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词语辨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课件

【积累】语序不当主要情况示例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1)表示领属或时间、地方的定语; (2)表名称或数量的定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如“她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动词 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短语)乒乓球(名词)女(名词)运动员”。
4.虚词位置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 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不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 主语前边。
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 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
(2)副词的位置不当。 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 改为 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5.主客体颠倒
8.分句间次序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 系,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如: 病句:“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修改: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因为这两个 分句的动作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 病句:“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 是杰出的学者” 修改:“闻一多先生,是杰出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 勇的革命烈士”。 • 9.前后对应的词语位置不当 病句:“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舒淇和 葛优” 修改:“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葛优和 舒淇”。
解析:该项中,“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 一”一句有误。因为“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只有状况好,才 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如果状况不好,就不能保证行车安全。“状况” 分两面,而“安全”是一面,属于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可以在“的状况”前加“良好”;或去掉“保证”,并在“安全”前 加“是否”。

10+词语辨析(虚词辨析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10+词语辨析(虚词辨析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侧重于表示对数目或时间的估计
词语
诚然 固然 大力 大举 大肆
词义
表示肯定语气,语气重;表示让步,语气比较轻 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示让步,语气也较轻。
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积极方面,含有褒义 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
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词语
词义
虽然
“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
不然
表示如果不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后面所说的情况
否则
“如果不这样”的意思
固然 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表示“本来、当然”的意思。
即使
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词语
词义
尚且
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与之呼应, 表示进一层之意;
词语
词义
常常 往往 经常 不免
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 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
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 现的情况
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 可以构成“经常性”“经常不断”等
口语色彩浓 富有文言色彩 作副词时,表示最高的程度
词语
词义
与其
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
宁可
相当于“宁愿”,常和“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由于
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自从
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起点。
一直 一向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义词的辨析 PPT优秀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义词的辨析 PPT优秀课件

从词义上辨析
1.词义适用的范围。 如:灾难——灾荒 局面——场面 边疆——边境 时代——时期 事情——事故 2.词义程度的轻重。
如:爱好,嗜好
准确,精确
3.词义的感情色彩。 如:保护,庇护。 请求、要求、乞求。 注意:有些词褒贬义不是固定的,必须看具体语境。 如:我们为你的成就感到骄傲。
他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比较骄傲。
(2007广东卷)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 词语,最恰当的 一项: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 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 不可一日 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常用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P11)
1.从词义上辨析 2.从用法上辨析
3.从风格上辨析
方法指津
语素分析法:
将词拆开为语素,然后根据相同的语素了解词义相
同的地方,再分析其不同的语素,辨析其差别。
如: 考查 考察
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辨析 如:阻碍,是动词,主要用作谓语, 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 障碍,是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等。
考题形式:
辨别正误,单选题 考查学生在动态语境中使用词语能 力 选材多为鲜活的语言,报纸电视等 媒体中、畅销书中常见
词语的使用与辨析
高考试题 出处
窜改 篡改
聚集 云集 庄重 郑重
驱除 祛除
品位 品味 演练 演示
融解 溶解
赞扬 赞叹 引导 导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词语解释 莅临 亲临 计划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不是/而是
高考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课件29张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课件29张
“送”比“放”更有力,在这里表现了小媳妇拿出新被子的 不舍和最终的下定决心,内心也有点赌气,跟下文她为小通 讯员献出被子形成了对照。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 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颤动”急促而频繁地振动,生动地写出了野菊花的可爱,也 从侧面写出小通讯员走得快,做事利索。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 的使用

方便面方便方方面面

甘蔗甜甘蔗甘甘甜甜

月亮圆月亮月月圆圆

灌汤包灌汤灌灌包包 拆字联拆字拆拆联联
洁厕净洁厕洁洁净净
看哪个好?
思 维 导 图
示例分析
示 例 分 析
用词要 准确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 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 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 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

成 果 展 示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用词准确生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 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泻”字,表现出月光照在荷叶上的一种安静的景象。而一个 “浮”字,对青雾的动作刻画得很传神,雾气从下往上,渐渐浮 起来,细细体会,给人一种很轻柔的感觉,也十分符合青雾的形 态。
综合探究

