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3单元《古诗二首凉州 词浪淘沙》|北师大版
2020/9/20
三、诗歌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浅层诗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
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
损失,百姓很难做到安居乐业。当时河西节度使
和陇右节度使防区有个非常重要的边防重任,就
是“防秋”。因为秋天,游牧民族的战马膘肥体壮
,而农耕民族种道东部地区地处非季风区, 属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春风 不度玉门关”所指的“春风”,首先可以理解 为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然后才是朝廷关 怀体恤的“春风”。特别是河西走廊中的很 多地方都是戈壁沙漠。土地贫瘠,无法支
唐朝前期疆域
盛唐时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唐朝时候的凉
州,隶属于陇右道 ,大致相当于今天 的甘肃省武威市。
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也就是古凉 州地区,是一个关系到唐朝生死攸关
利益的重要战略地区
• 1、拱卫唐朝都城长安所在的关内道; • 2、北御突厥和回纥,西抗吐蕃; • 3、扼守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河西走
• 同到牵牛织女家。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 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 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 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 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 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 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 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 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 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 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 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 直白的美。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
凉州词古诗二首有:
唐·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唐·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以上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要求的古诗可能还有很多。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凉州词》《浪淘沙》(精选13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凉州词》《浪淘沙》(精选13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凉州词》《浪淘沙》(精选13篇)《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篇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母亲河”为主题,《古诗二首》是第三篇课文。

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刘禹锡的《浪淘沙》,用浪漫主义手法,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学生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以黄河为主题的诗,学生已接触过多首,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韵律美。

教学设想根据课标“诵读古代,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反复诵读上,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凉州词》虽然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浪淘沙》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师可就两首诗让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展开讨论,交流心得。

在教学中,可以画画,可以配乐,牵引学生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丰富想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

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从古到今,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古诗二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古诗二首
古诗关
春 风
柳羌 笛
山一 片
间黄 河
二不

度 玉
何 须 怨
孤 城 万
远凉 上州 白词
门杨仞云
王之涣:
公元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 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 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 (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 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 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 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掌握词义: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 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武威。
2、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 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3、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4、何须:何必。 5、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
柳赠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 留念。 6、度:越过。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
上 白
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 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孤零零一座边城 一 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怨 杨
兵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 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春风是难以

吹过玉门关外的。






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什么?
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 但悲而不失其壮。也表现出盛唐诗 人的宽阔胸怀。
主题思想
《凉州词》一诗,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 河上游、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 笛吹奏《折柳曲》,不免产生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迈 的气概和柔细之情。也寄予诗人对守卫 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_教案教学设计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_教案教学设计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词词语解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古诗词诗文解释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

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

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

《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古诗词诗文赏析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唐诗之旅)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事未必实有。

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

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

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PPT课件最新北师大版

古诗二首凉州词浪淘沙PPT课件最新北师大版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都与黄河有关:
《凉州词》描写了黄河上游辽阔、雄壮、 苍凉的边疆风光,是一首对戍边将士满怀 同情的怨歌;《浪淘沙》以生动形象的笔 调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体现了诗
人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9 古诗二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一课时
凉州词
[唐]王之涣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凉州词
一句更是妇孺皆知。
唐 朝诗人________ 刘禹锡 所写,因为他的 (2)《浪淘沙》一诗为______ 诗豪 诗“诗气豪迈”,故被后人称为“________”。像这样被赋予 杜甫 被称为“诗圣”,________ 李白 被称 雅称的诗人还有:________ 王维 被称为“诗佛”。 为“诗仙”,________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黄河雄 浑辽远、大浪淘沙的景象。(重点)
走进作者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 山西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边塞 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现仅存绝句六首。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九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词语。
táo

古诗二首(凉州词和浪淘沙)

古诗二首(凉州词和浪淘沙)

古诗的解读
• 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
唐朝疆域变迁
唐朝前期疆域
盛唐时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唐朝时候的凉 州,隶属于陇右道,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甘肃省武威市。
唐朝的陇右道东部地区,也就是古凉 州地区,是一个关系到唐朝生死攸关 利益的重要战略地区
• 1、拱卫唐朝都城长安所在重要的河西走 廊,连接西域地区的安西大都护府和 北庭大都护府辖区; • 4、唐朝放牧战马的重要地区。
•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先看字面意思,此 句用字好在“淘”与“簸”,既可是名词“涛”、“波” 二字(古人惯用通假,“簸”或可通“波”),又可为动 词,“淘”、“簸”,动名四意,两两相对,到底是唐诗。 既然是这样重重叠叠的二字来自天涯,那么这个天涯的表 面意思就一定不是天涯海角的意思,联系首联“九曲黄河 万里沙”,“九曲黄河”之“淘”、“簸”来自何处—— ——天尽头。所以,“天涯”直译为“天尽头”比较妥当。 再看刘禹锡其人,晚唐诗人,参与永贞革新,变革失败被 贬朗州司马。不知楼主是否知道华夏文人之志,以儒家立 功为始,以道家清静无为而终。通常的文人都是希望报效 国家,功成之后,还做隆亩之民,所以诸葛丞相才说,天 下既定,当复归隆亩。刘禹锡亦然。锐意变革,立志报效, 功成之日,也会还归山林。所以,才有颈联的“如今直上 银河去”(尾联就不必再提了,呵呵),“银河”在九天 之上,“黄河”来自“天尽头”,这一“直上”是又回到 了“天尽头”,这或许才是刘禹锡之所求,始由田亩而来, 报效国家,功成身退,终又复归来处(田亩)。这恐怕也 是很多文人追求的最理想的境界了。
诗歌分类
• 1、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 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 2、按形式诗歌可分为 :五言律诗,七言律 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藏头诗,藏尾诗等. • 3、按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第2课时】《浪淘沙》刘禹锡》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第2课时】《浪淘沙》刘禹锡》课件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白云间 ﹒(jiān √ jiàn) 不度(dù duó) √ ﹒ 风簸(bō bǒ) √ ﹒ 万仞山 ﹒ (rěn rèn) √ 九曲(qū qǔ) √ ﹒ 羌笛(qiānɡ qiān) √ ﹒
二、 选字填空。 (崖 涯) 涯 天______ 崖 山______ (州 洲) 洲 亚______ 州 广______ 崖 悬______ 涯 生______ 州 府 ______ 洲 绿______
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吗?要知道,春风吹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玉门关外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颠簸摇荡。 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
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
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诗作善用典, 托物寓意,抒写情怀,代表诗作有《陋室铭》
《乌衣巷》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táo

