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病句方法概论
病句判断方法简述

4.数字
①句中出现一个数字,其前后就可能有重复、矛盾的词语。 如:门票卖出很少,还不到30%以下。
②几个数字间关系不正确。注意“增加了”“增加 到”“减少了”“减少到” 如:空调的年销量由1990年的2000台猛增加到6000台,增 长了三倍。 如: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整夜。 ③减少、降低不能用倍数表示 。 如:产品合格率却下降了一倍。
8. 有否定词的句子出现语病的可能性大。 *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 会议达成了重要协议,难道还能否认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 很大的成功吗?
结论:注意句中否定词的数量。
1.并列短语。
①名词性的并列短语,短语中有重复、交叉、从属现象。 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 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 范意识。(5B) ②动词性的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中语序混乱。 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 些问题。(2D)
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
结论:长句要瞻前顾后, 注意语序、成分和搭配问题
3.分句间常见语病
①语意无关联。 如: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 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 来越大。
②语序不当。分句不长,分句较多,且每个分句内无语病。 如:这位山一样纯朴,水一样灵秀的姑娘,若有所思地 看着缓缓的流水,久久地坐在溪旁。(6C) ③关联词使用不当或位置不当。 如: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如: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
②句式杂糅(多成分)。 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 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7A、12D)
辨析语文病句方法整理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辨析语文病句方法整理整理考生在答高考语文病句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节约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正确率。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辨析语文病句(方法)整理,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熟悉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假如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信任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认真分析和查找语病的急躁,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行偏废2.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认真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育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简单发觉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3.规律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规律分析,要留意从概念、推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办法,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肯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消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失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
二.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1.在许多的时候,面对没有人称的句子我们都觉得是错误的,其实只要加上人称就好了,有时候没有人称的句子也是对的,没有人称,我们就加上人称,再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毛病就好了。
2.许多的时候,我们最开头就要留意一个句子里面有没有重复的话,比如,非常,很,特别,这些的词都是一个意思,消失二个就是病句了。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一、抓住词语标志找语病1、否定词(1)“拒绝”类动词。
防止、阻止、避免、幸免、难免等等。
如:为了防止不在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
(2)多重否定。
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否定词应放在“把”、“被”后面。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4)反问句。
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2、并列短语(1)短语语序是否不当。
如:a.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3)并列短语的语法行至是否相同。
如: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做法。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如: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b.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
3、正反意义的词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否等。
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承接是否恰当。
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4、代词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量就用在这方面。
5、关联词(1)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如:a.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b.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2)关联词的搭配如: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3)关联词残缺如: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病句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辨析病句的方法,欢迎阅读辨析病句的方法11.句式杂糅: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2.暗换主语:暗换主语又叫“偷换主语”,属于语病里面的杂糅的又一分类。
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造成结构的混乱3.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②、动宾搭配不当③、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4.产生歧义:指因词语多义、结构划分、多层定语等原因导致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的语病。
5.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
6.并列不当:当概念有主从关系、交叉关系以及词性不同时,不能并列。
7.否定不当:指在语言的表达中因不应否定而否定所产生的语病8.两面对一面:在句中如有一组两面词语,而句中却只有一面的词语来照应,就会产生前后不一致的语病。
9.缺少成分:句子成分不全。
辨析病句的方法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实验没有成功,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没有作努力的缘故。
B.最近两年,这个县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C.她说还是生一个好,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她的意思?D.上海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基本上在国有老企业和大企业中展开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不久,成安县油棉厂一个职工在下夜班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受伤,然后就逃之夭夭。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2篇)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缩句法: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二十一世纪担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显然,缩句后的“担负”与“强国”搭配不当,应在“强国”后面补上“的责任”。
