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相关国标大全
茶叶标准号对照表

抱歉,无法提供完整的茶叶标准号对照表,但是可以提供部分茶叶的标准号信息:
1.GB/T 30357.1-2013: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2.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
3.GB/T 30357.3-2015: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
4.GB/T 30357.4-2015: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
5.GB/T 30357.5-2015: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
6.GB/T 3035
7.6-2017: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
7.GB/T 30357.7-2017: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
8.GB/T 30357.9-2020:乌龙茶第9部分:白芽奇兰。
9.GB/T 38208-2019:茶叶基本信息描述。
10.GB/T 22291-2017:白茶。
11.GB/T 22292-2017:茉莉花茶。
12.GB/T 34779-2017: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13.GB/T 35810-2018: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
14.GB/T 13738.1-2017: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15.GB/T 13738.2-2017: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如需了解更多茶叶标准号,建议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茶叶协会发布的官方文件,也可以咨询茶叶生产商或销售商,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456-93绿茶Green tea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茶的花色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炒青、烘青、晒青及其经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精制绿茶产品。
2 引用标准GB 5009.57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8302 茶取样GB 830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GB 8304 茶水分测定GB 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GB 8306 茶总灰分测定GB 8307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 8308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 3809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 8310 茶粗纤维测定GB 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 9172 花茶级型坯GB 9679 茶叶卫生标准GB 9833.5 紧压茶沱茶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SB/T 10157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 定义绿茶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s)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初制茶(或称毛茶)和经整形、归类等工艺制成的精制茶(或称成品茶),保持绿色特征,可供饮用的茶。
4 花色、档次4.1 初制茶根据干燥工艺,形态特征定品名,按产品质量分级。
4.1.1 炒青用炒滚方式为主干燥的茶,分长炒青或圆炒青。
4.1.1.1 长炒青呈长条形的炒青。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1.2 圆炒青呈圆形的炒青。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2 烘青用烘焙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4.1.3 晒青用日晒方式干燥,呈长条形的茶。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4.2 精制茶根据初制茶原料老嫩、加工工艺,按形态和色香味的品质特征定花色。
茶的国家标准

前言本标准5.1.3,5.5,8.1.1及5.4中表2的部分指标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广东乐百氏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旭日集团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有限公司、统一企业食品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清渠、陈玉铭、李言郡、许志强、高昊峰、戴裕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茶饮料QB2499—2000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59.2-1996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查GB 4789.10-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CB 4789.11-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26-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9679-1988 茶叶卫生标准GB/T 10786-1989 罐头食品的 pH测定GB 10789-1996 软饮料的分类GB/T 10790-19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 10791-19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GB/T 10792-1995 碳酸饮料(汽水)GB/T 12143.1-1989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GB/T 12456-1990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GB/T 13738.2-1992 第二套红碎茶GB/T 13738.4-1992 第四套红碎茶GB/T 14456-1993 绿茶GB/T 14771-199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 16321-1996 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GB/T 16344-1996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方法GB/T 16771-1997 橙、柑、桔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我国茶叶国家标准目录

37
GB/T 8306-2002
茶总灰分测定
38
GB/T 8307-2002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39
GB/T 8308-2002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40
GB/T 8309-2002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41
GB/T 8310-2002
茶粗纤维测定
42
GB/T 8311-2002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27
GB/T 18798.1-2002
固态速溶茶取样
28
GB/T 18798.2-2002
固态速溶茶总灰分测定
29
GB/T 18798.3-2002
固态速溶茶水分测定
30
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31
GB/T 5009.57-2003
19
GB/T 17980.56-200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
20
GB/T 17980.57-200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7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害螨
21
GB/T 17980.82-200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82部分:杀菌剂防治茶饼病
22
GB/T 17980.83-2004
43
GB/T 8312-2002
茶咖啡碱测定
44
GB/T 8313-2002
茶茶多酚测定
45
GB/T 8314-2002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46
GB/T 9172-1988
白茶国标定义标准表

白茶国标定义标准表白茶国标定义标准(GB/T 22291-2017)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定义1. 白茶: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的芽、叶和嫩茎,经过特定工艺制成的茶叶。
2. 白毫银针:由大白茶或水仙茶种的单芽制成,通常只有一个芽,根据芽头的肥厚程度可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3. 白芍:由大白茶或水仙茶树的嫩叶制成,分为特级和一级。
二、要求1. 原料:茶树的芽、叶、嫩茎应为优良品种,生长良好,无病虫害。
2. 萎凋:茶叶在萎凋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3. 干燥: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4. 储存: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三、试验方法1. 感官品质: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评价茶叶的品质。
2. 理化指标:检测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等理化指标。
四、检验规则1. 抽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
2. 检验:对抽样茶叶进行感官品质、理化指标等检验。
3. 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茶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五、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1. 标签:茶叶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包装:茶叶包装应采用防潮、防尘、避光等措施,确保茶叶品质。
3. 运输:茶叶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受污染、受挤压等情况。
4. 贮存:茶叶贮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总之,以上内容为白茶国标定义标准的主要条款,旨在规范白茶的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保证白茶产品的品质。
茶叶标准规范目录

