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一专题知识点7地貌与经济建设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地貌与经济建设课件

【2019年整理】地貌与经济建设课件

地质基础
2、上海楼倒倒
宝钢一期工程建设时 为什么把直径900mm的 钢管打入60米深的地 下做支撑?
3、三峡大坝
三峡大 坝选址 专家组 背景 河谷 岩完整,而其 内部岩溶洞隙 发育强烈
三斗坪 中国水电专家
较宽 花岗岩 风化层不是很厚, 风化层下面坚实 可靠。
由上可以判断出西南地区最为贫穷,从地貌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来看主要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 起伏大(地势崎岖),可修筑梯田,地貌以喀斯 特地貌为主,土层薄、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二、为什么北京可以有五环、六环公路
地貌影响城市发展
空间格局
兰州 沿河 谷延 伸
重庆
沿坡麓立体发展
北 京
平原地区向四 周呈放射状或 棋盘状扩展
640亿
跨第一、 二阶梯 32年 崩塌、泥 石流、滑 坡
768亿
跨第一、 二阶梯 38年 崩塌、泥 石流、滑 坡
654亿
跨第一、 二阶梯 32年 崩塌、泥 石流、滑 坡
地貌影响工程建设
海拔高度
青藏铁路建设遇到哪三 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高寒、缺氧、多冻土
生态脆弱
地貌影响工程建设
莲花河畔景苑所在的 区域属于上海流沙比 较严重的区域,如果 没有牢固地基,很容 易引起房屋倾斜。 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 土体产生水平位移, 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 桩基的抗侧能力,导 致房屋倾倒 。
四、地貌与旅游
1、旅游资源
经济建设
地貌
农 业 生产
城 市 发展
工 程 建设
旅游
课堂练习: 1、右图为我国 某城市规划图。 影响该城市空 A 间结构的主要 因素是: A.地形与河流 B.气候与地形 C.气候与交通 D.矿产与河流

高一地理学案5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专题7 地貌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学案5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专题7  地貌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学案5 专题6 岩石与矿物专题7 地貌班级姓名学号1、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2、主要地貌类型的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课前预习】一、岩石与矿物1、岩石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规律形成的集合体。

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

、地壳中含量排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是氧、硅、铝,其中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花岗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黑云母、石英、长石。

4、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1.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称为地貌,它是在地球_内力___和__外力__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 主要地貌类型有_流水_地貌、_喀斯特__地貌、海岸地貌、__风成___地貌、_黄土___地貌。

3. 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谷_深切而狭窄__;中游流水减缓,河谷宽阔,河床遭受_侧蚀___形成_曲流__,凹岸不断遭受__侵蚀__,而泥沙在凸岸不断_堆积;下游河床平缓,流水_堆积_作用强盛,往往形成广阔的_三角洲平原___。

以我国广东省丹霞山命名的___丹霞__地貌,也是一种流水侵蚀地貌。

4 .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_石灰__岩地区,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___西南__各省区。

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

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石芽、_石林__、溶蚀盆地、__落水洞__,还有相对高度较大的“__峰林_”和“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指__溶洞___。

5.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我国的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_杭州湾以南__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_杭州湾以北__的沿海地区。

6. 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在干旱和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地貌有__风蚀洼地___、风蚀柱、_风蚀蘑菇____、风蚀城堡等;风积地貌主要有__沙漠(沙丘)_和黄土。

分布于中国内陆荒漠里的雅丹地貌也是一种_风蚀__地貌。

地貌和经济建设

地貌和经济建设
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说:“有昆仑山 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瑞士权威隧道工程师曾说:“要穿越昆仑 山的岩石和坚冰根本不可能。”
地貌与工程建设
2019年10月1日下午16点11分,首趟上海——拉萨 T164次旅客列车在一片欢歌笑语中鸣笛启程,驶向神 秘的雪域高原。至此,上海直达西藏的特快列车正式开 通。长三角地区游客期待已久的“天路之旅”终于成行。
格尔木
西宁
拉萨
上海
地貌与城市发展
你能根据图上信息说出我国 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吗?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2019年)
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 主要的城市分布
为什么这里可以发展城市?
上 海 世
博 会 园
区 规 划

——
山 城 重 庆
地貌与旅游
华山
张家界
月牙泉
ThThan感谢聆谢nk you!
• 感谢聆听!