逐一检查排除法: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例如:“爸爸端着盆和毛巾走进屋来。
”采用逐一检查排除法,可知“爸爸端着”与“爸爸走进屋来”都没有问题,“端着盆和毛巾”是问题怀疑的对象,把“端着盆和毛巾”分开来考察便知,“端着盆”没问题,“端着毛巾”就有问题了,应改为“拿着毛巾”。
原句应改为“爸爸端着盆,拿着毛巾走进屋来。
”病句的基本类型及其修改方法重复啰嗦:其修改方法是任意去掉其中一个。
例如:“小王飞快地赶紧跑回家。
”句中“飞快地”、“赶紧”是重复的,改时任意去掉其中一部分即可。
前后矛盾:其修改方法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或把其中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吻合的内容。
例如:“台上的演员戴上了五颜六色的白帽子。
”句中“五颜六色”与“白”相矛盾,改时可去掉其中一个。
3缺少成分:其修改方法是补上所缺的成分。
例如:“在期考动员会上,纷纷表决心。
”此句缺少了表决心的对象(主语),改时应在“纷纷”前加上“我们”或“他们”、“大家”等表示复数的对象。
4搭配不当: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不当:其修改方法是根据句意关系,把关联词的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配的内容。
例如:“我们家乡不但物产丰富,所以风景优美。
”句中关联词“不但……所以……”显然搭配不当,根据“我们家乡”的两大特点“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知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应把“所以”改为“而且”。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恰当:去掉整个关联词语,根据句意关系,配上相应的关联词例如:“我们不但学习认真,而且成绩好。
判断是否病句的16种方法

判断是否病句的16种方法句子较长难以理解时,可采取提取主干的方法。
例如:1、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主干是“学员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谁“参加了学习”呢?显然是“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
“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了学习”的主语。
全句又不是使动句构成的兼语句,造成了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的语病。
2、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主干是“鲁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对什么“都进行了批判”呢?显然是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
句中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做了“反对”的宾语,就不能做“批判”的状语。
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
如果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
例如: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志”,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4、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句中“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可以改成“他们演出了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表演武术等活动”。
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语。
在省略的过程中,有的分句就偷换概念,表达成另一意义。
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
例如: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
说“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判断病句的方法

判断病句的方法病句是指语法、语义或逻辑错误造成的句子不通顺、不准确或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在写作、编辑或校对过程中,判断病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判断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语法错误:判断病句的第一步是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冠词使用错误、代词引用错误等。
在判断时,可以逐个检查句子中的词语和短语,确保它们在语法上是正确的。
2. 语义错误:语义错误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的用法不准确,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清楚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确定每个词语的意义是否正确,并确保句子的整体意思是准确的。
3. 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是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合理,导致句子的逻辑结构不通顺或不符合常理。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确定句子中的各个部分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并确保句子的逻辑结构是合理的。
4. 上下文不连贯:上下文不连贯是指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或不连贯,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或不完整。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所处的上下文进行分析,确定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并确保句子的意思是清楚和连贯的。
5. 词汇错误:词汇错误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的选择不准确,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清楚或不符合语言规范。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中的每个词语进行分析,确定它们的意义是否正确,并确保句子的词汇使用是准确的。
6.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是指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或不符合语法规则。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进行分析,确定它们的使用是否正确,并确保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恰当的。
7. 多余或缺少成分:句子中的多余或缺少成分是指句子中存在不必要或遗漏的词语、短语或从句,导致句子的结构不完整或不通顺。
在判断时,可以通过对句子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确定句子中的成分是否必要,并确保句子的结构是完整和通顺的。
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

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辨析病句是让我们深刻的了解病句的病因从而加深对病句的认识。
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欢迎阅读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1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语感审读法是指: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
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结构紧缩法是指: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标记识记法是指: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1.“对于”句A.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认为应交给党委讨论。
B. 对于你来说,应当马上休息。
“对于”是介词,动词带的宾语有些可以用“对于”提到前面,表示怎样对待它。
这种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前面,也歌词用在句子前头。
如:“对于这些建议,校长非常重视。
”但“对于……来说”是强调提出的看法同相关人物的关系,它是意念上的主语。
句错,“对于这个问题”是状语,应去掉“来说”。
B 句“对于你来说”是意念上的主语,此句相当于“你应当马上休息”, B 句正确。
2. “无……无……”句A. 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B. 山区里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如果两个“无”连用,它们后面接的是同义词,就不是双重否定,而是一次否定。
