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防雷防静电PPT
合集下载
《防雷防静电》课件

综合防护、降低风险
详细描述
针对大型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大型商场、会展中心等,防雷防静电工程主要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避雷 针、接地系统、防雷电磁脉冲等设备,以降低雷击和静电对建筑物的损害风险。
电子设备的防雷防静电工程
总结词
保护设备、预防损坏
详细描述
针对电子设备,如通信基站、数据中心、计算机房等,防雷防静电工程主要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安装 防雷器和静电防护设备,以预防雷击和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
静电的产生
静电主要发生在干燥的环境中,当两 个不同物体接触并分离时,由于电子 转移而产生静电。例如,脱毛衣时产 生的静电就是典型的例子。
雷电和静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以引 起火灾、爆炸、电击等事故,对 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静电的危害
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 致其运行异常或损坏。此外,静 电还会引起人体不适,如头痛、 胸闷等。
通过控制工艺过程、选用防静电材料、加强设备接地等措施,降低静电危害。
静电防护设备与措施
防静电设备
包括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地板、防 静电手套等。
防静电措施
定期检测防静电设备的性能,确保其 有效性;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防静电 意识。
04
CHAPTER
防雷防静电工程案例
大型建筑物的防雷防静电工程
总结词
避免穿着化纤衣物
化纤衣物容易产生静电,应尽量避免 穿着。
使用防静电产品
使用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喷雾等防静 电产品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和静 电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学习安全知识
了解雷电和静电的产生原理、危害及防范措施,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详细描述
针对大型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大型商场、会展中心等,防雷防静电工程主要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避雷 针、接地系统、防雷电磁脉冲等设备,以降低雷击和静电对建筑物的损害风险。
电子设备的防雷防静电工程
总结词
保护设备、预防损坏
详细描述
针对电子设备,如通信基站、数据中心、计算机房等,防雷防静电工程主要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安装 防雷器和静电防护设备,以预防雷击和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
静电的产生
静电主要发生在干燥的环境中,当两 个不同物体接触并分离时,由于电子 转移而产生静电。例如,脱毛衣时产 生的静电就是典型的例子。
雷电和静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以引 起火灾、爆炸、电击等事故,对 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静电的危害
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 致其运行异常或损坏。此外,静 电还会引起人体不适,如头痛、 胸闷等。
通过控制工艺过程、选用防静电材料、加强设备接地等措施,降低静电危害。
静电防护设备与措施
防静电设备
包括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地板、防 静电手套等。
防静电措施
定期检测防静电设备的性能,确保其 有效性;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防静电 意识。
04
CHAPTER
防雷防静电工程案例
大型建筑物的防雷防静电工程
总结词
避免穿着化纤衣物
化纤衣物容易产生静电,应尽量避免 穿着。
使用防静电产品
使用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喷雾等防静 电产品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防雷防静电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和静 电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学习安全知识
了解雷电和静电的产生原理、危害及防范措施,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因静电带来的故障和干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见的防静电方法
1
接地
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将积累的静电放电到大地,防止静电的积累。
2
静电消除
使用静电消除器或静电消除器材,有效降低静电的存在和危害。
3
静电屏蔽
使用静电屏蔽材料或屏蔽结构,阻隔静电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害。
静电的危害与防范
防雷及防静电的实践应用
1
电子制造业
在电子制造过程中,防静电措施至关重要,以保护电子组件和产品。
2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防雷系统是飞行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3
能源行业
在能源生产和传输过程中,防雷措施保护电力设备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1 火灾和爆炸
静电的积累可能引发爆炸并导致火灾,防范静电是关键的安全措施。
2 电子设备故障
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3 人身伤害
静电放电可能给人带来电击,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更需重视预防。
防雷措施的原理和方法
避雷针
通过设置避雷针和导体接地,将雷 电引导至地下,保护建筑和设备。
浪涌保护
使用浪涌保护器来吸收过电压,减 少雷电冲击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防雷系统
建立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接地、 保护器和防雷装置等,提供全面的 防护。
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使用
避雷针
避雷针通过引导和放电,将雷电 引导至地下。
防雷网
通过构建导电网,将雷电主导流 路由特定路径放电。
避雷带
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用于引导和 分散雷电放电。
《防雷及防静电》PPT课 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防雷和防静电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其实践应用。让我们一 起探索如何保护设备和人员,避免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公共设施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设施名称
某大型体育场馆
案例描述
该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防雷和防静电的需求。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以及采取设备 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成功避免了雷电和静电对场馆设施和观众安全的威胁。
经验总结
