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全球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大量的秸秆被割去后难以处理,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而且,秸秆的堆积还存在着火灾、土地贫瘠、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饲料,提供给养殖行业使用。

以此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减少土地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三、项目内容1.秸秆原料采集:与当地农民合作,收集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项目的原料。

2.秸秆干燥:采用先进的干燥设备将秸秆进行处理,降低其含水量,提高稳定性。

3.秸秆粉碎:使用专业的粉碎设备将干燥后的秸秆进行碾压粉碎。

4.秸秆饲料添加:根据饲养动物的需求,将一定比例的营养物质添加到粉碎后的秸秆中。

5.制作颗粒饲料:将添加好营养物质的秸秆进行压制成颗粒状饲料,提高其可储存性和使用便利性。

6.饲料包装与销售:将制作好的颗粒饲料进行包装,并与养殖场合作,进行销售。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养殖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饲料需求量大。

通过加工秸秆制成饲料可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

2.原料供应:我国农业产量庞大,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原料供应相对稳定可靠。

3.技术支持:秸秆加工技术相对成熟,本项目只需要引进相关设备与技术,无需大规模的技术研发。

4.成本控制: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其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合理的设备投资和原材料采购,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成本。

5.环保效益:本项目可将秸秆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土地的浪费,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五、项目预期收益项目预计投资成本为XX万元,年度运营收益为XX万元。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项目投资回收期约为X年,年平均盈利率为X%。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饲料需求量逐渐增加。

而秸秆作为一种废弃的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且易获取,可用于生产饲料颗粒,提高其利用率。

因此,本报告着眼于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背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有机农产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秸秆颗粒饲料作为一种有机饲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市场需求量大。

2. 市场前景随着饲料需求增加和市场对有机饲料的认可,秸秆颗粒饲料市场潜力巨大。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三、生产技术条件1. 原料供应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易于获取且价格低廉。

在农村地区,农民会将秸秆堆放或烧掉,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当地建设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能有效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2. 生产工艺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主要包括粉碎、混合、压制、烘干等工序,其中压制环节对设备要求较高。

目前市场上已有成熟的颗粒机和干燥设备,可满足生产需求。

四、投资回报分析1. 投资规模根据生产规模和设备投入计算,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的初步投资约为xxx万元。

2. 成本分析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能耗成本等。

根据持续生产计算,预计全年成本为xxx万元。

3. 收入预测根据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预估,秸秆颗粒饲料的售价为xxx元/吨。

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可达xxx万元。

4. 投资回报通过对投资规模、成本和收入的综合分析,预计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xx年,内部收益率为xxx%。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1. 市场风险秸秆颗粒饲料市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大。

为降低市场风险,可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稳固客户关系。

2. 技术风险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设备故障和技术难题,影响生产效率。

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建设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一种常见农副产品,对环境和耕地占用带来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秸秆加工为颗粒饲料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秸秆加工颗粒饲料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利润,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由于成本和设备限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工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1.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同时,大量的秸秆作为农副产品被废弃,不仅占用了耕地,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因此,对秸秆进行有效利用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将秸秆加工为颗粒饲料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这种加工方式的可行性。

2.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对当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秸秆加工颗粒饲料的需求和看法。

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颗粒饲料加工的参数优化实验,包括秸秆颗粒大小、压力、温度等方面的研究。

3.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农民对秸秆颗粒饲料有较高的需求,因为这种饲料有助于提高牲畜的消化率和生长速度。

实验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秸秆颗粒饲料的加工效果较好。

同时,颗粒大小也对颗粒饲料的质量和消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4.讨论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利润,因为农村地区的养殖业正不断发展。

同时,颗粒饲料也有助于减少农作物秸秆的占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由于加工设备和流程的限制,饲料加工的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加工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加工颗粒饲料的可行性。

5.结论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可行性,能够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并减少环境负担。

