 5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5时=( )分 =吨20 17( )千克 【例3】计算 2513? 5654? 2735? 918 74? 二、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例4】1桶水有8L 。3桶水共有多少升?21桶是多少升?4 1桶是多少升?

【小结】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练一练 1、计算 =?1639 =?1638 =?16 1532 =?659 2、列式计算 (1)100m 的41是多少米? (2)150kg 的5 3是多少千克? 【例5】李奶奶家有一块公顷2 1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番茄的面积占53。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种番茄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小结】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用字母表示为 c a d b c d a b ??=?(ɑ≠0,b ≠0) 练一练 小神算手 =?5251 =?3271 =?2543 =?7 253 【例6】一种鱼游泳的速度快的,它的速度 109千米/分。王叔叔的游泳速度是这种鱼的45 4。 (1)王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2)30分钟这种鱼可以游多少千米?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6

卫星思维训练中心六年级冬令营语文思维训练卷六 姓名: 一、查字典。 1、“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声母();用部首查字法,部首是(),除部首外有()画。“疾”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①病,身体不舒服;②恨;③快,迅速;④疼痛。“疾驰”的“疾”意思是()。 2、“鼎盛”的“鼎”,用数笔画查字法,应在()画中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3、“置之不理”的“置”字,第9笔笔画的名称是();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后查音节();“置”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搁,放;②设立,布置; ③购置。在“置之不理”一词中,“置”的意思应取第()种。 二、下面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鬼计多端是非不分神机妙算栩栩如生B.波澜壮阔川流不息狂风呼啸饱经风霜 C.成千上百千里迢迢摩天大楼完壁归赵 三、填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李()应()不()良()诤()秉()夜() 四、选字填空。 1、墓慕幕暮开()爱()()色坟() 2、半拌胖泮伴绊叛畔判 旧社会出生的,曾经给牲口()过草料、养过猪牛羊的,身体肥()的姓()的青年,()随着同村的一位士兵进入革命队伍。后来,由于放松要求,蜕化变质,()夜三更窜到一个湖()投靠敌人,背()了祖国,成为革命的()脚石,最后被人民法院()罪。 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了”字共2笔;“阳”字共7笔;“扬”字与“张”字都是7笔。() 2、“詹”字由“刀、仄、言”3 个独体字组成。() 3、“耀”的意思是光线强烈地照射,所以“耀”字查“光”部。()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肯定句: 3、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改为“被”字句: 七、修改病句。 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3、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4、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5、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6、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改进了就好。 八、扩句和缩名句。 扩写:1、小女孩表演了节目。 2、他很快乐。 缩写:1、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九、扩充句子。 1、()的爷爷()地给孩子们讲故事。 2、人们怎么会不说大兴安岭()? 3、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寒冬季节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 十、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失去亲人的痛苦她能承受得了吗?()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3、虽然风雪很大,但是焦裕禄还是去访问老贫农。() 4、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5、“‘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

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诗歌浅显赏析

个性化辅导讲义 年级:六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课题诗歌的初步把握(浅显的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2、能够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内容 江雪我们爱你啊,中国 柳宗元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 教师引导学生从已学的小学诗歌中引出对诗歌的理解。 仔细观察这 两幅图,你会想起 哪些诗呢? 新课导入

【知识梳理】 诗歌的基本简介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小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的历史起源 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 个地区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 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 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 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 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的主要特点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

六年级思维训练

六年级上册每周数学思维训练题(1-16) 来源:未知| 作者:陈玲晓| 浏览次数: 1744 | 发表时间:2011-11-28 15:52 第二周思维训练题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1)3/10+3/10+3/10=()×() (2)2/9+4/9+8/9=()×()=()×() ★★小明每分钟步行3/50千米,4/5分钟步行多少千米? ★★一个长方形长5/8分米,宽2/5分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 少? ★★一堆煤4/5吨,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1/5,第一次用去多少吨? 还剩下多少吨? ★★★一堆煤4/5吨,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1/5,还剩下多少吨?

第三周数学思维训练题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1)3/5×15/16×8/3(2) (5/14+8)×2 (3)3/7×1/3+1/3×4/7(4) 2/5×9+2/5 ★★列式计算 (1)5/6与3/4的差的6/7是多少?(2)12的2/3减去1/3是多 少? (3)1/2与1/3的和的3/5是多少?(4)8的1/4加上3/4是多少?★★★(1)39×37/38 (2)4/7+6/7×4 第四周数学思维训练题 ★想一想,填一填。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2、苹果重量的2/5是橘子的

