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哲学故事
关于哲学的小故事

关于哲学的小故事以下是一些关于哲学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1. 阿基米德与王冠:阿基米德通过排水法发现王冠的真假,用科学解决了哲学上的真实与虚假问题。
2.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描述了一个关于认知和真理的故事,指出人类只看到现象的一部分,真理需要深究。
3. 庄子的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但醒来后不确定是人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人,引发了关于认知与真实的思考。
4. 草堂寓言:庄子与惠子辩论,展现了哲学上关于主观与客观、是与非的讨论。
5. 阿尔及尔的拿破仑:一位青年通过模仿成为拿破仑,探讨了存在与本质的问题。
6. 亚里士多德的金中庸:亚里士多德主张中庸之道,认为过多与过少都不是好事。
7. 施洗约翰的手指:约翰用手指天,但弟子只注视手指而非天空,这启发我们不要被形式限制。
8. 卢梭的自然人:卢梭通过“贵族与自然人”的对比,思考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9. 荣格的阴影:荣格描述了人们总是试图避免自己的阴影面,却不知道正是这部分构成了完整的自我。
10. 尼采的超人:尼采提出“超人”的概念,探索人的意志与价值。
11. 伊壁鸠鲁的无畏:伊壁鸠鲁提倡面对死亡无所畏惧,追求心灵的宁静。
12. 禅宗的一叶扁舟:禅宗中一个小和尚用一片树叶渡过河流,探讨了信念与现实的关系。
13. 孟子的性善论:孟子通过“恻隐之心”四个故事,论证了人性本善。
14.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黑格尔通过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分析自由意志的发展。
15. 庄子的分鱼:庄子与惠施分析了鱼的快乐,探讨了知与行的关系。
16. 西塞罗的国家观:西塞罗通过描述理想国的构想,探讨了政治哲学。
17. 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用一个等待别人的故事来阐述存在先于本质。
18. 伽利略的落地试验:伽利略通过从比萨斜塔同时掉落两个不同重量的球,探讨了自然哲学。
19. 狄奥根尼斯与灯笼:狄奥根尼斯手持灯笼在白天寻找“人”,探讨了人性与道德。
20. 苏格拉底的毒酒:苏格拉底选择喝下毒酒,体现了他对于理念与信念的坚持。
经典哲学故事及感悟短_有道理的小故事

经典哲学故事及感悟短_有道理的小故事趣味哲理小故事,可以让小朋友提升逻辑思维思考的能力,增强它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哲学故事及感悟短,供大家参考。
经典哲学故事1鱼鹰与渔夫芦苇丛中,三只小鸬鹚已经长出了粗毛,鸬鹚妈妈决定带它们下湖学习游泳并教给它们捕鱼谋生的本领。
听说要走出芦苇丛到湖水里去,小家伙们开心得扇动着还没长硬的翅膀,迈开八字步争先恐后地往水里跳。
可是才过了两天,最小的老三就叫开了:“妈妈,这游泳太累了,到现在我的两条腿还在疼呢!再说有你喂养我们,还要我们学捕鱼干什么呀?”老二也跟着老三说:“是呀,妈妈这捕鱼太难了,我看还是你喂我们更省事!”妈妈没有说话,用期待的眼光看看着老大。
老大说:“我也累,我也不想学游泳和捕鱼,我不想当鱼鹰我只想当一个自由自在的鸬鹚。
”。
听了孩子们的话,看着孩子们那幼小的身躯,鸬鹚妈妈心软了,她心疼地说:“既然累了,你们今天就休息吧!我到湖里去捉些鱼吓回来,给你们当午餐。
”妈妈一走,小鸬鹚们又钻进了温暖的窝里,不一会就睡着了。
打这以后,只要是一累,鸬鹚妈妈就让小家伙们在家休息,自己下湖去给孩子们找食物,小家伙们也摸透了妈妈那颗慈爱、善良的心,天天喊累,天天在窝里睡懒觉,鸬鹚妈妈虽然心里着急,但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也总是心甘情愿地下湖为孩子们寻找食物。
湖岸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靠打鱼为生,尤其是一些长年在湖中捕鱼的老者,没有力气撒网了,就到芦苇中捉几只鸬鹚来养大,驯熟后靠它们来捕鱼养家糊口。
这天渔夫老张头来到芦苇丛中,不久就发现了正躺在窝里睡觉的三只小鸬鹚,他轻而易举地将它们捉进了竹篓里,然后哼着小曲开心地走出了芦苇丛。
小鸬鹚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地里,每天在老张头的训斥下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浮游、潜水、追逐、捕捉------,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
但它们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得饿肚子,只有拼命完成任务,老张头才会从竹篓里摸出小鱼小虾丢在地上,算是奖赏。
哲学小故事精选大全

哲学小故事哲学小故事(汇编15篇)哲学小故事1勇者无畏阿智记得自己以前上小学时,有一次暑假期间,一位邻居大姐姐跟男孩子一样,打着赤膊从院子里经过。
结果,她的“勇敢”举动招得同楼的一位叔叔魔怔了,不仅脑袋上挨了他媳妇一蒲扇,还遭了媳妇一顿抢白。
别以为这位大姐姐神经不正常,其实,她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只不过是天生的质朴、无邪的性格决定了她敢想敢做的行为。
