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鲁教版)教学设计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
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高中地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模式 环流方向洋 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 北半球顺时针环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印度 南半球逆时针西 洋除外)。
赤 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 逆时针流动环气旋型大洋环流。
环 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不冬季逆时针自西向东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环观察 A 、B 两幅海平面等温线图回答1. A 、B 所示海洋分别位于哪个半球?如何判断?2. 等温线弯曲处的海水温度和同纬度海水温度相比是高还是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读图 2-3-7 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1、 绘制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洋环流简图,总结世界洋流分布三大规律。
海区 流性质分布中低纬度海区 流东部为寒流, 部为暖流, 道附近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 海区流东部为暖流流西部为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填南半球中纬度(40°--60°) 海区绕南极大陆,寒流(三)洋流的地理意义阅读教材 P51-52 及“知识窗”完成下列内容。
1、对气候影响:从全球看,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从沿海看,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一般在大陆架浅海:海域和海域易形成大的渔场。
3 、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4、对海水污染的影响:一方面扩大了污染范围,另一方面加速海洋污染物净化速度。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PPT下载4 鲁教版

C.地球自转偏向力
D.大气运动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B.C.源自D.寒流暖流
4、读图,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C.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D.在寒暖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想一想:AB是暖流还是寒流
A
暖 流
寒 流
B
300 150
00
方法二: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
想一想:下图中洋流是哪个半球的寒暖流
赤道
寒流 220C
260C
寒流
A
暖 流
240C 240C
B
C
暖 流
260C 220C
D
赤道
北太平太洋暖流
印
北赤道暖流
平
度
南赤道暖流
洋
洋
西
风
漂
流
大
拉布拉多寒流
西 加那利寒流
本格拉寒流
A
B 加那利寒流
0度
北赤道暖流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思考 科学家发现了南极州的企鹅体 内有DDT(滴滴涕)了,为什么呢?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速某污染海域的 净化。 扩大 污染范围。
是你们干的。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北印度洋季风 环流
主要动力
夏季 冬季
西南季风 东北季风
环流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北侧洋流流向
地理洋流教学设计

地理洋流教学设计篇1:地理《洋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
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2 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新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注全球海洋环境,做合格的世界公民。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①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2.小组合作学习3.多媒体教学4.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据《彭城晚报》报道,一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
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被送到一位74岁的名叫斯塔娜的老太太手里。
这位老太太读着此信,声泪俱下。
原来,此信是她56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上写来的,当时军舰在非洲以西佛得角遇到猛烈的风暴,乔治怕再也见不到朝思暮想的恋人,于是给斯塔娜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
不久,乔治殉职海底,谁想此瓶竟漂了56年,最终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上帝创造了这个奇迹吗?引出“洋流”概念:自主探究: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形成因素3.洋流的分类:承转过度:这封信是如何利用洋流到达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揭开本次事件的神秘面纱,引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分布规律难点突破:首先出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和世界六大风带分布图,老师讲解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洋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太平洋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完成学案,小组展示后。
承转:,同学们,全球性的风带是否只影响太平洋海区呢?(学生可能的回答:不是)对,在大气运动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其他大洋也存在洋流,那么,太平洋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不是一个普遍规律呢?是否也能套用到大西洋、印度洋中呢?(学生可能会有争论)鼓励学生一定要有大胆假设的勇气,(举例:正因为有了魏格纳对各大洲轮廓形状的“大胆假设,小心验证”才有了现在地质学的主流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我们比魏格纳还有优势:我们有许多前人的经验可借鉴。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PPT优秀课件4 鲁教版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北大西洋 A暖流
B 加那利寒流
0度
北赤道暖流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思考 科学家发现了南极州的企鹅 体内有DDT(滴滴涕)了,为什么呢?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速某污染海域的 净化 。 扩大 污染 范围。
是你们干的。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C.地球自转偏向力
D.大气运动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鲁教版

