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渗透指导书

1.总则:1.1目的规范和指导公司所进行的渗透检测。
1.2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结构无损检测的渗透检测项目。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ⅡC-d型方法用以检查金属或非金属的表面开口缺陷。
粉末冶金或多孔材料不采用此法。
ⅡC-d型方法是指使用溶剂悬浮湿式显像剂进行的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方法。
1.3编制依据1)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3)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JB/T9218-201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5)GB∕T12604.3-2013《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6)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7)有关的程序文件。
8)相关的作业文件。
9)有关的工程和制造标准。
10)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11)顾客和供方指定的特殊特性。
12)人、机、料、法、环的特定条件。
13)统计过程控制要求。
14)过程的输入条件。
15)过程的输出要求,过程的目标。
2.渗透检测工艺流程3.检测准备3.1工艺准备3.1.1渗透检测方案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以及本工艺规程未包括的渗透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渗透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
渗透检测方案由PT-Ⅱ级以上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3.1.2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前应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
渗透检测工艺卡由P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3.2检测作业人员3.2.1从事渗透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或者与之相等的检测机构规定的按NDT人员资格认证的程序认可的人员。
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渗透检测Ⅰ级或Ⅰ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担任。
3.2.2Ⅰ级人员应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渗透检测操作和记录。
Ⅱ级或Ⅲ级人员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签发检测报告。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x x x 企业标准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公司《质量手册》的要求而编写的,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具体操作性文件,渗透检测是燃气调压站生产第19个作业指导书。
本标准由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的相关内容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
本标准由质量总监批准。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本标准由知识管理室归口。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19.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包括开口性缺陷的检测及渗透探伤中着色济的去除方法及缺陷指示的分级。
本作业指导书包含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液体渗透检测。
(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材料)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的管道、结构件的原材料及焊接接头(C.D类焊缝)的渗透检测。
本作业指导书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19.2渗透用的设备和器材:渗透探伤剂、A型试块、B型试块19.3一般要求渗透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4730.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9.3.1渗透检测人员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1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
19.3.2便携式喷罐渗透检测剂(本公司目前采用ⅡC—d渗透检测方法)渗透检测剂应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溶剂悬浮型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则应予以报废。
19.3.3暗室或检测现场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 lx。
19.3.4渗透检测的时机选择: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操作,可能产生表面缺陷,渗透检测则应在这些工序后进行。
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

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上)一、前言渗透探伤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方法和设备对材料或构件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可以检测到材料或构件内部的缺陷、疵点和裂纹等问题,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渗透探伤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工艺,确保探伤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设备调试:在开始作业之前,需要对渗透探伤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材料准备:根据作业的需要,准备好待检材料和相关辅助设备,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 环境准备:确保作业现场的环境整洁、安全,并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以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以保证自身安全。
- 对待检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污渍和残留物,以免对渗透液的渗透和观察造成干扰。
- 根据待检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渗透液,将其涂布在待检材料的表面上,使其充分渗透。
2. 渗透阶段:- 操作人员需要将渗透液充分涂布在待检材料的表面上,并确保渗透液在表面停留的时间达到要求。
一般情况下,渗透时间为10-30分钟。
- 在渗透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渗透液是否发生渗透现象,以及渗透液是否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定的膜层。
如果发现渗透现象不明显或者膜层形成不完整,需要重新涂布渗透液。
3. 渗透保持阶段:- 渗透保持时间一般为1-2小时,在此期间,操作人员需要保持待检材料表面的渗透膜层湿润,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检测裂纹和缺陷等问题。
