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家校共育案例—《看好你》

合集下载

孩子成长,需要细心呵护——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成长,需要细心呵护——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成长,需要细心呵护 ——家庭教育案例发布时间:2021-11-09T03:12:00.08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7期作者:李金洋[导读] 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说法不一,各有道理,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习惯的养成李金洋重庆市黔江区舟白小学校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说法不一,各有道理,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习惯的养成是与他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为人父母,以身作则,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在我校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我有以下体会:一、背景案例:我调查过身边某位姓张学生的家长,她因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在家看电视很晚,甚至通宵,人休息,电视没有休息(电视晚上从不关上),她的孩子(女生)同样是这个样子,晚上看电视很晚,哪怕是上课期间,她孩子看电视就要看到深夜,而且不关电视,六年级了,每天还得家长6点钟起来,喊起床,现在这个家长很头疼,因为孩子大了,这些不好的习惯想让改掉,结果说一句,孩子顶撞十句,对家长的话至若罔闻。

二、如何解决(一)用宽容心对待孩子。

人无完人,任何孩子都会有不足之处,他有了坏习惯,首先应该给他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要讲明白为什么不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做错后对别人、对自己、乃至对社会有哪些不良的后果,我们不能因此就呵斥,甚至大发脾气、打人,毕竟他们还是是非观念并不很清楚的孩子,我们需要作的就是耐心劝说、身体力行、鼓励模仿、适时夸奖、适当宽容。

经常挨打骂的孩子一般性格暴力,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他们在社会上遇到事情,动不动就采用打斗的方式出气,过于打骂,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孩子一点也不能批评、鞭打,做错事,首先向如上所述讲道理,正确引导后,仍然不改正的,比较严重的适当鞭打,我个人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孩子顽皮、依赖,不给他教训,他总是记不到好的行为习惯。

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

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

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发表时间:2018-11-09T11:51:29.450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6期作者:潘煜华[导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会议上指出:“提高教育改革效率的基本原则是密切家校之间的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会议上指出:“提高教育改革效率的基本原则是密切家校之间的合作”。

可见,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长也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在教育上要想事半功倍,我们还必须读懂学生家长,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管教孩子。

如何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我有一些初浅的看法,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创造和谐氛围,尊重是前提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用理智的情绪,面带微笑,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才能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读懂各类家长,沟通讲艺术在和家长交流时,除了要讲求真诚以外,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每天都会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家长。

只有读懂家长,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获得家长密切配合。

(一)读懂“话少”的家长1.面对放任随意型家长,教师要做到细致执著。

有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因而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

如果老师与他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时,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里说“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却没有看到他真正行动。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的工作更要做得细致,不能因为家长不重视就放弃。

我们应锲而不舍地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

同时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来。

2.面对依赖退避型家长,教师要做到主动引导。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没有太大问题,因而很少与教师沟通。

刘益:家校共育案例—《看好你》

刘益:家校共育案例—《看好你》

家校共育事例:看好你陵寝小学刘益每个班上都会有让老师感觉头疼的孩子。

我们班的马瑞驰就是一个让我感觉十分头疼的孩子。

关于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很仔细地教他们写字。

大多数孩子都能基本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就算个别握笔姿势不正确的,也不至于像马瑞驰同样“一把抓”地握笔。

这几乎让我惊诧,智商没有问题的他,父亲母亲都是公事员,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优秀后辈,怎么就这么“不上道”?握笔姿势不正确还不过他的“小儿科”问题。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发现了他这样那样的缺点。

比方,做事拖沓,上课不是不听讲就是随意接话,还在讲堂上脱掉鞋子,胖胖的小男子汉还动不动哭鼻子,关于老师请他去办公室,也听而不闻。

经过和他父亲母亲交流,我认识到了,他父亲母亲比较崇尚“解放教育”,以为孩子还小,不用对习惯、规矩做过多的要求。

我告诉他父亲母亲,对成绩能够不用太看重,但是基本的习惯要养成。

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得益一世。

孩子越小越简略养成优秀的习惯,越大越难纠正坏习惯。

此外,我还谈到,让马瑞驰和其余孩子显得太同样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长此过去,马瑞驰会感觉自己是个“外星人”,与大家水火不容,这关于他的人际交往和优秀性格的养成也是倒霉的。