高一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貌知识点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势特征的总称,它是地壳内外力的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

高一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貌的知识点,下面就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个总结。

一、地貌的分类地貌可以根据形成因素、形态特征、发育过程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形成因素,地貌可以分为构造地貌、风化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构造地貌是由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形成的,如山脉、高原等;风化侵蚀地貌是由风化和水力侵蚀形成的,如河谷、峡谷等;沉积地貌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如河台、河流三角洲等。

二、地壳运动与地貌的关系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发生变动的过程,它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地壳运动分为垂直地壳运动和水平地壳运动。

垂直地壳运动包括隆起和沉降,它们会改变地表的形态;水平地壳运动包括水平抬升和平移,它们会改变地貌的空间分布。

三、侵蚀与沉积对地貌的塑造侵蚀和沉积是地表形态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力量。

侵蚀是指风力、水力、冰力等对地表物质的剥蚀作用,它能够改变地表的形状和高度。

沉积是指流水、冰川、风等将剥蚀物质搬运并堆积的过程,它能够形成新的地貌。

侵蚀与沉积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

四、山地地貌的特点与形态山地是地壳隆起和地表受侵蚀作用形成的,它具有明显的高差和斜坡。

山地地貌包括山脉、山地和山谷。

山脉是由一系列相连的山峰或山脊组成的地形,山地是山脉的一部分,山谷是山地之间形成的长而窄的地形。

五、平原地貌的特点与形态平原是地表形成时经历了长时间的侵蚀和沉积而形成的。

平原地貌一般呈现出平坦开阔、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等特点。

平原地貌可以分为冲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和海岸平原等。

冲积平原是河流冲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平原,河流冲积平原是河流在海岸沉积而形成的平原,海岸平原是海浪冲击堆积而形成的平原。

六、台地地貌的特点与形态台地是地壳抬升后,经过侵蚀剥蚀后形成的一片高原地表。

台地地貌具有高原的特点,但相对于高原而言,台地地貌较为平缓,且呈现出阶梯状的地形。

台地地貌一般由多个级别的平台组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地貌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地貌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是由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地貌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地貌的形成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

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

构造地质作用主要是由于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壳地震、地质构造等。

内部地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的不均匀分布所引起的火山喷发、地震等。

外力作用主要是由于风、水、冰等自然力量的作用所造成的。

二、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 构造地质作用构造地质作用通过造成地质构造的变化,进而影响地表地貌的形成。

例如,地壳的抬升和沉降会导致山地和盆地的形成。

此外,构造活动还会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这些地质现象也会对地貌有着显著的影响。

2. 内部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的不均匀分布所引起的。

地球内部的高温物质上升形成熔岩,从而形成火山。

火山的喷发会在地表形成火山口、火山锥等地貌特征。

此外,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也会导致地表地壳的抬升和沉降,从而形成山脉、高原等地貌。

三、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 风力作用风力是地表上常见的一种力量,它通过对土壤和岩石的侵蚀和风化来改变地表地貌。

例如,风沙经过长时间的吹蚀,会形成流沙、沙丘等地貌特征。

2. 水力作用水力是地表上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力量,它通过侵蚀、冲刷、沉积等作用来改变地表地貌。