“无时无刻不忘”是“时刻忘”的意思。
A 句错,应改为“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无时无刻不在”就是无时不在,是“时刻在”的意思, B 句正确。
3. “由于”句A. 我们没有掌握住工程进度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几日连下大雪,运输困难。
B. 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由于”是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A 句是错误的,它的前一分句已有“原因”,应去掉“由于”。
B 句也是错误的,它的两个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由于”。
4. “缩短”句A.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B. 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 1000 元,可合在一起才 340 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缩短”、“减少”这一类词后,应用分数或其它词语,不应用倍数。
A 句错,应改为“缩短了 50% ”或“缩短了一半”。
B 句正确。
5. “否则”句A.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B. 除非你亲口尝一尝,否则就不会知道梨子的滋味。
“否则”是对前面表意的否定,使用时要避免语句重复。
A 句中“否则”与“单靠自己”保留一个。
B 句正确。
6. “既然”句A. 这个结论,既然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B. 既然大家事先作好了准备,所以讨论时发言很热烈。
“既然”常常同“就”、“也”、“还”等副词配合使用,表示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结论或者提出疑问。
A 句错,从全句看,该句表述的是“这个续集如果不能……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中间的部分表达的是一种假设,应将“既然”改为“即使”,“即使”表示的是假设和让步。
B 句也错,“既然”的下一个分句是根据上句条件推出的结果,而 B 句的下一个分句已是事实,与前一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应将“既然”改为“因为”。
7. “不管”句A. 前几年他不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 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我还是递交了申请书。
“不管”表示假设的情况,后面带任指性的疑问代词或者选择性词语。
如“怎么”、“怎样”、什么、“是不是”。
“尽管”有“虽然”、“即使”的意思,表示让步,姑且承认某一事实,然后说出本意,“尽管”后面是表示确定的事实。
A 句错,应将“不管理体制”改为“尽管”。
B 句正确。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修改病句三步法第一步:找准病因。
一个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在医治之前必须找出生病的原因,修改病句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出是什么类型的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九种:成份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语意重复、指代不明、归类不当、前后矛盾、不符合事理等。
孩子应该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病句类型,就像医生首先要能够诊断一些常见病一样。
比如:“妈妈每月的工资大约3000元左右。
”这就是个典型的语意重复的病句,“大约”和“左右”意思基本相同。
再如,小朋友在作文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句子:“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脚步去春游。
”这个句子中,“怀着”一词和“心情”“脚步”两个词搭配了,我们不能说“怀着轻松的脚步”,所以,这个句子是搭配不当的问题。
诸如此类,平时说话时,多多留意,出现口误,及时指出,经常训练,找准病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第二步:对症下药。
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光找出病因还不行,需要针对症状开出药方。
修改病句的药就是合理运用修改符号。
孩子首先要学会几种常用的修改符号。
如:删除符号,替换符号,调换符号,添加符号等等。
有了这些常见药,还得对症治疗。
如:“我们要端正学习方法。
”这个句子中“端正”和“方法”搭配不当,必须用替换符号,将“方法”替换成“态度”,变成“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又如,孩子们常常会说:“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做完了,就剩一项背书的作业了。
”这个句子一听就知道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既然作业全部做完了,怎么还剩一项作业呢?因此,用替换符号将句前的“全部”换成“基本”把句子前后意思统一起来。
这样的句子,是前后矛盾的问题,就用替换符号将前后词语替换成意思一致的词,不能随意删除,如果改成“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句意发生改变了,这跟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哪个器官损伤了,就得想办法把它治好,而不是随意就把这个器官摘除了一样。
第三步:及时复查。
句子修改完,要出声朗读一遍,检查是否正确修改了。
只有出声读,才能检查出问题来,否则,很可能病症治疗得不够彻底,或者治疗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比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
”这个句子乍一看很难发现错误,仔细分析发现“明月高悬”是不可能“繁星满天”的,因为“月朗星稀”是一种自然现象,将句子改成“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
再读一读,复查一遍,发现句中还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因此,再将句子修改为“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才是正确的句子。
修改一段话三步走a、读。
当接触一段话时,你不妨首先将这段话通读一遍,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如何。
然后逐句找出段落中用错字词、误用标点、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次序颠倒等毛病,将错的地方做好记号,以备修改。
b、改。
找出毛病后,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对病句作细致修改。
如有这么一段话:“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他提出了自己的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
克苦专研。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这段话中,有缺少主语、用词不当、误用标点、写错别字等毛病达9处。
正确的改法应是:“六·一庆祝会上,校长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表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祝贺。
刘华十分激动,他表了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查。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分类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练习(一)、前后矛盾1、他爸爸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国英语。
2、小船迎着微风在汹涌的水面上行驶。
3、下雨了,五光十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4、张阿姨是一位平易近人,很难与人相处的人。
5、昨晚差不多下了一整夜大雨。
6、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整整一天没有露脸。
(二)、用词不当1、我多么愿望饲养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呀!2、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三)、缺少成分1、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
2、在“六一”联欢会上,他唱了一首歌,一首诗。
(四)、重复啰嗦1、放学一回家,小丽立刻马上把作业写完了。
2、玲玲经常帮助姐姐扫地、擦桌子、洗碗和做家务活。
(五)、语序不当1、王刚同学的性格对于王老师非常了解。
2、《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对我很感兴趣。
(六)、关联词不当1、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2、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七)、概念不清1、今天的劳动,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只有我们班主任没有来。
2、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