试想一下,一个豆蔻年华的大女孩儿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像男孩子们那样裸露,她还有什么不敢为的?在阿智的记忆中,这位“勇敢”的大姐姐,有两个名字:大名和小名儿,全是满带女孩子特点的。
她除了四大(大个子、大脸盘、大嘴岔、大胆儿)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很能说,而且既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闲言碎语,讲起话来颇有条理。
由于她的记忆力很好,讲话时引经据典、背诵书上的段落,竟然连喯儿都不带打的。
在口才好这方面,她显然是兼收了父母的长处:他的父亲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文质彬彬的,跟邻居们很和气,他平时话很少,若说起话来却是有条有理的;而她的母亲,就活脱脱的是一位“阿庆嫂”,嘴快得就像打机关枪。
大姐姐出过一次糗事儿。
她母亲是个大高个儿,上初二那年,大姐姐已经跟妈妈差不多高了。
一次,她们娘俩儿商量好在家摔跤玩儿,女儿的力气大,把妈妈按倒在地上,她赢了!谁知妈妈突然翻了脸,坐起来扇了女儿一耳光。
事后,大姐姐跟伙伴们提起这件事儿时,还是气鼓鼓的:“大人就是不讲理,说得好好的,是闹着玩儿,可是人家输了就翻脸。
”估计此后大姐姐再也不跟母亲摔跤了。
上小学时,阿智与大姐姐见面的机会还比较多,等到阿智上了初中,由于学校常组织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拉练、去分校等等,他在家的机会就少了,而这时那位大姐姐已经工作了,所以他们就更少见面了。
后来,大姐姐家搬走了,从此阿智再也没有见过她的面儿。
不过,若干年后,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阿智似乎又觅到了她的踪迹——那是一位与大姐姐同名同姓者。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城里有几家企业成了改革的排头兵,这些企业及其负责人不仅在本市出了名,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名气,当年全国著名的企业改革者里就有他们的名号。
哲学小故事及哲理分析

哲学小故事及哲理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小故事通过寓言的方式传递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哲理。
这些故事通常是简短而精练的,却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哲学小故事,并分析其中的哲理含义。
1. 蝴蝶的梦境有一天,一只蝴蝶在沐浴阳光时,突然被一只蜘蛛的网困住了。
蝴蝶挣扎着试图逃脱,但越陷越深。
就在蝴蝶要放弃的时候,一只善良的蜘蛛飞过来,用她的蛛丝轻轻地解救了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我们往往需要给予和得到帮助。
如果蝴蝶没有放弃,并且有人愿意伸出援手,那么蝴蝶就能成功摆脱困境。
当我们面临困难时,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相信团结和友爱之力。
2. 石头城堡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有一个孩子每天都在山坡上叠一座城堡。
城堡由各种大小的石头组成,形状各异,看起来似乎毫无规则。
当村庄的人们看到这座城堡时,都觉得它很丑陋,嗤之以鼻。
然而,一个晴天,一位石匠经过村子,看到了城堡。
他被城堡的独特之处所吸引,决定停留下来观察。
他走近城堡,仔细观察了每一块石头的形状和位置,然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思考:美丑是相对的。
那些看似丑陋的事物也可能蕴含着独特的美丽。
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眼界,去欣赏和发现那些不同寻常之处。
就像城堡一样,它并没有按照固定的规则来建造,但正是这种独特之处使得它与众不同。
3. 盲人和大象有一天,一群盲人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从来没见过大象。
一个盲人触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认为大象就是一根柱子。
另一个盲人接触到大象的身体,他以为大象是一面墙壁。
还有一个盲人碰到了大象的鼻子,他以为大象就是一条蟒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常常只能凭借自己的有限经验和视角。
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观念。
只有当我们汇集不同的观点时,才能真正领会事物的全貌。
4. 渔夫与鱼有一天,一个渔夫在钓鱼时,他的鱼钩被鱼儿吞进了肚子里。
渔夫叹了口气,准备离开。
幽默而又有哲理的故事5篇

