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蓉我的家访故事
我的家访故事2

李凤美: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英语教师。
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个促进。
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在剩余的村庄的大街小巷里穿梭着,灯火阑珊时,老师们带着的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辛苦着、收获着、感动并快乐着!深秋的清凉夹杂着初冬寒意,可西关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从心底感到暖意融融,老师的家访带来了问候和关爱、带来了知识与方法,带来了鼓励与希冀。
家访故事一:我是老师我幸福下午放学后,我来到了任张鹏的家里,三五成群地闲坐着几位老人,人们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请问,任张鹏的家怎么走?”“你是做什么的?”“我是牛寨小学的老师,来家访的。
”几位老人把我打量几眼,一位热心的老大爷说:“这个张鹏呀,家就在小卖铺那,我把你引去他们家。
”说完就给我引路,在我身后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家访,老师来家访”“现在的老师真不容易”。
跟着老人走了1分钟,就见到任张鹏的父母在门口等。
这时任张鹏的家人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动了,在大家的注视中,我走进了小浩的家,和任张鹏的父母交流了任张鹏的学习情况及在学校的一切表现,在愉快的气氛中,我结束了家访。
在我走出小浩家时,从邻居们的目光中我感到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日常工作,在这些淳朴、善良人们的眼里是那么的崇高和伟大。
此刻的我有说不出的开心和自豪,我感到作为一名老师是如此的幸福,心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驱散了我满身的疲倦,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
家访故事二天使的笑容今天我决定去陈博远家家访,这孩子最近上课总爱走神,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问他什么原因,他也不吭气。
来到一间看似还不错民房,里面多少有些乱,不过比起别的家庭也已经整洁多了,看见我们的到来,,博远的妈妈很欢迎。
我听着小薇妈妈的讲述,博远的妈妈是职工,博远懂事勤劳,就是爱贪玩,打游戏,主动性不强。
静静地听着博远妈妈的讲述,看着她欣慰又满足的笑脸,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博远这个看似普通的孩子,我总是嫌她字写得太差,学习不用功,偶尔还犯错,在课堂上也不够积极。
“春风送情意,家访暖人心”——我的家访故事