例如,河流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和冲刷,会形成峡谷、河谷等地貌特征。

此外,水力还会形成洞穴、瀑布等地貌。

3. 冰力作用冰力主要是指冰雪对地表的作用,它主要通过冰川侵蚀和冰碛作用来改变地表地貌。

例如,冰川侵蚀会形成冰刻峡谷、冰川湖等地貌特征。

而冰碛作用则会形成冰碛丘、冰碛湖等地貌。

四、地貌类型的划分1. 山地山地是地表较高的区域,通常由地壳的抬升和构造地质作用所形成。

山地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包括山脉、山峰、山谷等。

2. 高原高原是位于山脉或山地之上的平坦地区,地貌相对平缓。

地理高一专题知识点7地貌与经济建设

地理高一专题知识点7地貌与经济建设

、地貌与农业生产
1、海拔高度: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
湿润地区---- 种植业
平原、盆地
(低纬度)干旱地区——畜牧业
山地——林业高原一一高寒作物、高原畜牧业
2、地表的起伏状况、地形的坡度、坡向
平原地区一一规模农业
丘陵、山区多种经营
3° -7°:等高种植
坡度>7° :修筑梯田
> 25 ° :林业或自然保护地旅宀丨南坡一一光照、热量好坡

I北坡水分好
(北半球中高纬度)
3.地貌的物质组成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地貌与工程建设
1、海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貌与工程建设
2、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貌与工程建设
3、地表起伏:影响造价、施工难度、使用效益
1、地貌与工程建设
4、海岸地貌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三、地貌与城市发展
1、地貌影响城市的布局
平缓地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临江、临海的平原,山间盆地,山麓绿洲)
2、地貌制约城市的拓展方向和空间格局
[河谷、山谷中的城市-一线性延伸(兰州)
高原、平原中的城一一放射状、棋盘状扩展
(拉萨!北京)山区、丘陵地区的城—立体发展
(山城重庆)
地貌与经济建设
人类不合理的改造
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过渡开垦,加剧了土壤的侵蚀。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无序开矿,破坏了自然景观。

高中地理知识点经济建设

高中地理知识点经济建设

高中地理知识点经济建设地理知识点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高中地理知识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知识点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在保证公共利益、生态环境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的土地、道路、建筑、设施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的、长远的、有计划的布局。

城市规划需要依靠丰富的地理知识,以及对不同城市类型和地区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最优的方式来利用现有资源,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使城市内部布局更加合理,让不同区域的优势互补,提高城市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资源开发和利用地理资源方面,以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能源来源。

地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比如,对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也可以支持着许多行业的生产和发展。

再比如,我国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是丰富的,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对其合理的开发,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区域流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高中地理知识点为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可通过地质与地形报告对地形条件与交通量的关系制定区域的交通规划,根据研究区域的地域环境、综合交通状态,优化城市交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如合理选择道路的建设和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和服务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而环境问题既与地球物理性质,也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学习,能帮助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高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解决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一方面,保护环境,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建设。

高一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在地理学中,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由地形、地势、土壤、植被等构成的地球的表面特征。

地貌是地球地表形态的总称,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对人类了解和利用地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地貌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地貌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地貌形成的原因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内力和外力两方面。

内力是地壳内部潜伏的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力量作用。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的典型示例。

而外力则是来自于大气和水等外部力量的作用。

风化、侵蚀和沉积是外力的常见表现。

二、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地形可以大致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山地是地表上的高大陆地形,通常具有陡峭的地势和多山峰的特点。

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脉。

高原是地表上的平坦或轻微倾斜的地形,海拔较高,环境相对恶劣。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势,地势较低,波浪状起伏较为明显。

横断山和徐家汇丘陵是中国著名的丘陵地带。

平原是地表上广阔的低洼地形,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著名的平原地区。

盆地是由周边高地环绕的低洼地带,通常呈碗状或盆形。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盆地。

三、地表特征与地貌类型之间的关系地表特征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湖沼和冰川等。

河流是地表上具有一定形态、水流方向和地形起伏的流水体系。

它们可以分为长江、黄河、尼罗河等大型河流和众多支流和小溪。

湖泊与河流相似,但是其水流较为缓慢,形成封闭的水体。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五大湖。

湖沼是指小型湖泊或者牡蛎池塘等。

冰川是由积累下来的雪和冰慢慢变为冰川,形成了地表的冰缘地貌。

北极和南极是世界上著名的冰川地区。

四、地球的动力与地貌演变地球的动力是地貌演变的主要动力,包括构造和外力两种类型。

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岩石构造发生的运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典型表现。

外力是指风化、侵蚀和沉积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地貌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