公共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防雷防静电设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及防静电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防雷及防静电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随着科 技的发展,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发展
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从简单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发 展为综合性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引流、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等多方面的措施。
02
CHAPTER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个人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个人姓名:张先生
案例描述:张先生在雷雨天气中,通过正确使用防雷产品,如避雷针、防雷带等,避免了雷 电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同时,他采取了接地线、不使用电子产品等防静电措施,避免了 静电带来的潜在危险。
经验总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防雷防静电知识,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 。
THANKS
谢谢
防雷及防静电在家庭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领域也逐渐成为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应用 的重要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电器设备和设施也需要采取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例如,电视、电脑 、空调等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接地检查和维护,避免因雷电和静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 伤亡。此外,家庭中的电线、插座等也需要注意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家庭安全。
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通过避雷针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 建筑物或设施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防雷防静电》PPT课件

上感应出异性电荷)
2.雷电感应 (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3.雷电侵入波(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
高压冲击波,并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侵入室内, 这种情况称为雷电侵入波或高电位侵入。)
雷电在放电过程中,可能出现静电效
应、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效应等。 一、 雷电电流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或电
间隙来隔离工作电压。 (2)无续流。 当作用在ZnO阀片上的电压超过阀片的起始动作电压时,将发生导通;ZnO阀片上的
残压受其良好的非线性特性所控制。 当过电压过去后,ZnO阀片导通状态终止,又相当于一绝缘体,因此不存在工频续流。 (3)通流容量大。 ZnO阀片得通流容量大,可用于限制内部过电压。 (4)性能稳定,抗老化能力强,耐污性能好。 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能用于各种绝缘介质,也特别适合于高海拔地区和SF6全封闭
二、防雷装置
1、常用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作用 防雷工作: ◆电气设备防雷……发电厂、变配电所和架空电力线路的防雷; ◆建筑物防雷……工业和民间 防雷装置的构成: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避雷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 除避雷器外,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
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人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1)避雷针
接闪器……沿建筑物屋顶四周易受雷击部位明设的作为防雷保护用的金属带 引下线……沿外墙作引下线 接地装置……接地网 多用在民用建筑特别是山区。 使用避雷带(网)的保护性能比避雷针的要好。 ◆(5)避雷网
明装避雷网……沿建筑物屋顶上部明装金属网格作为接闪器,沿外墙装引 下线接到接地装置上。
一般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笼式避雷网……把整个建筑物中的钢筋结构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大型金属 网笼。
2.雷电感应 (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3.雷电侵入波(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
高压冲击波,并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侵入室内, 这种情况称为雷电侵入波或高电位侵入。)
雷电在放电过程中,可能出现静电效
应、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效应等。 一、 雷电电流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或电
间隙来隔离工作电压。 (2)无续流。 当作用在ZnO阀片上的电压超过阀片的起始动作电压时,将发生导通;ZnO阀片上的
残压受其良好的非线性特性所控制。 当过电压过去后,ZnO阀片导通状态终止,又相当于一绝缘体,因此不存在工频续流。 (3)通流容量大。 ZnO阀片得通流容量大,可用于限制内部过电压。 (4)性能稳定,抗老化能力强,耐污性能好。 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能用于各种绝缘介质,也特别适合于高海拔地区和SF6全封闭
二、防雷装置
1、常用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作用 防雷工作: ◆电气设备防雷……发电厂、变配电所和架空电力线路的防雷; ◆建筑物防雷……工业和民间 防雷装置的构成: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避雷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 除避雷器外,它们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
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人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1)避雷针
接闪器……沿建筑物屋顶四周易受雷击部位明设的作为防雷保护用的金属带 引下线……沿外墙作引下线 接地装置……接地网 多用在民用建筑特别是山区。 使用避雷带(网)的保护性能比避雷针的要好。 ◆(5)避雷网
明装避雷网……沿建筑物屋顶上部明装金属网格作为接闪器,沿外墙装引 下线接到接地装置上。
一般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笼式避雷网……把整个建筑物中的钢筋结构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大型金属 网笼。
防雷与防静电PPT课件

.
