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药品使用要求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行为,保证生产环节的安全和质量,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内部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生产、采购、储存、质检、医疗、药师等部门。
第二章中药注射剂的采购管理第三条优质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1.公司采购部门应依据市场情况和公司采购政策,选择并签订合作的具有相关资质的供应商;2.公司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3.供应商应供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
第四条采购合同管理1.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应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周期等基本信息;2.采购合同应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并商定相关检验标准;3.采购合同一经签订,不得随便更改,如确需更改应经双方协商并书面确认。
第五条中药注射剂的验收管理1.采购部门应依据采购合同的商定,对收到的中药注射剂进行检验和验收;2.验收标准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质量标准进行;3.不符合验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应及时退回供应商,并立案记录;第三章中药注射剂的储存管理第六条储存环境管理1.中药注射剂的储存地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储存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合、干燥、无异味、无火源、无照射和辐射源;3.储存地方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灰尘、杂质等对中药注射剂的污染。
第七条储存记录管理1.对每批次入库的中药注射剂应建立储存记录,包含但不限于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信息;2.储存记录应依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并保管至少两年;3.储存记录应定期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中药注射剂的保质期管理1.中药注射剂应依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储存,并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2.储存中药注射剂时应依照先进先用的原则,优先使用即将过期的产品;3.对即将过期的中药注射剂应加强监控和使用,确保及时消耗。
常见药品滴速要求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浓溶液
5ml:500mg
注射液
Patheon Italia S.P.A
100ML静滴15分钟
13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5ml:500mg
注射液
成都天台山
100ML静推15分钟
14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5ml:500mg
注射液
海南普利
100ML静滴15分钟
15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100ml/瓶
注射液
四川美大
成人常用量为每次250-1000ml,滴注速度应低于0.5g/kg/hr(以果糖计)
27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
2mg/支
注射剂
江苏恩华
1.麻醉诱导
:本品应与催眠药(如丙泊酚、硫喷妥、咪达唑仑、笑气、七氟烷或氟烷)一并给药用于麻醉诱导。成人按每公斤体重0.5-1μg的输注速率持续静滴。也可在静滴前给予每公斤体重0.5-1μg的初始剂量静推,静推时间应大于60秒。
45
泮托拉唑钠针
40mg/支
冻干粉针
无锡凯夫
15-60分钟静脉滴完
46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40mg/支
冻干粉针
扬子江
1小时内滴完
47
西咪替丁注射液
2ml:0.2g/支
注射液
山东方明
滴速为每小时1-4mg/kg
48
硫酸镁注射液
2.5g:10ml*5支/盒
注射液
杭州民生
1~2g/h
49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50mg/支
3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100Ml:帕拉米韦0.15克与氯化钠0.9克
注射液
广州南新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为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2.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三、使用程序3.医疗机构应制定中药注射剂使用程序,并告知相关医务人员。
4.医务人员在接受相关培训后,方可参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工作。
5.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按照程序、按照规定的使用量使用。
四、存储管理6.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存储管理制度,确保存储环境符合要求。
7.医疗机构应按照药品的特殊要求,妥善存放中药注射剂,防止受潮、变质等情况。
8.存放中药注射剂的药柜、冰箱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五、质量控制9.医疗机构应从合法渠道采购中药注射剂,并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10.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查验药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等情况,确保药品质量。
11.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颜色、浑浊度、沉淀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
六、使用记录12.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药品批号、使用日期、使用剂量等。
1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注射剂使用记录的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14.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应在一定期限内保存,以备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
七、不良反应报告15.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
16.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并向相关部门定期报告。
八、责任追究17.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8.医务人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如发生违规行为或造成患者伤害,将追究相关责任。
九、附则19.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化的管理措施,并纳入本规定的范围。
20.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医疗机构负责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应及时进行修订并重新发布。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一、概述中药注射剂是指经现代科技手段制备而成的注射剂剂型,以中草药为原料,配以辅料并按一定标准进行混合、加工而制得。
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使用,需要制定管理规定,明确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求和管理措施。
二、临床应用范围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治疗和预防:1. 慢性病的治疗,如肝炎、糖尿病等;2. 急性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发热等;3. 预防疾病,如流感疫苗注射等;4. 重大疫情防控,如新冠肺炎防治等。
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1. 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中药注射剂,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疗程;2.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符合中药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禁止滥用和乱用;3. 严禁私自调整剂量和疗程,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4. 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病人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四、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1.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规范进行;2. 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草药必须符合草药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药材质量检验;3.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应符合药品生产规范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1.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相应的技术力量;2. 中药注射剂的购进、配送、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经过临床医师的指导和判断,禁止非医疗人员直接使用;4.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和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使用合规。