然而,由于成本和设备限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工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加工颗粒饲料的可行性。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颗粒饲料加工的支持力度,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颗粒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秸秆颗粒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秸秆颗粒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前言秸秆颗粒是一种由农作物秸秆经过破碎、颗粒化、压制等工艺制成的固体燃料。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秸秆颗粒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燃煤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秸秆颗粒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在意义。

二、背景与意义1. 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约为3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有效利用。

秸秆具有可再生性、广泛分布、来源广泛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生物质能源资源。

2. 清洁能源需求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秸秆颗粒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经济可持续发展秸秆颗粒的生产和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可持续性。

三、秸秆颗粒生产技术1. 秸秆颗粒制备工艺秸秆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秸秆的破碎、颗粒化和压制等环节。

首先,将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颗粒机进行颗粒化,最后采用颗粒机或模压机进行压制,形成颗粒状的秸秆颗粒。

2. 秸秆颗粒生产设备秸秆颗粒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颗粒机、颗粒压机、干燥设备等。

其中,颗粒机是秸秆颗粒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颗粒的品质。

3. 秸秆颗粒生产成本秸秆颗粒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生产设备投资、生产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

其中,原料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较大比重,直接关系到颗粒颗粒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秸秆颗粒的利用前景1. 可再生清洁能源秸秆颗粒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替代传统能源秸秆颗粒可以替代传统煤炭、燃油等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生物质发电厂、居民采暖等领域,为传统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选择。

3. 农村生活用能秸秆颗粒可以作为农村生活用能的替代品,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烹饪等用能需求,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

有限公司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限公司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限公司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有限公司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告日期: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名称承办单位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建设地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二、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草饲料“十二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4)内蒙古自治区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2.研究工作的范围(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市场预测;(3)建设条件及基地选址;(4)项目设计方案;(5)环境保护(6)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效益分析和财务评价(10)风险分析三、项目承办企业概况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燃料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位于京哈高速、102国道与京哈铁路贯穿南北的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乌兰察布市。

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的原则,秉承“爱国爱民、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企业纲领,发扬“勤俭、诚信、敬业、拼搏”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已成为高村镇燃料加工及畜牧养殖重点企业,挤身于乌兰察布市强者之林。

公司占地30亩,其中建有生产车间4栋,办公用房900平方米,公司拥有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现在员工数十人,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振兴农业经济,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内蒙古人民政府明确了推广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在确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根据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政策,将不断提升饲草产业比重,以国家实施”奶业振兴,”联动相关产业,努力拉长产业链条,以农副产品为突破口,抓住培植龙头、开拓市场、完善服务、理顺机制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产、加、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体制。

秸杆生物饲料开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杆生物饲料开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杆生物饲料开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饲料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饲料的新兴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秸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秸杆生产生物饲料,将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对秸杆生物饲料开发生产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1.生物饲料开发技术要求:利用生物技术将秸杆转化为高蛋白、高纤维的饲料。

2.项目生产规模:初期市场需求较小,建议以小规模试点为主,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3.项目设备要求:筹备期需购置专门的秸杆颗粒机、干燥装置、混合机等设备。

4.项目人员需求:招聘具备相关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技术人员。

三、市场分析1.生物饲料市场潜力:近年来,生物饲料市场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其他替代品的缺乏:目前,农村地区常用的饲料主要是玉米等传统饲料,而秸杆生物饲料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

四、投资分析1.初步投资估算:项目初期需购置设备及技术支持,预计投资总额约为XXX万元。

2.盈利预测:根据目前生物饲料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预计项目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为XXX万元。

3.成本分析:项目的主要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等。

五、风险分析与对策1.市场风险:生物饲料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3.原材料供应风险:秸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在丰收年份供应充足,但在不同的收成年份可能会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

六、项目可行性结论经过对项目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秸杆生物饲料开发生产项目具有可行性。

该项目能够有效利用农村地区的秸杆资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满足生物饲料市场的需求。