32
产生静电的几种现象 1、摩擦带电:物质相互摩擦时,由于发生接触位置的移动和电荷的 分离,而产生静电。 2、剥离带电:互相密切结合的物体使其剥离时引起电荷分离,而产 生静电。 3、流动带电:用管路等输送液体时而产生静电。 4、喷出带电:粉体类、液体类和气体类从截面小的开口部位喷出时, 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 5、冲撞带电:由于粉体类的粒子与粒子之间或粒子与固体之间的冲 撞形成极快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静电。 6、破裂带电:固体或粉体类的物体当其破裂时,产生电荷分离,因 破坏子正负电荷的平衡而产生静电。 7、飞沫带电:喷在空间的液体类由于扩展飞散、分离、形成很多的 小滴而形成新的液面而产生静电。 8、滴下带电:附在器壁等处的固体表面上的珠状液体逐渐增大,由 于自重形成液滴和水滴,在坠落脱离时间生电荷分离而产生静电。 产生静电电荷的多少与生产物料的性质和料量、摩擦力大小和摩 擦长度、液体和气体的分离或喷射强度、粉体粒度等因素有关。
.
13
5.球状雷
这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十米, 存在的时间一般为3—5秒。球形雷通常是沿着地面滚动或 在空气中飘行,有时还会通过缝隙进入室内。球雷碰到建 筑物可能发生爆炸,并引起燃烧。
.
14
·7月9日,通辽铁路南站遭雷击,击坏行李信号控制系统, 造成货物停运,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万元。
.
33
二、静电的危害 1、爆炸和火灾: 2、静电电击: 3、妨碍生产:
三、静电危害的防护
一、泄露法: 1、接地: 2、增湿: 3、加抗静电添加剂:
二、中和法:
三、工艺控制法:
.
34
高频电磁场 的危害与防护
.
35
一、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
防雷与防静电(新)课件

02
03
安装避雷针
避雷针是常见的防雷装置 ,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免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受 损。
接地措施
通过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物 体接地,使雷电电流能够 安全地流入大地,避免电 击风险。
防雷击电磁脉冲
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和 信息系统采取防雷击电磁 脉冲措施,如安装浪涌保 护器等。ຫໍສະໝຸດ 防静电措施接地措施
通过将设施或设备接地, 使静电荷能够安全地流入 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 等防雷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防雷效果。
防雷安全教育
加强防雷安全教育,提高公众 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防静电工程实践
静电产生与危害
了解静电产生原理,明确静电对电子设备和 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
防静电设备选用与维护
合理选用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 电工作服等,定期检查和维护。
国内标准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将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新和完善国内的雷电和静电防护标准,以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多元化防护措施
未来雷电和静电防护将采取多元 化的防护措施,包括工程设施、 设备接地、等电位连接、电磁屏 蔽、合理布线等,以全面提高防
雷与防静电的效果。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
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雷 电和静电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04
防雷与防静电工程实践
防雷工程实践
防雷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物特点和使用性质, 进行防雷系统设计,包括接闪
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雷电预警与监测
利用雷电监测设备,实时监测 雷电活动,预测雷电发生,为 防雷措施提供依据。
电工培训—防雷和防静电ppt

防静电系统组成
防静电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防静电系统应用范围
电子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防静电系统重要性
保障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防静电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06
防静电系统的组成部件
离子式、高压式、超声波式等。
种类
通过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来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防雷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02
03
04
05
06
05
防静电系统概述
静电产生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等。
静电危害
电子产品的损害、火花的放电、对人体的影响等。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通过采取措施避免静电荷的产生、积累和放电,以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的系统。
防静电系统定义
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防静电设备和器材、防静电包装等。
防雷系统通常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浪涌保护器等设备。
防雷系统的组成
防雷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防雷系统的应用范围
防雷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电力设施、通信设备等,以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
防雷系统的重要性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危险性,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后果,因此防雷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
功能
接闪器
定义
引下线是在接闪器和接地装置之间传导电流的导线。
功能
引下线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闪电电流传导到接地装置,再通过接地装置分散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或设施免受雷击损害。
引下线
定义
电涌保护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防止电气和电子设备受到过压和过流的损害。
防静电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防静电系统应用范围
电子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防静电系统重要性
保障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防静电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06
防静电系统的组成部件
离子式、高压式、超声波式等。
种类
