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关于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学前教育智能课程建设专题研究课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研究(GSDP19FS13206)。
作者简介:安珍珍(1991—),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将科学教育内容寓于幼儿游戏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能够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幼儿园教师设计科学游戏活动的过程即游戏主题的选择、游戏目标的制定、游戏材料的准备、游戏环节的设计出发,以及幼儿园教师组织科学游戏活动的过程即游戏氛围的烘托、游戏规则的讲解、游戏过程的组织、游戏结果的评价出发提出指导策略,以期在幼儿园教师设计及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27-0016-02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①安珍珍(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倡导“在确保基本游戏活动时间的同时,在各类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的改革理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和要求。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2]受应试教育及传统家长观念的影响,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无法真正落实。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将科学教育内容寓于游戏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能够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教案设计

观察孩子的参与度、手工制作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态度
1.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2. 引导孩子观察实验现象3.提供足够的操作机会
观察孩子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品表现
002
植物的生长
3-6岁
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 观察植物的形态和特征3. 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小花盆、土壤、种子(如豆芽)、浇水壶、记录本
1. 准备花盆和土壤,种植种子2.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3. 讨论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生长4. 展示和分享观察结果
1. 提供适合孩子观察的植物2. 鼓励孩子记录自己的发现3. 引导孩子思考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孩子的记录情况、对植物生长的理解以及爱护植物的行为
003
动物的多样性
4-6岁
1.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3. 培养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动物图片、动物模型、动物叫声录音、手工材料
1. 展示动物图片和模型,引导孩子认识动物2. 播放动物叫声录音,猜测是哪种动物3. 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模型4. 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保护动物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教案设计
教案编号
活动主题
年龄段
教学目标
活动材料
活动步骤
指导策略
评估与反馈
001
水的循环
3-5岁
1. 了解水的循环过程2. 观察水的不同状态3. 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水、冰块、热水壶、透明塑料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彩笔、纸张
1. 展示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2.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3. 用水彩笔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4. 讲述水循环的故事,加深理解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

2、知道西红柿的用途。 3、丰富词汇: 又酸又甜,光滑,清香可口。
活动准备: 西红柿的生长资料片,西红柿一株
(带有根、茎、叶、花、果实),西红柿多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西红柿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1、出示西红柿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西红柿是什么 颜色的?”“西红柿的外形像什么?”“表面怎 样?”
2、让儿童亲历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3、与学前儿童的合作性原则 4、资源共享原则
(二)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能 力培养。 其一:充分的感受和正确操作科技产品的能力。 其二:掌握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 其三: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按规定步骤的操作能力培养。 其四:幼儿自行设计并动手开展科技小制作的能力培养
活动设计二
活动名称: 多种多样的根 (大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植物都有根,根是多种多样的。 2、 使幼儿知道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激发
幼儿探索植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根的葱、小青菜及萝卜、红薯等若干,每组 一份,榕树的图片一张,操作卡片“哪里是根” 若干(小树、萝卜、吊兰、玉米等根部的图片), 吊兰一盆。
小结: 成熟的西红柿有鲜红的、橙黄色的,西红柿 的外形近似圆形,表 面光滑。
2、切开西红柿让幼儿观察:“西红柿表面有什 么?”“里面有什么?”“籽是什么样?”
小结: 西红柿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皮,皮下是红红的 肉,里面有三四个“小房子”,每个“小房子” 里面都有好多的水和圆圆的籽。
3、品尝西红柿: 尝尝西红柿是什么味道。 小结: 西红柿吃起来又酸又甜,用西红柿做的汤味
一、 认识多种多样的根。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游戏的特点和价值,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科学游戏观。
教学重点: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游戏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录象、教学设计范例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提问讲授新课: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学习要点:了解科学游戏的特点和价值,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教学、轻游戏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那么科学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价值是什么?怎样通过科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这是本节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游戏活动概述谢尔曼认为科学是有规则的游戏,可以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
而游戏恰好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最喜欢做游戏。
因此,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让幼儿完全可以像做游戏一样,在富含科学内容的游戏中学习科学,能够使幼儿更多的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保持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
幼儿像“做游戏”一样“做科学”,使得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理解内化了的知识经验,而且还可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我们认为科学游戏活动是科学教育的途径之一,它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奇妙的口袋”、“接龙游戏”等。
科学游戏主要是将科学教育目标寓于游戏之中,幼儿通过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和操作活动,获得相关的科学经验,复习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其观察力和思维力等。
(一)科学游戏活动的特点科学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在幼儿科学实践中往往是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1.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定义1.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原则2.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2.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2.3 设计与指导实验操作教育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目标3.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3.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3.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与评价第四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准备与组织4.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4.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4.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第五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方法与策略5.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方法选择与应用5.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教学策略5.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第六章:常见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6.1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6.2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6.3 物质属性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七章: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7.1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7.2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7.3 简单机械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八章: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8.1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8.2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8.3 生命科学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九章: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9.1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9.2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9.3 地球与宇宙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十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0.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10.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10.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安全与环保教育11.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11.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培养11.3 安全与环保教育在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实施策略第十二章: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2.1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与教育需求12.2 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与调整12.3 特殊需要儿童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案例第十三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家长参与与沟通13.1 家长在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与重要性13.2 家长参与的策略与方法13.3 家长沟通与合作的实践案例第十四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资源整合与利用14.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的分类与介绍14.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策略14.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资源利用的实践案例第十五章: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15.