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难治性痛风
痛风的症状与治疗方案

痛风的症状与治疗方案1. 痛风的概述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以关节痛、红肿和热感为特征。
它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形成尿酸结晶在关节和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
痛风发作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痛风的症状痛风发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关节疼痛: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发生在大脚趾关节。
疼痛重、突然、剧烈,并伴有红肿和热感。
- 关节红肿和热感:关节周围可出现红肿和热感,甚至触摸会感到剧烈疼痛。
- 关节僵硬:发作期间,关节活动受限,僵硬感明显。
3. 痛风的治疗方案痛风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痛风发作,并减少尿酸的沉积。
(1) 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降尿酸药物:如利尿药,可促进尿酸的排出。
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戊酸和美罗培南。
- 镇痛消炎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 科尔基酮类药物:可抑制尿酸的产生,并减少尿酸的输出。
(2) 饮食调整痛风患者需要定期评估并调整饮食,以控制尿酸的积累。
以下是一些饮食注意事项:- 限制高嘌呤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肉类、鱼类、海鲜、咖啡和酒精等高嘌呤食物。
- 增加水果与蔬菜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西红柿等,有助于降低尿酸的水平。
-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以降低尿酸的生成和积累。
(3) 生活方式调整- 多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和尿酸的排出。
- 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关节保护是预防痛风发作的重要措施之一,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 饮水充足:多喝水可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的沉积。
4. 总结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预防痛风发作,缓解症状,并降低尿酸的积累。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2024难治性痛风治疗方法

2024难治性痛风治疗方法难治性痛风的定义关于难治性痛风的定义,在《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具备以下3个条件中的至少一条,即可确定为难治性痛风:①单用或联用常规降尿酸药足量、足疗程,但血尿酸仍≥360μmol∕L;②接受规范化治疗,痛风仍发作≥2次/年;③存在多发性和(或)进展性痛风石。
难治性痛风应该如何治疗这应该是广大痛风患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说实话,临床上能够将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或300μmol∕L以下者,并不常见。
这和患者对痛风的不重视、治疗不依从、随访不及时等方面的原因有关。
至于为什么会有300μmol∕L和360μmol∕L两个标准,是因为:①无合并症的痛风患者,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到360μmol∕L以下;②有合并症的痛风患者,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合并症包括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发病年龄<40岁等。
不同病情的痛风患者,降尿酸的标准不一样。
但对于难治性痛风患者来说,恼火的地方在于反复疼痛甚至止不住痛、尿酸降不下来以及痛风石的存在。
分别来看该怎么办!足量使用降尿酸药但尿酸还是降不下来?——尿酸氧化酶常用的降尿酸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比如别瞟醇与非布司他,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比如苯溪马隆。
别瞟醇、非布司他、苯溪马隆,就是降尿酸药中的三驾马车。
可其实,降尿酸药还有其他种类,比如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兼有降尿酸作用的其他药,前者的代表为拉布立酶,后者如氯沙坦、非诺贝特、二甲双服等。
对于难治性痛风患者,使用常用降尿酸药仍然无法控制尿酸达标,尤其是存在反复痛风、痛风石等合并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促进尿酸分解的尿酸氧化酶进行降尿酸治疗。
以前作者讲过,在除了人和猿类之外,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体内都存在尿酸氧化酶,因此这些痛风不容易发生痛风。
痛风症状及治疗方法

痛风症状及治疗方法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结晶沉积。
患者常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剧烈的关节疼痛,特别是大脚趾关节,伴随红肿、发热等症状。
除了关节炎外,痛风还可能引起尿路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因此,及时了解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非常重要。
痛风的症状主要包括急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和尿路结石。
急性关节炎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疼痛,常常在夜间发作,患者无法忍受。
慢性关节炎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尿路结石则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肾功能。
针对痛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尿酸降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关节炎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尿酸结晶沉积。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需要避免高嘌呤食物,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保持适当的运动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外,痛风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密切监测尿酸水平、肾功能等指标。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受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酗酒等诱发因素,以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关节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急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和尿路结石。
