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四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批注

四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批注
以下是对四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的批注:
1. 标题理解:本课的标题“千年梦圆在今朝”非常具有诗意和寓意。
它暗示了人类对探索太空的渴望和梦想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开始实现。
2. 内容解析: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飞天梦想到现代的航天科技,展示了人类在科技和探索太空方面的巨大进步。
3. 词汇和表达:文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破茧成蝶”、“腾云驾雾”等,这些词汇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4. 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类对探索太空的无限向往和执着追求,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对未来的梦想。
同时,本课也传递了坚持努力、不怕困难、追求梦想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有积极意义。
5. 思考和启发:课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想在今朝得以实现?这背后有哪些人的努力和付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启发,让他们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6. 关联生活: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曾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困难。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批注需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希望这些批注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第19课高山流水(苏教版)全面版

课文解析
默读课文第5―7段,哪些语句可以 看出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呢,用 “—”把它勾画下来吧!
课文解析
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 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又意味深长地说:“真妙, 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 河流水!”
课文解析
• 自读课文第9—12自然段,用“—” 画出伯牙语言描写的句子;在描写 伯牙神态的词语下面加上“△”符 号;在描写伯牙动作的词语下面加 上“﹒”。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 体会到什么。
字词乐园
遗憾:大为惋惜。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 凄切、悲苦。
预习检查
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中的注音,读准生字, 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可借助工具书 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想:课文讲水”把主要内 容说一说。
高山流水
资料宝袋
俞伯牙,名瑞,字伯牙,春 秋时的音乐家,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 仙”,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 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 琴而六马仰科”,可见他琴技高 超。传说,现在的琴曲《高山 》《流水》和《水仙操》都是
俞伯牙的作品。
资料宝袋
俞伯牙诗两首
其一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二部分为《高山流水》悼知音。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 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 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 味到友谊的真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王店小学的李喜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感悟这五个方面向各位专家汇报。
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6 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
课文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童话故事是小学中低段孩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深受学生喜爱,但受学生认识水平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课文的朗读、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境分析:这节课,我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和视频交互系统,创设情境,点拨引导,让第一课时的字词教学、朗读训练等教学目标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
二、教学目标介于以上分析,本课时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 学习略读,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四、教学过程这堂课我按“闯词关”“说大意”“读课文”三大板块,运用“活动单”与、、电子白板进行整合教学。
接下来,我将教学过程以及与电子白板技术的整合点向大家作简要阐述。
整合点一:图文并茂,轻松对话,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借助白板中的拉幕、拖拉功能与学生进行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整合点二:图文组合,直观感受,闯词语关只有扎实地进行了字词教学才能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词语关,我来闯。
四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9云雀的心愿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9云雀的心愿苏教版记得刚听完苗苗的课,就感觉世界像是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变得清新了许多。
尽管这节课的内容有:泛滥成灾的洪水、漫天飞舞的沙漠和被乱砍滥伐后的森林,每位听课的老师都被这逼真的情景拽进了现实恶劣的环境中,为此而担忧、惋惜、发人深省,但这沉重的话题并没有让课堂弥漫绝望的氛围,而是处处流露出精彩的瞬间,因为有了苗苗老师——这一抹讲台上亮丽的红,她淡定、从容的教态,流畅、精炼的语言,适时的引领与鼓励,激发着孩子们的思维,激励着孩子们的求知欲,使课堂变得活跃灵动。
这节课的成功,肯定与她身后这个充满活力与睿智的优秀团队密不可分。
现将精彩一一回忆:精彩1:循序渐进,扎实学。
初读课文时,从“树冠”的理解,到用“冠”字组词,然后到用“冠”字的另一读音组词,最后到凭借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过程由易到难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四年级团队智慧的结晶。
精彩2:多元解读,悟得透。
本课教学中,读好人物对话是朗读指导的关键。
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苗苗老师巧创情景,根据提示语引领学生体会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说话时的心境,仔细揣摩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
例如:“假如你就是这只小云雀,在这漫天飞舞的黄沙中飞行,你的心里想什么呢?”“小云雀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呢?”(CAI出第3段)朗读指导。
精彩3:感悟词语,字理记。
在教学重点词语:“乱砍滥伐”、“乱砍滥伐”、“咆哮”时,精心选择突破点,巧妙的运用字理识字法和字义理解法,再现了词语丰富的文字内涵。
这样直观、有趣的的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让词语教学得以再次提升。
精彩4:巧用媒体,情境真。
本课教学中,老师的巧妙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而且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声像并茂,很有震撼力,如“让学生体验沙漠风沙漫天飞舞、森林被乱砍滥伐和洪水泛滥成灾的情景时”媒体创设了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牢牢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读中品、读中感、赏中悟、悟促读,让学生的思维和品读有了层次的提高。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堂笔记19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堂笔记19课一、主题简介在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第19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课的主题、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二、课文内容概述第19课的主题是《大海龟放飞云朵》,内容围绕着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展开。
故事主要讲述了大海龟翱翔于天空,将五朵洁白无瑕的云朵带到了大地上。
在这个过程中,大海龟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地将云朵带到了需要它们的地方,帮助大地恢复了昔日的美丽。
三、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这个故事虽然是一则童话故事,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却不容忽视。
大海龟放飞云朵的行为,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奉献与无私。
在故事中,大海龟克服重重困难,放飞云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出于对大地和生灵的关爱和责任。
这样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榜样,引导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爱与奉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四、反思与启示通过对第19课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我们能够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与挑战,都要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故事还启示我们要有真诚的奉献之心,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着想,多与他人共享。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我个人而言,《大海龟放飞云朵》这个故事打动了我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
故事中大海龟敢于挑战困难,勇于奉献和帮助别人的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和实践的。
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往往容易产生迷茫和退缩的情绪。
然而,当我们能像大海龟一样,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的种种困难,我们将会在挫折中收获成长,在困难中获得力量。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第19课内容的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我们不仅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更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这个故事是我们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为我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文章字数:超过3000字)结语:通过整个文章的阐述,我们对《大海龟放飞云朵》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也更加明确了我们在成长中需要学习的品质和价值观。
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课例与反思

