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教案:电子测量技术《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范围-电子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和校准方法2.实验操作2.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示波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多用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频谱仪的使用和操作方法3.实例应用3.1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温度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电流测量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来进行,考察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多用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2.教材和参考书籍3.实验报告模板和评估表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电子测量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电子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应用示例:给定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给定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压等。
1.3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压分配。
并联电路:电压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流分配。
第二章:电子元件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Si)、锗(Ge)。
PN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的结构,具有单向导电性。
2.2 二极管结构、符号和性质。
应用:整流、滤波、稳压等。
2.3 晶体管结构、符号和类型(NPN、PNP)。
放大作用和应用。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交流电路交流电: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
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3.2 频率和相位频率:单位是赫兹(Hz),表示单位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相位:表示电压或电流波形的时间关系。
3.3 谐振电路谐振条件:L和C的组合使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应用:滤波、选频等。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4.1 测量仪器和工具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毫安表等。
4.2 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
注意事项:正确选择测量范围、避免测量误差等。
4.3 故障诊断与维修常用诊断方法:观察、测量、替换元件等。
维修技巧: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修复电路等。
第五章:电力电子技术5.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GTO、IGBT等。
5.2 电力电子电路应用交流调速、变频调速、电力控制等。
5.3 节能技术和环保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应用。
第六章:电机原理与应用6.1 直流电机构造、原理和分类(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
特性:转速、扭矩与电流的关系。
6.2 交流电机构造、原理和分类(异步电机、同步电机)。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实验报告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标志和型号(电子测量技术课件)

2.2 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标志和型号
1.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
(3)根据仪表工作电流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流仪表、交流仪表和交直流两 用仪表。 (4)按仪表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安装式仪表(或称板式仪表)和可携式 仪表等。
图 安装式仪表
可携式仪表
(5)按仪表使用条件分类 分为A、A1、B、B1和C五组。
3.电工指示仪表的型号
仪表的产品型号可以反映出仪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产品型号是按规定的 标准编制的。 对安装式和可携式指示仪表的型号,规定了不同的编制规则。 1)安装式仪表型号的组成
安装式仪表的型号组成如图2-2所示。
例:说明44C2-A型电流表各个数字以及字母符合的含义 型号中“44”为形状代号,可以从有关标准中查出其外形和尺寸; “C”表示该表是磁电系仪表;(常用字母代号:磁电系:“C”, 电磁系:“T”, 电动系:“D”,感应系:“G”,整流系:“L” 等。) “2”是设计序号; “A”表示该表用于测量电流。
安装式仪表型
可携式仪表
电磁系 磁电系 电动系 感应系 静电系 整流系
电流表电 压表功率 表电度表 欧姆表相
位表
直流表
交流表交 直两用表
安装式可 携式
A A1 B B1 C
形形
状 第 一 位 代
状 第 二 位 代
系 列 代 号设 计 序 号用 途 号号号
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标志和型号解析框图
电气测量技术
第二章 电气测量概述
2.1电工指示仪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2.2 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标志和型号 2.3 电工指示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 2.4对电工指示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 2.5电工测量仪表-直读式仪表 2.6 电工仪表的选择与校验
电工电子实验及测量实训指导书(第三篇)

(4) 交流电压的测量与计算。 ①在测量时一般把“VOCIS/DIV”开关的微调装置以逆时针方 向旋至满度的校准位置,否则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②当只测量被测信号的交流成分时,应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 关置“AC”位置,调节“VOCIS/DIV”开关,使波形在屏幕中 的显示幅度,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分别调节Y轴和X 轴位移,使波形显示值方便读取,如图3-1-14所示。根据 “VOCIS/DIV”的指示值和波形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坐标H (DIV)。按下式读取: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认识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DZX—3型)的布置,找到(两路 可调0~18 V)和(不可调±5 V)直流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 压表的位置。 ① 接通实验台交流电源,打开任意一路直流稳压电源0~18 V 的开关,调节0~18 V旋钮,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相应量程测 量该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接线如图3-1-5所示。然后将所测 数据记录在表3-1-1中。
5. 示波器的应用 (1) 认识示波器,测试示波器内置电源,观察屏幕上内置 电源的波形(方波)。首先将示波器探头上的黑色电键向上 推,使波形读数显示为1∶1;把示波器探头的探针与示波器 内置电源引出端环(示波器内部方波输出端口)相连,如图 3-1-10所示。
将示波器旋钮开关置于如下位置:“通道选择”,选择 “CH1”或“CH2”,“触发源”,选择(CH1或CH2),“触 发方式”,选择“自动”(AUTO),交直流转换开关 “DC,GND,AC”,选择“AC”,“VOLTS/div”旋钮打在“0.5 V/div”挡上,并注意旋钮上的灰色小旋钮关断,使其读数为 1∶1;周期旋钮“TIME/DIV”旋在0.2 ms的位置上,并把周期 旋钮左侧小旋钮旋至零位,使其显示值也为1∶1。观察示波器 屏幕上的显示波形,读出其数值。如果波形位置不合适,可调 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使波形位于显示屏幕的中央位 置,调节“辉度”、“聚焦”,使显示屏幕上的波形细而清晰, 亮度适中。
电子测量技术电压测量