重量。 把()看单作位“1”;把()看 单作位“1”; 关系式:()×3/5=男生人数关系式:() ×2/5=() ★★你是怎样想的?先填一填,再画一幅线段图看看,然后再计算。 1、学校买来120箱粉笔,用去3/4,用去多少箱? 想:用去3/4,是用去()箱的3/4,所以把()看作单位“1”。 画出线段图: 列式计算: 2、一袋米重25千克,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 想:吃了2/5,是吃了()千克的2/5,所以把() 看作单位“1”。 画出线段图: 列式计算: ★★★拓展练习 一桶色拉油重5千克,吃了1/4。 1、吃了多少千克? 2、剩下的油占全桶油重量的几分之几? 3、还剩多少千克油?(你能用几种方法?) 第五周数学思维训练题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10

卫星思维训练中心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卷十 姓名: 一、缩句。 1.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 2.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明末镇守扬州英勇牺牲的史可法来。 3.著名的刘家峡发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也是黄河流域的著名景观。 4.一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的作文深深地打动了年轻的老师。 5.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雷棣说:“我和妈妈没做什么,不能凭着爸爸的名义享受照顾。”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3.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 二.关联词运用。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更完整。 a)()干什么,我觉得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干好。 b)()我还有不少毛病,()我肯定能改掉。 c)()犯了错误,我()应当提醒自己改正。 d)()我做了件傻事,我()会同在场的那些人一起大笑,不觉得有多难堪。 e)()我们还有胜利的一线希望,我们()不会放弃陆地。 f)()罗斯福不下令杀狼,凯巴森林()不会遭到毁灭。 g)()没有看到一只鸟,他()是去了第二次。 h)( )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革命者()不会屈服。 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读书人拥有现实的世界。读书人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世界。读书人是时间幸福的人。 2)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校园变得美丽、整洁了。(把一句话分成两句话) 3)老师说,广泛阅读课外书,既能()又能()。(补充句子) 4)从追求公平来看,一方面,()公平的分配,()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效率的 提高; 5)但另一方面,超越历史的追求公平, ( )损害效率,()从根本上背离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A.只有才能不仅而且 B.只有就能如果那么 C.只要就能因为所以 D.只要才能既然就会四.修改病句。 1.读句子,在原句上修改。 1)读了《小英雄雨来》,使我们深深感动了。 2)经过努力,小明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改进了。 3)空荡荡的体育场上只有我一个游人和热辣辣的太阳光以及一片绿草坪。 4)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19世纪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五.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2)《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近百余人参观了这次少儿绘画展。(4)她穿着一件白上衣和一顶帽子。(5)每当想起快乐的小学生活,他的眼前就涌现出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6)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7)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8)故宫、长城、三峡大坝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9)在大街两旁,建成了许多高大的高楼大厦。(10)大家在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意外。(11)不爱完成作业的人绝对是一种不好的坏习惯,我们要改正。 六.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1.以“时间”为内容,写以个比喻句。 2.天气太热,简直叫人受不住。(改夸张句)

小学五升六语文提优第一讲

2016暑假五升六课程安排 目的:系统梳理一到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按字词句篇章的结构,分模块巩固,打好基础为六年级的小升初择校做准备。 每天课程设置: 基础部分理论讲解 例题讨论、解析 积累摘抄 词语默写(每天排名) 第一讲汉语拼音归类 一汉语拼音归类 1 声母(23个) 2 韵母(24个) 3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二大写字母常见用法 三其他规范摘抄 四个别特殊字的拼音 1 一 2 不 3 啊 五多音字巧记法 1、单:单(姓)老师说,单(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出售,严重折()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了。 3、喝:武松大喝()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彩。 4、着:你这着(名词)真绝,让他干着(动词)急,又无法着()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 5、蕃:吐蕃(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她,没度量()宽容她。野外测量()要量()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歌载()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静过,但他宁()死不屈,也不息事宁()人。

12、和:天气暖和(),小和()在家和(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稀泥,也不随声附和(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了。” 13、省:湖北副省()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口了,但他执拗()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姓)老师宽宏大度(名词),一向度(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而散。 18、丧:他穿着丧()服,为丧()葬费发愁,神情沮丧()、垂头丧()气。 19、差:他每次出差()差()不多都要出点差()错。 20、扎:鱼拼命挣扎(),鱼刺扎()破了手,他随意包扎()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怨别人埋()头工作。 22、盛:盛()老师盛()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语言伧()俗。 24、创:勇于创()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不是她的大伯()子。 26、疟:发疟()子就是患了疟()疾。 27、看:看()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小说。 28、行:银行()发行()股票,报纸刊登行()情。 29、艾:他在耆艾()之年得了艾()滋病,整天自怨自艾()。 30、把:你把()水缸把()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记而不是唐代传()奇。 32、荷:荷()花旁边站着一位荷()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了工资,她就涨()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数是最奇()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筒炮()羊肉和炮()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一定要有保障。

