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从读书里获得知识的名人名言

从读书里获得知识的名人名言本文是从读书里获得知识的名人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心坚石也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勤勉是成功之母。
2、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3、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5、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6、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8、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9、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10、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南斯拉夫谚语)11、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
(法国谚语)12、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亚美尼亚谚语)13、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丹麦谚语)14、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尼泊尔谚语)15、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
(日本谚语)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7、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18、一窍通,百窍通。
19、心里没有眼,有眼也无用。
20、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
2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22、尽信书,莫如无书。
23、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4、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25、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6、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27、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28、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29、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30、温故而知新。
31、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
32、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33、强记不如善悟。
34、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
(西班牙谚语)35、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
(南斯拉夫谚语)36、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37、万川归海海不盈。
38、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_小学记叙文600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_小学记叙文600字每一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金钥匙,他能帮你打开知识的大门,帮你击破一个个难题,成为你学习上的好帮手。
以前,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每次考试都排在班级后面,回家少不了妈妈口若悬河的教训,那时,我真恨不得能“跑步”冲进班级前几名。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同学的语文书,只见书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做满了批注和笔记,老师讲到的每一个要点、重点点都清清楚楚写下来了。
看着同学的书,我陷入了沉思:原来他的优异成绩是这样来的呀!如果我也能像他这样,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都牢牢地记在本子上,一定能助我学习一臂之力。
我一阵窃喜,仿佛捡到了一个宝贝!
每天,每节课,我除了竖起耳朵听讲,积极思考发言,还不忘记笔记。
一个月转眼间过去了,一次次考试中,我惊喜的发现我的成绩
真是突飞猛进。
期中考试来临了,这可是我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当试卷发下来时,我迅速地把试卷浏览一遍,发现有一道题要求我们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用成语来表示,哎,这些都是老师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讲到的呀!老师还一再要求我们把那三个成语写在书上。
我慢慢回忆着,呵呵,昨晚我正好复习到了这三个成语,他们分别是“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
我迅速地的将成语准确无误地写了下来。
哈哈,四分“挣”到啦!再看着旁边的同学都正在为这个题抓耳挠腮呢,我想他们一定是上课时没做好笔记吧!早已将那三个成语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真可惜呀!
好记性真不如烂笔头呀!看来,这做笔记啊的好习惯我得发扬光大才行!。
勉励学习的名人名言

勉励学习的名人名言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4、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良师。
5、遇到困难不低头,要迎难而上。
6、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7、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9、人生之路无坦途,走出困境天地宽。
10、要做学习的主人,莫做老师的奴隶。
11、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2、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13、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14、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15、当遇到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
16、没有承受困难的能力,就没有希望了。
17、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18、与其做困难的奴隶,不如做困难的主人。
19、课上落下一分钟,课下需花双倍功。
20、如果你想攀登**,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21、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22、不要等待运气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
23、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4、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25、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26、有压力,但不会被压垮;迷茫,但永不绝望。
2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8、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29、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30、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31、你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你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32、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33、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34、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35、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
36、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37、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38、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
3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作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作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https://img.taocdn.com/s3/m/c08fa530fad6195f312ba6a3.png)