幽默而又有哲理的故事5篇个人成长成才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许多时候,弥补人生短处或劣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而是努力化已所短为已所长。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幽默而又有哲理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幽默而又有哲理的故事1一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在瓶口敞开的瓶子里,侧放瓶子,瓶底向光,蜜蜂会一次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进光源。
它们决不会反其道而行,试试另一个方向。
困在瓶中对它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状况,是它们生理结构所始料未及的,因此,它们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环境。
这位科学家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瓶子里放的是几只苍蝇,瓶底向光,不到几分钟,几只苍蝇都飞出去了。
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
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
然后,科学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恐惧的心理,使许多人更丧失了成就未来的大好时机。
实际上,在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总是伴随着挫折、痛苦和失败。
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只但是是人们的完美愿望而已民。
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或者叫做“屡败屡战”的勇气。
幽默而又有哲理的故事2古时候有一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
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的时候都要立下誓言。
有一年春天,听说市场上的黑鱼价格,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
但是这次鱼讯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他十分懊恼地空手而归。
等他上了岸才得知市场上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要贵。
他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必须要打捞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是空手而归。
他懊悔地发誓,下次出海不管遇到的是螃蟹还是墨鱼全都打。
第三次出海,渔夫严格遵守自己的誓言,不幸的是,他一只螃蟹和墨鱼都没有遇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鲛鱼。
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精选20篇)

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精选20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篇1有一只猎豹正在吃一头鹿,一只鬣狗闻着气味赶过来了。
鬣狗先是小心翼翼地看看猎豹,然后一步一步挪过来。
它每进一步,猎豹就退一步。
最后鬣狗占有了那头鹿,大口大口地撕咬起来。
猎豹只能远远地看着,眼神里满是无奈。
那只鬣狗虽然健壮,但体形较小,若正面交手,猎豹是有优势的。
但从猎豹的神情看,它显然不愿或不敢这样做。
除了豹子的矫捷,我们还希望看到它的凶猛。
遗憾的是,它的战斗力并不强。
这一切源于猎豹进化得太专一。
它有超强的速度和爆发力,却也因此身体柔软、骨头长而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跟其他动物互相撕咬,猎豹也不一定会输,但它总会多多少少受点伤。
它把鬣狗咬死,自己受伤,两相比较似乎不吃亏,其实细究起来是很不划算的。
受伤是什么概念?就是从此变为残疾。
一只猎豹腿瘸了,或者爪子被咬坏,它便无法再捕猎,只能一瘸一拐地去偷其他小型动物捕获的猎物,从叱咤风云的草原之王变成小偷。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事实上,一旦受伤,光靠偷食根本填不饱肚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活活饿死。
可以设想,为了一顿美餐,付出如此代价何其惨痛,猎豹很清楚事情的后果。
对于某些动物来说,伤痕是一种资本,每一个伤口都能让它的皮肤更坚韧,骨头更结实,绒毛更柔滑,智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对于另一些动物来说,每个伤口都是致命的,它们面对斗争,第一选择是保证自己不受伤,第二才是勝利。
有意义有哲理的小故事篇2屠夫的牛棚里关着许多将被宰杀的牛。
一天,牛们聚集在一起,筹划着如何杀死屠夫。
“屠夫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以宰杀我们为职业,我们一定要报复他。
”它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办法,有的开始磨砺它们的角,准备战斗。