第7讲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标展示核心素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综合思维:联系全球风带模式图,从成因的角度认识洋流与风带的关系,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结合洋流分布合理设计航海线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5页[基础梳理]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2.按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3.洋流形成的因素(1)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如信风和西风。
(2)其他因素: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等。
【素养引领】1.(综合思维)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吗?提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比如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综合思维)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都是暖流吗?提示: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属于寒流。
4.主要洋流分布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太平洋D 日本暖流、E 北太平洋暖流、F 加利福尼亚寒流、G 东澳大利亚暖流、H 秘鲁寒流、I 千岛寒流大西洋J 墨西哥湾暖流、K 北大西洋暖流、L 拉布拉多寒流、M 加那利寒流、N 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印度洋 Q 厄加勒斯暖流、R 西澳大利亚寒流 1.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南半球中高纬度无气旋型大洋环流。
二、洋流的地理意义 1.影响气候(1)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沿岸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1)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最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的是( )
A.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冬季洋流
2、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的渔
场是(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
3、有可能将日本附近受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 大海岸的洋流是( )
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洋流及其分类
1.洋流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什么?
2.根据水温状况和形成的主导因素, 洋流各有哪些主要类型?
3.说出寒流和暖流的概念,试举例?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暖流 _顺_时针
40°S 附近海 区
寒流
南极上空看_顺_ 时针
北印度 洋海区
冬季_逆_时针 夏季_顺_时针
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 知识,完成学案P53各题:
课堂小结
分类 概念
课堂小结
航运 海洋污染
中低纬海区
生物 气候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40°S附近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
分类 概念
1、下列各海区的大洋环流中呈现顺时针方向
北半球 中高纬 度海区
____时针
40°S 附近海 区
南极上空看____ 时针
北印度 洋海区
冬季____时针 夏季____时针
项目 洋流性质(暖流、寒流)
流向
海域 大 (大陆洋东西岸岸)大(大陆洋西东岸岸)(顺、逆时针)
中低纬 海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学课题:《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设 计: 课 时:1课时 教 材(教材版本、章节、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是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的第三目,简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及按水温不同所进行的分类,知识窗介绍了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结合大气运动、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详述了洋流的分布规律。对这部分知识教材还提供了“活动”题加以巩固,并引导学生读图2-3-6和图2-3-7加深理解。最后教材从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渔场)的影响;以及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方面方面,介绍了洋流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 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思路: 将课堂教学原则上分为三大块: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当堂检测。总的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的原则。 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预习案) 课型:新授课 设计:房高利 审核: 时间: 月 日 学习札记 ◇预习目标◇ 1、了解洋流的分类及其成因。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引导,自我探究◇ 一、洋流概念及分类 1、洋流是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 的现象。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
运动的主要动力。 2、洋流按水温状况(即按性质),可分为 寒流和 暖流 ;按主导因素(即按成因)可分为 风海流 、 密度流和 补偿流 。 二、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为北半球 顺时针,南半球是 逆 时针;性质为大洋东岸是寒 流,大洋西岸是暖 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逆 时针,性质为大洋东岸暖 流、大洋西岸寒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 环球性 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成因为风海流。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1、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 间的热量 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 2、气候:暖流起 增温 和 增湿 作用,寒流起 降温和 减湿 作用。 3、对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有北海渔场 、 北海道渔场 、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是 上升流 流形成的。 4、对航运:同样条件下,顺洋流航行时快 ,逆流航行时慢 。 5、对污染物:会降低原污染海域的 污染程度,但导致污染 范围扩大。 ◇自学感悟◇ 读某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如果AB是30°纬线,则这个海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如果AB是60°纬线,则这个海区位于 A.北半球 B.东半球 C.印度洋 D.西太平洋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 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法指导】: 师生互动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教师提前全批全改学生的预习案作业,针对预习案问题进行设计教学,课前预留3-5分钟
反馈作业情况。) [案例导入]: 音乐:大海故乡 案例:《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 [探究精讲]: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2、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3、分类: 按性质分为:
按成因分为:
探究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要求学生填图,讨论探究) 1、请在“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上,填注风带的名称,并标注风向。 2、根据所学的知识,在“世界洋流模式图” ,画出信风带和西风带影响下的洋流流向。 3、补充画出其它洋流的流向。 4、观察“世界洋流模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布图” ,分析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
5、观察“世界洋流模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世界洋流模式 4
布图” ,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暖流:由 纬度流向 纬度 寒流:由 纬度流向 纬度 6、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海区
以
为中心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 时针方向,
南半球呈 时针方向。
寒暖流分布 大陆东岸是 流,西岸是 流。 大洋东岸是 流,西岸是 流。
中高纬海区
以 为中心 北半球 大洋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大陆东岸是 流,西岸是 流。 大洋东岸是 流,西岸是 流。
400S附近 形成环球性 ,属 流性质。 (承转:展示动画,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具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呢?) 7、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规律: 8、结合教材P51图2-3-7,请说出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探究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讨论探究) 案例①:(展示图片)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北,是一个终年不冻港,而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2ºN附近,结冰期却高达半年以上。为什么? 案例②:(展示图片)澳大利亚西岸景观为荒漠,而澳大利亚东岸景观为森林。考虑影响因素。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案例③:(展示图片)观察著名渔场的分布图,分析:著名渔场的分布与洋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 案例④:(展示图片)A处原油泄漏,受洋流影响,油污会向哪个方向漂移? 3、洋流对海水污染的影响:
案例⑤:(展示图片)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1497年第二次横渡大西洋用了20天。你知道为什么吗? 4、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课堂小结]:(要求学生讨论,填写框架结构图)
地理 意义 分布规律 洋流
分类
1、 2、 3、 1、 4、 2、 3、 4、 5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检测案 1、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根本原因是: A 有寒暖流交汇 B 有暖流经过 C 有寒流经过 D 与上升流有关 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赤道流三种类型 B 洋流是海洋水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C 暖流都在大洋的西岸,寒流都在大洋的东岸 D 印度洋北部海区的洋流夏季向东流,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A 日本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巴西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4.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 ( ) A.大气运动 B.陆地形状的影响 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 5.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 A.舟山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附近渔场 D.北海渔场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受洋流影响的是 ( ) A.近海污染的扩散 B.沙漠中的绿洲 C.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 D.西欧的海洋性气候 7.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 A.风海流 B.密度流 C.暖流 D.寒流 8. 下列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B.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C.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冬季环流 9、读“太平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
(1)一艘油轮从广州出发,经日本名古屋,横渡太平洋,到美国西雅图,再南下洛杉矶,航程中( ) A一直顺水 B 一直逆水 C先顺水后逆水 D 先逆水后顺水 (2)图中C处附近著名的__北海道_渔场。 10、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问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