针对痛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复诊,以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痛风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症状及治疗方法,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难治性痛风诊治策略课件

由于肾脏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痛风发作。
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生成增多
其他疾病
由于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尿酸生成增多,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痛风发作。
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难治性痛风的发生。
03
02
01
02
CHAPTER
难治性痛风诊断
CHAPTER
难治性痛风研究进展
难治性痛风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临床诊治面临挑战。
多种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难治性痛风发病机制研究取床诊治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尿酸合成酶抑制剂
如丙磺舒、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尿酸排泄剂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01
调整饮食结构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增加水果、蔬菜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
02
适当运动
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降低尿酸水平。
痛风反复发作,且在规范治疗下仍无法控制。
存在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
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尿酸性肾病等并发症。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了解患者痛风发作的频率、疼痛部位、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情况。
观察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以及肾脏病变的相关体征。
检测血尿酸水平,观察尿酸盐结晶,评估肾功能和尿液成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中草药进行治疗,如四妙散、当归拈痛汤等。
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2023)

r
o
lo
f
ygou
b
l
oodur
i
ca
c
i
dl
eve
lands
eve
r
ed
i
s
e
a
s
ec
ond
i
t
i
ons,wh
i
chshou
l
dbet
akens
e
r
i
ous
l
l
e.The
r
e
f
o
r
e,wei
nv
i
t
edCh
i
ne
s
et
r
ad
i
ybypeop
t
i
ona
land We
s
t
e
r
nmed
i
c
a
lexpe
急性期多见寒湿痹阻证、湿热蕴结证,间歇期以脾虚
条)[14]:① 患者经足量足疗程常规降 尿 酸 治 疗,血 尿
湿阻证居多,慢性期则以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居
多。其中“痰瘀”是发病的关键病机(
C 级证据)。
/L;② 患者接受降尿酸规范化治 疗
酸仍 ≥360μmo
l
后,近 18 个 月 痛 风 发 作 次 数 >2 次;③ 患 者 存 在 多
r
t
swi
t
hr
i
chexpe
r
i
enc
ei
nt
hed
i
agno
s
i
sandt
r
e
a
tmen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三大新进展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三大新进展除传统降尿酸治疗方法外,痛风患者迎来了其他治疗选择,包括尿酸酶药物、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以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一种可同时治疗2型糖尿病和痛风药物。
痛风患者的降尿酸目标为达到并持续血尿酸<6 mg/ dl(0.36 mmol /L),合并痛风石<5 mg/ dl(0.30mmol /L),这是促进单钠尿酸盐(MSU)晶体从关节、周围组织溶解的核心治疗策略。
尽管现有的口服降尿酸药物治疗(ULT)已显示出很好的疗效,但对于无法耐受传统口服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索坦和丙磺舒)或无法达到并维持血尿酸低于推荐目标的痛风患者而言,这类人群需要更有效、更安全的选择,而在今年,数篇值得关注的出版物介绍了在这类患者群体取得的进展。
探索延长尿酸酶功效的新方法一种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酶,可高效降低尿酸水平。
目前,Pegloticase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的,一种用于治疗对其他治疗无反应慢性痛风患者的尿酸酶。
然而,该药物每两周使用1次,已发现Pegloticase在单独给药时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导致产生针对聚乙二醇部分(抗-PEG-ADS)或复合物的尿酸酶部分(抗尿酸酶-ADS)的药物抗体(ADAs)。
抗-PEG-ADA的产生与Pegloticase随时间推移的疗效减弱、输注反应发生率增加相关。
MIRROR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RCT)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Pegloticase联合口服甲氨蝶呤(15mg/周)可减少ADA的产生,增加Pegloticase在12个月期间的应答率(60.0% vs 30.8%;P<0.003)(该研究的应答定义为,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内≥80%时间内,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6mg/ dl);联合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在前6个月内的输液反应发生率更低(4.2% vs 30.6%)。
需注意的是,尽管联合给药组的应答率显著增加,但在40%的,病情未受到控制的患者中,经过12个月的Pegloticase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不再对该治疗方式出现应答。
老年难治性痛风诊疗