世界上最精彩的哲学故事

世界上最精彩的哲学故事一、苏格拉底的苹果。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
他站在讲台上,把苹果举得高高的,对学生们说:“大家闻闻这空气中有什么味道?”有个学生率先回答:“老师,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慢慢地在学生们中间走动,一边走一边继续问:“真的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吗?”这时,有更多的学生回答闻到了香味。
苏格拉底又回到讲台上,严肃地说:“这是一个假苹果,根本就没有味道。
你们为什么要说闻到了香味呢?这就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盲目地跟从他人的观点,而没有去真正地思考和检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二、第欧根尼的“家”第欧根尼是个怪人,他觉得世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多余的。
他住在一个大木桶里,这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亚历山大大帝听说了他的大名,就来拜访他。
亚历山大大帝站在木桶前,看着衣衫褴褛的第欧根尼,很是恭敬地说:“尊敬的第欧根尼,我是亚历山大大帝,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你有什么愿望吗?”第欧根尼懒洋洋地从木桶里伸出头来,说:“请你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大帝听了这话,感慨地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第欧根尼。
”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需求,什么是人们附加在生活上的多余的东西。
三、庄子与惠子的“鱼之乐”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看到水里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这些鱼游得多么快乐啊。
”惠子就问他:“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惠子接着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无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啊。
”庄子最后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其实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个有趣的辩论,探讨了认知的界限和角度的问题,我们有时候可以从自己的直观感受出发去理解其他事物,不必过于纠结于逻辑的绝对界限。
四、伊壁鸠鲁的花园。
哲学小故事(优秀8篇)

哲学小故事〔优秀8篇〕哲学小故事篇一这是伦理学家的问题——你要觉得痛苦,那就怪著名的哲学家 Philippa Foot 提出了它。
这个实验有很多变体,但最早是出现在 Foot 1967 年发表的论文《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
假设你在一个铁轨变道闸的控制杆前,远处有一辆失控的火车冲来。
铁轨在你这里一分为二,一边有5个人,一边有1个人。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火车某死5个人,但如果你选择变道,某死一个人,你怎么选。
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杀掉那一个人情有可原。
而康德学派那么认为人不能作为利益的代价,道德的判断不是根据结果,而是动机,他们会提出你不能把那1个人作为另外5个人获救的的代价。
所以,你应该什么都不做。
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另外一个版本里,没有分叉路,而是多了一个围观的超级大胖子,这个喜欢看煎蛋的胖子的死可以完全挡住火车而救下这5个人,所以,你会不会把胖子推倒铁轨上?这个思想实验揭示了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在杀一个人和看着一群人死之间做抉择——一个永远胶着在我们的法律、行为、科学研究、政治和战争之中的道德问题。
「正义」和「邪恶」永远不是听上去的那么简单。
哲学小故事篇二两个人拖着很重的皮箱到了公交车站等车,年长一点的对年轻的说:“你出汗了,擦擦吧,〞年轻的就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中年人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面巾纸递给年轻人说:“给,用这个擦!〞年轻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中年人:“多少钱?〞中年人说:“不要钱,给你拿去擦汗!〞年轻人仍旧固执的说:“你就说多少钱吧?〞中年人依旧说:“要什么钱,就是送给你擦汗!〞年轻人看了年长一点的人一眼,年长一点的人暗示的摇了摇头,年轻人很干脆的说:“不要!