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1. 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处理;2. 针对不良反应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如停用药物、调整剂量等;3. 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和措施应进行记录和通报,以便对同类事件进行预防。
七、中药注射剂的监督管理1. 卫生主管部门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2. 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3.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4. 中药注射剂的相关信息应及时公开,以便公众和医疗机构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保障医院中药注射剂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工作。
3. 管理标准3.1 注射剂采购与管理1.注射剂的采购必需依照国家药监相关规定进行,严格遵从采购流程和程序。
2.采购部门应选择具备良好信誉、合法经营的厂商或供应商购买正规渠道进口的中药注射剂。
3.全部药品采购必需供应合格的进货检验合格证明,确保所购药品质量符合标准。
3.2 中药注射剂的存储与保管1.中药注射剂的存储场合应符合药品储存要求,保持干燥、通风、无异味、防潮、清洁整齐。
2.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储存,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放,防止交叉感染。
3.存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温度、湿度等环境监测,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药品要求。
4.防止中药注射剂被盗、被混淆或过期使用,储存期限过期的中药注射剂必需及时淘汰并记录。
3.3 用药引导与使用1.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务人员必需熟识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用药知识。
2.严禁存在禁忌症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
3.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务人员必需依照临床需要和医嘱合理选择和使用药品,不得滥用或滥开中药注射剂。
4.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必需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依照说明书规定正确准备和使用中药注射剂。
5.严禁私自更改用药方案或用药剂量,必需时应及时与药剂科、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与协商。
3.4 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全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务人员应认真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察看。
2.发现患者显现与使用中药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记录相关信息。
3.不良反应发生后必需及时上报给药剂科和临床药师,医院药剂科应及时上报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 考核标准1.药剂科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的采购、存储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药品相关注射知识

药品相关注射知识
1、皮下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时,患者易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左右交替。
注射针应垂直、完全插入注射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而不是水平插入。
在整个注射过程中,应维持皮肤皱褶的存在。
2、用法用量:本品应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在血透中,通过血管内注射给药。
不能用于肌肉注射。
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刺时,那屈肝素的给药时机应遵循特殊注意事项。
初始剂量可通过一次性静脉推注和皮下注射给药。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给药途径不能肌肉注射。
②在缺乏可靠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脊柱或硬膜外麻醉时应尤其小心。
③关于皮肤坏死的报道非常罕见。
皮肤坏死的部位先出现紫瘢或浸润性或疼痛性红斑点,伴有或不伴有全身体征。
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终止治疗。
中药注射剂用法注意(一)终

中药注射剂使用注意事项(一)1.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到:(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附表1 30种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见附表2《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2.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
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3.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谨慎联合使用。
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
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14.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及含有相同成分(中药注射剂成分见附表3《30种中药注射剂的成分》)的中成药不宜重复应用。
附表1 30种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23附表2 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456789101112注释:1.上表为我院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按照说明书整理,按照溶媒分类,给药途径与相应的溶媒相对应(给药途径不同所使用的溶媒或溶媒浓度不同);上表中药注射剂溶媒分为“(1)注射用水,(2)0.9%氯化钠注射液,(3)葡萄糖注射液(5%或10%、50%、5-10%、10%、25-50%),(4)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1%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6)原液给药,(7)未说明”几种情况。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的不断完善,从2005年起,我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分析其原因有制剂本身的原因,更有临床使用各环节的问题。
为了加强临床的合理使用,卫生部于2008年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进行规范发布了“卫医政发〔2008〕71号文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为其中一部分,目的是通过规范合理使用,减少用药风险。
本期介绍了SFDA发布的生脉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通报,为了帮助临床正确、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介绍给大家,同时对我院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对临床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供临床参考。
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摘自卫医政发〔2008〕7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
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5.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7. 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二、中药注射剂临床注意事项1. 含皂苷成分的药物如: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在摇动时产生泡沫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剂药品使用要求
作者:陈素花
单位:昌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注射剂是一类供注入体内或者直接进入血液的药品。
