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研究概要

合集下载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探讨及提高脂溶性药物回收率的方法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探讨及提高脂溶性药物回收率的方法

[
1]
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和 各 种 检 测 技 术 的 不 断 更 新,微 透 析 技 术
的应用范围进一步 扩 大. 目 前,微 透 析 技 术 被 广 泛 用 于 药 物
在体内、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药动学研究 [6].
据F
i
cks 扩散 定 律,膜 表 面 积 越 大 扩 散 速 度 越 快,回 收 率 越
采用增量法对新探针、使 用 过 1 次 和 使 用 过 2 次 并 经 过 恢 复
处理的探针进行体外回收率 实 验,结 果 显 示,使 用 过 1 次 和 2
次并经过恢复处理后 的 脑、血 探 针 对 黄 芩 苷 的 回 收 率 与 新 探
灌流速度;如果透析液中药物浓度较低,在保 证 收 集 到 的 样 品
,具有连续取样、动态观察、定量 分 析、采 样 量 小 和
度、探针使用次数、探针植入时 间、灌 流 液 的 pH 值、温 度 和 探
透析探针,人们将其 应 用 在 脑 微 透 析 的 神 经 科 学 领 域. 随 着
1.
1 半透膜长度 微透析探针膜越长,膜 表 面 积 就 越 大. 根
采样技术
c
r
od
i
a
l
s
i
spr
ob
e
sand me
t
hod
st
oimpr
o
v
et
he
yo
y
r
e
c
o
v
e
r
fl
i
s
o
l
ub
l
es
ub
s
t
anc
e
s
yo
po
,

磷酸川芎嗪制剂研究概况

磷酸川芎嗪制剂研究概况
1 0 0 7 0 0 : 3 .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 0 1 1 l 3 ) 摘要 : 川芎嗪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 生物碱 , 具有扩张血管 、 抑制血 小板聚集、 改善脑缺血状况等 多种作 用。 目前 , 川 芎嗪主要是 以盐的形式存在的盐酸川芎嗪和磷酸 川芎嗪 。现将磷 酸川芎嗪的制剂研 究进行综述 , 以便提供参考。 关键词 : ” l 芎嗪 磷酸 川芎嗪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 0 1 — 0 0 4 0 — 0 3
The r e s e ar c h Oi l pr o gr e s s o f t e t r a me t hy l p yr a z i ne pho s ph at e pr e par at i on
L i u L i q u n C u i X i a o l a n 2 0 u Y u n z h i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a r m a c y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o h h o t 0 1 0 1 1 0 , C h i n a ; 2 . I n s t i t u t e 0 f C 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 C h i n a A c a d e m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7 0 0 , C h i n a ; 3 . B e i j i n g Z h e n g d a L a Z h o u Me d i c a l S c i e n e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t d . D e v e l o p me n t C o . , B e i j i n g 1 0 1 1 1 3 , C h i n a )

磷酸川芎嗪滴丸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磷酸川芎嗪滴丸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39A9@ 血药浓度的测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磷酸川芎嗪标准品,
用#IE?的磷酸缓冲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浓度系列分别为2,29@F,29BB,39HA,A93@H,C9@H,3@9 H,@H,H2,322,@2287/O。
血样的处理 取血浆29H8’,加入#IE?的磷酸 缓冲液29H8’,混匀,加入石油醚F8’,在漩涡混合器上 充分混匀@分钟,以A2220#8 速度离心H8$;,吸取有 机相,紫外分光光度法,在@B?;8 处测的吸光度值。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空白血浆29H8’,加入配制 好的标准溶液29H8’,配制成浓度为2,292HA,293CC, 29@3A,29?HA,A9F3A,C9?@H,@B9A22,?39J22,32J9@22, 3@@9?H87/O,同法处理,测定吸光度值。 39A9A 方法学评价
精密度和方法回收率的测定 空白血浆加入标准
液配制成 293CC,@B9A22,32J9@2287/O 三个浓度样 品,同法测定。各个浓度连续测定H次,并且连续测定 H天。计算日内、日间精密度,以及方法回收率。
计算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 以安徽皖南医学
院孙瑞元等提供的 P:Q软件计算,磷酸川芎嗪滴丸的 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及生物等效性。
@ 结果
@93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将测定的吸光度值与血药 浓度进行直线回归,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如下:
!"* 试剂 四氮唑(449)购于 ’70/5公司。超氧化 物歧化酶(’B()、丙二醛(C(3)检测试剂盒均购于南 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动物 ’(大鼠2$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体重*$$!*+$0。 !"2 方 法 大 鼠 随 机 分 成 2 组,每 组 !$ 只。参 照 1G805方法[!]并予改良制备。!$% 水合氯醛 $"./K/