某一次的讲堂作业是写三个生字,并分别写两个词语。

大凡的孩子不到十分钟就达成了,但是,课下了,马瑞驰都还没有写完。

午餐以后,有一个小时的解放阅读学习的时间,我提示马瑞驰赶快达成讲堂作业。

但是四十五分钟以后,他才只写了一个字。

他这么长时间都在干什么?真是让我没法想象!于是,我又敦促他,必定在十五分钟内达成。

十五分钟又过去了,他只多写了两个字。

这个比“蜗牛速度”还慢的速度,真急死人!我要求他立刻到办公室达成剩下的作业。

他居然坐着不动,也不写作业。

我高声责备说:“你看看,你这么长时间都做了些什么?才写了这么两个字!”他就坐在地点上,一副快哭的样子。

我真不可以理解,明显是他自己没有达成作业遇到责备,居然还1 / 3委屈?算了,硬的不可以就来软的吧。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观后感1400字范文(5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观后感1400字范文(5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观后感1400字范文(5篇)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观后感1400字范文1在平常生活活动中,我发觉班里有不少的孩子不会撕包装纸,不会剥鸡蛋壳等等。

很多幼儿都上中班了还不会穿衣服、拉拉锁等等。

我跟幼儿的父母了解了一下,却发觉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些事情英爱他们做的一样。

由此我联想到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道:有一位父亲在自己屋后栽种了几棵桃树,他的孩子观察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大坑,预备把半年积攒下来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了进来。

孩子问父亲:“为什么要挖坑呢?”“小树正在长身体,不补充养分不行”。

“那为什么不离近一点呢?”孩子问。

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肯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展消化和汲取,有利于根须生长。

由于要汲取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舍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

”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种树和教育孩子一样。

只有经受了一些事,孩子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要赐予他人爱和关心,但也要与其保持肯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

爱的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苦痛,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要赐予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他们能做和应当做的事,让他们在劳动中欢乐安康的成长。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观后感1400字范文2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标准。

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但是学校的,同时它又是家族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教育的施教着,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将良好的品德、丰富的学问和阅历传授给孩子。

为孩子今后的。

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根底。

我觉得,做好家庭教育,关键应当依据孩子的特征“对症下药”。

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得意,纯真无瑕,辨别是非力量差,同时有着极强的奇怪心,极强的承受力量和仿照力量。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发布时间:2022-12-27T04:51:24.791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11月总第433期作者:叶松泉[导读] 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看,一节好课其实就是一节有效的课,有效是指学会、会学和好学。

影响一节好课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影响一节好不好课的因素无外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及教学方法及策略。

其中学生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如果学生不喜欢任课老师,如果学生没有效仿的榜样,如果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即使教师才高八斗,即使教师对教材倒背如流,即使教师对教法运用自如,学生也可能学不会、不会学、不好学。

以下笔者通过一则教学案例来反思分析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叶松泉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小学255400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看,一节好课其实就是一节有效的课,有效是指学会、会学和好学。

影响一节好课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影响一节好不好课的因素无外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及教学方法及策略。

其中学生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如果学生不喜欢任课老师,如果学生没有效仿的榜样,如果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即使教师才高八斗,即使教师对教材倒背如流,即使教师对教法运用自如,学生也可能学不会、不会学、不好学。

以下笔者通过一则教学案例来反思分析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教学案例】老师指导学生写“养”字。

“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这个‘养’字像什么呀?”学生们没有反应。

“你们看,‘养’字上面的两个‘角’像不像小姑娘的羊角辫?”老师再次启发。

“老师,这像鸟儿的翅膀。

”一个男生马上抢答。

老师先是一愣,马上笑着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鸟儿有了这对翅膀才能展翅高飞呢!所以这一撇一捺是应该耷拉着,还是应该舒展些?”“要舒展些。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说得好!你们看,这只鸟虽然一条腿提着,可它站得多稳哪!所以,我们写这个‘养’字也不能写歪了!”【教学反思】这是我校一名青年女教师上的一节低年级识字、写字公开课的教学片段。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7篇)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7篇)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7篇)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精选7篇)怎么写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才合适看看吧。