在风险对策的指导下,该项目有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完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最新版)年加工7300吨秸秆的现代化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最新版)年加工7300吨秸秆的现代化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第1章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4第2章项目背景42.1 项目背景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第3章市场分析133.1 秸秆养畜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133.2 市场现状143.3 市场需求预测153.4 市场竞争力分析153.5 市场风险分析163.6 营销策略16第4章项目承建单位简介174.1 企业基本情况174.2 主营业务规模18第5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195.1 项目区现状19第6章项目技术方案设计216.1 项目建设总体思路216.2 项目技术来源与技术水平216.3 技术工艺参数226.4 工艺流程226.5 设备选型方案24第7章项目建设目标267.1 建设目标267.2 建设任务(是否要?)267.3 总体布局277.4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7第8章项目建设内容288.1 土建工程288.2 设备购置298.3 公用辅助设施29第9章土地、规划和环保3011.1 土地3011.2 规划3011.3 环保30第10章劳动保护及定员3210.1 劳动保护32第11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311.1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3311.2 项目建成后人员配置3311.3 人员培训3411.4 项目建成后运行机制34第12章项目实施进度3612.1 进度安排说明3612.2 项目实施进度36第13章设备物资采购3713.1 主要设备3713.2 原材料、燃料供应37第14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814.1 投资估算依据3814.2 投资估算3814.3 资金筹措39第15章效益分析及风险评价4015.1 经济效益分析40第16章招标方案4516.1 招标范围4516.2 招标组织形式4516.3 招标方式45第17章可行性研究结论46第1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呼图壁秸秆养畜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新疆维维天山雪乳业有限公司1.1.4 建设地点、建设内容与规模及期限1.1.4.1 建设地点新疆呼图壁县城天山雪大道99号1.1.4.2 建设内容与规模(1)奶牛良种繁育场在公司的3个奶牛良种繁育场内各建1个6000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1个3000平方米的氨化堆场,购置配套秸秆青贮氨化设备、秸秆加工设备以及人工授精仪器设备。

秸秆饲料化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饲料化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饲料化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逐渐增加。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愈发凸显。

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部分,包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资源。

通过对秸秆进行化学处理或物理处理,将其转化为饲料,不仅可以解决秸秆处理难题,还能节约资源,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优势1. 可降低养殖成本。

秸秆作为饲料资源,价格低廉,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2. 提高养殖业效益。

秸秆经过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可溶性纤维含量,提高饲料的品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3. 保护环境。

通过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可以减少农田秸秆焚烧的现象,减少环境污染。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的化利用符合农业的循环经济原则,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难点1. 技术难题。

秸秆的纤维素含量高,需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处理来提高其消化率。

2. 市场推广难度大。

由于市场对秸秆饲料的认可程度还不高,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3. 技术成本高。

目前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技术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

四、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1.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市场需求。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研究成果,技术支持不断加强。

3.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创新,秸秆饲料化利用有望成为养殖业的新型饲料资源。

4.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环境价值。

秸秆饲料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秸秆焚烧的现象,保护环境。

五、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应用前景展望1. 秸秆饲料化利用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推广力度,秸秆饲料化利用有望成为养殖业的新型饲料资源。

2. 秸秆饲料化利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减少了农田秸秆焚烧的数量,有效保护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原县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时间:2011-7-19 15:49:32来源:镇原县招商局作者:镇原县招商局责任编辑:祁元华点击:343次第一章总论我国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畜牧业的产值以八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比种植业的增长速度几乎高出一倍。

作为支撑畜牧业发展物质基础饲料就尤为重要,对我国这样一个耕地少而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饲料粮是制约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

要充分利用现有草资源养畜,扩大畜牧业,使我国畜牧业的产品结构、生态结构更趋合理,减轻对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压力。

纵观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秸秆等粗饲料的加工利用在饲料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秸秆等粗饲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且目前被加工利用的比例小;第二,在畜牧业中占很大比例的反刍动物和其它草食家畜都以牧草及某些粗饲料为主食;第三,随着各国饲料用粮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饲料粮短缺。