书写指导
“匋”横折钩要展开, “缶”中间的横宜长。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 先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何必。 何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 形容河流转湾很多。九,在古代虚指,表示很多。 沙:泥沙。万里黄河水流挟带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形容风大浪大。 天涯: 天边 这两句诗写: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泥沙,波涛翻滚、奔腾万里仿佛来 自天边。 此两句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和极大的热 情,描绘出黄河雄伟壮丽的形象。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形容风大浪大。 天涯: 天边


上一页


多姿多彩的黄河水流


上一页
下一页


余晖下的黄河之貌


上一页


如今直上银河去
如今: 现在。 怨: 抱怨、怨恨。
同到牵牛织女 牵牛织女家 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两句诗写: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 的家。 此两句诗作者以绮丽的想象、浪漫的笔调,表达出他奋发 有力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
牵牛、织女: 牵牛、织女:
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 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 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银河两岸, 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银河两岸,每年只许在农历七月初 七相会一次。 七相会一次。


上一页
下一页


织女星 银 河
古诗二首
凉州词 浪淘沙
北师大版 六年级 上册


诗作范读
诗作解读
常识积累
诗作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之涣( ),字季凌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 ),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王昌龄、高适联唱迭合,名动一时。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王昌龄、高适联唱迭合,名动一时。 诗作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诗作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上一页


牵牛、织女: 牵牛、织女:
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 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 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银河两岸, 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银河两岸,每年只许在农历七月初 七相会一次。 七相会一次。


上一页



牵牛 星


上一页


银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银河系 电脑制作


上一页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自天涯。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浪 淘 沙:
浪 淘 沙,本是唐教坊(唐朝训练歌舞杂技 的机关)曲名,可能取自淘沙民工所唱的曲调, 后用作词牌名。

笛:
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玉 门 关: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主要门户。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主要门户。因由 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武帝时始置关侯。(玉门关遗址图) 。(玉门关遗址图 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武帝时始置关侯。(玉门关遗址图)


上一页
下一页


黄河远上白云间
黄河远上: 白云间: 白云的中间。 远望黄河的源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城堡。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古时七尺开、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 容极高。 这两句诗写: 奔腾的黄河来自遥远的云间,一座孤城外是万仞的高山。 此两句诗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勾画出边防重地的地理形 势,突出戍边士卒荒凉艰苦的条件及孤独的生活,为后两句刻 画士兵的情感埋下伏笔。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度: 过。
主 页
上一页



结:
本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黄河的雄伟壮观,边陲重镇的艰 险苍凉。后两句抒情。写出出征军人远离家乡的无限愁怨,反 映了当时人民对于不义战争的消极抵制情绪。 整首诗,抒写了王一幅西北边疆壮丽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 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怀,但没有 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襟。


上一页


咆哮的黄河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宁静致美的黄河
主 页
上一页


玉门关遗址图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凉州词
(唐)王之涣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一页
下一页


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 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 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唐朝训练歌舞杂技的机关)翻成 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 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 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 《凉州词》。

河:
中国第2大河 因河水黄浊而得名 古代称为“ 中国第 大河,因河水黄浊而得名。古代称为“河”,汉书中始称 大河 因河水黄浊而得名。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 宁、 内蒙古、 9省区 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省区, 内蒙古、 陕、晋、 豫、鲁9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 5464公里,流域面积 公里, 万平方公里。(黄河部分图片) 公里 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部分图片) 万平方公里。(黄河部分图片
结:
《浪淘沙》一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 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 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上一页
下一页



件 编辑完成

本课件图片、视频分别由Photoshop、绘声绘影软
制作:静宁县红寺乡白局小学
张彦飞




2009年9月


上一页
下一页




诗作范读
诗作解读
常识积累
诗作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字梦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人,又 ),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 洛阳(今河南省) 贞元进士,授监察御史。 洛阳(今河南省)人。贞元进士,授监察御史。前期与柳宗元相友 并称“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过从甚密,合称“刘白” 好,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过从甚密,合称“刘白”。他的 诗作风格清新开朗,政治色彩浓烈。 诗作风格清新开朗,政治色彩浓烈。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城堡。 古代的长度单位。古时七尺开、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 容极高。
主 页
上一页


羌笛何须怨杨柳
何须:何必。 怨:抱怨、怨恨。 杨柳: 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曲子。 “柳”、“留”谐音,故 人以折杨柳表送别之意,是一种习俗。
春风不度玉门关
度: 过。 这两句诗写: 在这里春意已经很少,出了玉门关恐怕连春风也没有了, 眼前仅有的是几株带有春意的杨柳,羌笛曲中又何必多所怨呢? 此两句诗暗含着戍边将士远离家乡的悲凉,寄予着思乡的 愁绪。 主 页 上一页 返 回

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 看起来像一条白色的河,叫做银河 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 银河。 看起来像一条白色的河,叫做银河。由许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
直上银河: 直上银河:
传说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 传说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 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