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欢迎大家分享。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活动总结汇报精选篇1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德育的构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翅飞翔。

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是我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出发点。

教育这项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重在“合力”上下工夫。

必须摒弃传统家校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优秀资源。

必须让这些资源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地变成1加1大于2的效应。

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件事:(一)定期召开家长会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平时又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会,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渠道。

让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互动,尽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形式,但这种方式的互动毕竟要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优势,进行家校互动,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

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校训通平台,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活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要求学校和教师给与解答的问题等。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说课)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说课)

只有学校和家配合才能培育出我们未来社会的新人 才,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同为我们 的孩子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地奋斗。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 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 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 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作为家长,应当在孩子遇到问题 时,尊重和理解孩子,站在孩子 的角度,觉察孩子的情绪,真诚 的和孩子沟通。而不要一味的说 教和批评,指责孩子不听话、不 配合。陪伴是最好的老师。
1、通过故事《自从把小孩当植物来养,我整 个人都好多了》引入教育主旨 2、通过互动:让家长及同学参与其中,思考 教育的目的、作用和效果 3、通过实例:让家长们引以为鉴,从而思考 及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4、通过引导:让家长明白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引入:绘本故事《自从把小孩当植物来养,我整个人都 好多了》
2、故事分析并思考: 思考: 1)同学们可以谈谈故事中主人公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也许同学们子问题家长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变?
3、家庭教育4个建议 01.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02.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03.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 04.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
家长进课堂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
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七年级12班
汇报人:刘翔宇妈妈 时 间:2021.03
目录
1、通过实例,指导家长懂得与孩子 沟通的方式。
2、引导让家长们强化孩子的自我管 理意识、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
3、实现家校共育,最终目的是教育 好孩子们。
现在多数孩子们: 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习效率不高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懒惰现象严重 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不当,导致矛盾产生。

全国班主任论坛基本功大赛案例交流一等奖《孩子你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班主任管理精品课件

全国班主任论坛基本功大赛案例交流一等奖《孩子你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班主任管理精品课件

私人订制的助力
SI REN DING ZHI DE ZHU LI
JIN NANG MIAO JI
我把引导罗淼收获自信 与成功的心得提炼成班主任 管理经验,辐射到全班,根 据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用 心进行私人订制。我相信每 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请看锦囊三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量身定制目标化——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1 摒弃统一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制合身目标; 2 统一班级免检目标和零减分个人目标。
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成为学生成长的主旋律。
二 自主管理制度化——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1 健全班规,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2 岗位设置,各施所长,提高自主自立自理能力;
三 家校共育常态化——开启自我发展之旅 1 畅通沟通渠道,统一发展目标; 2 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孩子的价值观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 成熟或不成熟之别;他们的品行原本没有 好与坏之分,只有经过引导或未经引导之 别。教师的使命,是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 最好的自己。
XXXX说,“中国梦必须凝聚全国力 量,让人民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个 庄严的承诺,是我们同时代广大人民的梦 想。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理所当然要让 孩子们出彩。只要我们尊重与理解孩子, 用爱心和智慧做教育,每个孩子一定能成 为最好的自己!
班主任管理交流
孩子 你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真诚温暖的呵护
ZHEN CHENG WEN NUAN DE HE HU
真诚温暖的呵护
ZHEN CHENG WEN NUAN DE HE HU
暗室逢灯的引领
AN SHI FENG DENG DE YIN LING
教育是艺术的唤醒,它需要 爱心、耐心和包容,作为一名班 主任,更需要创造条件去唤醒学 生的心灵,促成孩子的自我觉醒、 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案例:
看好你
陵园小学刘益
每个班上都会有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孩子。

