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常用术语的含义
常见的汽车名词术语详解

常见的汽车名词术语详解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汽车领域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常见的汽车名词术语,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汽车。
1. 发动机(Engine)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转化燃油的化学能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运动。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的性能通常通过排量(单位为升)来衡量,排量越大通常意味着更大的功率和扭矩。
2. 扭矩(Torque)扭矩是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力,通常用牛顿·米(N·m)或磅·英尺(lb-ft)来衡量。
较高的扭矩意味着更大的推动力和更高的加速性能。
3. 马力(Horsepower)马力是衡量发动机功率的常用单位,通常用马力(hp)表示。
马力越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越大,车辆的速度和加速性能也会更好。
4. 排量(Displacement)排量是发动机每次工作循环中气缸内所有活塞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总容积。
排量通常以升(L)为单位表示,如1.6升或2.0升。
排量越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通常越高。
5. 变速器(Transmission)变速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组件。
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包括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进行换挡,而自动变速器则会自动完成换挡操作。
6. 前驱(Front-wheel Drive)前驱是指汽车发动机的动力仅传输到前轮。
前驱汽车通常比后驱汽车更节省燃油,并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能。
然而,由于动力传输和转向的双重功能集中在前轮上,前驱汽车在加速时的抓地力可能受到限制。
7. 后驱(Rear-wheel Drive)后驱是指汽车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后轮。
后驱汽车通常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操控性能,并且在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后驱汽车在低附着力路面上的抓地力较差。
8. 四驱(Four-wheel Drive)四驱(全时四驱)是指所有车轮均能获得发动机动力的驱动方式。
车里的各种名词解释

车里的各种名词解释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汽车,但是对于车内的各种名词却不太熟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车里常见的名词并作相应的解释。
1. 方向盘:方向盘是汽车的控制装置之一,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一般位于驾驶员座位前方的中央位置,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车辆的行进方向。
2. 仪表盘:仪表盘是车内的一个控制面板,上面安装着一系列显示器和控制开关。
它用于显示车辆的速度、油耗、发动机转速等信息,并且提醒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
3. 油门:油门是汽车引擎的控制装置之一,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一般位于驾驶员座位上方的踏板,踩下油门可以增加燃油进入发动机,从而增加车辆的速度。
4. 刹车:刹车是汽车的停止和减速装置,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并停下车辆。
一般有踏板式刹车和手刹两种方式,踩下刹车踏板可以通过制动系统减少车轮的转速从而减速。
5. 加速踏板:加速踏板是汽车的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应量,从而增加车辆的速度。
一般位于驾驶员座位下方的踏板,踩下加速踏板可以增加发动机燃油喷射量,提高车辆的加速能力。
6. 座椅调节:座椅调节是用来调整汽车驾驶座椅和乘客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装置。
可以根据驾驶员或乘客的需求来调整座椅的前后、高低、靠背角度等,以提供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
7. 空调:空调是一种能够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的装置,可以为车内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一般包括制冷和制热功能,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和温度调节旋钮来调整空调的工作状态和温度。
8. 前排玻璃:前排玻璃是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用于保护车内驾驶员和乘客免受风沙和雨水的侵扰。
一般可以通过转动手柄或者按下按钮来控制前排玻璃的开合和倾斜,以提供通风和观景的效果。
9. 后视镜:后视镜是安装在汽车外部的镜子,用于驾驶员观察后方交通状况。
分为中央后视镜和两侧后视镜,中央后视镜可以通过调整角度来观察后方情况,两侧后视镜则可以通过调整左右位置来扩大视野。
10. 天窗:天窗是汽车车顶的一部分,通常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可以让阳光进入车厢,提供一定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汽车行业常用术语(汽车知识、车辆知识、学习汽车、了解汽车行业常用术语)

RV的全称是Recreati&a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14.汽车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钟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参数,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现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0m以内厶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当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GPS的系统后,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投入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并迅速投入使用。汽车GPS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GPS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它负责随时观察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只要将已编码的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子图存储在软盘上,只要在车工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预先编制出最佳行驶路线,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向。
