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
议论文分论点(递进式)课件

通过递进的方式展开论证,能够使报告更加有说服力,让读者更加信服报告的观点和结 论。
06
递进式分论点的示例分 析
示例一:环保问题
总结词
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 康和生态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示例一:环保问题
03
通过递进的方式展开论证,能够使思路更加开阔,有助于拓展
议论文的广度和深度。
在演讲稿中的运用
递进式分论点能够增强演讲的逻辑性
在演讲中运用递进式分论点,能够使演讲内容更加有条理,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演讲的主题 和观点。
递进式分论点有助于突出演讲的重点
通过递进的方式展开论证,能够使重点更加突出,有助于引导听众深入思考。
02
03
定义概念
首先对主题进行定义和解 释,明确讨论的范围和对 象。
阐述特征
描述主题的特征和属性,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 。
列举实例
给出具体的例子,使抽象 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增强 说服力。
为什么
分析原因
深入探讨主题的重要性或 必要性,说明为什么这个 主题值得关注。
04
递进式分论点的写作技 巧
注意逻辑严密性
确保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 晰,遵循递进关系,即后一个 分论点是前一个分论点的深化 或拓展。
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各分论 点之间的衔接,确保逻辑链条 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避免出现逻辑上的跳跃或矛盾 ,确保论证过程严密、无漏洞 。
使用适当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持 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解。
05
递进式分论点的应用
高考议论文高分结构指导:递进式(方法举例范文点评)

⾼考议论⽂⾼分结构指导:递进式(⽅法举例范⽂点评)⼀、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由浅⼊深,层层深⼊,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种形式是议论⽂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另⼀种形式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层⽐⼀层深⼊地提⽰论题的内涵,使中⼼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它们的先后次序⼀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层⼀层先后蝉联的。
⼆、⽅法引领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议论⽂⼀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写清楚任⼀⽅⾯,也可以三个⽅⾯都作全⾯详细的写作。
⼀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易见,⽆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章,“怎么样”可⼀笔带过或⼲脆不谈。
以话题“⼈⽣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①是什么:⾯对⼈⽣的加减,要加⼀点⾃然的清逸野⽓,减⼀点⼈⼯合成的矫揉造作;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我,拒绝庸俗,追慕⾼尚;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要有⼊世的积极。
⼀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这是就论点的内涵⽅⾯⽽⾔,论点内涵本⾝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进⽽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论点进⾏分解,分成⼏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深、由简单到复杂。
递进(层进)式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并列式结构综合运用。
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 还 可以再分解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实例分析】综合运用并列式、递进式写一篇 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写作要求: 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在草稿纸上列 出提纲(以后每次写作都如此)。
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不仅是狗肉餐馆的刻意回避,玉林官方也在最近 发表声明称,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只是民间 叫法,玉林市政府或任何社会组织都没有举办过 任何形式的节日活动。玉林地方对食狗肉的低调 回应,与近年来声势不断壮大的“爱狗”舆论相 关。
在一批爱狗人士的努力下,要求关爱、善待狗的 呼声很高,而有着食用狗肉传统的玉林,就屡屡 成为遭到抵制的标靶。然而,与爱狗人士的主张 相对,也有很多人认为,食用狗肉并无不妥,要 求所有人都不吃狗肉没有道理。
1、题目:《谈风度》 2、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3、题目:《谈忘我》 4、论点:学会宽容
②本论部分的另一种形式(递进式的五步 法):
依据问题的“现象——本质(根源)—— 危害——解决办法(及意义)”的思路来 提炼分论点。
挖掘所论问题的实质、原因、后果(危害)等 ,由表及里,步步深入。
尤其适用于时事型材料作文。
递进式的基本结构模式图②
分论点①:是什么(由材料提出,存在什 么问题(现象、表现))
分论点②:为什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层 (根源、实质)) 进 分论点③:怎么样(分析问题的严重性(
危害、后果))
分论点④:怎么办(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 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分论点⑤:会怎样(说明方法的意义)
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本论布局方式之 递进(层进
)式
递进式资料

