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专业:数控模具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总学时数: 64 总学分数: 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4主撰人: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了培养了解金属的组织和结构、材料的机械和力学性能以及掌握各种材料热处理方法和工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一门融汇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培养能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设计机电一体生产的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的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常用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用途及一般的选取原则,了解钢、铁及有色金的热处理工艺原理、特点及应用。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实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具有合理选择材料和制造热处理工艺路线的能力。

学生应在先学完《物理》《工程分子》等课程,并经过金属工艺的生产实训,对材料及热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机械制造》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属材料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内容(二)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内容及学习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发展过程2.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3.本课程的内容及重点和难点第一章金属的性能(5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的其它性能(二)教学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各性能的符号、表示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力学性能2.金属的工艺性能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4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以及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了解本章的其它内容(二)教学重点晶格的类型及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的理解(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晶体结构2.纯金属的结晶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单晶体和多晶体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概念的理解(二)教学重点: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再结晶的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塑性变形2.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回复与再结晶4.金属的热塑性变形第四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合金组织结构的分类及构成特点,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及共晶相图的分析(二)教学重点合金晶体结构的分类、共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合金的基本概念2.合金的晶体结构3.二元合金相图第五章铁碳合金(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基本铁碳合金相图的画法(四)教学重点:合金相图重的特性点、线、温度以及成分(五)教学内容: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2.铁碳相图第六章钢的热处理(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与组织转变(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概念,目的(三)教学内容: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退火与正火4.淬火5.回火6.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第七章碳素钢与合金钢(8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分类方法,编号和用途,了解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二)教学重点钢的分类与编号、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三)教学内容1.钢的分类与编号2.常存杂质对钢的影响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4.结构钢5.工具钢6.特殊性能钢第八章铸铁(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常用铸铁的性能,特点与应用(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的牌号含义及用途(三)教学内容1.铸铁概述2.灰铸铁3.可锻铸铁4.球墨铸铁5.蠕墨铸铁6.合金铸铁第九章非铁金属及硬质合金(4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有色金属,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二)教学重点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三)教学内容:1.铝及铝合金2.铜及铜合金3.钛及钛合金4.轴承合金5. 硬质合金四、实验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1、笔试(占总成绩的60%)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出勤(占总成绩的10%)+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李炜新主编,高职高专“十一五”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2007年2.参考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王英杰、金升主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6年旧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工业大学史美堂主编,上海科大出版社,1980年1月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钢高职赣州技师学院机械制造系2010年3月12日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二、课程学时共52课时,4学时/周三、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是专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四、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掌握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有关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原理选材;4、初步掌握热处理工艺的运用、能够合理安排零件工艺路线,正确确定热处理在零件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知道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广泛的接触各种金属材料,可以要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有关知识。

坚定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在学习中培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2、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联系,在课堂讲授时,要将学生所见、所闻,所用的金属材料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讲,要将学生将来到工厂可能碰到的金属材料的有关问题结合起来讲,这样讲课就会更生动、更贴切、更不乏味;3、要教给学生学习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要学生一定要弄清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用途这一主线进行学习和记忆,认真做作业,不断巩固已学知识,这样就一定能学好本课程。

六、教材选用高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为本课程教材。

七、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专业学生。

八、课时分配九、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知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3、了解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发展史。

重点:强调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知道金属材料的分类;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知道金属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三年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6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选择材料。

2、掌握常见的金属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3、了解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2、热处理基础知识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要注重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建议安排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课程之后讲授。

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方式课程质量标准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原理和非金属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方式按照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成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执行,采用单独考查方式,平时考核占考核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占考核评价成绩40%,实验占考核评价成绩30%,考查采用5级制。

六、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合计讲授实验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

34 2212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钢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的方法、目的及应用范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1、 说明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 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 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 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的为选学内容。

(3) 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4) 有条件的可辅以电化教学,是教学直观而生动。

2、 教学要求、内容、建议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80课时,开课时间为:高一上期)绪论 总学时 1教学要求1、 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1、 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