NY/T 782-2004
中文名:黄山毛峰茶
42
NY/T 863-2004
中文名:碧螺春茶
43
NY 5196-2002
中文名:有机茶
44
SB/T 10167-1993
中文名:祁门工夫红茶
45
NY/T 288-2012
中文名:绿色食品 茶叶
46
NY/T 86 4-2012
中文名:苦丁茶
茶叶标准规范目录
1
GB/T 22291-2008
中文名:白茶
2
GB/T 22292-2008
中文名:茉莉花茶
3
GB/T 22109-2008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 政和白茶
4
GB/T 22111-2008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5
GB/T 21733-2008
中文名:茶饮料
6
GB/T 21003-2007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
12
GB/T 18650-2008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
13
GB/T 18665-2008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 蒙山茶
14
GB/T 18745-2006
中文名: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
15
GB/T 14456.1-2008
中文名:绿茶 笫1部分:基本要求
16
GB/T 14456.2-2008
中文名:紧压茶 第9部分:青砖茶
27
GB/T 9833.8-2013
中文名:紧压茶 第8部分:米砖茶
28
GB/T 9833.7-2013
中文名:紧压茶 第7部分:金尖茶
29
GB/T 9833.6-2013
茶叶相关国标大全

茶叶相关国标大全 GB 10221.2-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有关的术语 GB 10221.3-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 GB 10221.4-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 GB 11767-89茶叶种子和苗木规格标准 GB 5127-85限量标准食品中敌敌畏。
乐果。
马拉硫酸。
对硫磷最大残留 GB 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8057-87茶叶机械名词术语 GB 9679茶叶卫生标准 GB 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食品中六六六。
滴滴涕残留量的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方法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箱GB/T 191GB/T 2762GB/T 2763GB/T 5009.1-85GB/T 5009.11-96GB/T 5009.12-96GB/T 5009.13-96 GB/T 5009.19-96GB/T 5009.22-85GB/T 5009.57-96GB/T 5033-85GB/T 5034-86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板GB/T 5048-85防潮包装GB/T 5398-85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GB/T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茶。
取样GB/T 8303氽。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疋GB/T 8304茶。
水分测定GB/T 8305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茶。
总灰分测定GB/T 8307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 8310茶。
粗纤维测定GB/T 8311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8312茶。
咖啡碱测定GB/T 8313茶。
茶多酚测定GB/T 8314茶。
茶叶产品标准代号

茶叶产品标准代号
绿茶:
GB/T 14456.1-2017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56.3-2016 绿茶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
GB/T 14456.4-2016 绿茶第4部分:珠茶
GB/T 14456.5-2016 绿茶第5部分:眉茶
GB/T 14456.6-2016 绿茶第6部分:蒸青茶
红茶:
GB/T 13738.1-2017 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17 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2012 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白茶:
GB/T 22291-2017 白茶
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
乌龙:
GB/T 30357.1-2013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0357.2-2013 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含第1号修改单)
GB/T 30357.3-2015 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
GB/T 30357.4-2015 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
GB/T 30357.5-2015 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
GB/T 30357.6-2017 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
GB/T 30357.7-2017 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
黄茶:
GB/T 21726-2018 黄茶
黑茶:
GB/T 32719.1-2016 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2719.2-2016 黑茶第2部分:花卷茶
GB/T 32719.3-2016 黑茶第3部分:湘尖茶GB/T 32719.4-2016 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GB/T 32719.5-2018 黑茶第5部分:茯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相关国标大全
----------------------------------------------------
GB 10221.2-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有关的术语
GB 10221.3-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
GB 10221.4-88 感官分析术语。
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
GB 11767-89 茶叶种子和苗木规格标准
GB 5127-85 食品中敌敌畏。
乐果。
马拉硫酸。
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8057-87 茶叶机械名词术语
GB 9679 茶叶卫生标准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T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5009.1-85 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
GB/T 5009.11-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3-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96 食品中六六六。
滴滴涕残留量的的测定方法
GB/T 5009.22-85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方法
GB/T 5009.57-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33-85 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箱
GB/T 5034-86 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板
GB/T 5048-85 防潮包装
GB/T 5398-85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GB/T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0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 8308 茶。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 8309 茶。
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2 茶。
咖啡碱测定
GB/T 8313 茶。
茶多酚测定
GB/T 8314 茶。
游离氨基酸测定
GB/T 9172 花茶级型坯
GB/T 9172(B)花茶级型坯。
附录B。
《茶叶滋味化学鉴定法》
GB/T 9172(C)花茶级型坯。
附录C。
《茶叶水分测定的快速法》GB/T 9172(D)花茶级型坯。
附录D。
《茶叶总灰分测定的快速法》GB/T 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9194 茶尺蠖防止标准
GB/T 9833.1 紧压茶。
花砖茶
GB/T 9833.2 紧压茶。
黑砖茶
GB/T 9833.3 紧压茶。
茯砖茶
GB/T 9833.3B 紧压茶。
茯砖茶。
附录B。
《茶梗检验方法》
GB/T 9833.3C 紧压茶。
茯砖茶。
附录C。
《非茶类夹杂物检验方法》
GB/T 9833.4 紧压茶。
康砖茶
GB/T 9833.4B 紧压茶。
康砖茶。
附录B。
《紧压茶类每块(个)净重量检测方法》
GB/T 9833.5 紧压茶。
沱茶
GB/T 9833.6 紧压茶。
紧茶
GB/T 9833.7 紧压茶。
金尖茶
GB/T 9833.8 紧压茶。
米砖茶
GB/T 9833.9 紧压茶。
青砖茶
GB/T 10220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B/T 10221 感官分析术语。
一般性术语
GB/T 13738.1-08 红茶。
第1部分。
红碎茶
GB/T 14487-08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6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 红茶。
绿茶。
花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157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N 144-81 红绿茶卫生标准。
茶叶卫生管理方法
GBN 238-84 食品中隔允许量标准
GBN 54-8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
附。
《食品放射卫生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