议论文结构之递进式一、“递进式”结构通常有三种方式:(一)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善于解剖自己1、中心论点:想进步,就必须善于解剖自己。
2、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②有自知之明的同时,更需要勇气③自知之明的勇气来源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例文:丹墨莲梅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
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
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
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
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议论文之递进式

《谈自立》
▪ 提出问题:要勇于自立 ▪ 分析问题:为什么要自立
1)个人自立才能成长 ▪ 2)民族自立才能振兴 ▪ 3)人类自立才能发展 ▪ 解决问题:怎样自立 ▪ 树立信心 增强本领
《六国论》
提出问题: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析问题:六国破灭,为什么弊在赂秦 ▪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
独完 ▪ 倘并力西向,则胜负存亡或未易量 ▪ 解决问题: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谈读书》(吴晗)
▪ 提出并分析问题:为什么要谈 读书
▪ 解决问题:怎样做到善于读书 (递进式)
▪ 1)读书的方法 ▪ 2)读书的先后 ▪ 3)读书的工具(并列式)
(三)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 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 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 式。
例如: 高考作文《要做老实人》一文,本论部分 作者分了三个层次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第 一层先说“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 大的享受”,第二层再说“做一个老实人, 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第三层最后说 “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 贡献”。文章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 会三个角度由近及远加以论述,这三个方面 是层层深入的,从而构成了层进式结构,使 文章说理更有说服力。
《当代青年是大有希望的》
▪ 提出问题:当代青年是大有希望的 ▪ 分析问题:为什么说当代青年是大有
希望的 ▪ 1)当代青年不盲从,爱思考 ▪ 2)当代青年不懦弱,有力量 ▪ 3)当代青年不守旧,敢创新 ▪ 解决问题:当代青年要珍惜自己的优
点和长处,努力为国家作出贡献。
▪《人要严于解剖自己》
▪ 提出问题:人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 解剖自己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递进式递进式结构(一)特点: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简单到复杂。
各分论点的前后顺序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
结构模式: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三层之间是递进关系)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结论:照应全文例文: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总论点)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过渡到分论点)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分论点1)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分论点2)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什么是递进式结构

