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对称性及晶体的分类
晶体的对称性

对称性与人类思维方式的联系
对称性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 种重要方式。人们习惯于将事物进行 对称性的分类、比较和思考,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 律。
VS
对称性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 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们利 用对称性原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解 决各种复杂的科学问题。工程师们则 利用对称性设计各种结构,提高产品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晶体的对称性
• 对称性的基本概念 • 晶体中的对称元素 • 对称性和晶体结构 • 对称性在化学中的运用 • 对称性与生物学的关系 • 对称性的哲学思考
01
对称性的基本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称性的定义对称性是指一个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 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在晶体学中, 对称性是指晶体在空间变换下保持不 变的性质。
对称性可以通过对称操作来描述,对 称操作是指将晶体进行刚性旋转、平 移、反演等变换后仍能恢复原状的操 作。
对称性的分类
晶体可以根据其对称性进行分类,常 见的晶体分类包括立方晶系、四方晶 系、六方晶系等。
VS
不同晶系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对称性, 晶体的对称性与其内部原子或分子的 排列方式密切相关。
对称操作的数学表达
对称操作可以用数学矩阵来表示,通过矩阵变换可以描述晶体的对称性。
对称操作的数学表达包括旋转矩阵、平移矩阵、反演矩阵等,这些矩阵可以用来描述晶体在空间中的 变换。
02
晶体中的对称元素
点对称元素
定义
01
点对称元素是晶体中以某一点为中心的对称操作,包括旋转、
反演、反映等。
描述
02
点对称元素在晶体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决定了晶体的空间群
对称性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2.晶体的对称

综合考虑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及结点的分布情况,在
晶体结构中只可能出现14种不同型式的空间格子。这是由 法国结晶学家布拉维(A.Bravais)于1848年所最先推导出
来的,故称为14种布拉维格子。
例:四方底心格子(虚线部分的最小单位) 可转化为体 积更小的四方原始格子(实线部分的最小单位 )。 等轴晶系不存在底心格子,因为与等轴晶系的 对称不符。
即四种格子类型
平行六面体中结点的分布
a a-原始格子
b b-底心格子
c c-体心格子
d d-面心格子
4.14种空间格子(布拉维格子)
平行六面体有七种形状,四种结点分布类型,为什么 不是7×4=28种空间格子,而只有14种呢?这是因为某些 类型的格子彼此重复并可转换,还有一些不符合某晶系的 对称特点,而不能在该晶系中存在。
④ 如果有一个L2垂直Lin, 或者 有一个P包含Li n
当n为奇数时:则必有nL2垂直Lin或n个P包含Lin; 即: L2 ⊥ + Lin 或:P∥ + Lin
→ Lin nL2nP
(n为奇数) (n为奇数)
→ Lin nL2nP
例:L2 ⊥ + Li3 → Li3 3 L2 3P 当n为偶数时:则必有n/2 L2垂直Lin或n/2P包含Lin; 即:L2 ⊥ + Lin
矿物结晶学基础:晶体的宏观对称与分类

矿物结晶学基础:晶体的宏观对称与分类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的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为周期性的重复排列,因此晶体(原石)都具有一个特性----对称性→构成其外部几何形态的面、棱和角顶有规律地重复。
钻石原石海蓝宝原石尖晶石原石与成品对称是有限的不同的宝石矿物由于其内部质点按不同的规律重复排列(格子构造不同),因而会具有不同的对称性。