阿魏酸、川芎嗪微透析脑探针回收率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阿魏酸、川芎嗪微透析脑探针回收率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阿魏酸、川芎嗪微透析脑探针回收率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廖卫国王利胜范文涛李周余健烨廖丰蕴吴银爱巴文强王玎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21期[摘要] 建立阿魏酸(FA)、川芎嗪(TMP)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校正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为进一步的体内微透析试验提供依据。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液中FA,TMP的含量,分别计算探针的回收率;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减量法)分别考察流速、浓度、温度对FA,TMP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探针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

增量法和减量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探针体外回收率近似相等;相同的条件下,FA,TMP探针体外回收率在流速为1~2.5 μL·min-1均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在25~42 ℃均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而在同一流速下,探针体外回收率与FA,TMP浓度均无关;此外,FA,TMP的探针回收率在4个浓度循环中的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且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浓度差法的日内重复性良好。

脑探针在大鼠体内8 h内的回收率可维持相对稳定,但不同的脑探针回收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示每次在体动物实验均需进行探针的回收率校正。

微透析技术可用于FA,TMP的脑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体内同时研究FA,TMP探针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微透析;阿魏酸;川芎嗪;探针回收率[Abstract]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cting microdialysis recovery of tetramethylpyrazine (TMP) and ferulic acid (FA)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further in vivo microdialysis experim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FA and TMP in dialysate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probe recovery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flow rates, medium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in vivo probe stability on the recovery of FA and TMP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method (incremental method and decrement method). The recovery obtained by incremental method were similar to by decrement method. The in vitro recovery rate of FA and TMP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1-2.5 μL min-1, and in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25-42 ℃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FA and TMP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probe recovery under the same flow rate. In addition, the recovery of TMP and FA remained stable and showed similar tren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our concentration cycles, indicating that the intra day reproducibility of th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method was good. The recovery of brain microdialysis probes in vivo 8 h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stable, but certain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different brain microdialysis probes, demonstrating that each probe was required for recovery correction in vivo experiment. Microdialysis sampling can be used for the local brain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FA and TMP, and retrodi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in probe recovery of FA and TMP in vivo.[Key words] microdialysis; ferulic acid; tetramethylpyrazine; probe recoverydoi:10.4268/cjcmm20152129脑微透析(brain microdialysis,BMD)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生物活体采样技术,具有对脑组织损伤程度小、灌流液流体静力压对大脑的影响作用小,且透析液不与脑组织直接接触的优点,为目前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药理提供了有力的采样技术,是在动物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研究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情况、监测脑内游离药物的分布和神经递质变化的有效方法[1]。

川芎提取物经皮给药后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川芎提取物经皮给药后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川芎提取物经皮给药后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目的:研究川芎提取物有效成分阿魏酸的经皮渗透特性和体内药动学,建立其经皮渗透的体内外相关性。

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CD-1裸鼠腹皮作为渗透介质,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在CD-1裸鼠腹部植入线性探针,以PBS为灌流液,采用微透析取样法进行体内药动学试验,用HPLC测定接收液、透析液中阿魏酸的含量;采用反卷积分法对体外透皮数据和体内药动学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透皮速率为(0.094 4±0.049 4)μg·cm2·min,经皮给药后阿魏酸Cmax 为808.91 μg·L-1,Tmax 为183 min。

体内外相关系数为93.61。

结论: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可快速透过皮肤,利用阿魏酸体内外透皮的相关性,可以采用简单的体外透皮的方法研究其药动学变化。

标签:经皮给药;川芎提取物;阿魏酸;Franz 扩散池;微透析;药动学;反卷积分法对于经皮给药制剂,药物只有透过皮肤才能在局部或全身发挥作用,对外用制剂的经皮渗透性及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药物在皮肤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局部药代动力学过程。

目前评价外用制剂经皮渗透特性的主要方法是Franz扩散池法[1],它简便易行,操作简单,结果重复性好。

而对外用制剂的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皮肤的取样至关重要。

微透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皮肤的取样技术,具有在体(in vivo)、原位(in situ)、在线(online)、实时(realtime)检测[2]的优点。

但微透析设备昂贵、样品量少,由于受到回收率的影响,样品浓度低,它的普及性没有Franz扩散池法高。

因此有必要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用更为方便的体外方法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3],在中药复方如复方南星止痛膏、伤湿镇痛膏、麝香海马追风膏等外用制剂中具有广泛应用,其指标性及有效成分主要是阿魏酸。

