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包材检验规范
包装材料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12 (AQL:主0.65 次1.0)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
13 2、检验依据检验卡、包材料检验规范3、检验流程仓库开立送检单至IQC,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标识单品名,型号及判定状态进行初步核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外购产品除外),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并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A、主要缺点:材料错误、结构不符、潮湿、油污、裂纹、多料、缺损、偏芯、变形、脱层、加工损坏、印刷错误、压痕、杂色、收缩、瓦绫稀疏、齿状、毛边等不良现象。
B、次要缺点:颜色稍有差异等轻微外观不良现象。
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卡抽取数量,对来料厚度尺寸,长、宽、高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
7、负荷检查A、外包装箱粘贴成型后平面应能够承受75㎏重量不变形,反折90°3次不得出现裂痕、破损。
B、内包装箱粘贴成型后平面应能够承受10㎏重量不变形,反折90°3次不得出现裂痕、破损。
C、包装塑管应能够承受10㎏重量不变形,扳动幅度状不得出现发白、断裂。
D、吸塑盒应能够承受3㎏重量不变形,反折90°3次不得出现裂痕、破损。
8、组装试验抽取相互配合包材进行试装验证(试装必须将所有包材以正常方式进行装配),组装后各相互包装盒/管不得出现挤压变形。
9、判定、处理依据检验卡对检验结果参照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进行综合判定,完全符合要求则在产品识别标识单判定为合格并签名确认,若产品状况出现任一条件不相符超过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应判定为不合格处理,描述不合格原因并附不合格样品装订于产品识别标识单左上角,加盖红色NG印章。
随货移至不合格品区域,立即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将审批后异常通知单分发相关单位办理退货处理、如实对送检单进行判定返送仓库,并对各项检验状况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报上级审批后存档。
IQC包材类进料检验规范

√
性能
耐破 耐破度测试值符合要求(见表一,如图纸另 度 有要求的以图纸要求为准)
试验不符合要求
√
耐折
纸箱支撑成型后,摇盖开合180度,往复5次, 面纸,底纸,无裂缝.
试验后出现裂痕不符合要求
√
水分 产品的水份含量不可超过7-11%
水份≧13%
√
脱色
1.内表纸比外表纸长; 2.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3.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4.内表纸破≧10mm; 5.外表纸破≦5mm; 6.裁切锯齿状。 有脱色现象
√ √
√ √ √
√ √
性能
制定:
文件编号:
包材类进料检 审核:
版本
验规范 脱色 油墨会随纸皮一起被撕掉或油墨及纸皮都 不脱;
如有单独油墨附在胶带上
1. 粘合必须牢固,瓦楞整齐;
黏合
2.粘合时粘胶适量,外观整洁
1. 成型压线不爆线;
搭边宽度≦25mm; 双钉钉距大于100mm; 单钉钉距大于70mm; 如大于20mm; 如打到字体或有要求之框线内; 如有生锈或变色 a .粘合开胶≧3mm; b.粘合参差不齐,影响整体箱形; a . 溢胶; b.粘胶,粘白。 压线爆线(破裂);
4.1 抽样标准依据 MIL-STD-105E 抽样计划执行,一般按II级水平实施。
4.2 允收水准AQL为:CR=0,MAJ=0.65,MIN=1.5
五、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判定
CR MA MI
包装
检验 项目
1. 包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不致于损坏物料
2. 防潮性良好; 3. 外包装料号必须与实物相符(参照样品); 4.物料必须摆放整齐,每个栈板的摆高度不得超过 1.5M;
IQC 检验标准

二、适用范围:凡本厂使用原物料各加工零组件皆适用之。
三、检验程序:
3.1 IQC接到<<进料验收单>>后,认真核对名称、数量、规格及是否需附材质证明及核对零件是否经过认可,未符合上述条件则直接退单给货仓。