有的矿物晶体对称性很高(如钻石和尖晶石等),有的则对称性较低(如托帕石、天河石等)。
只有符合格子构造规律的对称才能在晶体上体现出来,因此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
对称性很高的石榴石对称性没那么明显的天河石如何分析对称性?为了研究和分析晶体的对称性,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使晶体中相同部分重复而进行的操作,称之为对称操作。
进行对称操作所借助的几何要素(点、线、面)称为对称要素,一般包括对称面、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等。
对称面----是一个假想的通过晶体中心的平面,它将晶体平分为互为镜像的两个相等部分,以P来表示,最多可有9个。
对称面与非对称面的对比立方体的九个对称面(记作9P)对称轴----一根假想的通过晶体中心的直线。
怎么确定呢?围绕此直线旋转一周,看晶体中相同部分重复出现的次数,我们把次数叫轴次,且只能出现2、3、4、6次,分别表示为L2、L3、L4、L6。
其中轴次高于2次的对称轴(即L3、L4、L6)称为高次轴。
绿柱石具六次对称轴(可见正六边形的横截面)对称中心----一个假想的位于晶体中心的点,相应的对称操作就是对此点的反伸。
如果通过此点作任意直线,则在此直线上距对称中心等距离的两端必定可找到对应点。
对称中心用C来表示。
PS:对称中心C最多只有一个。
当存在对称中心时,晶面常成对分布、两两平行、同形等大......对称要素总结一个晶体中所有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组合称为该晶体的对称型。
例如,萤石晶体存在三个L4、四个L3、六个L2、九个对称面P、一个对称中心C,那么萤石的对称型就是所有这些对称要素的总和。
固体物理学-宏观对称性和晶格分类

ε xy ε yy
ε ε
xz yz
⎤ ⎥ ⎥
⎣⎢ε zx ε zy ε zz ⎥⎦
立方对称晶体:
⎡ε0 0 0 ⎤
ε
=
⎢ ⎢
0
ε0
0
⎥ ⎥
⎣⎢ 0 0 ε0 ⎥⎦
六方对称晶体:
⎡ε ⊥ 0 0 ⎤
ε
=
⎢ ⎢
0
ε⊥
0
⎥ ⎥
⎣⎢ 0 0 ε // ⎥⎦
11
晶体宏观对称性及其分类
• 宏观对称性 • 点群 • 空间群 • 晶体结构分类
群为一组“元素”的集合,G≡(E, A, B, C, …),且这些“元素”在定义 一定的“乘法法则”下(不等价于数学乘法),满足下列性质: 1. 闭合性--- 集合内任意两元素“乘积”仍为集合元素
A, B ∈ G, 则AB=C ∈ G 2. 单元性---存在单位元素E,使得所有元素A:
AE= A 3. 可逆性---任意元素A存在逆元素A-1 满足
4
立方对称(sc、bcc、fcc)操作
(a)
(b)
(c)
•沿图(a)立方轴转动π/2、 π、 3π/2,有3个立方轴,共9个对称操作。 •沿图(b)面对角线转动π,有6条面对角线,共6个对称操作。 •沿图(c)体对角线转动2π/3、 4π/3,有4个体对角线,共8个对称操作。 •不动为一个对称操作。 •以上共24个对称操作,以上操作再加上反演为新的对称操作。 •共48个对称操作。
5
正四面体对称操作
•沿立方轴转动 π,有3个立方轴,共3个对称操作。 •沿图(c)体对角线转动2π/3、 4π/3,有4个体对角线,共8个对称操作。 •不动为一个对称操作。以上共12个对称操作。 •相对立方对称,少去的12个对称操作,即绕立方轴转π/2、3π/2以及绕 面对角线转动π,再加上中心反演为正四面体的对称操作。 •共24个对称操作。
简述晶体的对称分类体系及划分依据

简述晶体的对称分类体系及划分依据晶体的对称分类体系听起来有点儿复杂,但其实没那么神秘,咱们轻松聊聊。
你知道,晶体就像那些精致的宝石,五光十色,闪闪发光。
可它们的美丽不止于外表,还有深藏在内部的对称性。
哎,说到对称,大家都知道,生活中对称的东西往往显得更美。
想想你的脸,左右对称,肯定更好看,对吧?晶体也是一样,通过对称分类体系来划分种类。
这种分类方法,就像给晶体穿上了不同的“衣服”,把它们分门别类,方便我们识别。
怎么划分呢?首先得说说对称元素。
这可不是抽象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把晶体旋转、反射或者平移的方式,让它保持不变。
想象一下,一个六角形的雪花。
你转动它,还是那么美;反射一下,感觉还是那么和谐。
这种特性让晶体在分类时,有了“对称操作”的依据。
我们通常把这些对称元素分成几类,比如旋转对称、镜像对称,还有中心对称。
每种对称性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晶体的秘密。