老年难治性痛风诊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发病率不断攀升,其成为了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而老年人痛风又多为“难治性痛风”,患者往往多病共存、多关节受累,治疗上非常棘手,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什么是“老年难治性痛风”?我国指南首次给出定义《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首次提出难治性痛风的定义(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单用或联用常规降尿酸药物足量、足疗程,但血尿酸仍≥360umol/L;➤接受规范化治疗,但痛风发作仍≥2次/年;➤存在多发性或进展性痛风石。
我们把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发作痛风,定义为老年痛风,根据首次发病时间的不同,老年痛风可分为两种类型:➤在中青年时期痛风发作的患者进入老年阶段;➤老年新发痛风,即65岁以上首次发作痛风。
老年痛风患者中符合上述难治性痛风表现者即为老年难治性痛风。
“老年性难治性痛风”特殊在哪里?1.病史长,药物疗效差,多数老年难治性痛风为中青年时期发病,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且对常规镇痛药疗效不佳。
2.多病并存影响尿酸代谢,如有基础肾脏病的老年痛风患者,肾脏排泄能力下降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或因肝肾功能异常导致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存在禁忌,使患者血尿酸不易控制达标。
3.老年患者对痛风的个人管理认识较浅,往往只注重急性痛风症状的控制,而对于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达标的重要性并不重视,降尿酸治疗不及时、依从性差。
4.老人由于多病并存而多药并用,部分药物影响降尿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降尿酸药物的疗效。
如降压药物(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及治疗结核病的吡嗪酰胺等,都同时有升高血尿酸的不良作用,可增加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生的风险。
5.药物耐受性差,可能导致镇痛药及降尿酸对重要脏器的损伤而影响痛风治疗。
“老年性难治性痛风”的治疗策略1.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少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减少肉类及海产品(海鱼、贝壳等)的摄入,但不必过分强调低嘌呤膳食;避免饮用啤酒、含糖苏打水,多增加乳制品、蔬菜的摄入。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痛风是一种由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
除了关节症状外,痛风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肾脏结石和尿酸性肾病。
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
1.关节疼痛:常见于大脚趾关节,也可以发生在脚踝、膝盖、
手腕和手指关节等部位。
疼痛常突然发作,且剧烈难忍,伴有红肿和热感。
触碰病变关节会加剧疼痛。
2.炎症:发病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热感和明显的炎症反应。
关节周围组织也可能会因为尿酸结晶而形成瘤样物质。
3.发热:在关节疼痛和炎症的同时,痛风患者经常会出现发热
的症状。
治疗痛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来
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小剂量可复合利尿剂(如噻嗪类药物)来增加尿酸的排泄;尿酸降低剂(如丙磺舒)可用于长期控制尿酸水平。
2.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肉类(特别是内脏
器官)、海鲜、啤酒等,以减少尿酸的产生;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定期锻炼有助于改善尿酸代谢;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尿酸的排
泄。
总之,及早诊断和治疗痛风十分重要。
如果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相关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严格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X-2
NSAIDs
NSAIDs与秋水仙碱均为一线用药 NSAIDs
NSAIDs
NSAIDs
NSAIDs
Richette 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6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Richette 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6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不敢加量的原因: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
• ➢
• ➢ HLA-B*5801
➢ ➢ ➢
Am J Med, 1984,76(1): 47—56 Arthritis Rheum,2011,63(10 suppl):S1012
中国痛风人群HLA-B*5801突阳性率
HLA-B*5801
(OR=3.94)
PCR
4
MSU
-2
✓ 4
✓
4
Ann Rheum Dis. 2015;74(10):1789-98.
难治性痛风的定义
•
ACR
➢ ➢
<6mg/dl
2012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Gout Curr Opin Rheumatol. 2008 Mar;20(2):198-202
达标率 10%
45%
40%
40%
35%
30%
维持6个月
20%
25%
疼
痛风治疗率
20%
痛
未
15%
频
70% 10%
繁
5%
发 作
0%
20% 40% 60% 80% 0%
38%
12%
2.7%
担
降
心
尿
长
不
酸
期
能
中
用
坚
诱
药
持
发
的
长
急
副
期
性
作
用
发
用
药
作
难治性痛风的临床表现很重
• • • • •
In: 6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6–21 October 2004; San Antonio, Ann Rheum Dis 2006; 65:272
降血糖药物对尿酸的影响
•
•
•
2(SGLT-2)
•
总结
• • •
6mg/dl
Thank you
GOT GPT
CFDA 4.6%~6.6%
[Febuxo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 5-yr findings of the FOCUS efficacy and safety study. A 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benzbrom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gou
难治性痛风的流行病学
• • •
meta
Liu R, et al. Biomed Res Int. 2015;2015:762820.
目录
2. 3.