题目:春风送情意家访暖人心——我的家访故事之五兆芳芳创作任务单位:罗坳镇三门圩小学作者姓名:方传兰导语: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个促进.每天下午下学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在村庄里穿梭着,灯火阑珊时,老师们带着的疲惫的身体回到校园里,辛苦着、收获着、打动并快乐着!三门圩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从心底感应暖意融融,老师的家访带来了问候和关爱、带来了知识与办法,带来了鼓动勉励与希冀.家访故事一3月26日的早晨,三门圩小学教师由校长带队,利用下班时间辨别到浩塘村,马头小组家访.这一次集中家访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颤动,看见我们的到来,村民们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拿出板凳,有的送上热茶,有的端上水果,让我们进家里去坐坐.春天的早晨有几许凉意,可老师们的心里却是热腾腾的.老师们拿着学生混名册,挨家挨户地走访,村里穿梭着老师们的身影,到处都是老师和家长热心扳谈的局面.在这次走访的几十户家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学生,缺少关爱和温暖,面对老师们慈爱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孩子们欢畅的心情不亚于过春节.一张张残暴的笑容,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关切的话语、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家家真诚的交换,聚集成了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每一个孩子,温暖着每一位家长的心,这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画面被李老师拍摄下来,成为了永久的记忆.回校后,老师们热烈地交换着家访的心得,分享着他们的打动与收获.“真是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家道如此贫寒,今后我要多关怀他.”李老师道出了走访贫困生的感伤.“这个孩子一直由奶奶照看,在学习很吃力,今后要多鼓动勉励和帮忙他.”江校长喟叹着.“没想到农村家庭还有书乡门第,他家的书整整堆了一面墙.”谢主任对一个爱书之家发明由衷的赞叹.“我早就想吃这个橘子了,可是妈妈说要等老师来一起吃.”李校长模仿着孩子的语气,把大家都逗乐了……这次集中家访,受益的不但仅是学生和家长,更是每一位老师.亲身体验学生所处的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地交换,让家长们对老师多了一份信任,孩子们对老师多了一份亲近,让老师对孩子们多了一份了解,对了一份关爱.家访故事二播撒爱的阳光点亮新的希望4月9日下学之后,我沿街走访了几户.走进留守生芳芳和倩倩的家,已是我今天走访的第四家.芳芳和倩倩是一对表姐妹,他们的怙恃终年在外打工,无暇故及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全由奶奶一团体照顾.妹妹倩倩灵巧懂事,成绩优秀;姐姐芳芳则调皮贪玩,学习落后.来到了他们的家里,我发明屋子陈旧,墙壁班驳,屋里安排复杂.原来为了两个孩子的教育成长,他们不吝从遥远的乡下搬到离学校最近的三门圩上,祖孙三人租住在这套陈旧的民宅里,生活拮据.我的到来,让芳芳的奶奶又惊又喜.扳谈中,老人说了她的懊恼,倩倩懂事,不必操心,而芳芳的调皮捣蛋让老人伤透了脑筋,自己心有余而力缺乏,管束十分艰巨.在家访进程中,他奶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老师多帮忙他,他爸爸妈妈隔得远,我又管欠好他,只有奉求老师,麻烦老师.”临走时,老人把我送出很远很远,让我感触感染到老人的那份不舍和殷切的希望,走出那条小巷,外面已是华灯初上,而我的脚步却无法轻快,心情也无法轻松.一路上,我想起了班上的良多孩子,他们都和芳芳和倩倩一样,独自留守在家,由祖怙恃或外祖怙恃进行隔代监管.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情感脆弱,在行动习惯上的偏差也得不到实时的纠正,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学困”.对于这些孩子,在平时的任务中,我疏忽了对他们的关爱,其实在他们的心里,更需要老师如怙恃般的爱护和关怀来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除些外,我还要积极联系孩子在外打工的怙恃,让他们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我要借此家访的机遇,走进更多孩子的家庭,了解和关怀这些孩子,希望能在他们独自留守的前方,给他们爱的温暖,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在他们的心中播撒爱的阳光,扬起希望的帆船.家访故事三:我是老师我幸福4月23日下午下学后,我来到了三门村鸭公圩,弯弯曲曲的小巷里,三五成群地闲坐着几位老人,人们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纷繁投来询问的目光. “请问,小浩的家怎么走?”“你是做什么的?”“我是三门圩小学的老师,来家访的.”几位老人把我打量几眼,一位热心的老大爷说:“这个小浩呀,是老杨的孙子.我把你引去他们家.”说完就给我引路,在我身后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家访,老师来家访”“现在的老师真不容易”.随着老人穿过一条小巷,隔老远,这位热心的大爷就大声地喊道:“老杨,老杨,小浩的老师来家访了.”老人的喊声,把小浩的家人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动了,在大家的注视中,我走进了小浩的家,这天,小浩家挺热闹的,原来小浩的怙恃正好从外地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小浩的怙恃交换了小浩的学习情况及在学校的一切表示,在愉快的气氛中,我结束了家访.在我走出小浩家时,我惊奇地发明,小组里的家家门外都站着人,大家看我走来,有的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有的朝我友好的微笑,有的向我鞠躬,有的还对我说“老师好”……原来三门圩小学老师来家访的事,一时间在小组里传开了,在这一刻,我很打动,我的一个普通的日常任务,在这些淳朴、善良人们的眼里是那么的崇高和伟大.此刻的我有说不出的开心和自豪,我感应作为一名老师是如此的幸福,心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驱散了我满身的疲倦,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家访故事四天使的笑容今天天色阴沉,我决定去小薇家家访,这孩子最近上课总爱走神,作业也不克不及按时完成,问她什么原因,她也不吭气.来到一间低矮的民房,里面杂乱无章,看见我的到来,小薇的妈妈有点手足无措,在这狭窄的房间里,竟找不到一处可以坐下的地方.在这拥挤的房间里,我听着小薇妈妈的讲述,原来他们家是黄潭,在圩上租了一个门面做白案生意,小薇妈妈身体欠好,时常要去打针吃药,好在小薇懂事勤劳,在家里总帮着妈妈忙里忙外同,给妈妈加重了良多承担.静静地听着小薇妈妈的讲述,看着她欣慰又满足的笑脸,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小薇——这个看似普通的孩子,我总是嫌她字写得太差,学习不必功,偶尔还出错,在课堂上也不敷积极.我挑剔的眼睛里总是很难找出她的优点,然而在她亲爱的妈妈心里,她却是吃苦耐劳、灵巧懂事的宝贝啊!想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愧疚感,摆在我面前的她那些所谓缺点和他的优点比起来是那么的微缺乏道.眼前的这个孩子真是我所了解的她吗?不是的.我静静地打量着她:暗淡的灯光下,她认认真真地伏在低矮的书桌前写作业,平静沉稳的模样让人十分疼惜.突然,她抬头冲我一笑,残暴中含着羞涩,这哪里是那个我批评时可怜又自卑的小女孩?此时,她的脸上焕发着一种特别美丽的光华,如此的耀眼,如此的绚丽.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美好善良的一面,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去庇护、去关切,学习上的缺乏假以时日一定能弥补,而生活中的优秀品质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此刻,我的心里如获珍宝.那天的家访七点多才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已经被夜色笼罩,秋凉如水,不一会儿居然下起了小雨.我漫步在雨中,大肠告小肠却浑然不觉,此时的我和出发时不一样,心情雀跃不已.我像发明了新大陆一般惊喜,亲爱的孩子们,是你们给了我惊喜,你们让我感应骄傲和自豪.换个角度来认识他们,俯下身去倾听他们,发自内心地赞赏他们,这就是我今天家访最大的收获.不竭深入的家访正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动:教师,从受命行事到不辞辛劳;学生,从惴惴不安到热切期待;家长,从客客气气到推心置腹.教育,需要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融合,走进学生家庭,用爱叩响学生心灵之门,家访架起一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连心桥.围绕学生,围绕家访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每一次的家访都会给我带来不合的感爱和帮忙,让我在辛酸中品尝快乐,打动着收获着幸福,最后我以一首《七律•家访》作为这次访谈的结束.七律•家访家访征途路漫漫,苦乐酸甜诉不完.走街穿巷十八弯,披星戴月秋风寒.欢声笑语云烟散,鱼水融合心地暖.肩负家校千斤担,甘为孺牛鬓霜染.。
用爱心托起信心——我的家访故事