综 合 探 究
同样是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和《反对党八股》所用词语在 语体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不同?
《反对党八股》 是一个会议报 告,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所以首先作者自己的语言要生动 活泼,新鲜有力,把道理讲得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带头成为反 对党八股的先行者。文章恰当地 运用了一些俗语、成语、方言词 和比喻句,使文章妙趣横生,富 有吸引力。

9+词语辨析(实词辨析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9+词语辨析(实词辨析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 一般有庄重色彩。
扇动
指像扇扇子一样摇动,中性词
煽动
指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含贬义。
词语
实力 势力 势利 时势 时事
词义
实在的力量,多指军事或经济方面 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中性词 指视财产、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人的恶劣表现,贬义词。
词语
词义
按语 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暗语
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
暗淡
指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
黯淡Biblioteka 多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
翱翔
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
漫游,游历。
词语
词义
把持
“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
操纵
“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保证
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词语
词义
报怨
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
抱怨
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暴戾
,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暴力
指强制的力量,武力;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
爆发
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指力量、情绪等突然发作,或 (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
指突然发作;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
”指夸张地描绘。 指为考查对方而提问
指拷打审问
词语
款待 宽待 宽贷] 滥用 乱用
词义
指亲切优厚地招待 指宽大对待 指宽容,饶恕
指不必或不该用而用了 ”指该用甲而用了乙。
词语
词义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一是要合乎事理;一是要合乎习惯。
“颁布”对象是群体,同“法令、法规、条例、纲领

等词搭配;
用 是否有固定 “颁发”对象是个体,同“勋章、奖状、证书等词搭
对 的搭配对象 配。

“改进”后面只能跟“工作、方法、技术”
“改良”后面只能跟“生活、条件、关系”
(三)用法辨析 3.看其不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有的是有区分的。
近义词
共同义
侧重点
疏离 均表示“疏”的结 “离”只表“疏”的状态
疏远

“远”则是“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义务。这是法定义务,不因双方
约定而免除。
(2)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
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
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信任
善于
答案 B
解析 “称道”是称赞、称述的意思;“称奇”是认为奇妙的意 思。“称奇”比“称道”词义重,根据语言环境,这里应选“称 奇”。“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指信任并依靠,词 义比“信任”重。根据语境,这里应选“信赖”。“善于”是在 某方面有特长,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特别精通;“善于”也有 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意思,但并不含有特别精通之意,程度 比“善于”差得多。根据语境,应选“善于”。
2.语体色彩不同 词语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 雅和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这些我们称之 为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对话、文艺作 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浑厚、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 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中。如:
边练边悟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词语含义用法辨析考点解析(课件)