通过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来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防雷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02
03
04
05
06
05
防静电系统概述
静电产生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等。
静电危害
电子产品的损害、火花的放电、对人体的影响等。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通过采取措施避免静电荷的产生、积累和放电,以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的系统。
防静电系统定义
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防静电设备和器材、防静电包装等。
防雷系统通常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浪涌保护器等设备。
防雷系统的组成
防雷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防雷系统的应用范围
防雷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电力设施、通信设备等,以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
防雷系统的重要性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危险性,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后果,因此防雷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
功能
接闪器
定义
引下线是在接闪器和接地装置之间传导电流的导线。
功能
引下线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闪电电流传导到接地装置,再通过接地装置分散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或设施免受雷击损害。
引下线
定义
电涌保护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防止电气和电子设备受到过压和过流的损害。
防雷防静电接地培训 ppt课件

19
1 防雷技术
雷电感应示意图
雷电感应示意图
ppt课件
20
1 防雷技术
(7)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
用
当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 和接地体上都具有很高的电压。如果防雷装置 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 金属管道相距很近,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 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 缘损坏,金属管道烧穿,甚至造成易燃易爆物 品着火和爆炸。
防雷技术防雷技术1凡在工业建构筑物中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凡在工业建构筑物中制造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物质或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电火花作用下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或者有上述特征但不致引起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或只当发生事故时才能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建筑物属于第一二类防雷保护对象
避雷装置的作用就是当接闪器接受电流后,经过 引下线将电流导入接地装置进而安全地进入大地,保证 建筑物内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至于选择何种防雷措施, 则应根据所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当地雷电活动情况进行 比较确定。一般来说,避雷针主要作为露天变电设备、 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的保护;避雷线主要作为电力线路的 保护;避雷网或避雷带主要作为建筑物的保护。
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电损失急剧增加, 因为电子技术正向高频率、高速度、微型化、网络 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 脉冲干扰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另外,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高,收受雷电的几 率也增大。电子信息系统受损后,除直接损失外, 间接损失往往很难估量。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 已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成为当务之急。
ppt课件
25
1 防雷技术
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雷击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产生的外部条件
.
静电产生的外界条件主要有附着、 摩擦、感应、极化以及温度和湿 度等环境条件。某种极性离子或 自由电子附着到与地绝缘的物体 上,即可使该物体带上静电或改 . 变物体的带电状况。
摩擦能够增加物质的接触机会和 分离速度,因此能够促进静电的 产生。如生产过程中,液体的输 送、搅拌、喷雾等工序,液固混 合物的沉降、过滤等工序以及固 体的粉碎、混合、筛分等工序中, 均存在摩擦产生静电的条件。
接闪器
主要用来保护 建筑物
(1)接闪器:又称受雷器,是接受雷电放电电流的金属导体,作用是将雷电引至本身,沿引下线 经接地装置流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遭雷击的破坏,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 避雷带、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等。 (2)引下线:又称引流器,是敷设在屋顶和外墙上的导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应满足机械强 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如采用钢绞线,其截面不小于25mm2 。 (3)接地装置:埋在地下的接电导线和接电体。作用是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的对地 电压。与一般接地装置的要求基本相同,所用材料的最小尺寸应稍大于其它接地装置的最小尺寸。
物体产生了静电,但能否聚集,取决于 物质的电阻率。电阻率是表征物质导电 性能的指标,其值越大,物质的导电性 能就越差。就产生静电而言,电阻率在 109~108Ω ·m之间的物质最容易产生静 电,且危害较大;而小于10°Ω ·m或大于 1018Ω ·m的不易形成静电。电阻率小于 106Ω ·m的物体可称为静电导体,而大于 105Ω ·m的物体可称为静电的非导体。由 于汽油、煤油、苯、乙醚等液体的电阻 率在109~1015Ω ·m之间,最容易产生静 电,并会发生聚集,故是防静电的重点。 介电常数与电阻率一起决定着静电产生 的结果和状态。介电常数大的物质,其 电阻率均低。一般地,若流体的相对介 电常数超过20(真空时的介电常数为1), 并以连续相存在,且有接地装置,则不 论是贮运还是管道输送,都不会产生静 电。
防雷 装置
02
防静电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危害 防静电的措施
静电的产生
物体中的原子因某种原因失 去或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出现 正的或负的电荷过剩,即称 该物体带上了静电。静电的 产生不仅与物质本身的特性 有关,而且需要一定的外部 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产生的内部条件
.
