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二首《凉州词》和《浪淘沙》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2020/9/20
三、诗歌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浅层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
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
损失,百姓很难做到安居乐业。当时河西节度使
和陇右节度使防区有个非常重要的边防重任,就
是“防秋”。因为秋天,游牧民族的战马膘肥体壮
,而农耕民族种道东部地区地处非季风区, 属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春风 不度玉门关”所指的“春风”,首先可以理解 为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然后才是朝廷关 怀体恤的“春风”。特别是河西走廊中的很 多地方都是戈壁沙漠。土地贫瘠,无法支
唐朝前期疆域
盛唐时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唐朝时候的凉
州,隶属于陇右道 ,大致相当于今天 的甘肃省武威市。
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也就是古凉 州地区,是一个关系到唐朝生死攸关
利益的重要战略地区
• 1、拱卫唐朝都城长安所在的关内道; • 2、北御突厥和回纥,西抗吐蕃; • 3、扼守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河西走
• 同到牵牛织女家。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 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 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 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 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 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 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 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 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 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 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 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 直白的美。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凉州词》《浪淘沙》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凉州词》与《浪淘沙》背景介绍《凉州词》和《浪淘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两篇诗都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被广泛传诵。
在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教育中,教授这两首古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设计适合初中高中阶段的《凉州词》和《浪淘沙》教学方案,能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和文化修养。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学生应该能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字句、意象等方面的要素;•掌握诗歌的文学特色及内涵,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欣赏诗歌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提供模板和思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和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信息;•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表达;•借助其他作品和历史知识融汇贯通,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内蕴。
难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如韵律、格律和写作技法等;•领悟文化内涵,把握独特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阅读、解析和分析:通过背景介绍、诗歌朗读和注释等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古诗的基本信息、文学特色和情感表达。
•思辨、探究和比较:引导学生借助其他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融汇贯通,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内蕴。
•仿写、创作和演示: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古诗的基本信息(20分钟)•向学生介绍《凉州词》和《浪淘沙》的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朗读古诗,让学生体验古诗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注释重要词语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文学特色和情感表达。
第二步:探究文学特色(30分钟)•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如韵律、格律和写作技法等,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规律;•分析古诗中的重要词汇、意象和隐喻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第三步:比较文学作品(45分钟)•比较古诗与其他文学作品,如《将进酒》、《滕王阁序》等,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内蕴;•分组讨论古诗与现代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比较能力。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_教案教学设计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词词语解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古诗词诗文解释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
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
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
《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古诗词诗文赏析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唐诗之旅)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事未必实有。
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
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
《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锦瑟》《凉州词》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章谦亨《浪淘沙•云藏鹅湖山》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浪淘沙·云藏鹅湖山①章谦亨②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③移取去,不在人间。
④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白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⑤注释①鹅湖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
②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一字牧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
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
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
③六丁: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道教中的火神。
④,此为词的上阙。
我站在观景台倚着栏杆观赏鹅湖山,春天的寒意还让人心生怯意。
放眼望去,啊!是谁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难道是神仙将它移到了天上么?⑤,此为词的下阙。
原来是云彩闲来无事,故意将它给遮住了啊!让它就像天空一样白茫茫一片。
还好东风吹来,将山原样的追回来了。
(注:古文诗词讲究意境,现代白话直接翻译很难表达,难免直白晦涩。
此处只是给出一般意思,更深的意境还望读者细细品读。
)试题(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3分)(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
(5分)【参考答案】:1.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的,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运用拟人手法,照应了题目中的“藏”字。
(意对即可)2.喜悦、悠闲。
作者冒“春寒”去观赏鹅湖山,但因云遮雾罩暂未见到,作者将此看成有人将高山“偷”去。
刚设想是“六丁”将它搬离人间,却又觉是“晓云”闲来无事,顽皮遮拦,转眼间风吹云散,作者认为是风又为自己把山追了回来,整首词透露出作者悠闲、喜悦的心情。
(言之有理即可)【赏析】:构思趣谈这阕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
“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古诗75~80首

古诗75~80首1.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4.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 《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4.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7.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8.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古诗二首(凉州词和浪淘沙)

古诗的解读
• 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
唐朝疆域变迁
唐朝前期疆域
盛唐时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唐朝时候的凉 州,隶属于陇右道,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甘肃省武威市。
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也就是古凉 州地区,是一个关系到唐朝生死攸关 利益的重要战略地区
• 1、拱卫唐朝都城长安所在重要的河西走 廊,连接西域地区的安西大都护府和 北庭大都护府辖区; • 4、唐朝放牧战马的重要地区。
•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先看字面意思,此 句用字好在“淘”与“簸”,既可是名词“涛”、“波” 二字(古人惯用通假,“簸”或可通“波”),又可为动 词,“淘”、“簸”,动名四意,两两相对,到底是唐诗。 既然是这样重重叠叠的二字来自天涯,那么这个天涯的表 面意思就一定不是天涯海角的意思,联系首联“九曲黄河 万里沙”,“九曲黄河”之“淘”、“簸”来自何处—— ——天尽头。所以,“天涯”直译为“天尽头”比较妥当。 再看刘禹锡其人,晚唐诗人,参与永贞革新,变革失败被 贬朗州司马。不知楼主是否知道华夏文人之志,以儒家立 功为始,以道家清静无为而终。通常的文人都是希望报效 国家,功成之后,还做隆亩之民,所以诸葛丞相才说,天 下既定,当复归隆亩。刘禹锡亦然。锐意变革,立志报效, 功成之日,也会还归山林。所以,才有颈联的“如今直上 银河去”(尾联就不必再提了,呵呵),“银河”在九天 之上,“黄河”来自“天尽头”,这一“直上”是又回到 了“天尽头”,这或许才是刘禹锡之所求,始由田亩而来, 报效国家,功成身退,终又复归来处(田亩)。这恐怕也 是很多文人追求的最理想的境界了。
诗歌分类
• 1、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 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 2、按形式诗歌可分为 :五言律诗,七言律 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藏头诗,藏尾诗等. • 3、按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
新部编版小学3—6年级必背古诗词整理

新部编版小学3—6年级必背古诗词整理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凉州词》(必背)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必背)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必背)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回乡偶书》(必背)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必背)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必背)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必背)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必背)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必背)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必背)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鹳楼送之广陵》(必背)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必背)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必背)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必背)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必背)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的高山上筑有一片荒凉的城墙。羌
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 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 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凉州词》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两行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 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
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后两行含蓄地
描写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 人的广阔胸怀。
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何须:何必。
度:越过。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 路关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yī
一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凉州词
(唐)王之涣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
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
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 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 词》、《登鹳鹊楼》等。
仞:长度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万仞: 形容极高。
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
浪漫的气魄。
◆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说说诗人是怎样
展开想象的。
பைடு நூலகம்
jiǔ qū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làng táo fēng bǒ 浪 淘 风 簸
zì tiān yá 自 天 涯。
rú
如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é qù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tó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古诗学习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文,感诗意
4、想意境,悟诗情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 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 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 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 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 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 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 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前两行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黄河, 挟带着泥沙,浪淘汹涌,奔腾万里,
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后两行的意思是:如今诗人要迎着狂 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
直到银河,同黄河一同去牛郎织女家 做客。
《浪淘沙》描写的诗意及所表达的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通过描述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
怨 yù 玉
liǚ
羌 笛 何 须 chūn fēng bú dù 春 风 不 度
杨 柳, mén guān 门 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的大意是:山下滚滚而流的 黄河远远望去像进入了白云中间,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