再说说空间群,这个名词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就是把所有可能的对称操作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可不少,按照不同的空间对称性,它们又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科学家们把这些空间群归纳总结了出来,形成了一个个分类。
简单说,就是给每种晶体找了个家,让它们住得舒舒服服。
你瞧,这个分类就像我们的社会,大家都有自己的角色,互相配合,才有了和谐的整体。
那,为什么对称性如此重要呢?哎,这就涉及到晶体的性质了。
对称性直接影响到晶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导电性、光学特性等等。
就拿石英来说吧,它的对称性决定了它能产生压电效应,这可是一种很实用的特性,应用在手表、传感器上,真是“点石成金”的技术。
再比如,某些晶体的光学性质,与它们的对称性密不可分,偏振光、折射率,这些都跟它们的对称性有关系。
可以说,晶体的对称性就是它们性格的“名片”,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它们的独特之处。
聊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那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在自然界中,咱们总能发现一些不规则的晶体,像是海洋中的珊瑚、矿石,这些家伙常常打破了对称性。
晶体相关知识点总结

晶体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结构。
晶体具有高度有序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晶体是凝聚态物质的一种主要形式,占据了固态物质的绝大部分。
2. 晶体的种类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等几种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晶体的分类根据晶体的外部形态,晶体可以分为单斜晶、正交晶、菱形晶、六方晶、四方晶、立方晶等几种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和对称性。
二、晶体结构1. 晶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规律。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周期性结构和非周期性结构两种形式。
周期性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具有明显的晶格和对称性。
非周期性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没有规则的晶格和对称性。
2. 晶体的晶格晶体的晶格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排列的规则结构。
晶格可以分为周期性晶格和非周期性晶格两种类型。
周期性晶格是指晶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有规则的排列和对称性。
非周期性晶格是指晶格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没有规则的排列和对称性。
3. 晶体的晶胞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晶胞可以分为原胞和扩展晶胞两种类型。
原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原子、离子或分子。
扩展晶胞是指原胞在晶体结构中的重复排列,是构成晶体的基本单位。
三、晶体的生长1.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晶体生长是指在溶液、熔体或气相中,原子、离子或分子从溶液中萃取并在已生成的晶体上沉积,形成新晶体的过程。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成核、生长和成形几个阶段,成核是指溶液中原子、离子或分子聚集形成晶体的核心;生长是指晶体核心上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进一步沉积和排列生长;成形是指晶体的表面形态和结晶过程。
3第二章晶体的对称