3.2 外箱之内容跟<<进料验收单>>相吻合时,可不贴进料标示纸、,否则必须贴进料标示纸。
套管
34Βιβλιοθήκη 火牛42PCB3
螺丝
11
配件
19
铭牌
27
电容
35
扎带
43
防火巴
4
螺母
12
批(钻)咀
20
包材
28
电阻
36
反光杯
44
塑胶件
5
螺杆
13
风管
21
海棉
29
二极管
37
电池
45
杂项
6
PIN
14
轴套
22
吸塑
30
电感
38
马达
46
7
波珠
15
镍片
23
工具箱
31
三极管
39
开关
47
8
介子
16
轴承
24
电源线
32
IC
40
13风管检验规范
项
次
检查
项目
缺陷描述
使用
仪器
抽样
数量
数量
缺陷级别
CRI
MAJ
MIN
1
外观
表面处理不符合资料或样板要求;
目
包材类IQC检验报告

包材类IQC检验报告一、检验目的本次IQC检验的目的是验证所采购的包材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确保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卫生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我司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检验标准本次IQC检验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我司的内部标准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物料的外观质量:检查是否存在损坏、破裂、划痕或其他不良外观质量问题。
2.包装材料的尺寸:测量包装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包装材料的材质:通过相关检测手段,确定包装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4.包装材料的工艺:检查包装材料的加工工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工艺缺陷。
5.包装材料的标识:检查包装材料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完整。
三、检验过程1.检验前准备:清点包材数量,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2.外观质量检验:逐个检查包材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划痕等。
3.尺寸测量:使用尺子或卷尺等工具测量包材的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4.材质检测:根据包材的材质,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拉力试验、燃烧试验等。
5.工艺检查:仔细观察包材的加工工艺,检查是否存在接缝不牢固、胶水不粘等问题。
6.标识检查:核对包材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辨认,是否符合要求。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本次IQC检验,对所采购的包材进行了全面检验,结果如下:1.外观质量:经检查,所有包材的外观均完好,没有破损、划痕等质量问题。
2.尺寸测量:包材的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误差范围在可接受范围内。
3.材质检测:包材的材质经过拉力试验和燃烧试验,均符合质量标准,材料强度和阻燃性能良好。
4.工艺检查:经过检查,包材的加工工艺无明显缺陷,接缝牢固,胶水粘性良好。
5.标识检查:包材上的标识清晰可辨认,符合设计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IQC检验结果,所采购的包材符合质量要求,可正常使用。
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定期进行包材的监测和检验,保持包材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完整版)IQC包装材料检验流程

(完整版)IQC包装材料检验流程IQC包装材料检验流程
概述
流程步骤
1.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包装材料检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
确保
外包装完好无损,无明显污垢或变形等问题。
2. 对包装材料进行尺寸相关的测量。
例如,可以使用相应的测
量工具对袋子、纸箱等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3. 进行包装材料材质的检验。
使用相关的仪器或检测方法,确