什么是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是文章整体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适用于材料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题干侧重于要求解决问题的题目。
递进式结构的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于逻辑效果,适应读者接受习惯。
其具体方式包括:
1. 从现象到本质的渐次深化。
2. 从因到果的逐层递进。
3. 从一般到特殊或从部分到整体等发展规律及关系渐进推演。
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是从现象到本质渐次深化的典范结构。
文章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先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从现象上说明什么是自由主义;第二层论析自由主义的危害及产生根源,从本质上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两个层次递进深入,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递进式概念诠释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递进式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另一种形式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提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它们的先后次序一般是不可以互换的。
意思是一层一层先后蝉联的。
方法引领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
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2年高 考卷江西卷)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 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 (3)请同学们用递进式结构写一份提纲。
模式2: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层 进 式 结 构
一、(是什么)用简洁语言亮出中心论 摆事实A、做分析 点
二、(为什么)
摆事实B、做分析 做结论
(呼应开头)
联系生活、做分析
(分条提出
三、怎么样 解决
(指出问题解
问题的办法)
会怎样 决
后的前景)
模式2举例:
• “层递式”的较好运用,反映了在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时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 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现有认知的基础上, 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展 开论证。 例:说“思”: •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 3、还要“善思”(怎么样)
• 模式3: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 原因→开处方 • 如《中国狼爸》 • 摆现象:
• 大洋彼岸“虎妈”,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 爸”,只要 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 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 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 专家学者的质疑。 反思,统教育理念中对体罚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 子的成长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体 制的问题 。
急
(是什么)
(为什么)
摆事实
(怎么样)
急躁使许多朝 讲道理 代如过眼云烟。
小结
• 要拒绝急躁之 心,需四般法 宝在手,即 • 坚定明确的目 标,
• 超然物外的旷 达, • 固守寂寞的勇 气,
拒绝急躁
急躁使许多 摆事实 天才 讲道理 如流星划过。
小结
急躁使许多 摆事实 企业 如昙花一现。 讲道理
小结
• 立意参考:珍惜拥有,珍惜现在; • 知足常乐,快乐之源 • 淡定从容,轻舞飞扬 • “无中生有”,追求不止 • 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 人生重在“拓荒” • 物质与精神的有无 • 内在与外在的有无
例如:知足常乐,快乐之源
• 中心论点:知足者常乐 • 分论点:①知足,是满足于现状拥有的一种心态。 不是意味着没有进取心,安于现状,而是在物质 追求上不要计较太多。 (是什么) • ②在人生追求的旅途中,懂得知足,知不可行而 不行,是一种勇气,也是获得成功的一种策略; 人生有很多的希冀、渴求在诱惑着我们为之奔波 ; 知足一点,低下头来,真切地把握现实,也许会 有更多的意想不到的“甜葡萄”。 懂得知足,就是善于追求。 (为什么) • ③知足常乐,要求我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宠辱得 失; 不要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心怀感激,珍惜 现在已经拥有的(怎么样)
议论文的布局方法(递进式)
递进式:用来证明观点的几个层次之间是 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模式: • 1、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 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 层间可用关联词如不仅…而且,…况且 等。
• • • • • • • • • •
并列式:《坦然看生活》 中心论点:坦然看生活 分论点: ①坦然是一种失望后乐观 ②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 ③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递进式:《谈自立》 中心论点:要自立 分论点:①个人要自立 ②个人要自立,民族也要自立 ③不仅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 人类也要自立。
市统考大作文的问题提示
1、分论点表达不流畅、通顺 2、观点过空过大: 征服世界 生活 自己对自己 自然 学习 社会对自己 全球 成功 他人对自己 注意:分论点要尽量细化、尽量具体,能结 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谈
• 3、立意不够准的表现:“不朽的生命”、“拼 搏”、“屈服”、“生命的价值” 本材料中说“人都应该要有一种不屈的脊梁 给生命一个响铮铮的答案”,因此强调的是一种 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故分论点应该紧扣住不屈 服的精神和意志立分论点。 注意:紧扣材料,用词要准备,尽量用材料中提到 的词。 4、比较好的如赖芃的: 需要坚强面对的态度 挺起人生的脊梁 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 需要坚韧不屈的气概
层层深入(内容上的层进式分层论证)
• • • • • 节俭精神 不可丢 (中心论点) 分论点① 节俭是古圣今贤提倡的美德(是什么 ) 分论点② 当今社会仍需提倡节俭(为什么 ) 分论点③ 我们青年学生尤其应该提倡节俭 (怎么做 )
• 上面两个例子,一个属于结构上的层进式分层论 证,一个属于内容上的层进式分层论证。运用层 进式论证方法能使文章分析层次清楚,更好地显 示分析论证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作文分析处事态度,其一是不要只盯着不足也要 懂得发掘和关注手中拥有的资本,其二 则是不要满足于既定的成就而要去追求 更多的目标,前者拥有的是资本,后者 拥有的是收获,一个是懂得珍惜现有的, 一个是懂得不断追求可得的。可以在作 文中侧重一点做主要展开,也可以二者 平衡寻找其辩证关系。
分析这种现象的本质: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
指出这种现象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危害): 棍棒之下,打出了一些人才,但又有多少人因为 棍棒教育而失去了自我的个性,丧失了创新能力呢? 又有多少人因棍棒教育而性格扭曲,酿出人生悲剧 呢?而且,在独生子女家庭,棍棒教育极易引起孩 子的挫败感,有不少孩子因为小事而想不开、轻生, 甚至让人痛心。 找原因:分数制的应试教育 开处方: 不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是功利的,不是 所有的家长都一定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名牌大学,有 些时候,家庭的和睦与孩子的健康快乐同样是最重 要的。无论是“狼爸”还是“虎妈”,我们首先应 该对之表现出的伟大的父爱、母爱表示敬意,毕竟, 他们的初衷是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拥有更加美好的 明天。按照自己家庭教育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堂总结
• 模式1、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由特殊到 一般。层间可用关联词如不仅…而 且,…况且等。 • 模式2: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 模式3: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 原因→开处方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2年高 考卷江西卷)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 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 (3)请同学们用递进式结构写一份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