误差为:
图5-1 用电压表测电动势
式(5-1)中,“一”表明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5-1)
第10页
电子测量原理
5.2 交流电压测量
5.2.1 交流电压的表征
表征周期性交流电压的参数有峰值Up、平均值 、 有效值U,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正是如此,构成了 不同工作原理的电子电压表。
1.电压的Up 、、U值 交流电压的峰值,指一周内能达到的最大值。它以零 电位(时间轴)为参考。对于含直流分量的正弦交流电压 来说,正负峰值是不相等的,而正负振幅是相等的,因为 振幅以振荡中心为参考的。
第4页
电子测量原理
4.应有足够高的输入阻抗。由于电子电路等效阻抗高, 为了减小仪器接入后对电路的影响,要求仪器输入阻抗要 高。目前模拟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在MΩ级,数字电压表的 输入阻抗达GΩ级,甚至可达数千GΩ。
5.应具有高的抗干扰能力。一般来说,测量都是在充满 各种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于微小电压的测量,需要的 灵敏度就高,其干扰的影响就大。所以,电压表的抗干扰 能力要强,对数字电压表更是如此。
(5-4)
第12页
电子测量原理
波峰因数是指电压的峰值与有效值的比值,用Kp来表 示,即:
(5-5) 无论任何波形的电压,只要知道峰值和按式(5-2)、(53)求出平均值和有效值,便可按式(5-4)、(5-5)求出 对应的波形因数和波峰因数值。正弦波及常见非正弦波电 压的Kf、K p值,可见表5-1所示。
第7页
电子测量原理
(3)检波法:通过整流将交流转换成直流制成的电压 表,据整流电路的不同可分为均值检波、峰值检波、有效 值检波三种。同时, 据整流电路的不同可分为均值检波、 峰值检波、有效值检波三种。同时,据整流器的位置又分 为“检波——放大”、“放大——检波”式电压表。
电子电工类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试题及答案

电子电工类--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磁电系测量构造( )电流。
A、可以测较大直流B、可以测沟通C、可以测沟通、直流D、只能测较小直流【正确答案】:D2.在测量信号周期时,电子计数器的计数信号和门控信号分别为A、被测信号、闸门时间信号B、时标信号、被测信号C、闸门时间信号、被测信号D、时标信号、闸门时间信号【正确答案】:B3.某电路电流是 10A,用甲表测量读数为 9.8A,此次测量的相对误差为A、-0.2AB、0.2AC、-2%D、2%【正确答案】:C4.用电子示波器测量正弦波的图形如以下图所示,偏转因数置于0.5V/div,使用 10:1 探头,则被测信号的 UP-P 为A、30VB、15VC、3VD、1.5V【正确答案】:A5.用某电子计数器测量信号频率。
所选闸门时间为0.1S,计数值为100000,则被信号的频率为A、104HzB、105HzC、106HzD、107Hz【正确答案】:C6.以下图是电子计数器的( )组成局部。
A、主门B、时基单元C、A、B 输入通道D、掌握单元【正确答案】:B7.使用万用表时,把电池装入电池夹内,把两根测试表棒分别插入插座中,则A、红的插入“+”插孔,黑的插入“*”插孔内B、黑的插入“+”插孔,红的插入“*”插孔内 C、红的插入“+”插孔,黑的插入“-”插孔内 D、黑的插入“+”插孔,红的插入“-”插孔内【正确答案】:A8.电磁系仪表的标度尺是不均匀的,这是由于A、转矩与被测电流成正比B、转矩与被测电流成反比C、转矩与被测电流平方成正比D、转矩与被测电流立方成正比【正确答案】:C9.用万用表 RX100 档测电阻,当读数为50Ω时,实际被测电阻为A、100ΩB、5000ΩC、50ΩD、500Ω【正确答案】:B10.将电子计数器置于测频位可以测量电机的转速。
假设闸门置于 0.1s,计数显示值为 N=5.0005,则电机的转速为A、30.003 转/分B、300.03 转/分C、3000.3 转/分D、30003 转/分【正确答案】:C11.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章,对式 1.005+0.1+1.135+0.0051 运算,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2.3B、2.25C、2.24D、2.2【正确答案】:D12.便携式沟通电压表,通常承受( )测量机构。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 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训二十七 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一、实训目的 1.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相序的测量方法。
2. 熟悉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方法,了解负载性质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二、原理说明图27-1为相序指示器电路,用以测定三相电源的相序A 、B 、C (或U 、V 、W )。
它是由一个电容 图27-1器和两个电灯联接成的星形不对称三相负载电路。
如果电容器所接的是A 相,则灯光较亮的是B 相,较暗的是C 相。
相序是相对的,任何一相均可作为A 相。
但A 相确定后,B相和C 相也就确定了。
为了分析问题简单起见设: X C =R B =R C =R , U .A =U p ∠0°则 RR jR R j U R j U jR U U P P P N N 111)1)(2321()1)(2321()1('·++-+-+--+-=)6.02.0()2321(''···j U j U U U U P P N N B B +----=-==U p (-0.3-j1.466)=1.49∠-101.6°U p)6.02.0()2321(''···j U j U U U U P P N N C C +--+-=-==Up(-0.3+j0.266)=0.4∠-138.4°Up由于U .'B >U .'C ,故B 相灯光较亮。
三、实训设备图29-1四、实训内容1. 相序的测定(1).用220V、25W白炽灯和1μF/500V 电容器,按图27-1 接线,经三相调压器接入线电压为220V的三相交流电源,观察Array两只灯泡的亮、暗,判断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
(2) 将电源线任意调换两相后再接入电路,观察两灯的明亮状态,判断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
图27-22. 电路功率(P)和功率因数(cosφ)的测定按图27-2接线,按下表所述在A、B间接入不同器件,记录cosφ表及其它各表的读数,并分析负载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