第二章晶体的对称[内容介绍]本章叙述晶体对称的概念、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和晶体的分类—晶簇晶系的划分。
[学习目的] 理解和掌握晶体对称、对称要素的概念,学会晶体对称的操作方式,熟练正确地找出晶体的所有对称要素,肯定对称型,掌握晶族、晶系的划分方式。
第一节对称的概念一、对称的概念对称现象在自然界及人类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
人的左右手,动物的躯体,植物的花冠、树叶,建筑物、器皿、图案等,常常都是对称的。
它们之所以是对称的,是因为这些物体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份,而且这些相同的部份可以作有规律地重复。
图2-1 对称的图形如图2-1中,蝴蝶可通过垂直并平分躯体的一个镜面反映,使身体的左右两部份发生重合,花纹图案可通过垂直图形中心的一条直线旋转,在旋转360°里,图案中相同的图形发生四次重合。
但是,图2—2中的两个三角形之间,虽然图形完全相同,但彼其间的位置却没有必然规律,无法通过必然的操作使其重复。
所以,这两个三角形之间,不是对称的图形。
因此,对称的概念是:物体的相同部份作有规律地重复的性质称为对称。
二、晶体对称及特点晶体对称最直观地表此刻晶体的几何多面体外形上,如在不同方向上对称地散布着相同的晶面、晶棱和晶顶等。
同时,晶体对称还表此刻晶体的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等物理性质上。
晶体对称与动植物和其它物体的对称是有区别的。
动植物的对称是由于生存的需要而长图2-2 不对称图形期演化的结果,建筑物及工艺美术品的对称是为求美观而人为的,它们的对称现象都仅仅表此刻外部形态上,而晶体对称是本质的,是内部构造的反映。
因此晶体对称有如下特点:1.所有的晶体均具对称性,无一例外。
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而格子构造本身就具有对称性。
2.由于晶体对称受格子构造的严格控制,只有符合格子构造规律的对称才能在晶体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晶体对称的有限性。
3.同一晶体上相对称的各部份,不仅在外形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而且在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方面,它们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晶体对称性不仅包括几何意义,同时也包括化学的和物理的意义。
12 晶体的对称性一 对称性的概念二 晶体中允许的对称操作三 晶体

1.2 晶体的对称性一. 对称性的概念二. 晶体中允许的对称操作三. 晶体宏观对称性的表述:点群四. 七个晶系和14种晶体点阵五.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空间群六. 二维情形七. 点群对称性和晶体的物理性质参考:黄昆书1.5-1.7 节阎守胜书 2.2 节一.对称性的概念:一个物体(或图形)具有对称性,是指该物体(或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经过一定的空间操作(线性变换),各部分调换位置之后整个物体(或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
对称操作:维持整个物体不变而进行的操作称作对称操作。
即:操作前后物体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操作。
点对称操作:在对称操作过程中至少有一点保持不动的操作。
有限大小的物体,只能有点对称操作。
对称元素:对称操作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几何要素:点,反演中心;线,旋转轴;面,反映面等。
●●如何科学地概括和区别四种图形的对称性?从旋转来看,圆形对绕中心的任何旋转都是不变的;正方形只能旋转才保持不变;后2个图形只有3,,πππ2π以上,考察在一定几何变换之下物体的不变性,使用的几何变换(旋转和反射)都是正交变换——保持两点距离不变的变换:111213212223313233'''x a a a x y a a a y z a a a z ⎛⎫⎛⎫⎛⎫ ⎪ ⎪ ⎪=∙ ⎪ ⎪ ⎪ ⎪ ⎪ ⎪⎝⎭⎝⎭⎝⎭111213212223313233i j a a a A a a a a a a ⎛⎫ ⎪= ⎪⎪⎝⎭ 其中A ij 为正交矩阵从解析几何知道,符合正交变换的是:绕固定轴的转动(Rotation about an axis) 绕z 轴旋转θ角cos sin 0sin cos 0001i j A θθθθ-⎛⎫ ⎪= ⎪ ⎪⎝⎭数学上可以写作:如果,一个物体在某一正交变换下保持不变,我们就称这个变换为物体的一个对称操作。