定包装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进行包装材料可重复使用性的测试。
如果包装材料是可重复
使用的,进行相应的测试,以确保其耐用性和可靠性。
5. 进行包装材料印刷或标识的检验。
对印刷质量、字迹清晰度、标识与实际商品一致性等进行检查。
6. 进行包装材料密封性能的测试。
使用相应的方法,测试材料
的密封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7. 进行包装材料的耐温、耐湿性能的测试。
使用相应的试验设备,测试材料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8.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检验项目。
例如,对包装材
料进行相应的拉力、剪切强度等测试。
9. 基于检验结果,评估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根据评估
结果,对包装材料进行分类、记录和报告。
结论
通过IQC包装材料检验流程,能够有效保证进货的包装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用户满意度。
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步骤进行操作,并保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QC检验标准

1.0目的:在于制定品保部门的工作职责,进厂之物料未被检查或确认符合之前建立料件的抽验程序,保证公司的制程品质。
2.0范围:所有与生产有关的零件或外购的成品、半成品料件。
其中,客供材料仅检验其外观,核对是否与来料清单或BOM一致。
3.0权责:检验部门均适之。
4.0作业内容:4.1抽样依据:1、MIL-STD-105E II 抽样标准 CR:0 MA:0.25 MI:0.42、如不良在未提示或品质有争议性时,以IPC标准进行检验。
4.2 检查程序:查规格——查材质——查外观——查电性功能——查精密度——品质记录4.3 材料分类:材料分类:机构元件、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及生产耗材(包材)4.4各类元件包括内容:A.主动元件:TTL、CHIPS、二级体、电晶体等元件。
B.被动元件:电阻(R)、排阻(RP)、电感(L)、电池(BATTERY)。
C.机构元件:连接器(CONNECT)、排针(HEADER)、SLOT、LED、开关、脚座(SOCKET)、JACK、排线(CABLE)、散热片(HeattSink)、转接器接口(SCWTCH PUSH)。
D.生产耗材(包材):CARTON、珍珠棉、静电袋等。
4.5由于各类元件内容不同,检验标准及方法也有差别,因此作以下标准,以供参考。
4.5.1 BATTERY电池系列(1)抽样计划:依照个别指定抽样计划进行抽验,若无指定则依据105E-AQL表单次抽样计划之正常检验Ⅱ级水准进行抽样。
(2)判定规定:依下列各项检验项目之AQL允收水准判定。
(3)在库材料的追溯及异常处理:自购料储存在物料室一年以上的材料,物料员须通知IQC进行再次检验,有异常材料需要求物料室报废处理,并做好区分标示,不可用到生产中。
4.5.2晶体系列(1)抽样计划:依照个别指定之抽样计划进行抽验,若无指定则依据105E-AQL表单次抽样计划之正常检验Ⅱ级水准进行抽样。
(2)判定规定:依下列各项检验项目之AOL 允许水准判定之。
IQC检验标准详解

放大镜、 万用表 目视
目视 游标卡尺
目视 游标卡尺
目视
目视
O O O
O O
O
11)金手指镀层有露铜、氧化现象。
目视
O
12)金手指粘有锡等其它杂物。
目视
O
13)包装材料应柔软富弹性,箱子应以坚固能受
目视
O
外力振动为主
14)箱内须放海棉,气泡袋之类保护产品之包装
目视
O
材料。
15)箱内须注明数量,品名、规格、日期、机种、 版序、周期、料号。
目视
目视 目视
O
O O
放大镜
O
目视
O
目视
O
21)白角白边出现,面积在 10 毫米范围内轻微者 目视
可接收, 直尺
同一面不超过三点,否则为重缺陷。
22)板面沾胶。
目视
23)板边有碰伤之伤痕(若过于明显为严重) 。
目视
24)板面不清洁(若影响焊接严重缺陷) 。
目视
25)板面有凹痕,不明显(若过于明显为严重) 。 目视
5.0 程序内容
5.1 PCB 检验及接收标准
根据: MIL-STD-105E
允许: AQL值 CR=0
序 检定 号 项目
标准
1 外观 PCB线路
MA=0.4 说
1)线路断线,短路。
MI=1.5 明
检测方法 及工具 万用表
等级划分 CRMA MI O
均匀平 2)线路有毛边。
放大镜
O
整 , 无短 3)线路刮伤未至露铜,同一超过五条或长于
OO
O OO OO OO
26)表面刮伤超过 3mm。
游标卡尺
O
包材类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1.1 建立包材类检验标准,规范包材类检验操作。
