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学案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C.作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很惬意的。(比喻)
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
(一)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
……,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4.段首第一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何作用?
答:
5.找出文段中的两处细节描写,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达标检测
1.【山东德州二○○九年初中毕业考试】
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年画、春联、翦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选取一种,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40字以内)(3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③这个小白兔瓷器精巧别至,我一直小心地珍藏在里面的抽屉里。_______改为_______
④电影的首映式因为当红明星到来助幸而显得格外令人精神振奋。_______改为_______
⑶.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
门楣
3.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4.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2分)
2、积累与运用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āo()节②lì()枝③枸qǐ()
④门kǎn()⑤脸jiá()⑥páo()制
⑦挑tì()⑧家pēi()
⑵.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一个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橱房里。_______改为_______
②我们现在读的主要是白话,但是仍然应该借见古人精读的办法。_______改为_______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二、检测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 )门槛( )过瘾( )凑( )齐
酬( )谢煨炖( )两颊( )家醅( )
2.解释下列词语。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
3.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 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四、讨论交 流,合作释疑:
1.文章写了家乡事,写了家乡人,但这并不是作
2.让我们睁大我们的双眼,仔细找一找,说一说,作者笔下的这群人吧。你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用以下三个话题说: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完成:配套练习《春酒》。
五、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āo()节②lì()枝③枸qǐ()④门kǎn()
⑤脸jiá()⑥páo()制⑦挑tì()⑧家pēi()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马当先:____________
②顾名思义:____________
学习难点
品味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领悟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学法
指导
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通过了解春酒的配制过程及相关风俗知识,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对故乡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4.通过学习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突现人物的写法,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导学案(新人教版)第一步课前预习◎学法导引初读课文之后,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为何怀念家乡的春酒?熟读课文之后可以从细节方面人手来学习,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感情的语句,加以体会。

进而体会作者那种思乡之情。

这样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主旨——思乡。

当然作者的语言特点朴实流畅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揣摩欣赏。

◎背景知识1、文题解说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

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

《春酒》的主旨就是思乡。

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

文章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2、作家作品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识记字音枸杞(gǒu qǐ)薏仁米(yì)橄榄(gǎn lǎn)挑剔(tī)家醅(pēi)炮制(páo)斟酒(zhēn) 煨炖(wēi) 酬谢(chóu) 过瘾(yǐn) 门槛(kǎn) 酒酿(niàng)◎词语积累【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家醅】自家酿的酒。

醅,这里泛指酒。

【巴结】方言,指人做事努力;勤备。

【大约摸】方言,大概的意思。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春酒》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皆反映了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春酒》一文,文字浅显但是意蕴深厚。

作者用纯真细腻的笔触,回顾了故乡浓郁的风土人情,营造了一种温馨隽永的节日氛围,充满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真挚而深厚的怀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篇目,思想渐趋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比七年级有很大提高,初步掌握了一般记叙文的学习方法,能自选角度切入文章。

如: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特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对布局谋篇进行简单评价。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描写过大年的情景生动而颇具情趣,很能够吸引学生兴趣。

学生对于新年的快乐是有体验的,要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感受文中对过大年情景的生动描写。

对于本文中蕴涵的思念故乡、亲人的深情,学生因阅历有限较难产生共鸣。

所以教师应适时补充介绍绮君其人身世和经历,使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难点:领会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5、延伸拓展法。

【学法指导】“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而教给学生学法,以期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1、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勤动笔墨,积极读书的习惯。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合作探究。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春酒》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春酒》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春酒》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

2.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领悟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意蕴。

学习重点:1.体会本文细节描写的情趣意蕴。

2.了解母亲的性格品质。

学习难点:领悟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意蕴。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

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爱之深教亦严。

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

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

“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

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永嘉县中教书。

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

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

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髻》、《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之一。

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阅读课文。

三、《春酒》中给我们讲述了哪些人?最重要的人物是谁?四、课文中有一句话点明琦君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