这就迫使人们设法用粗饲料及秸秆发展畜牧业,并优先发展草食家畜。

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六亿吨,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

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部分还很少,在我国仅有百分之六至八的肉食由草转化而来,而美国约占百分之七十三,澳大利亚约占百分之九十的肉食由草转化而来。

由此可见,我国的秸秆资源还是大有利用潜能的。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迅猛增加,带来了畜牧业的大发展。

而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减少,天然草场出现严重退化,人畜争粮矛盾日益严重,秸秆的有效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由于黄熟后的植物茎叶被表皮胶质层和硅细胞严密覆盖及细胞间本质素的障碍作用,阻碍了家畜的消化吸收,黄熟茎秆粗硬,适口性差,也影响了动物的采食。

再者由于秸秆粗蛋白及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低,有效能量也低,因而影响了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价值。

鉴于上述原因,这一储量巨大的饲料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就致力于改善秸秆适口性,增加营养价值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加工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产量相当可观,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用来做家畜饲料的仅占15%~20%,其他80%以上的秸秆资源或作为能源烧掉,或毁弃田间,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

随着牛羊圈养比例逐年提高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需要,以及为了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抵御白灾、蝗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给农牧民造成的巨大损失,饲草和秸秆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秸秆饲料商品的需求也很旺盛,日本、韩国和东南亚都需大量的秸秆饲草饲料,以往大多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牧草生产大国进口草产品,由于运距远,运费高,加上这些国家劳动力昂贵,导致草产品成本较高,我国凭借对亚洲市场的地理优势及廉价劳动力,可望在亚洲草产品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

“十二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实施期,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亮点,尤其是秸秆饲草饲料加工业属废弃物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变废为宝、增值增效的一个资源--产品--市场优势行业。

为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走企业化生产、市场化发展的饲草饲料产业化经营之路,我们在多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国内先进的秸秆饲料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扩建草粉加工业,将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为商品,作大做强这一产业。

该项目的提出和实施,不仅使当地秸秆得到有效地利用,使季节间、地区间饲草得以均衡供应,为舍饲、半舍饲提供充足饲草,保障粮食安全,保证节粮型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第一节概述秸秆饲料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残余的茎秆和叶片。

其粗纤维含量高达30-50%,蛋白质为2-8%,粗灰分在6%以上,除维生素D外其它维生素的含量均极低,是一类体积大、适口性差、营养价值较低、消化率不高的粗饲料。

但是,秸秆饲料的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价格低,含有植物光合作物所积累的一半以上的能量,作为非竞争性的饲料资源,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制,提高其消化能的摄入量,用来饲喂畜禽,特别是用来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仍然能够成为优质饲料源。

烤制、蒸汽压片、制粒、膨胀或膨化等是近年来饲料工业经常采用的几种热处理方式,其中烤制主要用于加工全脂大豆,也少量用于谷物加工;而蒸汽压片和膨化主要用于谷物加工。

自1930年首次引入颗粒饲料生产工艺后,制粒已成为饲料加工中最为普遍的工艺之一。

与粉料相比,颗粒料具有营养因素和非营养等两方面的优势:如减少粉尘,防止饲料组分在运输等过程中再分级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动物对养分的平衡摄食和防止挑食;通过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同时节约动物采食所需要的时间及能量的消耗;通过制粒的高温处理,可杀病原微生物;此外减少包装运输费用或储藏空间等。

颗粒饲料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Graham等(1997)研究了大麦基础日粮制粒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粉料相比,制粒加工可使β-葡萄糖的溶蟹度由45%提高到62%(P<0.01),淀粉的全消化道消化率也从98.6%提高到99.7%,制粒可提高日粮养分在大肠前的消化比例:大麦基础日粮制粒可以显著增加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的吸收并相应降低尿氮损失量(Nasi等,1992)。

