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 课件全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期末总复习课件 全册专题课件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期末总复习课件 全册专题课件


黯然失色(àn )

C.秀颀(qí)

殚精竭虑(dān)

D.婆娑(suō)

意趣盎然(àng)
2021/11/5

悄然(qiāo) • 惟妙惟肖(xiào)
• 黝黑(yòu) • 连绵不断(jǐn)
• 濒临(bīn) • 摩肩接踵(zhǒng)
• 炽热(zhì) • 潜滋暗长(zh•ǎng)
【点评】A悄然(qiǎo) ,正襟危坐(jīn);B黝黑(yǒu ),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 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 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 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2021/11/5
【点评】A词语搭配不当,“水平”不能“发扬”, 把“发扬”改为“发挥”。B“防止”与“不”的使 用,导致表达的意思与本意相反,去掉“防止”或 “不”。C正确。D缺少主语,去掉“使”。 【答案】C
yǒu
•)
)• qiè ) xiān

) xià • ) chóu

2.易错字形。
xiè( 泄 )气 xián( 娴 )熟 蒙mèi( 昧 ) hàn( 颔 )首低眉 妥tiē( 帖 ) 不能自yǐ( 已 ) 旁逸xié( 斜 )出 推chóng( 崇 )
2021/11/5
qiān( 签 )订 zhàn( 湛 )蓝 藏污纳gòu( 垢 ) 重岩叠zhàng( 嶂 ) suǒ( 琐 )屑 diàn( 惦 )记 巧妙绝lún( 伦 ) 序mù( 幕 )
燥 zào( 殖)热 繁 zhí( )
不chuò( 辍 ) 诚huáng( 惶 )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藤野先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藤野先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 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 “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 憎恶的感情。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 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 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交代了作者弃医从 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 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课导入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老师们一路陪 伴着大家成长,其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呢?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令他终身难 忘的老师。他是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这位老师吧。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 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 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 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彷徨》《野草》 《朝花夕拾》等。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读课文,体会作者独到的语言魅力。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作者远大的抱负与当时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写日本“爱国青年”,反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
第(4-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 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译文: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
自然之美
导思1.你从这首诗 里读到了怎样的自 然美景?
意向
导思3:诗中选取了哪 些意向?意向与感情 之间有何关系?
情感
导思2.从诗歌中你 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关键词: 孤独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导思4:诗人是如何将 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的?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难点探究】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光影相映 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 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 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 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 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 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 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放牧的人赶着牛 群回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 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 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 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 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 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 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课件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 道,谈起。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 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 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整体感知 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粲然( càn ) 广袤( mào )
藏污纳垢( ɡòu ) 正襟危坐( jīn )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郁闷而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 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 谨的样子。
知识备查
背 人景物资介料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 出身贵族。创作时期长达60余年,作品深刻地反映 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 无情揭露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另一方面,宣传对恶不抵抗,想以“自由平等”的 小农社会来代替沙皇制度。代表作有《哥萨克》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ké )蛋壳 壳
(qiào )地壳
(xiāng )互相 相
(xiàng )面相
预习检查 形近字
hùn( 混 )杂 gùn( 棍 )棒 kūn( 昆 )明
piān( 偏 )破 bān( 颁 )发 pín ( 频 )繁
zhū( 侏)儒 zhū( 诛)杀 植 zhū( 株)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器宇:气概,风度。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 禁锢:束缚,限制。 风姿:风度姿态。
深层探究
阅读第9段,解决课文批 注的最后一个问题:“‘看 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 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 有何深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物画像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物画像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精读细研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目光比作钢刀, 写出了托尔斯
泰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夸张的比喻,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
生动形象,突出了他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主旨归纳
这篇人物小传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 法,对托尔斯泰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不但 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 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第二单元 人间大爱
8* 列夫·托尔斯泰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走近作者
4 背景资料
5 文体知识
6 字词梳理
7 整体感知
8 精读细研
97 疑难探究 8 7 180 主主旨旨归归纳纳
11 写作特色
12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 泰的眼睛的特点。(重点)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分析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 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


斯 泰
(6-9段) 描写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第3段作者写寻求知识包括了哪几个方面?
1.了解人类心灵; 人 2.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 自然
人 类 知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社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 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谈谈你对第4段开头一句话含义的理解。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 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 类苦难的良知。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哲理 散文的特点。(重点)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 解其哲理意蕴。(难点)
3. 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 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 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 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 的分析》等。
永久的生命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 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 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 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 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知识
哲理散文 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 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 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 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 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
多音字
( há)o呼号 号
( hà)o号角
( chà)n震颤 颤
( zh)àn颤栗
词语集注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 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 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 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 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 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 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 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 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 行吗?)
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 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 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 桥从没出过事……” 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 分坚固。
说明语言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 一词,去行吗?)
字词积累
jiā 嘉 dǒu pō 陡坡
hú xíng 弧形
yún chèn 匀称
gǒngqiáo 拱桥 hé xié
和谐
zhāng zhuó 张鷟
wéi miào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 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 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 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 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 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 识的书籍和文章,如《中国古桥与新 桥》,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 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