[作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天我书本上看了一篇短文,里面讲了俄国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前坚持写笔记。
他说:“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
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都把它记下来。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看他,刚谈了几句话,托尔斯泰就掏出本子来记。
客人奇怪地问:“你往本子上记什么啊?”托尔斯泰说:“我记的就是你。
”“我有什么好记的?”“什么都能够记,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搞笑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也经常听爸爸说,没有想到人家大作家也是这样记录的。
因为我的爸爸也有这样一个好习惯,爸爸是搞策划的,常随身带着小本子,一有新的想法或遇到好的点子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记下来。
有的时候爸爸看电视看得好好的,突然他看到了什么画面,脑子里顿时产生了一些想法。
于是,爸爸“唰”地一下立刻站了起来,赶紧找来一支笔,聚精会神地把想法记到本子上,才肯安安心心地坐下来继续看电视。
还有,爸爸下班回来,总是先用笔记下写在手上的东西再洗手,因为有时候车上人很挤,他就直接写在手上了。
因此我爸爸身上永远带着笔。
有时候,本来他带了一支笔,却不明白放包里什么地方了,于是又带一支。
这样他包里就有很多支笔了。
有的同事笑他说:“是小学生,两枝笔是大学生,你是个修笔匠了。
”而我呢,恰恰与爸爸相反。
我最厌恶记录了,爸爸虽然给我买了一个记录本,但遇到什么好东西我也懒得记,总认为等会记得的。
但是,有时候很好的日记题材我往往一下子就忘了,所以我的日记显得很平淡。
以后我要学习爸爸,也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作文(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所积累的关于读书的格言中,印象最深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它告诉我,成功只垂青于那些勤于动笔、动脑的人。
语文老师平时上课时,会讲到不少重要的知识点,有时候还会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都会把老师讲的东西记到书里去,以便复习的时候看看。
前一阵子,我觉得天气有点冷,记笔记太麻烦,就耍了小聪明,心想:我认真听,心里记住就行了。
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

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笔经常去记记。
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记得东西越多,前面的东西就会忘记得越快;如果用笔记下来,那就永远存在,想用的时候,就很方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题的演讲稿15月14日,国内某些媒体报道了所谓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的“特大新闻”,这条据称规划工期10年、规划投资总额280亿美元的运河被一些激动不已的人士称之为“一带一路布局的新动作”,更有人进而憧憬通过这条运河缩短中国-波斯湾航线、避开马六甲海峡“哽嗓咽喉”的“战略价值”和“伟大意义”。
然而仅隔5天就出现了戏剧性反转:中国驻泰使馆和泰国驻华使馆双双明确表示,两国政府部门迄今为止未参与关于克拉运河项目的研究和任何具体合作,也未就此问题发表过任何立场,泰方更进而指出“协议是民间行为不涉及政府”、“不过是可行性研究”,令前一晚尚在欢呼的“大战略派”空欢喜一场。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谓“克拉地峡运河”早已是一碗一炒再炒、却从未离开过蓝图的冷饭。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最宽处190公里,最窄处56公里,西邻印度洋,东邻太平洋的暹罗湾,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连接处,理论上打通这条地峡,的确可缩短东亚-中东航线,并绕过马六甲海峡。
但这里林密人稀,地质条件复杂,且位于泰国领土最南端的南四府(宋卡、也拉、北大年、那拉提瓦,)居民以马来族穆斯林为主,分离主义倾向严重,是该国民族问题最集中、政治麻烦最多的地区,在这里修一条战略性运河,犹如在马蜂窝里动工,能否确保航路畅通和过往船只安全,是否会导致当地政治局势更加不稳,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最早炒“克拉运河”冷饭的是泰国国王拉玛五世,时间可上溯至19世纪末,很显然,这样的“蓝图”也只能始终是一张图;二战期间和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两次提及这条运河,但前者因为战争失败、后者因为财力不足,都限于空谈而未付诸实施。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
【篇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笔经常去记记。
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记得东西越多,前面的东西就会忘记得越快;如果用笔记下来,那就永远存在,想用的时候,就很方便。
我记得有几次,老师叫我们到网上查资料,我看一遍就关掉电脑,自以为记得住,可是到了第二天就忘记了;每次抄家庭作业到备忘本上,我总以为记得住,偷懒不抄,结果一回到家就总是忘记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
许老师为了要我们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在我们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常常布置我们写“阅读护照”;三年级的时候,每周布置我们写“采蜜”,让我们通过阅读课外书收集好词、好句、好段。
我觉得这些办法非常好!
以后我一定要养成一个记笔记的好习惯,不要光靠脑子记东西,要勤动笔。
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不会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篇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今天妈妈给我洗校服的时候,从口袋里面发现了三角钱,那是同学卖空水瓶赚来的班费。
妈妈立刻让我把它们收好,并命令我做好详细的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巧妙做笔记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心理健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巧妙做笔记【活动理念】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专门针对记忆进行了研究,发现我们从记忆开始的那刻就开始遗忘。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是人脑有效的外储存器,是人记忆能力的延伸。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具体思维阶段步人抽象思维阶段。
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具体经验,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者收获具体的经验、同时又能锻炼思维能力。
要提高课堂上的效率,除了要专心听讲外、适当地做笔记有利于理群和记忆的加深,促进积极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积果学习资料。
长此队往,还能提高学习者的书写速度和整理文字的水平,其至能够提高归的网括的能力。
进入高中,课程相应增加,书本变厚了、作业量也控大、各学科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
基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本次心理话动课,旨在通过对做笔记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多种做笔记的方法,促进学生意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活动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认识到掌握正确的做笔记方法能够促进学习;2.学习做笔记的方法;3.运用一些做笔记的方法到实际的学习当中。
【活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音乐、视频,6—8人分组。
【活动过程】一、团体暖身:记忆大考验1.规则(1)幻灯片上迅速放映30种水果的图片,请同学们记住这些水果及水果出现的顺序。
(2)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允许用做笔记的方法,另一部分学生可以用其他除笔记之外的任何记忆方法。
(3)请同学汇报你所看到的水果有哪些。
2.分享学生1(未笔记):苹果、橘子、尤果、雪梨、香蕉……对9个。
学生2(未笔记):苹果、橘子、尤果、雪梨、香蕉、火龙果、榴…对14个。
教师:你们用了什么记忆方法?学生3(未笔记):我就是这样硬生生地记住,只记住了前面几个和后面的几个。
刻在钢笔上幽默的句子

刻在钢笔上幽默的句子1. 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
2. 不要跟笨蛋生气,他会把你也拖成笨蛋。
3.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 若要改变命运,请勤奋地划字。
5. 一支笔杆子胜过一支枪杆子。
6. 写字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哦。
7. 钢笔,请你帮我刷屏吧。
8. 不会写字算什么好钢笔!