一般说,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ABS的另一主要功效是制动的同时打方向躲避障。因此,在制动距离较短,无法避免触障时,迅速制动转向,是避免事故的最佳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装有ABS,并不代表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此奉劝装有ABS系统的车主,万不可放心大胆地超能力驾驶,引发事故,也许ABS也救不了你。
汽车名词术语

汽车名词术语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对于爱车的车主来说,深入了解汽车名词术语,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维护和保养自己的爱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汽车名词术语。
1.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个性能。
汽车发动机分为三种类型:燃气汽车发动机、柴油汽车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
2. 汽车变速箱:汽车变速箱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转速比,使汽车在不同路况下保持合理的速度和动力。
3. 汽车悬挂系统:汽车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缓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4. 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它的作用是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有脚踏式制动系统、手刹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
5. 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可以使车内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感。
常见的汽车空调系统有手动空调系统和自动空调系统。
6. 汽车燃油系统:汽车燃油系统是汽车发动机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汽车发动机所需的燃料。
汽车燃油系统主要由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部分组成。
7. 汽车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包括车载电脑、车载音响、车载导航等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和娱乐性。
以上是常见的汽车名词术语,了解这些名词术语可以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汽车和维护汽车。
在购买和驾驶汽车时,了解这些名词术语也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和更好地驾驶汽车。
常见汽车术语

常见汽车术语1.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是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它能够在急刹车的过程中防止车轮抱死,提供更好的制动控制和稳定性。
ABS通过控制制动力的分配,使轮胎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与地面的接触,从而避免车辆失去控制。
2. EBD(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EBD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的缩写,它根据车辆的负荷和制动条件,智能地调整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使制动更加均匀和稳定,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和车辆稳定性。
3.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电子稳定程序,也被称为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当检测到车辆出现不稳定情况时,通过制动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控制,自动调整车辆的制动力和动力输出,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4. HUD(Head-Up Display)HUD是抬头显示器,它是一种将车辆信息投射到驾驶员前方视野的设备。
驾驶员无需低头查看仪表盘,可以直接看到速度、转速、导航指令等信息,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5. 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是胎压监测系统,它能够实时监测车辆轮胎的气压,并提醒驾驶员是否需要调整胎压。
保持适当的胎压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重要,TPMS可以帮助驾驶员保持合适的胎压。
6. 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是双离合器变速器,它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变速器技术。
DCT结合了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通过双离合器的设计,实现了快速平顺的换挡和高效的动力传输。
7. 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TCS是牵引力控制系统,它能够通过控制车轮的旋转速度,防止车辆在加速时出现打滑现象。
TCS可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车辆稳定性,特别在低摩擦路面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更为重要。