我们班的马瑞驰就是一个让我感到十分头疼的孩子。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很认真地教他们写字。

大部分孩子都能基本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就算个别握笔姿势不正确的,也不至于像马瑞驰一样“一把抓”地握笔。

这简直让我惊讶,智商没有问题的他,父母都是公务员,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优良后代,怎么就这么“不上道”?
握笔姿势不正确还只是他的“小儿科”问题。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发现了他这样那样的毛病。

比如,做事拖拉,上课不是不听讲就是随便接话,还在课堂上脱掉鞋子,胖胖的小男子汉还动不动哭鼻子,对于老师请他去办公室,也置若罔闻。

通过和他父母交流,我了解到了,他父母比较崇尚“自由教育”,认为孩子还小,不必对习惯、规矩做过多的要求。

我告诉他父母,对成绩可以不用太看重,但是基本的习惯要养成。

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越大越难纠正坏习惯。

另外,我还谈到,让马瑞驰和其他孩子显得太一样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长此以往,马瑞驰会觉得自己是个“外星人”,与大家格格不入,这对于他的人际交往和良好性格的养成也是不利的。

某一次的课堂作业是写三个生字,并分别写两个词语。

一般的孩
子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可是,课下了,马瑞驰都还没有写完。

午饭之后,有一个小时的自由阅读学习的时间,我提醒马瑞驰尽快完成课堂作业。

但是四十五分钟之后,他才只写了一个字。

他这么长时间都在干什么?真是让我无法想象!于是,我又催促他,一定在十五分钟内完成。

十五分钟又过去了,他只多写了两个字。

这个比“蜗牛速度”还慢的速度,真急死人!我要求他马上到办公室完成剩下的作业。

他竟然坐着不动,也不写作业。

我大声批评说:“你看看,你这么长时间都做了些什么?才写了这么两个字!”他就坐在位置上,一副快哭的样子。

我真不能理解,明明是他自己没有完成作业受到批评,竟然还委屈?算了,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吧。

我弯下腰,轻轻地说:“老师不是要把你叫到办公室惩罚你。

而是下课了,教室有些闹,会影响你做作业,办公室安静些,去那儿写,好不好?”他点点头,拿着作业到办公室,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

我想,孩子都喜欢被表扬,越表扬会表现得越好。

等他作业完成之后,我对他说:“今天的作业书写有进步,奖励一面红旗。

看吧,只要你认真一点,可以做得很好的。

看好你哦。

”他开心地说:“好吧,我争取下次动作快一点。

”在他写作业的时候,我也电话联系他父亲,告诉他,孩子拖拉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定要督促改正,不然以后做什么都成不了。

第二天的课堂作业,马瑞驰完成得比较快。

但是,只坚持了一天,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马瑞驰又开始不按时完成作业了。

我问他:“瑞驰,你昨天回家爸爸和你说了什么话吗?”他回答:“爸爸昨天
下班比较晚,他没有说我什么。

”我拍着他的肩说:“记着,老师看好你哦。

”看来,他们父母还没有完全引起重视。

同时,为了让他父母了解他在课堂上的表现。

我特地请他父亲抽空来听课。

课后,他父亲说:“老师,我看我们家瑞驰上课不听讲,是常态。

难怪,昨天我问他课堂学的东西,他什么都不知道?”我说:“你们瑞驰是很聪明的,课外知识也很丰富。

如果能把习惯培养好,一定会很优秀的。

不过,要让他一下子变得很专心,也不可能,只能老师、家长两方面随时都提醒、督促,急也急不来。


在后来的课堂上,只要马瑞驰举手,我就及时表扬他。

由于他相对其他孩子有较为丰富的课外知识,遇到某些问题,我故意让他来为大家解答,并称赞他:“真棒!看好你哦,继续加油!”
之后,学校进行了家教沙龙,邀请了优秀的家长和教育专家交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也特意邀请了马瑞驰的父母参加这项活动。

活动之后,马瑞驰的父母经常主动询问马瑞驰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与老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现在,马瑞驰都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

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多了,慢慢地迈入了正常的学习“轨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只有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