一个物体可能的对称操作越多,它的对称性就越高。
立方体具有较高的对称性,它有48个对称操作:绕4 条体对角线可以旋转共8个对称操作;绕3 个立方边可以旋转共9个对称操作;绕6 条棱对角线可以转动π,共 6 个对称操作;加上恒等操作共24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应的对称操作是旋转加反演。如果一个晶体绕某一轴线旋转一个晶体点阵所许可的角 度后,紧接着依此轴线上的一特殊点加以反演,晶体能与操作前重合的话,则此晶体具有旋
转反演对称性。该轴称为旋转反演轴,习惯符号用 Lni 表示之。n 表示旋转轴次,i 表示反演。
3次
倒
反
轴
4次
6次
习惯符号 L1 L2 L3 L4 L6
表 2-1 宏观对称要素及其符号
国际符号
图示符号
相当的对称要素及其组合
1
2
3
4
6
L3*L2
c L1i
1
L1i
L2s
p L2i
m( 2 )
L2i
L1s
L3i
3
L3*c
L6s
L 4i
4
包含L2
L 4s
L6i
6
L3*p
L3s
30
2-1-2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
2-1-1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凡是能呈现在晶体外形或物化性质上的对称性称为宏观对称性。晶体的宏观对称性与刚 体的对称性类同,因此先介绍刚体的对称性所需遵守的条件。
一、刚体的对称变换 所谓刚体,是指任何两点间的距离在对称操作前后保持不变的物体。用数学方法表示, 对称操作就是线性变换。晶体的对称操作在这一点上是与刚体类同的。因此我们先讨论刚体 对称操作所要遵守的规律。对于一般晶体应采用斜坐标系,但为方便起见,这里采用直角坐 标系,但并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设经过某对称操作,把物体中的任一点 M(xyz),变成 M’(x’y’z’),即它两的位矢为:
⎜⎛ − 1 A= ⎜ 0
⎜⎝ 0
0 cos θ sin θ
0 ⎟⎞ − sin θ⎟
cos θ⎟⎠
|A|= -1 由以上讨论可看到,反演、反映、旋转、倒转、转动加反映等对称操作其变换系数行列 式都为±1,因此这些操作都能是刚体的对称操作。同时也看到,除转动外,反演、反映、倒 转和镜转等变换系数行列式都为-1。实际上反演、反映、转动加反映都可用倒转来达到。因 此基本的宏观对称为转动和反演二种。 三、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一)点阵的构造对宏观对称性的限制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是晶体点阵结构的对称性在外部的反映,因此晶体的对称性将受到格 子构造规律的严格限制。这是晶体对称性与刚体对称性的区别之一。如一般物体或几何图形 可以有任何次旋转对称轴。但是晶体中只可能有 1、2、3、4、6 次 5 种旋转对称轴而不可能 有 5 次或高于 6 次的对称轴。这称为晶体的对称性定律。该定律的证明如下:
一、螺旋轴 相应的对称操作为旋转、平移的组合动作。即晶体中任一原子,若绕某轴旋转一个晶体 点阵许可的角度后紧接着平行于该轴平一段距离后能找到另一个相同的原子,或者说,具有 这样的连续动作后图形才能复原,单独的旋转或平移不能使其复原,这种晶体可认为具有螺 旋轴对称性,该轴称为螺旋轴,国际符号用Nn表示。符号中前面一个数字N表示旋转轴轴次, 右下角注脚n表示右旋 360º/N角度后,紧接着沿该轴右旋正方向平移结点间距的N分之n后可 以找到相同的一个原子。晶体中许可的旋转轴为五种,因此螺旋转轴只有 11 种。这 11 种为
⎜⎝ 0 0 1⎟⎠
|A|= -1 (xyz)
z
y
x (-x-y-z)
图 2-1 反演
(2)反映(镜象,面反映) 取 Z=0 的面作为反映面。反映对称操作将使图形中任一点(xyz)变成(x’y’z’)。如图 2-2 所示。变换关系为
zxy''zxy'==='''===−xyzyxz⎪⎭⎪⎬⎫⎪⎭⎪⎬⎫
3、对称面(习惯符号为 p) 相应的对称操作为依面反映(镜象),如果一个晶体存在这样一个假想的平面,通过外 形上的任一点,垂直此平面作一垂线。在此垂线上,把该点反映到等距离的另一点,如图形 能复原的话,则此晶体具有反映对称性,见图 2-7(2)(9),作为参照的平面叫做对称面。 习惯符号以 p 表示之。国际符号中用 m 或 2 表示之。
27
1、2、3、4、6 五种轴次,证毕。 (二)晶体中可能在的宏观对称要素 1、旋转轴(习惯符号Ln) 相应的对称操作为绕轴旋转。如果物体绕轴旋转一个角度后能复原,则这物体具有旋转