用爱心托起信心——我的家访故事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一个老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更加接近孩子的内心,才能托起每个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执教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将爱心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的立足根本。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互相理解,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可以在老师的建议下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做好家校沟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家访,深度的家访可以深度的了解孩子,为后续实施教育计划打下基础。
(一)耐心了解,给学生一点爱心和信心在我的记忆中,班级上有一位学生叫峰峰(化名),是我家访中印象最深的一次。
峰峰是个身材特别矮小的孩子,比同龄人的身高要矮上不少,整个人也瘦瘦弱弱的,在班级里特别突出。
他有着很多同龄孩子都有的毛病,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的问题;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生活和学习中,做事十分拖沓。
经常需要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总是拖到2小时、3小时或许更久才勉强写完。
不仅如此,峰峰的床铺、抽屉还特别乱,经常在抽屉中翻出吃剩的零食、果壳。
虽然多次严厉的批评了他,但是他依然不紧不慢。
吃午饭的时候,班级上其他的学生十几分钟就吃完了,唯独峰峰一吃就是40分钟,餐厅经常剩他一人独食。
他这样做事拖拉的习惯,一直以来得不到改善,这使得他的学习成绩显然会因为以上原因而处于班级的落后位置。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连卷子都没有办法做完。
峰峰其实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就是做事太拖拉了,对自己没有要求,在学习上没有时间观念,不自律。
这使得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养成了慢吞吞的习惯,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对此,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需要从本质上去了解峰峰产生这样行为的原因。
有几次,我给峰峰规定了要按时整理抽屉,同时规定他做题的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有所改善,但很快又原形毕露。
尽管我有些失望,但是作为教师,我始终坚信,需要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耐心,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去影响每个孩子,为他们建立改变的信心。
我的家访育人故事一等奖

标题:家访育人故事——一等奖获得者尊敬的评委们,亲爱的同事们: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家访育人故事,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深深满足感。
我坚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家访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着诚挚的热情和期待,走进了我的学生小明的家。
小明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总是尽全力为他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的热情和坚定让我深受感动。
在那个下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小明的家庭背景,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他在学校以外的生活情况。
我发现小明虽然在课堂上表现得安静,但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和才华的孩子。
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尽管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总是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那次家访让我深深理解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背景。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还可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小明的了解更深了,我对他的尊重和喜爱也增加了。
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决心,我要尽我所能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这就是我的家访育人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家访不仅是一次了解学生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化师生关系,促进相互理解的机会。
这个过程让我深深体验到育人的喜悦和挑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承诺。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信任我和鼓励我的人。
我会继续努力,用我的热情和专业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和家庭。
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的潜力。
我会以这次家访的经历为鉴,不断进步和完善我的教育方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环境。
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的家访育人故事。
我会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我对教育的承诺和热爱。
家访故事班主任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家访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班主任,向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家访,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状况,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教育方式。
通过家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以下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一些家访故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故事一:关爱学生的点滴有一次,我来到小明家进行家访。
小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平时表现较好,但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走进他家,我发现他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每天忙碌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小明在家学习时,父母常常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法陪伴在他身边。
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
从那以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小明,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同时,我还鼓励他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渐渐地,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人也变得更加自信。
故事二:家校共育的力量李华是我们班的一名优秀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在一次家长会上,李华的父母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李华在家里总是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滑。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决定与李华的父母进行家访,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李华沉迷电子产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
于是,我建议李华的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引导他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在家长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李华逐渐摆脱了电子产品的诱惑,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这次家访让我深刻体会到,家校共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故事三:关爱特殊学生小王是我们班的一名特殊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他在性格上有些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流。
为了帮助他融入集体,我决定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小王的家庭情况并不理想,父母经常吵架,这让他倍感压力。
家访故事一段温暖的旅程