Waler等(1995)采用480头杂交猪(平均体重36kg)比较了粉料与颗粒粒的饲喂效果,发现颗粒料可使猪只胴体重增加12%(P<0.901);Chae等(1997)报道饲喂颗粒料的生长肥育猪平均胴体重显著高于饲喂粉料和膨化料的猪,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也可颗粒料组为高;Ginst等(1998)对开食料、生长料和肥育料进行制粒,与粉料相比,蛋白质的回肠消化率和全消化道消化率明显提高;Wondra(1995b)报道猪日粮制粒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然而其它一些学者认为制粒对猪的生产性能改善不够明显,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制粒可以使ADG提高6%,在生长肥育阶段制粒可以使FCR提高6%-7%。

颗粒饲料或含粉率低的破碎料可以显著提高很多动物的生产性能,如对于猪和火鸡,粉化率较低可以使其饲料转化率提高5%。

Szabo等(1997)认为原料粉碎后3mm筛后调质制粒,对于34日龄制奶仔猪的增重效果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较为明显。

颗粒饲料对动物饲喂效果与颗粒大小的关系颗粒大小取决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动物的采食行为,如仔猪更喜好小颗粒饲料;另一是制粒机的生产效率,采用模孔直径大和较薄的环模生产颗粒料效率高,能耗小。

颗粒大小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

Helodevverson(1996)用孔径分别为3.1mm、3.9mm和4.8mm的环模加工的颗粒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结果表明,模孔直径以3.1mm为宜。

Traylor等(1996)报道,颗粒大小(2mm、4mm、8mm和12mm)对0日龄-5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几乎无影响,但在29日龄至肥育期间,4mm的颗粒对ADG具有积极作用,FCR提高4%。

Peter(1998)总结了丹麦猪饲料加工工艺经验后认为,对于不同日龄的猪,2.5mm可被广泛接受,但仔猪补料的颗粒直径以2mm为宜。

Hancock等(1999)认为,猪饲料采用单一4mm-5mm颗粒直径较为合适,可显著地节约更换环模的时间和用于环模的投资.镇原县是农业大县,饲草资源非常丰富。

共有天然草场197.8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176.8亩,天然草场中以菊科、禾本科、豆科草为主,占草种的80%,其它杂草占20%。

天然草场平均年亩产干草100公斤,总产量1.77亿公斤,林地面积60亩,可产干树叶1.11亿公斤。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65万亩,年生产干饲草5.1亿公斤。

全县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农作物秸秆、林地树叶等各种饲草年总计达10.67亿公斤,作为动物饲草,利用率仅占40%,50%作为燃料和工业造纸用料被利用,10%被废弃,资源浪费严重。

项目区位于草地面积较大的三岔、殷家城、孟坝、太平、武沟五乡镇的庙渠乡,该区天然草场面积38.46万亩,占全县面积的22%,人工种草面积11.9万亩,占全县面积的19.8%,年产各种饲草2.04亿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19%,该项目实施的原料供给充足。

全县目前大家畜饲养量达到15.19万头,存栏10.1万头,羊存栏20万只,猪存栏7.3万头,鸡存栏74.8万只。

规模养殖户达到5000户,羊毛年产量1710吨,蛋年产量2245吨,肉类年产量12300吨,牛羊皮10万张。

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4.5%,草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和产业开发的支柱产业,搞活“龙头”企业,走“公司+农户”以及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的路子,加快草畜产业化开发步伐,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增益的一条很好的资源开发路子。

第二节项目背景一、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国务院早在1996年就指出:必须使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50%以上。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因此,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畜牧业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的饲料总产量已经达到45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位,年饲料产量为14000万吨)。

饲料工业总产值已达526亿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工业行业中升到了第20位。

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大力发展,导致饲料价攀升,养殖户急需价格便宜,营养全面的草粉颗粒饲料。

镇原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畜禽饲养量大,饲料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十二五”期间,草畜产业被确定为资源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因此,实施该项目时机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