五升六数学暑假讲义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在计算。 例1、 计算: 92×6 95 ×10 14×289= =?15 48 16×325 43×18= 143×9= 16×16 12= 75×5= 53×0 23 ×6 = 18 5×20= 例2、王明骑自行车上学,每分钟行4 1 千米,25分钟行多少千米?1小时行 多少千米? 例3、小红有48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3 1 ,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例4、爸爸今年42岁,小西的年龄是爸爸的年龄的3 1 ,小东的年龄是小西的年 龄的21 ,小西,小东今年各几岁呢? 【课堂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一根绳子长12米,它的4 3是( )米;它的一半是( )

米。 (2)一堆沙子,每天用去5 2,2天用去( )。 (3)妈妈买了500克葡萄,中午吃了 10 3 ,中午吃了( )克。 二、我是小小神算家,我能算得又快又准! (1)15×52 (2)4×92 (3)4 3 ×1 (4)55×335 (5)83×4 (6)36×13 2 (7)3×185 (8)4×11 2 (9)85 ×6 (10)32×20 (11)109×5 (12)12×3 11 一、我来填一填。 (1)求32千克的8 3 是多少?列式是( )。 (2)求14个7 5 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二、我是小小神算家!我能算的又快又准! 92×18= 95×6= 14×289= 7×19 2 = 16× 325= 43×24= 3 2 ×9= 542×20= 7 5×5= 16 3 ×8= 53×0= 51×4= 四.我会解决问题。 1.五(1)班有48人,其中男生占8 5 ,男生有多少人?男生中有6 5去打扫卫生,打扫卫生的男生有多少人? 2.智民小学共有 63人参加奥数比赛,其中男生占7 1,那么女生有多少人参 加? 3.小飞借阅一本 60页的童话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5 2 ,已经看了多少 页?第二天他应该从哪一页接着看? 分数乘法(二) 【知识要点】 1.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法则: 分子与分子相乘,所得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所得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六年级语文思维能力训练1

卫星思维训练中心六年级托管班语文思维综合卷一 姓名: 一、根据意思,写出带“马”的成语。 1、(走)马(观)(花)—粗略地看;2(汗)马(功)(劳)—立了功劳; 3、(快)马(加)(鞭)—快上加快; 4、(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5、(一)马(平)(川)—地势平坦; 6、(万)马(奔)(腾)—声势浩大; 7、(招)(兵)(买)马—扩充实力;8、(千)(军)(万)马—人马众多; 9、(心)(猿)(意)马——心思不定;10、(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二、补充谚语。 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4、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三、根据解释,用含有十二生肖的词语来比喻人。 1、(过街鼠):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7、(老黄牛):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2、(笑面虎):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8、(小白兔):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3、(变色龙):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9、(地头蛇):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4、(千里马):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10、(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5、(小猢狲):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11、(铁公鸡):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6、(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12、(大懒猪):比喻懒惰的人。 四、按要求写出词语。 1、表示“走”的词语有:()、()、()、(); 2、表示“拿”的词语有:()、()、()、(); 3、表示“看”的词语有:()、()、()、(); 4、表示“说”的词语有:()、()、()、(); 五、按要求写出成语。 1、出自古代神话故事的:(画龙点睛)、(精卫填海); 2、出自寓言故事的:(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3、出自历史故事的:(闻鸡起舞)、(负荆请罪); 六、照样子,写词语。 1、不可相比叫(无比),不取报酬叫(无偿);没有理由叫(无故),没有关系叫(无妨); 2、没有罪过叫(无辜),无根无据叫(无稽);没有边际叫(无垠),没人帮助叫(无援); 3、无闲无空叫(无暇),无缘无故叫(无端);毫无办法叫(无奈),所剩不多叫(无几)。 七、调换句子中的词序,句意不变。 1、小鸟在枝头上唱歌;——(枝头上,小鸟在唱歌。) 2、国旗飘扬在塔顶上;——(国旗在塔顶上飘扬;) 3、多美丽呀,七色的彩虹;——(七色彩虹多美丽呀!) 4、儿童乐园里,碰碰车最好玩。——(儿童乐园里,最好玩的是碰碰车。) 八、将下列句子改成否定句,使意思不变。 1、广场上的人真多。——(广场上的人真不少。) 2、王欣反对这种做法。——(王欣不赞同这种做法。) 3、今天的会议你一定要出席。——(今天的会议你一定不能缺席。)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张丽爱唱歌。张丽爱跳舞。(并成一句)——(张丽爱唱歌和跳舞。) 2、战士们拿起枪。战士们向敌人的阵地冲去。(并成一句)——(战士们拿起枪,冲向敌人的阵地。) 3、老师称赞我。我爱劳动。(并成一句)——(老师称赞我爱劳动。) 4、李怡家有电视机和电冰箱。(改成两句)——(李怡家有电视机。李怡家有电冰箱。) 5、宋琪轻轻走过去把一只苍蝇拍死了。(改成两句)——(宋琪轻轻走过去。宋琪把一只苍蝇拍死了。) 6、同学们夸张聪是个讲文明的好同学。(改成两句)——(同学们夸张聪。张聪是个讲文明的好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