〞中年人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年轻人,又打量了一眼年长一点的人,心里在说“看这两个人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再说了有钱人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自己拖着这么沉重的包箱,中年人再次把面巾纸递到年轻人的面前:“拿着吧,真的不会要钱的!〞年轻人把脸扭向一边,一副懒得打理的样子摆着手说:“不要,快拿走!:〞中年人有些生气了扭头就走:“不要拉倒,好心当成驴肝肺了!〞没走多远就听着年轻人跟年长一点的说:“真是要了他的那点纸,还定要讹咱多少钱呢!〞那年长一点附和着:“就是,多亏了没要,哪有白给的东西!〞中年人回头站那了好一会,直到那两人上车走了才转回身叹了口气走自己的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尔在谈到老年人时说道:"老年的时候我们就更爱说话,因为我们见闻更多了,而且不久我们就会永远闭嘴。"
17.感叹自己无知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之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
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25.各有所图
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又是一位出色的神学家。
他宣讲教义时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其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旋莱尔马赫曾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道:"我的听众的确大多由学生,妇女和官员们组成,但学生们确是为听我演讲,女人们往往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则多是为了看女人。
26.丰富的联想
黑格尔在《谁在抽象思维》一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可笑的女人形象:一位女顾客对一位卖鸡蛋的女贩说:"你卖的鸡蛋是臭的呀!"
女贩听罢立刻没完没了地回敬道:"什么?我的鸡蛋是臭的?你自己才臭呢!你怎么敢说我的鸡蛋?你?你爸爸吃了虱子,你妈妈跟法国人相好吧!你奶奶死在养老院了吧!瞧,你把整幅被单都当成自己的头巾啦!你的帽子和漂亮衣裳大概也是床单做的吧?除了军官的情人是不会是如你这样打扮来出风头的,规则矩矩的女人多半是在家里照料家务的,如你这样的女人,只配坐牢,你回家去补补你补袜子上的窟窿吧!"
爱因斯坦稍加思索,以十分轻松而又常见的事例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当你和一位美丽温存的姑娘一起坐上两个小时,你会感觉只过了一分钟;但当坐在一个炽热的火炉上,哪怕只坐一分钟,也会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33.物归原主
有一次释加牟尼讲道时,一个男人在下面用肮脏的话语谩骂释加牟尼。释加牟尼等他骂完之后,心平气和地向他问道:"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另一个人,那个人却拒绝接受这个礼物,那么这个礼物该归谁?"
20.哲学与诗歌的区别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曾经这样评论道:"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心沉没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中,而诗却必须沉没到个别事例中去。"
21.石头存在的依据
有一次,哲学家风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这位朋友一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朋友马上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提出了疑问:"我刚才没有注意到这块石头,那么这块被我踢了一脚的石头是否存在呢?",贝克莱略加思索后说道:"当你的脚感觉到痛了,石头就是存在的;而如果你的脚没有感觉到痛,石头当然就不存在。"
27.午餐桌上的金币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时期常常在"英国饭店"吃午餐。每次饭前他都在饭桌上放上一枚金币,可是吃完后他又把金币揣回自己兜里。这一举动最终激怒了饭店服务员,服务员质问他这是为什么。
叔本华向服务员解释说,这是他自己悄悄下的赌注,只要每天在餐馆里就餐的英国军官什么时候不谈论马、女人和狗了,他就会把这枚金币投进济贫箱中去。
"陛下,这是因为您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培根耸耸肩膀,平静地说。
15.黑点在哪里
为了揭露中世纪时期人们把《圣经》奉为真理的现象,伽利略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生对经院哲学的教师说,他看到了太阳上的黑点。然而这位教师却板起面孔对学生说道:"孩子,回家吧,无论是《圣经》还是先哲的学说都没有说到过太阳有黑点,这黑点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在太阳身上啊!"