中药川芎中川芎嗪提取工艺优化的探索

中药川芎中川芎嗪提取工艺优化的探索

中药川芎中川芎嗪提取工艺优化的探索【摘要】目的考查川芎药材有效成分川芎嗪提取的影响因素,优化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川芎最佳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以HPLC〔条件为Kromac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甲醇-1%醋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室温〕作为优化分析手段。

结果川芎的最佳提取工艺:80%乙醇(含5%乙酸)12倍量,超声提取2次,45 min/次。

盐酸川芎嗪在2.02~60.6 μg/ 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 205X-11 452,r=1.00平均回收率为 101.70,RSD=2.79%。

结论该实验对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的提取效率高,检测快速准确。

在此HPLC条件下川芎嗪和其它成分之间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关键词】川芎川芎嗪高效液相色谱Abstract:ObjectiveTo take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Rhizoma huanxiong's extraction into account and optimize the extractivecraft.MethodsTo adopt crosscut experiment and explore the best extractive craft. The experiment was based on HPLC whose condition contained Kromacil C18(150mm×4.6mm,5μm),the flow phase which methanol to acetic acid was 25 to 75,velocity of flow with 1.0ml per min,checking wavelengh with 280nm and the temperature with room temperature. ResultsRhizoma Chuanxiong's best extractive craft were as follows: ethanol 80%(include 5% acetic acid) and 12 times' quantity. Extraction method was ultrasonic wave with 2 times and 45min per time. Tetramethylpyrazine had good linearity relationship at the range of 2.02~60.6μg/ ml.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20 205X-11 452, r=1.00. Average reclaim rate was 101.70,RSD=2.79%.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great efficient. Under this condition of chromatogram tetramethylpyrazine can be obtained satisfying separation.Key wordsRhizoma Chuanxiong; Tetramethylpyrazine ; HPLC中药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川芎嗪对回收红细胞和机体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川芎嗪对回收红细胞和机体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生冒堕鏖塞旦蜃堂!Q竖生!圣旦筮!鲞筮12翅£丛塑垦墅£竖丛鲤:堡丝塑!,!尘:兰:丛!:!兰
川芎嗪对回收红细胞和机体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l·
·论著·
罗艳霞 马武华黎玉辉郑俊奕 陈鸶 刘东梅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同收自体血中红细胞及回输血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价提高红 细胞回收率的价值。方法4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收集血液前静脉滴注川芎 嗪,并在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加入川芎嗪。检测回输血液样本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 胞压积(HCT),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测定术前、回输血后即刻、术后24 h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rr)、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纤维蛋白原(FiB);描记术前、回输血后即刻血栓弹性描记图(TEG)。对照 组不了静脉滴注11I芎嗪,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不加川芎嗪。结果试验组红细胞回收率高于对照组 (75.3%±8.3%埘66.5%±5.3%,P<0.01);与术前比较,试验组同输血后Hb、HCT、PLT计数明显降低 (P<O.01),PT、AVIT、反应时间(R)显著延长(P<0.01),FiB和最大宽幅(MA)降低(P<0.01),但两组 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川芎嗪能提高红细胞回收率,并且未对凝血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ag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reinfusion.
【Key words】Blood transfusion;Autologous;Ligustrazine;Red cell;Blood coagulation
表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4-s,n=20)