摘录在下面,并用文中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至少用两个事例)五、家园中的女儿给人怎样的感觉?摘录文中相关描写,并简要分析。

六、文章结尾说,“可是让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此处把问号改为叹号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拓展延伸:琦君作品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春酒》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春酒》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春酒》教案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二: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三:品读文段,感悟思乡情结。

教学重点: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品读最后两段,感悟思乡情结。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鉴赏法。

4、延伸拓展法。

一:导入: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有一种情,一缕缕,就能牵动你的心,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她的个性,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究竟是哪种酒,哪种情,哪些人,哪些事呢,让我们品读琦君的《春酒》,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齐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完成目标一: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心动情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读出韵味。

生读课文后1、检测字音2、感知文意: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这种酒叫——春酒有一种情,一缕缕,就能牵动你的心,这种情叫——乡情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她的个性,这个人是——母亲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

这些事是——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泡八宝酒3、由此看来,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看来呀,琦君之意不在酒,在乎酒中之情也。

完成目标二:赏读细节,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师:(过渡语)“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会文中的感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描写“我”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母亲、阿标叔等乡亲的句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

自学检测练“我”的细节:1、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最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 春酒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 春酒教案(新人教版) .doc

小结:突出花匠阿标叔的热心。 教学过程 3、乡邻乡亲(第 6 小组讨论) (1)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 ” (2) “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 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 (3)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 小结: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4、“我”(第 7 小组讨论) (1)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 (2)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 小结:表现我充满了童真童趣。 (四)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你对这些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请谈谈! (第 8 组讨论 ) 师指导要点:人情美(板书) (五)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 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指导要点:对故乡有感情。 问:对故乡的什么有感情呢?(全班讨论) 指导要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也表达了游子殷殷思乡之情。 问:所以“春酒”是一杯什么样的酒? 指导要点:怀旧思乡的酒(板书) 四、迁移扩展 思乡是远离故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思绪,余光中的《乡愁》道出了 许 多游子的心声。你读过这类作品吗?把你所读作品的内容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五、教师总结:琦君说过: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 ”是啊!故 乡是一个人的根,有谁能够忘记生养自己的故乡呢?父爱天高,母恩难报, 最难忍受思乡情。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础。 事实上,正是这种特有的情感基础, 才让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壮大, 成为伟 大的民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解释词语。 2、积累“思乡”的诗句。 3、完成《补充习题》 相关练习。 母亲——热情好客 慷慨大方 板书设计: 阿标叔 ——热心 乡亲——热情大方 人情美 怀旧思乡的酒 “我”——童真童趣 春酒 教 学 反 思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课前预习案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你还了解哪些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古诗名句?2、反复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字词,并整理到下面空白处。

(温馨提示:借助工具书吧,可以查字典哦!)(1)你能读准吗?两颊.家醅.如法炮.制(2)你理解它们的意思吗?如法炮制一马当先顾名思义4、走近琦君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1916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瓯海瞿溪乡,原名潘希真,字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

现当代台湾女作家,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课堂学习案识春酒,知文意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异乡的新年,勾起了作者哪些关于家乡习俗的回忆?品春酒,懂琦君课文中有很多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抓住了人物的细小动作、简短的话语或细微的表情,写得富有情趣,乃至一字传神。

现在,请同学们走进文本,拿起笔来,边读边做批注,分别找出关于母亲、童年、风俗人情的一些细节,读一读,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学案新人教版
、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有首小诗,曾让著名的台湾女作家琦君几度午夜梦回,泪湿枕巾。

遥寄心中情。

共同来学习琦君的这篇回忆性散文
我们说好酒要品,好文
你喜欢这儿的风俗吗?为什么?(第
描写风俗。

请你找出来,并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五、回顾目标
思乡是远离故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思绪,余光中的《乡愁》
赴台湾,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师提供相关作品(幻灯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