其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相对其它剂型更严格,安全性和机体适应性差,使用毒副作用大,风险系数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注射剂药品的安全使用国家越来越重视,药品生产企业在说明书中也为注射剂的安全用药给出具体的使用、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为药品安全使用的依据和参考。
现将部分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的使用要求分类汇总如下。
一、现用现配药品
1、复方麝香注射液:现配现用。
2、注射用炎琥宁:现配现用。
3、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现配现用。
4、丹红注射液:现配现用,缓慢滴注。
5、舒血宁注射液:现配现用。
6、银杏内酯注射液:现配现用,滴注速度不高于40—60滴/分。
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现配现用
8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现配现用,连续使用本品时,建议
使用注射泵或输液泵。
9、依托泊苷注射液:现配现用。
10、注射用环磷酰胺:现配现用。
11、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现配现用。
12、注射用卡洛磺钠:现配现用。
13、蔗糖铁注射液:现配现用。
14、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使用前1小时配制,轻摇混合后输注。
15、注射用吡柔比星:溶解后溶液即时用完,室温下放置不超过
6小时。
16、注射用硫酸长春地新:药物溶解后6小时内使用。
17、注射用硫辛酸:配好的输液,6小时内保持稳定;静脉滴注时间约30分钟。
18、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时间15—60分钟内滴完。
稀释后4小时用完。
19、注射用头抱他啶:现配现用
20、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现配现用,缓慢滴注20—30 分钟以上。
21、注射用头抱曲松钠:现配现用。
22、注射用青霉素:现配现用。
23、注射用头抱替唑钠:现配现用。
24、注射用头抱尼西钠:现配现用。
25、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现配现用。
26、注射用头抱美唑钠:现配现用,不宜久置。
27、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溶解后室温4小时稳定。
28、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本品溶解后应立即给药,配好药液4小时内点滴,用30-40分钟完成滴注。
29、注射用硝普钠:现用现配,在避光输液瓶中静脉滴注。
30、注射用硫辛酸:配好的输液用铝箔包裹避光,6小时稳定。
31、亚叶酸钙:现用现配,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和热接触。
、缓慢滴注药品
1、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缓慢静滴。
2、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缓慢滴注。
3、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滴注速度宜缓慢。
4、氟康唑氯化钠:最大滴速100ml : 200mg/小时。
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本品为高渗溶液,宜缓慢滴注。
过量或快速输注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6、乙酰谷酰胺注射液:缓慢静滴。
7、脑苷肌肽注射液:缓慢静滴。
8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缓慢滴注,2ml/分钟。
9、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滴速2ml/分钟,本品为
高渗溶液,肌注应缓慢。
注射量不超过5ml。
10、注射用肌氨肽苷:缓慢滴注,滴注速度2ml/分钟。
11、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缓慢静脉滴注。
1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1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14、杏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缓慢滴注。
15、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滴速不可过快。
16、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缓慢滴注,宜在 3 —4小时滴完。
17、注射用灯盏花素:滴速小于40滴/分,一般控制在15 —30 滴/分。
禁止使用静脉推注。
18、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滴速不应太快,用量在150mg以上应在90分钟以上滴完。
19、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为100ml/小时。
20、心脉隆注射液:滴速20 —40滴/分。
21、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滴速不高于30滴/分。
22、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滴速不高于30滴/分。
23、注射用益气复脉:约40滴/分。
24、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时,一般控制在15 ―― 30滴/分
25、舒肝宁注射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儿童:10 —20滴/分; 成年:40 —60滴/分。
26、细辛脑注射液:缓慢静脉给药。
27、多索茶碱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
缓慢静脉注射28、氨茶碱注射液:0.125--0.25g 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 ,静脉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
静脉滴注宜缓慢。
29、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
30分钟。
30、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成人常用量:开始8—12ug/分钟速度滴注,维持量2 —4ug/分钟。
小儿用量:开始按体重以0.02 —0.1ug/kg/ 分钟速度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
31、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缓慢静滴。
32、蔗糖铁注射液:药液的滴注速度为100mg铁至少滴注15分钟;200mg 铁至少滴注30分钟;300mg 铁至少滴注1.5小
时;400mg 铁至少滴注2.5小时;500mg 铁至少滴注 3.5小
时。
注射速度太快,会引发低血压。
33、丹红注射液:缓慢滴注。
34、舒血宁注射液:建议滴速小于40滴/分,一般控制在15 —30滴/分。
35、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首次使用时滴速应控制为10—15滴/分。
三、快速滴注药品
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 ,30-60分钟滴完。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16-20g,5-10分钟滴
宀
完。
四、给药途径限定药品
1、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禁止肌肉注射。
2、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禁止肌肉注射。
3、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禁止肌肉注射。
4、氯化钾注射液: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
5、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能肌注给药。
6、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仅供静脉给药,不可肌内、鞘内、腹膜或皮下给药。
7、甘露醇: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给药
8、苯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
本品呈高度碱
性,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不能用于皮下注射。
9、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
10、维生素B12注射液:肌肉注射。
11、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
12、维生素B2 :肌肉、皮下注射。
13、维生素k :肌肉、皮下注射。
14、注射用灯盏花素:禁止使用静脉推注。
15、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只能用于静脉注射或滴注,禁用于动脉、肌肉或皮下注射。
五、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品
1、注射用硝普钠:现用现配,在避光输液瓶中静脉滴注。
2、注射用硫辛酸:配好的输液用铝箔包裹避光,6小时稳定。
3、亚叶酸钙:现用现配,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和热接触。
4、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须米取避光措施。
5、尼莫地平注射液:对光不稳定,使用时应避光。
6、注射用顺铂:对静滴瓶予以遮盖以避光。
7、卡铂注射液:静脉滴注应避光。
8奥沙利铂注射液:不得用盐溶液配制或稀释,静脉滴注时应
避光。
9、维生素K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应避光。
10、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本品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注时,注意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