物质本身的特性,如逸出功、电阻率 和介质常数等,是静电产生的内界条 件。使物质内的一个自由电子脱离物 质表面所需要的功,称为该物质的逸 出功。物质的逸出功不同是静电产生 的内界基础。当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 . 互相接触,且间距不超过25×10-10m 时,在接触界面上就会产生电子转移。 逸出功小的固体物质将失去电子而带 正电,逸出功大的固体物质将得到电 子而带负电,即在固体接触界面处形 成“双电层”,从而使两固体均带上 了静电。双电层的概念不仅能解释不 同固体接触界面处产生静电的原因, 而且能解释固体与液体、固体与气体 以及互不相溶液体等接触界面处产生 静电的原因。
管 内 径 10 /mm 25 50 100 200 400 600
1.控制静电的 产生量
STEP 01
流 速 8 /m·s-1
4.9
3.5
2.5
1.8
1.3
1.0
防静电的措施
利用静电接地法、空气增湿等方法,将物体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 生产中用来加工、贮存、输送易燃易爆液体气体和粉尘的金属设备、 容器和管道等应连成一个连续的导电整体,并加以接地。设备内部 不能有与地绝缘的金属体。若管道由绝缘材料制成,可在管内或管 外缠绕金属丝、带或网,并将金属丝等接地。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连接应当可靠,其接地电阻一 般不超过100Ω 。某些活动部件,如橡胶传动带、输送带和铁轮等处, 无法设置静电接地装置,可经常涂抹具有导电性能的润滑剂,如经 常涂抹由一份甘油和一份水混合而成的润滑剂。 空气增湿可降低非导体物质的绝缘能力。若湿空气能在物体表面覆 盖一层导电液膜,则该液膜可将静电导入大地。空气增湿不仅有利 于静电的导出,而且可提高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着火能量,有利于 防火防爆。但应注意空气的相对湿度过高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 良影响。 此外,在非导体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膜或向非导体物料中加入抗 静电剂,利用导电膜层或抗静电剂的导电性能将静电导出。
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与其不相连的 金属管道或设备时,管道或设备表 面的不同部位会因感应而产生正、 负电荷。
将静电非导体置于电场中,其内部 或表面会因极化作用而产生电荷。 如在绝缘容器中盛装带有静电的物 质时,容器的外壁就会因极化作用 而产生电性。
此外,静电的产生还与环境的温度 和湿度以及物质的形态和原带电状 况等因素有关。
第十一章 防火防爆与安全卫生
第二节 防雷防静电
T H E S I S D E F E N S E P O W E R P O I N T T E M P L A T E
指导老师:XX老师
负责小组:XX小组
目录
CONTENTS
01 防雷
雷电的产生 雷电的种类 雷电的危险性 防雷的措施
02 防静电
静电的产生
防雷建筑物的要求 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应有防 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 波侵入的措施,第三类防雷建 筑物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 侵入的措施。
防雷的装置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避雷针 避雷线 避雷网(带)
主要用来保护露天 的变配电设备、建 筑物和构筑物。
主要用来保护 电力线路。
0.0096
苯
4.7
0.20
二乙基醚
5.1
0.19
静电的危害
2.伤害人体 在药品生产中,若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移动的带电材料,体内 就会产生静电积累,一旦与接地的设备接触就会产生静电放 电,其放电火花能量可达2.7~7.5mJ,这不仅可以引爆一些 可燃性物质,而且给工作人员带来痛苦的感觉。此外,工作 人员在接近或接触带静电的物料、管道或设备时,还有可能 造成电击伤害事故。 3.影响生产 静电有其有利的一面,如应用广泛的静电除尘、静电植绒、 静电喷漆和静电复印等都是应用静电原理进行工作的。但生 产中存在的某些静电,会给生产带来一定的父面影响。例如, 静电会使梳理后的头发蓬松,且易吸附灰尘;又如,带静电 的粉体易附着在设备或管道表面影响粉体的输送和过滤;再 如,静电可能引起电子元件的误操作,使生产操作受到影响。
表:一些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小着火能量
物质名称 空气中的浓度/% 最小着火能量 /mJ 物质名称 空气中的浓度/% 最小着火能量 /mJ
丁酮 甲烷 丙烷 丁烷
— 8.5 5—5.5 4.7
0.29 0.28 0.26 0.25
乙炔 氢 二硫化碳 乙烯
— 28—30 28—30 —
0.019 0.019 0.009
STEP 02
2.泄露和导走静电
防静电的措施