9. 稿纸上跳舞的钢笔最快乐。
10. 我的钢笔比我本人活跃多了。
11. 钢笔啊,多多吐墨出幸福来吧。
12. 钢笔挥洒自如,文思泉涌好心情。
13. 钢笔把你的秘密写给我吧。
14. 只要有笔,就不怕没灵感。
15. 钢笔,你快乐我就快乐。
16. 不要小看一支小小的钢笔。
17. 与其敲打键盘,不如优雅地写字。
18. 钢笔,你是我的知音。
19. 文思泉涌,字字珠玑。
20. 钢笔,你是我的知己。
21. 只要笔尖不断,灵感就源源不绝。
22. 钢笔啊,让我们划破文字的苍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
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oo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
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
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组成绩最差。
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教材上什么都有,上课只要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记课堂笔记。
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研究表明,对于同一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提高二倍。
这是为什么呢?做笔记的好处可以概括如下:①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
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
②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第三,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如果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
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
③记笔记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
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的,而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
不断积累,便获得许多新知识。
怎样才能记好课堂笔记呢?①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
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
最好给每一门课程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不要在一个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
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②要用笔记,而不要依靠录音机。
使用录音机,虽然能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全录下来,但自己没参与记的过程,做笔记的好处已无法体现。
录下来的内容复习起来也太费时、费力。
③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左侧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
④笔记方式多种多样。
学生在课堂上常用的笔记方式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
要点笔记:不是将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而是抓取知识要点,如重要的概念、论点、论据、结论、公式、定理、定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
提纲笔记:这种笔记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
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
图表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⑤提高书写速度。
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跟不上讲课进度,影响笔记质量。
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
不必将每个字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书写;可以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比如用∵代表“因为”,用∴代表“所以”。
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速写的目的是提高笔记效率。
③在笔记遗漏时,要保持平静。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不要总是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听记下面的内容。
可以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
⑤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
下课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
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右侧的空白处。
这样,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完善。
标题: 关于背课文,请看《我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我清楚的记得,从初二起,我的英语成绩是怎么一步步滑落的。
我学英语起步很早,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除了学校里上课,还上了兴趣班。
因此,在初二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一直还是不错的。
虽然四年级转学因为教材不统一落后了一段时间,但在老师和当时最流行的鹦鹉鸟复读机的帮助下,我的英文依然是班上成绩最好的。
初中老师要求我们背会每篇课文,但到了初二的时候,课本的文章越来越长,我就懒得背了,也就是多读几遍的水平。
那时候老师也没有特别严格的查,而在我看来,背课文是那么的无厘头和可笑。
加上我越来越喜欢自由奔放不拘小节不苛求语法的外教口语课,就更加不愿意背课文,也不怎么好好听英语课,开始摇摇欲坠般晃荡,原来扎实的英语功底一点点开始瓦解了。
我所不知道的是,对于刚刚学外语的小孩来讲,背课文是最好的形成语感的方法,就好像背唐诗宋词一样,并不在用,而是形成对文字语言的感觉。
现在回忆起来,我能脱口而出好多文言古词,但对于英文,这么多年就记得一句“lift the basket onto the truck.”,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渐渐的,我的英语成绩出现了问题。
严格的语法我分不清了,阅读理解也开始发生混乱,连最起码的选择填空也开始模糊的觉得好像哪个都行。