- 在渗透保持期间,操作人员需要定时巡视待检材料的表面,确保渗透膜层无明显干裂或干燥现象。
如果发现渗透膜层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涂布渗透液。
4. 渗透显影阶段:- 渗透显影是将渗透液中渗透到材料内部的液体显影剂通过吸附或滴流等方式,使之渗透至膜层中,并形成可见的显影剂聚集效应,从而使缺陷和裂纹等问题显现出来。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1. 适用范围1.1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焊接接头及其零部件的着色渗透检测。
1.2 工件焊接方法为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
1.3 渗透检测可发现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以及其他受检部位表面开口性裂纹气孔和其他表面开口性缺陷。
2. 参考标准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二、人员具有无损检测人员渗透1.2.3级(结果评定需有2级或3级)资格。
三、渗透检测系统1.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由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组成。
但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探伤剂不得混用。
储存时间超过一年的渗透剂,使用前应用灵敏度试块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渗透、显像时间。
清洗剂:HD-EX (可变)渗透剂:HD-RS (可变)显像剂:HD-EV (可变)2.灵敏度试块:镀铬试块、铝合金对比试块。
试块用后应清洗干净,储存在丙酮溶液中。
四、工艺参数与检测要求1.工艺参数(1)检测方法:ⅡC-d;(2)渗透剂施加方法:采用喷涂法,当渗透温度为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超出渗透温度都应适当延长渗透时间,若小于1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20min;大于50℃时应保持所探伤工件表面的湿润时间至少为15min;(3)清洗方法:擦洗、水冲洗均可;(水冲洗则须用实体水柱冲洗,水冲洗的压力应低于0.2Mpa,水温应低于40℃)(4)显像剂施加方法:采用喷涂法,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2.检验标准和验收标准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缺陷评定应按NB/T47013.5-2015标准执行验收标准。
3.灵敏度校验将镀铬试块与工件一起进行探伤操作,若试块上三处辐射状裂纹都能清晰显示,则认为系统灵敏度合格。
否则与试块一起探伤的工件应重新进行探伤。
五、检测顺序1.表面准备(1)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铁屑、毛刺及各种有可能影响渗透的保护层;(2)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2.预清洗用清洗剂把被检部位表面的油渍和污垢彻底清除。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永福电厂#3机组范围内的各类压力容器、钢结构、管道及其焊缝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及评定。
2.编制依据2.1《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DL/T675-1999)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2.5 相关图纸3.检测主要工作量根据委托单而确定。
4. 检测人员的资格及要求4.1凡参加过着色检测的探伤人员必须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并通过DL/T675要求的考核并取得劳动部或电力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能从事相应级别、相应资格的射线检验工作。
4.2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照给定的探伤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
4.3 接受委托或检测任务后及时进行检测,当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4.4认真执行金属试验室技术管理制度,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结果评定,做到结论准确,记录清晰,签名及时。
不合格通知单必须经过有关人员审核后才能反馈给委托部门或委托人。
4.5必须遵守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关规定。
5.施工主要仪器及器材用于永福电厂扩建项目#3机组着色检测的器材如下表。
6.1明确委托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及器材如着色深透液、灵敏度试块等。
6.2 察看现场环境如脚手架等,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安全和技术条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待条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有关检测活动。
7. 检测过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7.1检测过程a. 预清洗采用溶剂或洗涤剂清洗工件表面,如确有需要可进行酸洗或缄洗,然后进行渗透检测,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和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
b. 施加渗透剂①施加方法:喷涂,用静电喷涂装置直接对焊缝或被检面喷涂。
②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0℃-15℃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
沥青路面透层粘层封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工程沥青路面透层、粘层、下封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工程总监办日期: 2011年 2月26日透层、粘层及封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1、沥青材料(1)透层沥青采用液体石油沥青AL(M)-1型,用量0.6-1.5 L/m2其质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1 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粘层采用乳化沥青PC-3,用量0.3-0.6 L/m2其质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2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3)下封层采用热洒SBS改性沥青,用量控制在1.6Kg/ m2其质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3 SBS改性沥青要求(4)透层、粘层用沥青材料的整套试验按照每500T(或以下)批量至少检验一次。
施工单位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15℃)、软化点等指标,应每工作日检验一次。
SBS改性沥青检测频率同沥青面层。
2.主要施工机械(1)沥青洒布车(洒布热沥青时,应采用电脑自动控制沥青洒布车);(2)集料撒布车(采用热沥青表处时,应采用集料洒布器);(3)洒水车(应配备高压水泵);(4)空压机;(5)小吨位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6)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7)钢丝清扫车2台。
3.主要检测仪器(1)沥青针入度仪;(2)沥青延度仪;(3)沥青软化点仪;(4)标准筛(方孔筛);(5)烘箱;(6)路面渗水仪。