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4、 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 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前景。

第1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总学时2教学要求1、 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 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1-1 金属的晶体结构1、 晶体与非晶体2、 晶体结构的概念3、 金属晶格的类型§1-2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3、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4、 金属晶体缺陷§1-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1、 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70105Z10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李松瑞等主编. 金属热处理. XX大学出版社. 2003年;2. 吴承建等主编. 金属材料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年;3. 崔忠圻等主编.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钢铁材料及各种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各类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中间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使学生能结合金属的服役条件选择合理的金属材料以及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课程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的重要专业课,是学生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种类、分类和应用情况,各种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各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以及典型金属材料的具体热处理工艺;理解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规律;学会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从应用的角度设计不同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将热处理的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工程问题;掌握最基本的材料热处理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新材料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金属材料的使用与服役条件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素质: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材料设计制备到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基本素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代码:0710106 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时:39所需先修课:物理,机械基础学分:2.5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生产过程、铁碳合金、钢的表明处理、金属防蚀等内容,培养学生强化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二)课程内容简介全书共十四个项目,分别为: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晶体结构、铁碳合金、非合金钢、钢的热处理、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铸铁、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金属防腐蚀、新材料简介、材料选择及分析(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本书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配备较全的复习题,供学生自学时自我检测,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求。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一)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1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金属材料的分类(2)钢铁材料生产过程(3)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2)了解材料生产过程(3)了解机械制造过程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分类。

(二)金属材料的性能 3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金属力学性能(2)金属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力学性能(2)了解金属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力学性能教学难点:金属的力学性能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一拉伸实验(三)金属晶体结构 2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3)晶体结构(4)合金晶体结构(5)金属组织特征与再结晶教学目标:(3)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4)了解金属的组织特征和再结晶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晶体结晶教学难点:金属的同位素异构转变(四)铁碳合金 7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2)铁碳合金相图教学目标:(1)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2)掌握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的合金相图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二铁碳合金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三硬度实验(五)、非合金钢 2学时1.教学主要内容及目标:主要内容:(1)杂质元素对刚性的影响(2)非合金碳的分类(3)非合金碳的牌号及用途教学目标:(1)了解非合金碳对钢的影响及其分类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杂质对刚性能的影响;非合金碳的牌号。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第五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第五版)

江苏悦达技工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施性教学计划(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内容包括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及金属材料等部分。

(1)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各门专业工艺学课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①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②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以及成分,组织和性能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

③懂得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

④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二、学习书目陈志毅主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三、学习时间安排7周,每周6学时,共42学时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 正确掌握大纲的深入程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3) 有条件的还可辅以电化教学的手段,使教学活动生动地进行。

一、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内容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3、掌握炼铁和炼钢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习目的。

(了解)2、钢铁的冶炼(掌握)(1) 炼铁a、高炉炼铁的炉料及其作用b、高炉熔铁过程c、高炉的产品(2) 炼钢a、炼钢过程的基本原理b、炼钢方法c、钢的浇注方法d、镇静钢、半镇静钢和沸腾钢教学建议:1、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说明学习金属本材料与热处理的重要性。

2、以讲清钢铁冶炼的实质及基本过程为主,化学反应不作重点要求。

3、如条件许可,最好组织适当的参观。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纯金属的构造。

2、了解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的晶体结构(了解)1、晶体与非晶体2、晶体结构的概念3、金属晶格的类型4、晶体结构缺陷第二节:纯金属的结晶(了解)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2、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3、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及不同温度范围内存在何种晶格类型应予以充分重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95211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英文名称: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讲课学时:44 实验学时:4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并能应用于实践,了解工程用钢、铸铁和有色金属的分类和特性。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不同材质的工件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选择,不同材料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实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合理地选择材料并确定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学生应在先学完《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等课程,并经过金属工艺的生产实训,对材料及热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铸造合金熔炼》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从事铸造、焊接、锻造、热处理专业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固态相变的基本理论,了解钢在加热与冷却时组织的转变规律,理解材料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2,1.3)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与回火的应用及工艺参数的制定,从而对材料及其热处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对于实际工件能够给出较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支撑毕业能力要求2.1,2.3)3.对于已有热处理工艺造成的工程问题,能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优化热处理工艺;(支撑毕业能力要求4.2)4.了解特殊热处理工艺特征和应用;(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2)5.了解常用金属材料(工程用钢、铸铁和有色合金)的特性,能够根据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
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的为选学内容。