汽车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汽车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1、点火提前角:是指火花塞发火的瞬间开始,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2、FSI技术:是指燃油分层喷射,也成为汽油缸内直喷。
它是将柴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移植到汽油发动机领域的一项技术性的创新技术。
通俗说就是将汽油和空气单独注入燃烧室,空燃比的控制更加精确,从而使得燃烧更彻底,以此达到更加节油、环保的目的。
它的优势有动态效应好、功率和扭矩可以同时提升、燃油消耗降低。
3、TFSI技术:是指涡轮增压燃油分层喷射,其核心是把涡轮增压技术与缸内直喷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输出功率、降低油耗和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4、TSI:是指双涡轮增压燃油分层喷射技术,在发动机上分别安装一个机械增压涡轮和一个废气增压涡轮,实现动力输出平顺和发动机全转速内的增压效果。
5、GDI:是指缸内直喷技术,它与分层燃烧技术是相关联的。
6、I-DSI:智能化双火花塞和双点火线圈的直接点火系统。
优点:①将火花塞设在进、排气门的两侧,火花塞的布置合理(进气门侧混合气新鲜、排气门侧混合气温度高),能改善燃烧条件,提高可燃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实现全区域急速燃烧的可能性。
②能缩短火焰传播的行程和时间,消除爆震的危害,延长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使压缩比增大到10.4,改善动力性,降低油耗。
③双火花塞点火有时间差,有多种点火组合,可以适应多种工况的需要,实现分层燃烧,
降低油耗,有利于排气净化。
④可以提高点火系统的可靠性,不易出现“缺缸”的故障。
7、。
汽车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汽车专业术语名词解释以下是一些汽车专业术语的解释:1. 引擎:汽车的动力装置,负责产生动力并驱动车辆运行。
2. 车身:汽车的外部结构,包括车顶、车门、车窗等。
3. 底盘:车辆的基本框架,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4. 变速器:调节引擎动力传递到车轮的装置,通常有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
5. 车轮:连接车辆与道路的部件,通常由轮胎和轮毂组成。
6. 轴距:车轮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用于描述车辆的长度。
7. 悬挂系统:支撑车身并减震的装置,包括弹簧和减震器等。
8. 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止车辆的装置,包括刹车盘、刹车片和刹车液等。
9. 点火系统:引擎点火的部件,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电子控制模块等。
10. 冷却系统:保持引擎温度适宜的装置,包括水箱、散热器和水泵等。
11. 燃油系统:提供燃料供给引擎燃烧的装置,包括燃油泵、喷油器和燃油箱等。
12. 排气系统:排放废气的装置,包括尾气管和催化转化器等。
13. 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中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通过踏板操作。
14. 动力转向系统:帮助驾驶员转向的装置,包括转向助力泵和转向齿轮等。
15.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控制刹车压力避免车轮锁死。
16. ESP:电子稳定程序,通过控制车辆动力分配和制动力避免失控。
17. 气囊:安全装置,用于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通常有驾驶员气囊和乘员气囊等。
18. GPS: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导航和定位车辆位置。
19.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对车辆各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电子模块。
20. 巡航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控制车辆速度的装置,通常有恒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汽车专业术语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汽车工业名词解释

汽车工业名词解释
1. 车型(Car Model):汽车制造商按照车辆的功能、设计和
市场定位等因素进行分类的标志,包括轿车、SUV、MPV、
跑车、卡车等各种类型。
2. 排量(Engine Displacement):汽车发动机的容积大小,通
常用单位升(L)表示,越大代表发动机的气缸容积越大,产
生的动力和扭矩也相应增加。
3. 马力(Horsepower):表示发动机的功率大小的单位,代表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的功率。
4. 扭矩(Torque):汽车引擎输出的力矩,描述发动机输出力量的大小,通常与发动机的转速相乘得到实际输出功率。
5. 动力系统(Powertrain):汽车的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
变速器和传动轴等组件,用于提供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6. 四驱(Four-wheel Drive):汽车的驱动方式之一,四个车
轮都具有驱动力,在低附着力路面或者越野等条件下,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7.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
种用于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锁死的技术,通过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和分布,保持车轮旋转并提供最大制动效果。
8. 气囊(Airbag):汽车安全装置之一,是一种可以在碰撞时
迅速充气并缓冲乘客撞击力量的装置,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
9. 轮胎(Tire):汽车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负责提供摩擦力和
支持重量,对车辆的操控性、行驶平稳性和制动效果等有重要影响。
10. 悬挂系统(Suspension System):汽车的悬挂装置,用于
支撑车体、吸收震动和保持车辆与地面的接触,提高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悬(FRONT OVERHANG)
指前轮中心与车前端的水平距离.前悬的长度应足以固定和安装发动机、散热器、转向器等。
但也不宜过长,否则汽车的接近角过小,上坡时容易发生触头现象,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2)后悬(mm)