2 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包材类产品(如卡通箱、包装盒、透析纸、灭菌包装袋、吸塑盒、说明书等)来料检验。
3 职责和权限3.1 IQC对此检验标准的实施负责。
4 内容4.1 抽样计划:4.1.1 按GB/T2828.1进行,抽样水平为S-34.1.2 尺寸抽样:批数量超过5PCS按照5PCS/批进行检验,低于5PCS进行全检;AQL=04.2 接收质量限AQL:CR(致命缺陷)=0,MA(主要缺陷)=0.25,MI(一般缺陷)=1.0。
4.3 检验用设备、工装及工具:4.4 检验方法4.4.1 耐折性:将纸箱支撑成型后,先后将摇盖向内折90度,开合180度往复5次,目测里层和面层4.4.2 密封性:4.4.2.1 用注射器吸取甲苯胺蓝溶液注入包装袋/盒内,沿着封口部位转动一周,使封口部位均匀浸润试验液,放置样品10s,观察颜料渗漏情况。
4.4.2.2 判定:以没有明显的贯穿整个热封面的溶液通道为通过标准。
4.4.3 拆封性:4.4.3.1 撕开封口,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封口粘合面应网格清晰、均匀、无缺位状况4.4.3.2 判定:若出现大于热封边宽度2/3的成片胶未转移则判为不合格;若在撕开的过程中出现包装材料撕破现象,也判为不合格。
4.4.4 跌落测试:4.4.4.1 跌落:装入产品,提至所需跌落高度位置(1m)且跌落面与冲击面平行,自然跌落4.4.4.2 判定:吸塑盒无破损、内装物无撒落4.4.5 油墨附着力:4.4.5.1 用浸有70-75%的酒精棉布以500g的力轻擦不干胶表面印刷内容15秒,晾干4.4.5.2 再用浸水的棉布以同样的力轻擦15秒,晾干4.4.6 油墨耐磨性:按包装图纸要求核对包装印刷版面,内容、颜色无误后,用手对其印刷字面和图案轻轻揉擦或轻刮4.5 判定方法4.5.1 单项判定:根据检验结果统计单项的不合格数Re:若Re≤Ac时,该项合格;若Re>Ac时,该项不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黏合
a . 溢胶; 2.粘合时粘胶适量,外观整洁 b.粘胶,粘白。 1. 成型压线不爆线; 2. 成型压线不重线; 压线爆线(破裂); 压线重线,导致作业困难 1. 成型压线太浅导致作业困难; 3.成型压线深浅适中。 2. 成型压线太深箱盖以180度方向左 右开关5次有裂纹或裂开现象
压线
文件编号:WI-QU-062 版本:B 版次:00 文件名称 检验 项目 页码:第 页 ,共 3 页 判定
单
瓦 愣 纸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400以下 401-500 500-640 641以上 400以下 401-500 500-640 641以上
双
瓦 愣 纸
6.相关文件: 包材承认书 IQC检验作业规范 7.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1.接头与钉口搭边宽度不少于30mm; 2. 双钉钉距不大于75mm; 3. 单数钉钉距不大于55mm;
搭边宽度≦25m大于20mm; 如打到字体或有要求之框线内; 如有生锈或变色 a .粘合开胶≧3mm;
打钉
4. 头尾钉距离压痕中线不得大于20mm; 5. 钉不可打到字体及有要求之框线内; 6. 钉不可生锈或变色 1. 粘合必须牢固,瓦楞整齐; b.粘合参差不齐,影响整体箱形;
2. 防潮性良好;
包材类进料检验规范
审核/日期
页码:第
页 ,共 3 页
制订部门:品质部 批准/日期
规格要求
1. 包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不致于损坏物料
缺点描述
让物料裸露于外面,未加任何保护措 施 未打围膜或作相应的防潮措施; 外包裝料号与实物不符;
判定
CR MA MI
√ √ √ √ √ √ √ √ √ √ √ √ √ √ √ √ √
每平方米纸板不得有超出标准之曲翘、破 2. 内表纸破烂长度≧10mm; 曲翘 烂现象 3. 外表不可有曲翘、破烂现象,如 有则NG
箱体 箱形方正,对口合适,外观整洁无毛边 粘胶 粘合牢固,且周边无粘胶 尺寸
尺寸应符合对应厂家SIR要求
箱体上、下歪斜≧3mm。 粘胶≧5mm 尺寸超出公差范围影响包装 尺寸超出公差范围不影响包装或装柜
CR MA MI
包材类进料检验规范
规格要求
制订部门:品质部 缺点描述
1.内表纸比外表纸长; 2.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3.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 √ √ √ √ √ √ √ √ √ √
结构
裁切 切口平整光滑,无毛边、破裂现象
4.内表纸破≧10mm; 5.外表纸破≦5mm; 6.裁切锯齿状。 以5公斤的力对搓10次不脱色 有脱色现象 如有单独油墨附在胶带上
脱色 油墨会随纸皮一起被撕掉或油墨及纸皮都
不脱;
性能
耐破度
耐破度测试值符合要求(见表一,如图纸另 试验不符合要求 有要求的以图纸要求为准) 纸箱支撑成型后,摇盖开合180度,往复5次, 试验后出现裂痕不符合要求 水份≧13%
耐折 面纸,底纸,无裂缝.