(3)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4)有条件的可辅以电化教学,是教学直观而生动。

二、教学要求、内容、建议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80课时,开课时间为:高
一上期)
绪论总学时1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木内容。

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总学时2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
§1-1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概念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 1-2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四、金属晶体缺陷
§ 1-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建议
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

2、掌握冷塑性变形和热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3、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
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4、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 2-1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一、与变形有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2-2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2-3金属的工艺性能
一、铸造性能
二、锻造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教学建议
1、性能是本章的重点,应多列举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2、有条件的学校可作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

3、利用塑性变形理论,分析细晶粒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原因。

第三章铁碳合金总学时4
教学要求
1.掌握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组织的基本类型。

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概念、牌号、性能等。

3.掌握简化的Fe-Fe3C相图中的主要特性点、特性线的含义及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4.掌握含碳量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了解碳素钢中常存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6.掌握常用碳素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主要用途。

教学内容
§ 3-1合金及其组织
一、固溶体
二、金属化合物
三、混合物
§ 3-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性能
§ 3—3铁碳合金相图
一、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
二、铁碳合金相图中特性点、线的含义及各区域的组织
三、铁碳合金分类
四、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五、Fe-Fe3C相图的应用
§3—4碳素钢
一、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二、碳素钢的分类
三、碳素钢的牌号及用途
1、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
3、碳素工具钢
4、铸造碳钢
教学建议
1.通过铁碳合金相图分析,讲明相图在生产中的应用。

2.因铁碳合金组织的内容较为抽象,有条件的学校应作金相实验。

3.重点讲述常用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第四章钢的热处理总学时26
教学要求
1.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
方法和目的。

3.掌握常用工件热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
§4-1热处理的原理及分类
§ 4-2钢在加热及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4—3热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钢的退火与正火
三、淬火与回火
§4-4钢的表面热处理
一、表面淬火
二、化学热处理
§4—5零件的热处理分析
教学建议
一、热处理的技术条件
二、热处理的工序位置
三、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分析
第五章合金钢总学时12
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5-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一、强化铁素体。

二、形成合金碳化物
三、细化晶粒
四、提高钢的淬透性
五、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5—2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
一、合金钢的分类
二、合金钢的牌号
§ 5-3合金结构钢
一、低合金结构钢
二、合金渗碳钢
三、合金调质钢
四、合金弹簧钢
五、滚动轴承钢
§ 5-4合金工具钢
一、合金刃具钢
二、合金模具钢•
三、合金量具钢
§ 5-5特殊性能钢
一、不锈钢
二、耐热钢
三、耐磨钢
教学建议
1.通过对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的讲解,合金钢的特点。

2、重点讲述常用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热处理方法及
第六章铸铁总学时4
教学要求
1.了解铸铁的分类。

2.掌握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号。

3.了解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性能及主要用途。

教学内容
§6-1铸铁的组织与分类
§6-2常用铸铁简介
一、灰铸铁
二、可锻铸铁
三、球墨铸铁
四、*蠕墨铸铁
五、常用铸铁的热处理
教学建议
1.重点分析铸铁与钢的性能差异。

2.重点讲解石墨的形状、数量、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总学时16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掌握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教学内容
§ 7—1铜及铜合金
一、铜
二、铜合金
§ 7-2铝及铝合金
一、铝
二、铝合金
* § 7—3钛及钛合金
一、钛
―.、钛合金
§ 7一4 硬质合金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
教学建议
1.本章内容作一般介绍。

2.着重讲述硬质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考试与考核
考试以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结合平时成绩(占30%)综合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