二、透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沥青路面的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油采用液体石油沥青AL(M)-1型,其用量由试洒确定,一般为0.6~1.5L/m2,不宜超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用量。
透层液体石油沥青的渗透深度应通过试洒确认,并在施工过程中按每5000平方米1组(每组3个)的频率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钻芯法。
透层液体石油沥青必须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施工。
沥青洒布车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技术要求。
透层沥青应按以下顺序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1)浇洒透层沥青应首先选择试验段进行试洒,确认沥青洒布车行走速度、喷嘴型号、喷洒高度、喷雾工况适宜后方可正式施工。
钢结构及焊缝无损检测(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及焊缝无损检测(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钢结构及焊缝无损检测(渗透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
钢结构原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可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
2 执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GBT 26953-2011)3检测目的检测钢结构焊缝是否满足GBT 26953-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规范要求。
4仪器设备(1)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由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组成。
但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探伤剂不得混用。
储存时间超过一年的渗透剂,使用前应用灵敏度试块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渗透、显像时间。
清洗剂:HD-EX(可变)渗透剂:HD-RS(可变)显像剂:HD-EV(可变)。
(2)灵敏度试块:镀铬试块、铝合金对比试块。
试块用后应清洗干净,储存在丙酮溶液中。
其中铝合金对比块(A型对比试块)用于渗透剂性能对比试验;镀铬试块(B型试块)用于检验渗透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相关设计文件、检测所依据的标准;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特别说明资料和其他必要资料。
6试验检测过程6.1 检测方法6.1.1检测原理渗透法的原理是先对被检验的表面施加液体渗透剂,并让它渗入缺陷中,然后除去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干燥零件,再施加一种显像剂。
显像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一种吸收剂,将已经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来;二是作为一种本底的衬托,以加强渗透剂迹像的能见度。
6.1.2检测技术要求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1、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2、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3、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4、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渗透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使探伤人员在进行渗透探伤过程中有明确的步骤、程序,保证探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为进一步使渗透检验人员明确在现场进行渗透检验的步骤与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使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检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铸件、焊接件和锻件以及陶瓷、塑料和玻璃等制品(不包括粉末冶金零件或其它多孔材料)的各种表面缺陷,例如裂纹、折叠、气孔、疏松和冷隔等。
3引用标准3.1ASME标准第V卷第6部分(PT)3.2ASME标准第而卷附录8(PT)3.3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4GJB2367—95《渗透检验方法》3.5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3.6GB9443—88《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3.7GB/T12604.3—90《无损检测名词术语》4检测人员4.1凡从事渗透探伤的人员,均须经严格的技术培训并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资格证书。
4.2渗透探伤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初、中、高级,取得不同等级渗透探伤资格的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相应等级的探伤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3凡从事渗透探伤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4.3.1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4.3.2从事渗透探伤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5渗透检测操作的步骤基本步骤为:预清洗f施加渗透液f清洗多余的渗透液f施加显像剂f观察及评定显示痕迹。
6渗透检测剂6.1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6.2渗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a.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低温暗处保存。
各种渗透剂的相应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应保持相应密度不变。
b.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校验方法是将10ml待校验的渗透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入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它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较。
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度差超过2.0%,就应作为不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1、测试
(1)用水和毛刷(或棉布等)轻轻地将芯样表面黏附的粉尘除净。
(2)将芯样晾干,使其能分辨出芯样侧立面透层油的下渗情况。
(3)用钢板尺或量角器将芯样顶面圆周随机分成约8等份,分别量测圆周上各等分点处透层油渗透的深度(mm),估读至
0.5mm。
2、填补钻孔
(2)清理孔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布吸干。
(3)采用与基层相同的材料(包括配合比)进行填补,并用夯,锤击实。
3、计算
(1、)单个芯样渗透深度的计算
去掉3个最小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2)测试路段渗透深度的计算
取所有芯样渗透深度的计算平均值。
注:检查频率为每5000㎡取1组,每组3个芯样。
4、报告
透层油渗透度的报告应记录各测点的位置及各个芯样的渗透深度测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