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植物叶片中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第 3期
, 东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Gu n d n ie st fEd c to o r a o a g o g Un v r iy o u a i n
V o131 N O . .3
21 0 1年 6月
J n 2 1 u.0 1
.8 . 1
∞加 ∞∞印∞加∞
1 2 1 研 磨法 .. 1 取新 鲜 植 物 叶 片 ( 其 他 绿 色 组 织 ) ) 或 或 干 材 料 , 净 组 织 表面 污 物 , 碎 ( 掉 中脉 ) 擦 剪 去 ,
混匀.
2 称取剪 碎的新 鲜样 品 0 2g 共 3份 , 别 ) . , 分
放入研 钵 中 , 少 量 石 英 砂 及 2 加 ~3mL提 取 剂
1 2 3 4 5 6 7 8 9 1 0 l 1 1 2
(O 丙 酮或 9 乙醇 )研 成 均 浆 , 加 提 取 剂 8 5 , 再
图 1 不 同测 定 方 法 叶 绿 素 a含 量
摘 要 : 用 1 种 植 物 材 料 , 用 分 光 光 度 法 对 分 别 以 丙 酮 和 乙醇 作 为 提 取 剂 , 同 时 各 采 用研 利 2 应 并
磨 与浸 泡两种 方 法的叶绿 素含 量 测定值 进行 比较研 究. 结果 显示 , 4种 方 法测 定的植 物 叶 片叶 绿 素 含 量 均具 有一 定的相 关性 , 中, 其 乙醇浸 泡 法与 乙醇研 磨 法 的相 关程 度 最 高. 用 乙醇作 为提 取 剂 且
测 定植 物 叶 片 叶 绿 素 含 量 比较 稳 定 , 其 用 乙醇 浸 泡 法 测 定 的 人 为 误 差 相 对 较 小. 尤
关键词 : 叶绿素含 量 ; 磨 法 ; 研 浸泡 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是指测定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主要有荧光法、比色法和HPLC法。
1. 荧光法:是利用叶绿素对荧光的强烈敏感性,用来测定叶绿素的一种方法,是生物体叶绿素含量测定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叶绿素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强度,可以分析出叶绿素的含量。
2. 比色法:是利用叶绿素和其他物质的吸收光谱差异,从而计算叶绿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在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中添加相应量的比色剂,当叶绿素的浓度达到一定时,会产生色谱变化,根据色谱变化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3. HPLC法:也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其原理是将叶绿素以溶剂溶解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将叶绿素从溶剂中分离并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选育品种以及抗性研究等方面都很有必要。
叶绿素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光电比色法,即用光电比色计以无机有色溶液为标准进行比色测定。
该方法不仅要配制无机标准溶液,而且不能对溶液中不同色素分子进行定量测定;分光光度法则不需配制标准溶液,又可对溶液中不同色素分子进行定量测定,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就是利用叶绿素 a和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不同,测定各特定峰值波长下的光密度,再根据色素分子在该波长下的消光系数,计算出浓度。
叶绿素 a、叶绿素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 663nm、 645nm处,同时已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63nm处的消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消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这样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与他们在663nm、645nm处的光吸光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D663=82.04C a+9.27C bD645=16.75C a+45.60C b式中D663和D645分别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645nm处的光密度;C a、C b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单位g.·L-1。
解方程可得到:计算:C a=12.7D663-2.59D645C b=22.9D645-4.67D663C a+b=20.3D645+8.04D663C a ,C b分别为叶a和叶b的浓度,C a+b为叶a和叶b的总浓度,单位为mg·L-1所测材料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一步计算:叶绿素含量(mg·L-1或mg·dm-2)= C*VA*1000式中C:叶绿素浓度(mg·L-1);V:提取液总体积(ml);A:叶片鲜重(g)或面积(dm2)二、丙酮乙醇混合液法提取叶绿素:药品:丙酮:乙醇按1:1体积混合成浸提液仪器:分光光度计-1-1-1方法:丙酮乙醇混合液法1.将丙酮、无水乙醇按1:1比例配成混合浸提液。
浮游植物叶绿素a 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

浮游植物叶绿素a 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X陈宇炜高锡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210008)提要本文比较研究了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测定的2 种常用方法——国内常用的丙酮萃取分光光度法和国际上较通用的热乙醇萃取分光光度法. 实验结果显示, 热乙醇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 萃取完全, 低毒害等优点. 两种方法有显著统计差异及很好的相关性, 其回归方程为: Ch la乙醇= 1. 261 Ch la丙酮- 3. 5 (R =01998).关键词浮游植物叶绿素a丙酮萃取法热乙醇萃取法分类号Q 945. 11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Ch lo rophyll) , 常见的有叶绿素a、b 和c. 叶绿素a 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 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 2% , 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1, 2 ]. 浮游植物细胞内叶绿素a 含量随种类或类群而有所不同, 同时还受年龄、生长率、光和营养条件的影响[3 ].浮游植物叶绿素a 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4 ]和荧光法[5 ]两种. 荧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需要荧光光度计等设备, 在此不作讨论. 分光光度法又分为三色法和单色法两种. 过去通常采用三色法, 但由于结果计算较粗, 误差大, 现已较少采用. 目前大多采用Lo renzen 提出的单色法, 此法只测定叶绿素a, 幵对脱镁叶绿素a 的干扰进行了校正[4 ]. 根据萃取溶剂不同Lo renzen 单色法又分为丙酮法和乙醇法, 我国多年来一直使用丙酮法. 近年来国际上从萃取效果、安全和保健等考虑, 已逐渐改用乙醇法, 而国内考虑到资料的可比性, 仍继续使用丙酮法[6 ]. 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丙酮法与乙醇法的比较, 为引进乙醇法, 以使国内叶绿素a 测定结果能与国际上高水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而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1方法1. 