家访故事一段温暖的旅程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下面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教师的家访经历。
这位教师名叫张老师,是某小学的班主任。
有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对方告诉她,他的儿子小明最近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张老师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她决定进行家访。
在家访当天,张老师提前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和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
她带着自己的教案和笔记本电脑,以便在家访过程中给小明的家长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当张老师到达小明的家时,她发现小明的房间非常狭小,而且房间里没有书桌或椅子。
小明的母亲告诉张老师,小明的房间是他们租的,他们经济状况不太好,所以无法为小明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张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难过。
她决定为小明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
她为小明买了书桌和椅子,并为他提供了一些学习上的建议。
此外,她还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家访结束后,张老师和小明的家长感到非常欣慰。
他们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更需要在家庭和社会中进行。
家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从而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帮助。
张老师的家访经历让她感到非常温暖。
她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作为一名教师,她将继续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张丽蓉我的家访故事

张丽蓉我的家访故事我的家访故事金胜中学张丽蓉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本学期我深入到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崔雅茹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成绩优秀的赵美容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自觉性,在家访中得知她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主动做完作业,背书。
妈妈则是在家做家务陪她。
家里还有辅导资料,有时还会做。
我提醒她的妈妈别老让她做那么多课外作业,增加她的学习负担。
哪知她的妈妈笑着说,她自己要做的,怕成绩落后,同学笑话她。
原来像赵美容这样优秀的学生,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和苦衷,可见她们心理的压力是多么大啊。
谈到寄宿生郭瑞杰的在家表现,他的爸爸说,做作业不主动,要家长督促,星期天在家经常跑得不见人影。
我的家访故事演讲稿一等奖

我的家访故事演讲稿一等奖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的家访故事。
这次家访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给予了我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和同学们来到了贵州省黔西南州一个偏僻的山村,开始了我们的家访之旅。
我们的家访对象是一位叫李明的贫困学生家庭。
当我们到达李明家时,贫穷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房屋让我们都感到震惊和心疼。
李明的母亲是一位残疾妇女,父亲在外打工,家中只有李明和他的年迈外婆相依为命。
他们家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他们的生活几乎全靠外婆种些蔬菜和养一些家禽维持。
而李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仅要照顾外婆,还要上学学习,承担起了太多的责任。
通过和李明交谈,我了解到他非常喜欢学习,他告诉我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他一直梦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家庭现状。
李明说:“我不想在这里生活一辈子,我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他那坚定的目标感染了我,我为他鼓掌加油。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李明在学校表现优异,是班里的学习标兵,他很努力地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还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
他带领班级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他还组织了艺术演出,给大家带去欢乐和温暖。
回到学校后,我深思熟虑地总结了这次家访经历,我意识到通过这次家访,我学到的并不仅仅是李明的坚持和努力,还有他勇敢地追求梦想的精神。
李明是一个穷孩子,但他具备着勤奋、坚持、努力、拼搏的品质,这令我深受触动。
我明白,不论我们的家庭条件如何,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这次家访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论困难多大,都要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梦想。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家访是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生活的一扇重要窗口。
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贫困家庭的现状,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访故事
金胜中学张丽蓉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本学期我深入到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崔雅茹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
成绩优秀的赵美容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自觉性,在家访中得知她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主动做完作业,背书。
妈妈则是在家做家务陪她。
家里还有辅导资料,有时还会做。
我提醒她的妈妈别老让她做那么多课外作业,增加她的学习负担。
哪知她的妈妈笑着说,她自己要做的,怕成绩落后,同学笑话她。
原来像赵美容这样优秀的学生,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和苦衷,可见她们心理的压力是多么大啊。
谈到寄宿生郭瑞杰的在家表现,他的爸爸说,做作业不主动,要家长督促,星期天在家经常跑得不见人影。
我告诉他爸爸,孩子在校也是这样,学习非常被动,做作业经常是虎头蛇尾,读书、背书的
学习任务很难完成。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以鼓励为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找到战胜困难的办法,制定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措施。
总之,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家访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