3.有比较才有鉴别
赫拉克利特曾这样说道:"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象一只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4.一次还是两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走下同一条河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水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描绘了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画面,也成为西方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欧几里得认为,一粒谷子形不成谷堆,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秃头,即使再加一粒谷子或减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谷堆和秃头。如果继续这样一粒一粒增加,一根一根减少,那么何时才能成谷堆或者秃头呢?"
12.神甫与女人
马丁路德对于教皇允许神甫们拥有女人,却又不允许他们结婚的荒谬禁令作了辛辣的嘲讽:"这岂不是让一男一女单独在一起,同时又不允许他们堕落吗?这好象是把火与干草放在一起,命令它们既不要冒烟,又不要燃烧。"
19.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有一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被请进宫廷讲学。当他讲到"凡物莫相不异","天地间从来没有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时,许多人将信将疑,于是有人发动宫女们纷纷走进宫迁园林去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此来驳倒哲学家的诊断。
但是宫女们累弯了腰,始终也没能找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形态等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不得不在哲学家面前折服。
28.爱因斯坦与卓别林
爱因斯坦有一次写信给卓别林说:"尊敬的卓别林先生,我真佩服您,您精彩的表演人人都看得懂,我相信您一定会成名的。"
卓别林不久便给爱因斯坦回信道:"尊敬的爱因斯坦博士,我更羡慕您,您的相对论如此高深,几乎人人都看不懂,您却已经成名了。"
29.时间与永恒
一位女记者专程前来采访爱因斯坦,她问道:"在您眼里,时间和永恒有什么关系?"
13.万物之尺度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它一度成为主观唯心主义论者衡量事物的标准。而哲学家蒙田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他给我们编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把人当做物的尺度,却从来不曾量量他自己。"
14.相形见绌
长期生活于富丽堂皇王宫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忽然心血来潮,亲临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家,她没有想到大哲学家的住宅会是这样简朴,惊叹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9.惟一的希望
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前来拜访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为表示他对哲人的关怀,他对这位哲学家说:"我可以满足你一切要求,你有什么希望就告诉我。"
第欧根尼呆在自己所住的酒桶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毫不客气地说道:"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请你退到一边,因为你遮住了照在我身上的阳光。
10.生与死的哲学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不使人感到沉重。他说道:"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是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
所以他断言,阿基里斯只能无限地迫近乌龟,却永远追赶不上乌龟。
7.好驭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
8.人类是禽兽的小学生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早在他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他曾说过,人是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儿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儿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每天午餐后他一定要坚持散步。他的生活规律就如钟摆一样准确无误,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这种生活规律都不会改变。因此诗人海涅曾说,哥尼斯堡的家庭主妇们都把康德作为这里的标准时间,根据他每天路过的时间来校正自家的钟表。
24.鸡与蛋的两难困境
在探求世界本原过程中,早期的哲学家们提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先有植物还是先有种子?先有单细胞生物还是先有它的分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哲学家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连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对此也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是人类思想无法摆脱的"二律背反"两难困境。
"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11."谷堆辩"与"秃头辩"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的弟子之一欧几里得,也是当时麦加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曾提出许多有名的论辩。而其中最为有名而且曾被列宁引用的则是"谷堆辩"与"秃头辩"
31.地球倾斜的一霎
爱因斯坦在冰场时不慎跌了一跤。同伴一边搀扶他,一边打趣地说:"先生,按您相对论原理的解释,您并未摔倒,只不过是地球倾斜了一下。"
"对,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过无论哪种解释,我的感觉却是相同的。"
32.姑娘和火炉
一群年经的学生在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觉得非常难懂,就来找爱因斯坦,请他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他的相对论。
然而克拉底鲁则走向了极端,提出了"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完全否认了事物在变化之中的相对静止状态,这一命题就成了哲学画卷中"画蛇添足"的败笔。
5.牛的幸福观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诙谐地说道:"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6.乌龟与飞毛腿阿基里斯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悖论:"如果让乌龟先爬出一段距离,那么即使是飞毛腿阿基里斯也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原来所在地时,乌龟却又爬出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再追,而乌龟也再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