指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从图可见:车长 = 前悬 + 后悬 + 轴距。
所以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
最短的悬长可以短至只有车轮,即为车轮半径1/2。
但除了一些小型车要竭力增加轴距来扩大乘坐空间外,一般轿车的悬长都不能太短,一来轴矩太长会影响灵活性,二来要考虑机械零件的布局。
例如前横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轿车,引擎一般会安置在前轴的前方,因此前悬必须有一定的长度;但前悬也不应过长,以确保爬坡通过性,越野车为了保证爬坡、越台的能力,前悬都很短;一些高性能跑车的前后悬取值主要是出于对前后重量平衡和动态重心转移的考虑。
近年为了满足严格的正面撞击测试法规,有加长前悬的趋势,目的是容纳车架的撞击缓冲结构。
后悬则可以比前悬稍长一些。
(3)接近角(γ1)
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即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前轴前面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4)离去角(Departure angle,γ2)
指汽车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即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位于最后车轮后面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它表征了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
离去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相对于接近角用在爬坡时,离去角则是适用在下坡时。
车辆一路下坡,当前轮已经行驶到平地上,后轮还在坡道上时,后保险杠会不会卡在坡道上,关键就在于离去角。
离去角越大,车辆就可以由越陡的坡道上下来,而不用担心后保险杠卡住动弹不得。
(5)纵向通过角(β°)
是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它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
纵向通过角越大,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汽车在通过起伏不平的路面、拱桥或渡船时,有时地面的凸起物会使汽车的底部托住,使汽车不能通过。
这就表明汽车的纵向通过性能不好。
汽车的纵向通过性能用纵向通过角来表示。
它是从汽车底部的突出部位向汽车前轮和后轮所作的两个切面之间在汽车后方形成的夹角。
这个夹角越大,汽车被地面凸起物托住的可能性越小,汽车的纵向通过性能就越好。
汽车的通过性是描述汽车通过能力的性能指标,亦称越野性能。
通过性的主要的几个参数: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和横向通过半径等。
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如图:接近角(A)最大为27°(GX为32°),离去角(C)为27°,纵向通过角(B)为20°。
(6)最小离地间隙h(mm)
指满载、静止时,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用于表征汽车无碰撞地越过石块、树桩等障碍物的能力。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7)最小转弯直径
最小转弯直径(M),其实是表明汽车性能的非规范用语。
转弯直径才是规范用语,它是表明汽车转弯性能灵活与否的参数。
通常,汽车说明书中给出的转弯直径是指外转向轮的轨迹圆直径。
它是指汽车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的轨迹圆直径,即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汽车前轴离转向中心最远车轮胎面中心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
即图中d1的直径大小。
由于转向轮的左右极限转角一般有所不同,因此有左转弯直径和右转弯直径。
转弯直径直接影响汽车的机动性。
转弯直径越小,汽车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开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就越强,就越灵活。
转弯直径与汽车的轴距、轮距及转向轮的极限转角直接有关。
轴距、轮距越大,转弯直径也越大;转向轮的极限转角越大,转弯直径就越小。
转弯直径与汽车的轴距、轮距及转向轮的极限转角直接有关。
轴距、轮距越大,转弯直径也越大;转向轮的极限转角越大,转弯直径就越小。
最小转弯直径是小型车可以在大的豪华车面前扬眉吐气一把的性能指标之一。
(8)汽车的最高车速
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9)汽车的爬坡能力
用最大爬坡度来评价;是指满载时汽车以最低档在良好的路面上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10)整车整备质量
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水、油,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11)总质量
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总质量= 整车整备质量+ 载质量+ 载人质量(65kg X 准乘人数)
(12)主销后倾角
主销装在前轴上后,在纵向平面内,其上端略向后倾斜,这种现象称为主销后倾。
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γ称为主销后倾角。
(13)主销内倾角
主销安装到前轴上后,在横向平面内,其上端略向内倾斜,这种现象称为主销内倾。
在横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β称为主销内倾角。
(14)前轮外倾角
前轮安装在车桥上,其旋转平面上方相对于纵向平面略向外倾斜,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外倾。
前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称为前轮外倾角。
(15)前轮前束
汽车两个前轮安装后,在通过车轮轴线而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两车轮前端略向内偏,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
左、右两车轮间后方距离A与前方距离B 之差(A-B)称为前轮前束值。
(16)比功率P b
指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 emax 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 a之比,
即P b = P ema x / m a。
(17)比扭矩T b
是汽车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 emax与汽车总质量m a之比,即T b = T emax / m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