成绩下降,就开始做无数的习题,但所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模一样的,混乱和模糊。
不能说我不会,也不能说我会,但就是不断出错,成绩平平。
那时候我的前桌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她从初一开始就认认真真的背课文,直到中考后我们分开。
她的妈妈在她初三的时候从国外回来,那一年,她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中考英文得了满分150分,而我只有120多分,我甚至还拼写错了一个简单的单词。
后来,前桌女孩高中上了全省第一的学校,我只上了全省第三的。
再后来,她出国上了名校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又上了更有名的学校。
而我,高中英文提升了难度之后,更加模糊。
初中都懒得背,高中更没时间和兴趣,英文开始成为我一门表现平平的科目。
再后来,我不得不在一个二本的校园里,起早贪黑的恶补,熬了那么多夜,下了那么大的辛苦,最后也只是个比同班同学好,但仍没有成为优势项目,勉强够找工作面试开个英文会议,但再高级点的,比如英文对话超过2小时就歇菜了。
那时候我总说,前桌女孩英文成绩好,是因为她有个英语很好的妈妈,能当24小时随身老师。
可直到今天我心里都很深刻的记得,我是如何开始偷懒,如何开始一点点懈怠,如何开始在别人背课文的时候窃喜自己不用那么苦。
我不能说,我和前桌女孩在成绩和人生上的差异就是从背课文开始的,也不能说我们两个如今的生活谁好谁坏,但是这件小事一直提醒着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从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拉开的,无论是当时的考试成绩,亦或更大格局的未来。
纵观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人生,也都充满了这种偷懒和得过且过,这并不是单单出现在英语课上的偶然,所有的偶然其实就是自己人生的必然罢了。
比如我除了数学的其他学科也都学的不好不坏,不精通也不透彻,文史类需要背会的也都背的挑肥拣瘦,而现在生活中的我也总是差不多就行的态度,就算有能力过精致优雅的生活,也依然毛毛躁躁的把家里搞的一团乱。
每当我们的人生不如别人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给自己找理由。
比如别人有好爹好妈好家庭,别人有钱有势有好老公,别人有好老板好公司好待遇,总觉得自己啥都没有才造成当下的窘境。
其实,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自己心里特别清楚,无非是生活中一点点差距的开始。
比如我的朋友中有晨起党,早晨5点就起床开始晨跑,一年后就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得个小奖;有读书党,一年能读近百本书;有写作党,每天更新5000字,一个月写成了一本小说冲上豆瓣阅读首页。
我的晚上在刷手机跟代购聊天买货中度过,想读书只能在一两点,筋疲力尽的更别提早起晨跑了,写作能一周更新一篇1500字就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
当然,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没必要跟别人攀比。
恩,可关键是,不由自主的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跟自己比来比去还那个德性可怎么好?回过头来想,如果我妈妈也是个精通外语的人,或者随便精通别的学科,我就一定能得满分吗?显然不会,因为我从最开始就不是个扎实学习的人,外力再好又能怎么样呢?也就是俗话“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
我有一个前辈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读报纸30分钟,比如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每天在地铁上读一本杂志或者粗读一本书。
其实都是粗粗看过,并不精读。
我们当时都嘲笑他,现在谁还读报纸啊,您真是又红又专啊。
但当真正工作,与客户开会沟通的时候才会觉得,党政经金随口就可以来,客户对前辈每次的指导意见都心服口服,我们这种天天看天涯八卦论坛的,天天在微博上哈哈,仿佛什么潮流都知道的人都跟傻子一样客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自己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才后知后觉。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都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落后于别人的。
背诵课文有技巧背课文听起来很可怕,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
不过不能否认,背课文是学英语最好的方法之一。
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更是如此。
背课文是一项虽然艰苦却其乐无穷的学习方式。
只要把握的好,就能够使学生在快乐和成就感中学习。
第一条原则:理解而后能背。
对于一篇课文,首要问题是要非常清楚它的意思。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始努力去背。
生吞活剥式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
在背之前首先要弄懂文章的中心内容,记叙文要弄清楚记述的事情、人物、时间、地点等等,说明文要明白主要解说的对象和不同方面和性质,而议论文则要弄清所讨论的问题和主要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
要以文章内容为线索进行记忆。
要弄懂上下句之间的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而后才是语言上的起承转合。
这样背课文就是因事而语,有意义地背,言之有物,背之有理。
这样的背诵对日后的写作和口语帮助也是最大的。
第二条原则:所背的文章要典型而纯。
文章一旦背下就会记住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不忘,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背要选那些真正典型而纯的文章。
以完全正确和有代表性的文章丰富孩子语言资料。
第三条原则:先听后背。
既然背课文是练习英语口语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在背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
学语言模仿是关键,所以在背之前要先听,听要听原装正版的录音,当然推荐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
而且要反复听,直到能够模仿得很像为止。
这一个阶段是比较枯燥的,但非常有效。
第四条原则:从易到难、从短到长、循序渐进背课文比较艰苦,特别是一开始,最是要避免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开始的时候哪怕就只是几句话也好,先要建立信心和兴趣。
不要贪多,想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急不得,慢慢增长,逐渐地熟悉背课文的套路和一些英语中常用的关联词,能够越来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