对称性。Ln中n表示轴次。θ=360º/n就是晶体重合所需旋转的最小角度,称作基转角。 上面已证明了晶体中可能存在的旋转轴只有L1、L2、L3、L4、L5五种,见图 2-7 中的(1)、
D 点,D 点也应是结点,且 AC = BD = AB 。连接 ABCD,应为一个等腰梯形。所以
CD//AB 由于空间格子中,相互平行的同一结点列族的结点列上,相邻结点间距应相等,因此有 如下关系式:
式中 N 应为整数
CD=N· AB
(2-14)
图 2-6 旋转对称轴次
通过 A、B 分别作 D 之垂直线交 CD 于 E、F 二点,于是有 CD = CE + EF + FD
25
将图形绕 x 轴转动 θ 角后,经 x=0 的平面反映,图形中的任一点(xyz)变成(x’y’z’), 如图 2-5 所示,变换关系
x’=-x y’=y cosθ - z sinθ
(2-13)
z’=y sinθ + z cosθ
z (xlylzl)
y
θ
(xyz)
x 图 2-5 转动加反映
因此有
= AB (1-2cosθ)
(2-15)
对照式(2-15)、(2-14);有 即
所以有下表结果:
N=1-2 cosθ cos θ = 1 − N ;|cosθ|≤1
2
(2-16)
N=-1
0
1
2
3
cosθ=1
0.5
0
-0.5
-1
θ=360º
60º
90
120º
180º
n=1
6
4
3
2
从上表结果可知,θ 只能取 5 种角度。因为 360° =n 就是旋转对称轴的轴次,因此 n 只能有 θ
x 图 2-3 转动
x'= x
⎫
y'=
y cosθ
−
z
sin θ
⎪ ⎬
z'= y sinθ + z cosθ ⎪⎭
y (2-11)
24
⎜⎛ 1 A= ⎜ 0
⎜⎝ 0
0 cos θ sin θ
0 ⎟⎞ − sin θ⎟
cos θ⎟⎠
|A|=+1 (4)转动加反演(象转、倒转)
将图形线 x 轴移动 θ 角后,紧接着以原点为中心经中心反映(反演),图形中的任一点 (xyz)变成(x’y’z’)。如图 2-4,变换关系为
第二章 晶体的对称性及晶体的分类
晶体按其所具有的对称性进行分类,可分成 230 个空间群,32 个晶类,十四种点阵类 型和七大晶系。本章内容主要介绍晶体的宏观、微观称性,对称性的组合规律以及由对称性 联系起来的等同晶面,等同晶向与等效点系等概念。
§2-1 晶体的对称性
在 1-1-2 中曾提到的晶体具有对称性,本节重点讨论。 如果一个物体经过一定的操作以后,能够与操作前相重合,则此物体的外形具有对称性。 例如一个五角星,绕其中心轴旋转,每转动 72º,与原来位置的图形完全重合,就象未转动 一样,因为每转动 360º 能重合五次,因此称五角星具有五次旋转对称性。由这个例子可以 看到,一个物体具有对称性的话,这物体必定存在着几个完全等同的图形,研究对称性时使 各等同图形移动而恢复原状的操作称为对称性操作。作为参照的几何要素,线(轴)、面、 点等,称为对称要素(元素)。
国际符号用 1 2346 表示之。数字上的一字读一横,不要读作负号。 晶体中许可的轴次为 5 种,因此倒反轴也只有五种。但是不难证明,五种倒反轴中,只
有 L4i ( 4 是完全独立的,见图 2-8(8))其余四种都可以用前面讲过的对称素及其组合来代
表。 例如L1i=c或 1 , 见图 2-7(1) L2 i =p或 2 =m 见图 2-7(2) L3i= L3+c或 3 =3+ 1 见图 2-7(7) L6 i = L3+p或 6 =3+m 见图 2-7(9)
(2-10)
因此
⎜⎛1 0 0 ⎟⎞ A= ⎜0 1 0 ⎟
⎜⎝ 0 0 −1⎟⎠
|A|= -1
23
z (xyz)
y
x
图 2-2 反映
(xy -z)
(3)转动 将图形绕 X 轴转动 θ 角。该图形中任一点(xyz)变成另一点(x’y’z’),如图 2-3 所示。
y
(xlylzl)
θ
变换关系为
θ (xyz)
x’=-x
y’=-y cosθ + z sinθ
(2-12)
z’=-y sinθ- z cosθ
z
(xyz) θ
y
x
(xlylzl)
图 2-4 转动加反演
因此有
⎜⎛ − 1
0
0 ⎟⎞
A= ⎜ 0 − cos θ sin θ⎟
⎜⎝ 0 − sin θ − cos θ⎟⎠
|A|= -1
(5)转动加反映(镜转轴)
要使(2-5)式成立,也就是要求
~ A
A=I
(2-7)
I 为单位矩阵。即
⎜⎛100 ⎟⎞ I= ⎜ 010⎟
⎜⎝ 001⎟⎠
如令|A|代表矩阵 A 的行列式。则 由于| A~ |=|A|,所以有
~ | A ||A|=|I|=1
|A|2=1
因此线性变换要求 |A|=±1
(2-3)
由上面分析可知,刚体的线性变换(对称操作)应该是其坐标变换系数行列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