川芎嗪的研究概况

川芎嗪的研究概况
摘 要 :川芎嗪是中药J芎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 , I 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从川芎
嗪 的分 析 方 法 、 理 作 用 、 药 临床 疗 效 、 药动 学研 究 、 剂研 究及 结 构 修 饰 等 方 面进 行 了综述 。 制
25 3 含 量测定 取“ .. ” 下的配 伍液 经 0 4 a . . 25 1 项 .5t m微孑 滤 L
川 芎 嗪 的 研 究 概 况
晏 亦林 , 周莉玲
(, 1广东 食 品药 品职业 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02 ; 2 广 州 中医药 大学 中药学 院 , 150 . 广东 广 州 500 ) 14 5
维普资讯
LS I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9N . I Z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8V L1 O 6 H H 0
别 为 0 6 % ,.7 和 0 5 % 。 .4 15 % .1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0 8年第 1 9卷第 6期
膜过滤后 , 2 1 项 下述 色谱 条件 , 按“ . ” 分别在 0吸取 同一批 次 (7 19 的丹红 注射液 0 8m 置 1 n 动进样 2 , 00 3 ) . l 0 r l 0 测定其峰面积 。所得 数据代 入 回归方程 , 0h的 以 0 % 0 2 3 4 6 8 计 结果在 6h内 3种 容量瓶 中, 超纯 水至 刻度 , 行配 制 6份供 试 液 , 续 测定 6 含量为 10 , 算各时间段的相对百分含量 , 加 平 连 含 。 次, 以峰面积计算丹参素 、 原儿茶醛 和丹 酚酸 B的平均 相对标 准 有效成分的峰形 、 量和保 留时间均无 明显 变化 。结果见表 2 偏差 R D分别 为 0 6 % ,.4 S .0 0 1%和 0 5 % 。 .7 表 2 丹红注射液与 1 %氯化钾在 0 9 0 . %氯化钠 24 加样 回收率实验 精密吸取 已知含量的丹红注射液 0 4m , . . l 注 射 液 中配 伍 3种 成 分 的含 ■ 变 化 置 1 l 0m 容量瓶 中, 分别加 入一 定量 的丹参 素钠 、 儿茶 醛和丹 原 酚酸 B对照品贮备液 , 加超 纯水定 容 , 混匀 , 行配 制 6份 , 平 即为 加样 回收率实验供试液 , 连续 测定 6次 , 以峰面积计算丹参 素 、 原 儿茶醛 和丹 酚 酸 B的平 均 回 收 率 分别 为 10 8 ,9 5 和 0. % 9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研究(1)作者:叶勇,周莉玲,晏亦林,黄秋洁【摘要】目的测定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方法采用反透析法测定回收率,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结果反透析法测定的体内回收率与媒介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无关,稳定性良好。

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磷酸川芎嗪的药动学研究,体内研究的反透析法可作为微透析研究中磷酸川芎嗪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in vivo recovery of 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 in microdialysis probes and to study its stability.Methods The recovery of TMPP was detected by retrodialysis method.The effect of flow rates and concentrations on recovery was studied.ResultsTMPP recovery was independent of TMPP concentration in the external medium by using retrodialysis method.TMPP recovery had good stability.ConclusionMicrodialysis sampling can be used for the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TMPP and retrodi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MPP recovery in vivo.Key words:Tetramethylpyrazinephosphate(TMPP); Microdialysis; In vivo recovery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是以透析原理作为基础的在体取样技术,是在非平衡条件(即流出的透析液中待测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它在探针膜周围样品基质中浓度)下,灌注埋在组织中微透析探针,组织中待测化合物沿浓度梯度逆向扩散进入透析液,被连续不断地带出,从而达到从活体组织中取样的目的,它是一种动态连续的取样方法[1]。

近年来,它在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药物分布及代谢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发展速度极快。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phosphate,TMPP)为其磷酸盐,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作者拟采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磷酸川芎嗪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因此有必要测定TMPP体内回收率来评价其体内微透析采样的可行性,本试验采用微透析技术对磷酸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回收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采用微透析技术探讨磷酸川芎嗪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Summit P680 (DIONEX公司),微透析设备(Sweden CMA公司):微透析探针CMA/12 Microdialysis Probe:膜外径0.5mm,活性透析膜长度4 mm,分子量截留值为20kD;CMA/20 Microdialysis Probe:膜直径0.5 mm,活性透析膜长度为10 mm,分子量截留值为20kD;灌注器推进泵(CMA 402 Syringe Pump),灌注器(CMA 1.0 ml Exmire Microsyringe,MS-GAN100)。

磷酸川芎嗪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845-200501)。

SD大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6-003)。

色谱甲醇(DIMA公司),水为纯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3∶2,V/V);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

2.2 空白林格氏液的配制分别称取氯化钠8.590 7 g,无水氯化钙0.2553 g和氯化钾0.298 2 g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 000 ml,用0.22 μm的水系微孔滤膜过滤,超声20 min脱气,即得林格氏液(Ringer's液)。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TMPP标准品3.93 mg置于100 ml量瓶中,Ringer's溶液定容,振摇即得浓度为39.3 μg·ml-1的标准品贮备液。

对标准品贮备液进行倍比稀释得质量浓度分别为0.131,0.393,0.786 ,1.179,1.572μg·ml-1标准品液,均进样20 μl,以标准品浓度(X)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 0.257X-0.0031,r= 0.999 8, TMPP在0.131~1.572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该色谱条件下的最低检测限为5 ng·ml-1。