• 二.题干解析 • 下列句子中的“××”和文中画横线(或加点)处的“××”,含义(用法 /含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比较点:含义、用法或含义和用法 • 三.解题方法 • 1.掌握多义词的义项,能结合语境巧妙分析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 • 2.掌握词性,从语境的结构中分析词语的词性,一般词性不同,用法不同, 意义也不同。 • 3.比较语境,分析结构。确定成分,明确用法和意义。 • 4.比较语境,确定语义的范围和对象,弄清特指和泛指。
• 2.引申义 • 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 • a.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 c.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 d.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 切。 • e.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2023新高考Ⅱ卷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 扰也很容易,只需戴上耳机。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 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 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应该把握什么“度”呢?医学研究告诉 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 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 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 实上,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还可能逐渐升级。 1.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课件29张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课件29张
•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 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
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
切忌七 多义成语,忌顾此失彼
三、巧解近义成语“3步骤”
第1步:通读文段,挖掘语境抓关键 细读文段,详审语境,找出关键词语,挖掘语境中包含的表意侧重点、感 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信息,进而揣摩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 解题的突破口。 第2步:先易后难,排除两项缩范围 结合语境,凭知识积累排除明显错误的一个词语就可排除两项(一组),从 而缩小范围,进入“二选一”阶段。 第3步:再次排除,确定答案要复验 再结合前面所讲知识,对剩余两项所关涉词语进行辨析,最后确定答案。 确定答案后,还要将所选四个词语依次代入语境中,通读复验。
3 B【解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使用对象有误。
4【试题答案】C【试题答案】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 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 一致?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 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 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 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正确辨析和运用成语
复习目标
1.辨析成语误用类型,正确使用成语。 2.准确理解成语含义,能在语境中准确填写。 3.掌握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能够精准辨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6
7.遏制·遏止 原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
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 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一种感情。 (《我为什么而活着》)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 止。
2020年10月2日
7
8.否则 “否则”等于“如果不这样,那么”,
后面不能再出现假设的情况,直接跟结 果。
不重要。 8.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9.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水陆运输的总 称。
2020年10月2日
18
10.老大徒伤悲。 古义:年龄大了。今义:排行第一。
11.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貊。今义:色彩。
1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古义:智慧、力量,此是偏义复词,
放在2020“年10月是2日 ……的”中间)。
10
如“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占一点农田是 难免的”。 注:“未免’’与“不免…‘难免”意义 不同。“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 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 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020年10月2日
11
一、通假字 1.《(诗经)三首》 于嗟鸠兮 于,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
2020年10月2日
9
10.不免·难免
两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
结果。两词常换用。
“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
式。副词,一般作后一小句的状语。
‘‘老栓见了这样子,不免皱了皱展开
的眉 心”。“难免”,指不容易避免,
后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 如“一个
人难免不犯错误”,另外,“难免”是
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
“脱”。 说怿女美 说,通“悦”;“女”
通“汝”。
2020年10月2日
12
2.《离骚(节选)》 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 3.《孔雀东南飞(并序)》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4.《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缺霹雳 列,通“裂”。
2020年10月2日
13
5.《词七首》 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强调智。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 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020年10月2日
19
15.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16.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
亲。 1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 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 样子。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2020年10月2日
2
3.萧索·萧条
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
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如“苍黄的
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荒村”。萧条:
可用以形容经济衰微,经济不景气;也
度,②表示另提起 一事。
2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
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 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作表 因果关系的 连词。 学者,古义:泛指求
可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2020年10月2日
3
4.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两个成语都形容十分紧迫,但有区
别,“刻不容缓”是一分一秒也不 容许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势紧迫。 “迫不及待”是“急迫地不能等待” 的意思,多形容心情迫切。
2020年10月2日
4
5.嗜好·癖好 原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
6.《六国论》 暴霜露 暴,通“曝”。读pù,冒 着。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读
yàn,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2020年10月2日
14
7.《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
下加的美称。读fŭ。
8.《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
糊”,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读mù。
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读
zhì。
2020年10月2日
15
9.《项脊轩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
的。
10.《五人墓碑记》
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
财,钱。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通“捂”,
2020年10月2日
20
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
为母数、子数连用,中间不用“分”和 “之”。今义:数词,基数词。
2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 副词,很,十分。
2020年10月2日
21
2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支: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
2020年10月2日
8
9.反而
“反而”是语气副词,它表示出现的情
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 或按常情在某前提
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反而”
可用在单句中,但更常见的是用在复句
中。例如:有些演员唱 歌、演奏必伴之
摇摆、扭屁股的动作,以为可以赢得观
众,谁知不但没有博得喝彩声,反而引
起了多数观众的议论和指责。
插。
2020年10月2日
16
11.《登泰山记》 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
二、古今异义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今义:水大的样子。
4.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
2020年10月2日
17
5.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6.感君区区怀。 古义:真情挚义。今义:数量少,事物
四、词语辨析 1.·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 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 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 爆 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等, 不能用前者。
2020年10月2日
1
2.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原句: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
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 去。(《故都的秋》)
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 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 (《灯下漫笔》)
嗜好:指特殊的爱好。癖好:指习 惯性的偏爱,因为有偏爱,多用于贬 义。
2020年10月2日
5
6.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原句: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
见不鲜的。(《灯下漫笔》) 数见不鲜:指经常看见,不再新奇,
偏重次数。数不胜数:形容很多,数 不过来,偏重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