课堂内外•教师版语文教研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课例与反思刘艳琼【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00】【摘 要】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课文,通过步步质疑走进文本,师生以旅游的方式快乐地学习这篇课文。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的所见所 感,明白了森林的作用,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 了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 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
心里十分难过。
听了妈 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二、 课时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 角色朗读课文;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语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破坏森林所带来的危害, 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作童话故 事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 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识;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作童话 故事的兴趣。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教学案例:师:现在我来考考大家: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渊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老师很想知道谁学得最认真?)生:让沙漠变成绿洲。
【反思】语文教学对话始于问题,因此在教学开始, 44 12016.12便设计了这样一个记忆类的问题,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 维,也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回忆。
师:为什么小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呢?现在请同学们 小组品读并自学课文,填写表格。
第一个地方第二个地方第三个地方地点所见所感【反思】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主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主要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兵张嘎》这篇课文的学习。
《小兵张嘎》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抗战题材故事,讲述了小兵张嘎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更能感受到英雄的崇高精神和民族的坚强意志。
首先,课文通过对小兵张嘎的塑造,展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不畏艰险,不惧敌人,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小兵张嘎毅然选择了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其次,课文还通过小兵张嘎的形象,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民饱受着战争的摧残和磨难,但他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挺身而出,奋起抗争。
小兵张嘎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战士,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抗战时期人民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困难面前应该勇敢面对,不屈不挠,永不言败。
最后,课文还通过小兵张嘎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并没有被生活压倒,而是充满了乐观和希望。
小兵张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朴素和真诚,看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应该铭记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小兵张嘎》,我们不仅了解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更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应该铭记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文生命生命

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文生命生命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十九课的课文叫《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文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19课文《生命生命》原文有关《生命生命》的问题研究1.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研究这个问题是一种辨析,经过辨析,理解就深刻了,就不至于囫囵吞枣了。
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不要伤害生命,二是生物都有强烈的生之欲望。
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种理解不对,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
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
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
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生物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
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小小的昆虫都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
瓜苗一例,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
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而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表”,但它还是萌芽长成了一截小瓜苗。
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颂歌。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
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作者的思考有三点,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点思考的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两个“可以……也可以”,说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生价值,前者是负责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的态度。
第二点思考回答的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有的人为人生如梦而消极悲观,有的人为生命短暂而及时行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则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第三点思考又进一层,是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了。
“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说,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