水分 产品的水份含量不可超过7-11% 表一:
项目总类 面、里纸总 克重g 内装物最大重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墨蚀
2. 侧面及背面不可有明显色斑。
a. 深色色斑S≧0.7mm2 b. 深色色斑0.3mm2≦S≦0.7 mm2连 续性3点; c. 淡色色斑S≧1.5mm2。 1.内表纸曲翘长度≧5mm;
外观
包装
3. 外包装料号必须与实物相符(参照样品);
4.物料必须摆放整齐,每个栈板的摆高度不得超过 每个栈板的摆高度超过1.5M; 1.5M; 打包带直接捆在物料上导致物料被压 5.打包带不可直接捆在物料上,必须有硬板隔开. 变形或破 a . 压痕深露底材; 侧面及背面不得有超过标准内之压痕,每条 b. 压痕未露底材,长≧50mm 允许1 压痕 深度不导致露底材,每条长度不超过50mm 条; c. 压痕未露底材,长10mm≦L≦30mm 允许3条。 1 .印刷模糊,正常光线视距 300~400mm清晰可辨 2. 印刷模糊,正常光线视距 300~400mm模糊不清
文件编号:WI-QU-062 版本:B 版次:00 文件名称 制订/日期 1.目的 明确包材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2. 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包材制品来料检验。 3.检验条件: 3.1 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3.2 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3.3 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內; 3.4 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3.5 检测工具:卷尺、耐破强度测试仪 4.参照资料: 依照MIL-STD-105EⅡ级单次正常检验:CR=0,MA=0.65,MI=1.5 5.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外观
3.套色移位大于0.2mm; 1、图案文字印刷清晰墨色均匀,整体图案 4. 印刷断线 印刷 位置与规定位置一致 5. 丝印断线不超过字体线粗的1/2 6. 印刷内容错及颜色错误 7. 整体图案位置左右偏差≧整体的 1/20 8. 整体图案位置上下偏差≧整体的 1/20 颜色超出要求范围
2.颜色与对应厂家SIR要求一致
最大内综合尺寸 (长+宽+高)
耐破强度KPa (kgf/c㎡)
3 3 3 3 3 3 3 3
mm 10 20 30 40 20 20 40 50 1000 1400 1750 2000 1400 1750 2000 2500 0.85×10 1.18×10 1.57×10 1.96×10 1.18×10 1.57×10 1.96×10 2.55×10 (8) (12) (16) (20) (12) (16) (20) (26)
文件编号:WI-QU-062 版本:B 版次:00 文件名称 检验 项目 页码:第 页 ,共 3 页 判定
CR MA MI
包材类进料检验规范
规格要求
制订部门:品质部 缺点描述
a. 深色色斑S≧0.5mm2 1. 正面、顶盖面及LOGO铭牌,灯体上不可 b.深色色斑0.3mm2≦S≦0.5 mm2连续 有杂色、色斑; 性3点; c. 淡色色斑S≧1.0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