3.人体防静电 既要采取接地、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等措施,减少静电在 人体内的积累,又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提高安全意 识。 有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环境中的工作地面、台面等。应采用抗静电 材料制成。抗静电材料对静电来说是良好的导体,但对 220V 和 380V交流电压则是绝缘体。既能防止静电在人体内积累,又能防 止误触 220V 和 380V 交流电压而致人体伤害。工作人员应该穿防 静电的鞋、帽和工作服,而不能穿戴以羊毛、化纤等易产生静电 的材料制成的鞋、帽和工作服。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 如钥匙、硬币和手表等。在与地绝缘的工作场所或者接近、接触 带电体时,不要穿脱工作服,人体必需接地的场所应设金属接地 棒,裸手接触即可导出人体静电。坐着工作场合,可在手腕上佩 戴接地腕表。
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 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 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
雷电的种类
直击雷
静电感应
按照雷电的 危害方式分
感应雷
电磁感应
雷电侵入波
(1)直击雷:当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时,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可能是建筑 物,可能是铁塔,还可能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 通道,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 (2)雷电感应: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 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3)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 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以上3种效应由直接雷电所引起,其破坏力是很大的。此外静电感应、电磁效应、雷 电波侵入以及反击作用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防雷的分类
根据建筑物内生产的性质、发生雷电的可能性 和危害程度,按其防雷要求,可将建筑物分为 三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此类建筑物内存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环境,会因 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员伤亡。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此类建筑物内存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环境,但电 火花不易引起火灾或爆炸或不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员伤亡者,均属此类。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当地的 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 要防雷的具有21区、22区及23区火灾危险环境 的建筑物,属于此类。 防雷的必要性 建筑物、设备或人体一旦遭到 雷击,往往会造成火灾、爆炸、 触电死亡等严重的灾害事故。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建筑 物的防雷要求,设置相应的防 雷设施。
雷电的危险性
.
.
.
雷电火灾 的危险性
.
雷电的火灾危险性
雷电的火灾或爆炸危险性主要由雷电放电所产生的各种物理效应或作用 所引起。
(1)电效应 雷电放电所产生的高电压足以摧毁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线路和设备,击 穿绝缘层而造成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2)热效应 雷电放电所产生的高电流在经过导体的瞬间可转化成大量的热,尤其是在雷击点处 可产生50-2000J的热量,这一能量足以融化50-200mm3的钢,这也是雷击时往往 会发生火灾或爆炸的重要原因。 (3)机械效应 雷电放电瞬间所产生的热效应,可使被击物体受热膨胀、水分蒸发以及物质分解产 生气体,从而在被击物体内部产生很强的机械压力,导致物体严重破坏甚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