2.4 精密度考察取0.393,0.786和1.179 μg·ml-1的3种浓度标准品溶液分别在1 d内连续进样5次,进样20 μl/次,另分别在连续5 d内每天进样1次,进样20 μl/次,考察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结果表明标准品液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93%,0.73%和0.68%,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58%,1.25%和1.08%,表明精密度良好。

2.5 体内微透析试验2.5.1 TMPP林格氏液的配制分别精密称取TMPP适量,加林格氏液溶解定容,微孔滤膜过滤,得TMPP浓度分别为0.142,0.710,1.42 μg·ml-1的林格氏液。

2.5.2 探针的植入雄性SD大鼠约300 g左右,腹腔注射20%乌拉坦麻醉,体温维持在37℃,在颈部开一个切口,分离右颈静脉,微透析探针CMA/20用导引管植入右颈静脉,固定探针,然后大鼠移到脑部立体定位仪上,平行于矢状缝上做一中线切口,前囟作为定位脑部探针的基点,坐标为AP, + 0.2 mm, ML, -3.0 mm,DV, - 7.5 mm,用颅钻在相应位置钻一个直径1 mm左右的孔,脑部探针CMA/12用立体定位仪支架缓慢植入,两只探针均以空白Ringer's液2 μl·min-1灌注2 h平衡,之后收集空白样品3份,时间间隔15 min,作为阴性干扰试验样品, 在本试验所采用的色谱条件下,TMPP峰形良好,无杂峰干扰测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分析条件可行。

相关色谱图见图1。

2.5.3 流速对回收率的影响灌流液的流速是影响探针回收率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灌流液的流速越快,其流经半透膜时,膜内外药物的平衡时间就越短,导致回收率越低。

在体内微透析试验中,由于探针外部组织液的药物浓度未知,一般可通过反透析法测定药物经过半透膜时的流失量来间接计算探针的体内回收率。

探针植入平衡后,用TMPP浓度为1.42 μg·ml-1的Ringer's液在不同流速(1.5,2.0,2.5μl·min-1)下灌注探针。

每种流速收集前均平衡1 h,共收集5份微透析液样品,每份30 μl,HPLC法测定透析液中TMPP浓度(Cdialysis)和灌注前Ringer's液中TMPP浓度(Cperfusate),按公式RL=( Cperfusate- Cdialysis)/Cperfusate×100%(公式1)计算TMPP的回收率。

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流速下磷酸川芎嗪的体内回收率(略)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TMPP体内回收率呈降低趋势,这为反透析法测定TMPP体内回收率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2.5.4 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在体内微透析试验中,探针周围细胞外液中的药物浓度是可变的,为了保证透析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能正确反映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变化,探针的回收率大小必须相对稳定,即探针的回收率与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无关,这是利用微透析技术测定细胞外液中药物真实浓度的理论前提。

本实验利用反透析法考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探针植入平衡后,用TMPP 浓度分别为0.142,0.710,1.42 μg·ml-1的Ringer's液以2.5 μl·min-1的流速灌注探针。

每种浓度收集前均平衡1h,共收集5份微透析液样品,每份30 μl,HPLC法测定透析液中TMPP浓度,按公式1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磷酸川芎嗪的体内回收率(略)结果显示,当以2.5 μl·min-1的流速灌注探针时,在3种不同TMPP浓度的透析媒体中,所得回收率很接近,表明在0.142~1.42 μg·ml-1浓度范围内,TMPP的回收率与浓度无关。

2.5.5 回收率的稳定性考察体内微透析试验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同一根探针常常需要连续取样几个小时,如果在长时间的取样过程中回收率发生较大的变化,那就会失去微透析技术本身的意义。

因此,有必要考察TMPP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

探针植入平衡后,用TMPP浓度为1.42 μg·ml-1的Ringer's液以2.5 μl·min-1的流速灌注探针,每30 min收集1次透析液,灌流6 h。

测定透析液中TMPP浓度,按公式1计算回收率,结果见图2。

结果表明,当灌流液流速为2.5μl·min-1时,TMPP体内回收率在6 h内基本保持稳定,脑微透析探针与血液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7.89%和39.69%,RSD分别为9.16%和8.67% ,说明探针的体内回收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 讨论微透析取样技术可以在许多活体组织及细胞外液中在体取样,在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生物取样技术,微透析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①时间分辨性,可连续跟踪体内多种化合物量随时间的变化;②空间分辨性,取样无需匀浆过程,可真实代表取样位点目标化合物的浓度,同时在体内不同部位插入探针可研究目标化合物的体内分布;③提供不含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态小分子化合物,对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④样品因不含蛋白质、酶等大分子物质,可不经预处理直接用于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