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培养15.2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5.3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教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理解实验操作教育活动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1.1 科学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的概念探讨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1.2 科学教育目标与原则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1.3 科学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第二章:科学环境创设2.1 科学环境的要素分析科学环境中必备的要素探讨如何创设一个适宜的科学探索环境2.2 科学教具的选择与制作提供选择和制作科学教具的建议强调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2.3 科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管理科学环境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维护科学环境的持续性和发展性第三章: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1 探究活动的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探讨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境3.2 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供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3.3 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介绍有效的探究活动指导策略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第四章:常见科学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4.1 生物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探讨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生物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2 自然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分析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4.3 科学实验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讨论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提供设计和指导科学实验教育活动的实例和策略第五章:科学教育评价与反思5.1 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分析科学教育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常见的科学教育评价方法和工具5.2 儿童科学学习评价探讨如何评价儿童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3 科学教育反思与持续发展强调反思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讨论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反思和持续发展第六章: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6.1 观察能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提供观察活动设计和指导的策略6.2 探究技能的培养分析儿童探究技能的培养方法提供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实例6.3 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表达与交流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第七章:科学教育资源的使用7.1 教育资源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资源讨论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适用情境7.2 教育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提供搜集和整合科学教育资源的策略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7.3 教育技术的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提供运用教育技术的实例和指导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8.1 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与适应策略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科学教育适应策略8.2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讨论融合教育在特殊需求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融合教育的实践案例和指导8.3 特殊需求儿童的个体化教学强调特殊需求儿童个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提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教学的策略第九章: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9.1 家庭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讨论家庭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与家庭合作的策略和方法9.2 社区资源的利用分析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提供社区资源利用的实例和指导9.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模式探讨家庭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模式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实践案例第十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趋势10.1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介绍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各类研究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10.2 科学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应对发展趋势的策略和建议10.3 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讨论科学教育创新和实践的案例和启示重点解析本教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共十章,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概述、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教育资源的使用、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开展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与趋势等内容。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通过趣味科学实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如何设计和指导幼儿园的科学实验活动,成为了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进行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设计与指导时,首先需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中的浮沉、彩色冰柱的制作等,这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还能够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在实验活动进行前,需要提前做好安全检查,确保实验材料和器具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要考虑活动的教育性和启发性。
幼儿园阶段的实验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动手做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设计实验活动时,需要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现象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指导中,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交流。
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实验活动,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活动进行中,要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学习成果的共享。
回顾这些设计与指导的要点,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需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交流。
这样的设计和指导,可以使幼儿在实验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启发和培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设计与指导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的起点,通过趣味科学实验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打开科学的大门,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功不可没,它不仅对孩子们的认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还能够为他们建立扎实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教学要求:了解及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观察、试验操作、交流讨论、科学游戏等,并能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教育对象、与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教学时数:10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观察、小实验、技术制作、交流讨论、科学游戏等。
2. 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教育对象、与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操作教学难点:方法的运用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课时:10教材处理:讲清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实际练习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几种主要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只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这几种类型的活动为基础,结合具体活动内容的具体实际,加以改变或综合。
例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在实际活动中,除了专门性的观察活动之外,可以将观察和分类、测量等方法结合,使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系统和精确。
此外,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也可以和其他几种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在实验操作类和动手制作类等科学教育活动中,儿童要通过观察获取信息,有些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也是在儿童观察经验基础上进行的。
再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也可以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学前儿童通过实验探索和发现某种科学现象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科技小制作的活动那个来巩固和运用儿童的科学发现。
总之,这章内容提到的是典型的活动类型,而具体的活动室复杂多样的。
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借鉴这些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方法进行生动而丰富的再创造第一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观察的定义】P52观察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事物或现象,将各种感觉捕捉到的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形成概念,来获取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洋洋和宝宝两个聚在一起拿着塑料瓶,先是倒来倒去的玩,后 来瓶子里的纸片就随着手的移动而飞舞着,玩了大约5分钟之后,洋洋说: “这里面的纸是什么做的?怎么会飞的,真是奇怪?”宝宝说:“我也不 知道,要不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吧?”于是两人偷偷的移到不被人注意的地 方想方设法打开瓶子,我装作没看见。瓶子盖得比较紧,两人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才打开,立刻纸片撒的到处都是,捡起来一看:“咦,跟我们平常 用的纸一样,好奇怪哦!”这时,陆陆续续有一些小朋友发现了,大家围 在一起讨论,可是也没有什么结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 与组织指导
一、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一、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 选择与设计科学游戏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差异性原则 (7)多样性原则
●教师设计科学游戏的注意事项:
“陈老师,为什么这纸片会飞的?它是什么纸呀?”我拿来了跟这一 样的纸张,大家比来比去还是觉得一样。“都一样,那为什么瓶子里的纸 会飞呢?”“肯定是瓶子的原因。”于是大家又围着瓶子展开讨论。一开 始,手移动的时候,纸片并没有随着手的移动飞舞。玩着玩着,健健叫起 来:“我的纸会飞的!”恩恩说:“我的纸也会飞的。”大家一下子激动 起来:“真的!真的!”然后大家开始探索纸片会飞的原因。终于,蒙蒙 发现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手把瓶子弄热了纸片就会飞了。”大家 按照蒙蒙所讲的做,果然可行,幼儿这下子开心的不得了。接着又开始讨 论这是塑料瓶传热快还是玻璃瓶传热快……
●小组讨论,请从教师的角度对此科学
游戏活动案例进行分析
作业
1、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园的科学 游戏活动?
2、结合所学理论设计一个幼儿园的 科学游戏。
(1)游戏目标要明确 (2)游戏材料要有效用性 (3)游戏的规则要具体
●科学游戏中教师角色与作用:
(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2)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3)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步骤:
1、营造游戏氛围 2、理解游戏规则 3、组织游戏活动 4、参与游戏过程 5、评价游戏活动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