1水样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根据章宗涉等的“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和金相灿等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划”所述方法采集幵处理水样[122 ] , 取合适体积水样经滤纸(W aterman GFöC 玻璃纤维滤纸或国产微孔滤膜) 过滤后, 将带样品的滤纸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 若置于低温冰箱(- 20℃) 中, 则可较长期(三个月) 保存样品.1. 2丙酮萃取分光光度法(丙酮法) 简易步骤参照“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和“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 取带样品的滤纸剪碎后在研钵中加适量90% 丙酮研磨至足够细, 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于暗处静置萃取6- 20h 后, 过滤或离心得清液定容, 721 或752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65nm 和750nm 处测吸光值, 然后加入几滴1mo l·L - 1盐酸酸化, 于波长665nm 和750nm 处再测吸光值[7 ] , 结果计算公式为:Ch la丙酮= 27. 3×[ (E 665- E 750) - A 665- A 750) ]×V 丙酮öV水样其中, Ch la丙酮为丙酮法测定的叶绿素a 含量(L g·L - 1) ; E 665为丙酮萃取液于波长665nm 的吸光值; E 750为丙酮萃取液于波长750nm 的吸光值; A 665为丙酮萃取液酸化后于波长665nm 的吸光值; A 750为丙酮萃取液酸化第12 卷第2 期2000 年6 月湖泊科学JOU RNAL O F LA KE SC IENCESVo l. 12,No. 2Jun. , 2000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600025)、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1- B1- 205- 02)、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KZ952- S1- 220) 和中国科学院“九五”特别支持项目(KZ95T- 04- 04) 联合资助.收稿日期: 1999- 07- 02; 收到修改稿日期: 2000- 03- 03. 陈宇炜, 男, 1969 年生, 助理研究员.。
小麦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15]SapersGM,MillerRL,PilizotaV,etal.Shelf-lifeextensionoffreshmushrooms(Agaricusbisporus)byapplicationofhydrogenperoxideandbrowninginhibitors[J].JournalofFoodScience,2001,66(2):362-366.[16]WiktorA,SledzM,NowackaM,etal.Theinfluenceofimmersionandcontactultrasoundtreatmentonselectedpropertiesoftheappletissue[J].AppliedAcoustics,2016,103(B):136-142.[17]MorenoJ,ChiraltA,EscricheI.Effectofblanching/osmoticdehydrationcombinedmethodsonqualityandstabilityofminimallyprocessedstrawberries[J].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00,33(7):609-616.[18]TabtiangaS,PrachayawarakonbS,SoponronnaritaS.Effectsofosmotictreatmentandsuperheatedsteampuffingtemperatureondryingcharacteristicsandtexturepropertiesofbananaslices[J].DryingTechnology,2012,30(1):20-28.[19]KarabulutI,TopcuA,DuranA,etal.Effectofhotairdryingandsundryingoncolorvaluesandβ-carotenecontentofapricot(PrunusarmenicaL.)[J].LWT-FoodScience&Technology,2007,40(5):753-758.[20]IhnsR,DiamanteLM,SavageGP,etal.Effectoftemperatureonthedryingcharacteristics,colour,antioxidantandbeta-carotenecontentsoftwoapricotvariet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Science&Technology,2011,46(2):275-283.[21]PénicaudC,AchirN,Dhuique-MayerC,etal.Degradationofβ-caroteneduringfruitsandvegetablesprocessingorstorage:reactionmechanismsandkineticsaspects[J].Fruits,2011,66(6):417-440.努尔凯麦尔·木拉提,杨亚杰,帕尔哈提·阿布都克日木,等.小麦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9):156-159.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9.028小麦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努尔凯麦尔·木拉提1,2,杨亚杰1,帕尔哈提·阿布都克日木1,玛依努尔·吾斯曼1,2(1.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2.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喀什844006) 摘要: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有多种方法,以小麦为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长势相近的小麦叶片在同等试验条件之下,比较测定叶绿素含量的6种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1. 直接萃取法:直接萃取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将其切碎并放入含有乙醇或丙酮的试管中。
(2) 在测定之前,将试管置于黑暗中,以避免光照对叶绿素的破坏。
(3) 将试管加热至60-80摄氏度,使用超声波震荡器震荡一段时间,以使叶绿素从叶片中完全溶解到溶液中。
(4) 将溶液离心,收集上层液体,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5) 根据吸光度测定值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酸碱法:酸碱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用醋酸乙酯将其完全浸泡。
(2) 在测定之前,将其放在黑暗中保护叶绿素不受光照。
(3) 将浸泡叶片的醋酸乙酯溶液转移到一个离心管中,再添加一些酸性乙醇(如95%乙酸)。
(4) 离心一段时间,使叶绿素溶于酸性乙醇中。
(5)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试管中,并用乙醚稀释,使其适合测定。
(6)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3. 间接法(叶绿素含量的计算):间接法是一种根据叶片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差异来推测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包括440 nm、645 nm和663 nm。
(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非光合色素 Chl (a+b) = 0.0073 A663 + 0.036 A645叶绿素 a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叶绿素 b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叶绿素 a/b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3) 使用所得结果进行各种关于叶绿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