难治性痛风的形成原因
➢ ➢ ➢ ➢
Curr Opin Rheumatol. 2008 Mar;20(2):198-202
我国痛风达标现状低下及其原因
•
J Rheumatol,2001, 28:577
•
Nephron,2000, 856: 287
•
Am J Kidney Dis,2006, 47:51
临床常用降尿酸药物的分类
pegloticase
(
)
rasburicas
(
)
Lancet 2016; 388: 2039–52
常用降尿酸药物的比较
目录
2. 3.
2015ACR/ EULA分类标准
<40 mg/L(<0.24 mmol/L)
-4
60-<80 mg/L(0.36-<0.48 mmol/L)
2
80-<100 mg/L(0.48-<0.60 mmol/L)
3
≥100 mg/L(≥0.60 mmol/L)
镇痛药物间的联合使用
•
•
•
NSAIDs X X
•
•
•
• •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秋水仙碱的用法推荐
mg mg
mg
mg
mg mg
0.5mg,每日3次,连续 用药至到痛风完全缓解
首剂1.0mg,1h后再用0.5mg; 12h后0.5mg,1~3次/d
难治性痛风
内分泌科 陈伟坤
病例
男性,39岁,痛风病史10多年,再发1周入院。 痛风反复发作,多关节肿痛、畸形 全身多发痛风石:双手、双足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
中度贫血、骨质疏松 目前治疗方案:别醇100mg tid ,但尿酸仍很高,
840umom/L,肌酐175umom/L 诊断:难治性痛风
Ann Rheum Dis 2006; 65:271
目录
2. 3.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四个关键点
•
• • •
改善生活方式中的禁忌
• • •
➢ ➢
• •
改善生活方式中的鼓励
•
2000ml/d
•
pH
• • • •
樱桃具有降尿酸和抗炎作用
•
[(202 13)∝(350 33)mmol/mmol P< 0.01
NSAIDs
IL-1β
Lancet 2016; 388: 2039–52
抗炎镇痛药物的使用目的和原则
• • • • • • IL-1β
Lancet 2016; 388: 2039–52
Richette 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6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高剂量别嘌醇比低剂量更有效
300mg/d
RCT
CCr≥50 ml/min
•
300mg/d
26%(8/31) 52% (13/25) (p =0.049)
•
6mg/dl) 300umol/l 100 mg/d
78% (21/27 vs 18/23 p =1.00)
300mg/d
N Engl J Med 2005; 353:2450–2461 Ann Rheum Dis. 2009,68(6):892-7 Clin Rheumatol 2000; 19:21–25.
LLaanncceett 22001166;; 338888:: 22003399––5522..
常用NSAIDs的分类和用量
糖皮质激素的用法推荐
0.5mg/kg/d 0.5mg/kg/d
30~35mg/d
NSAIDs 2012ACR
NSAIDs 10mg/d
Richette 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6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Lancet 2016; 388: 2039–52.
1L-1β受体抑制剂
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四个关键点
• • • •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
“ 持续达标” 治疗标准及益处
4 mg/dl
•
N Engl J Med,2005, 353: 2540
•
N Engl J Med,2005, 353: 2540
Pegloticase
普瑞凯希(Pegloticase)的临床应用
•
•
8mg (4-12mg)
•
•
➢
➢
•
Arthritis Res Ther, 2009, 11(4): 236 Arthritis Rheum. 2008;58(Suppl 9):S176
降尿酸药物治疗的联合使用
•
200~600mg/d
疗程
0.5mg qd/bid
• 至少6 个月 • 体检没有痛风石的患者,在达到尿 酸目标值后3个月以前有痛 • 风石的患者,体检痛风石消失,并 达到尿酸目标值后6个月
qd/bid
0.5mg 0.5~1.0mg/d
连续使用6-12个月
3—6个月
Richette 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6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47-61.
100 mg/d
0.5g/d
RDEA594(200~600mg/d)
• RDEA594(600mg/d) (40~80mg/d)>
•
100~300mg/d
BCX4208(20~80mg/d)
J Rheumatol,2011,38(5):904-910
防止合并症,使用“一箭双雕”的药物
•
•
•
•
•
•
•
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同样有效
•
➢ ➢ ➢ •
小剂量秋水仙碱比大剂量更安全
• •
肾功能不全者,应如何使用秋水仙碱?
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