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案件法庭询问指南

合集下载

法庭询问技巧

法庭询问技巧

法庭询问技巧
以下是四个法庭询问技巧:
1.明确询问目的:在法庭询问前,需要明确自己的询问目的,即希望通过询问获得哪些信息或证据。

这有助于在询问过程中保持专注,并
确保询问内容与案件相关。

2.简洁明了:在法庭询问时,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句子结构。

这有助于让对方更好地理解问题,并确保法官和陪审团能够清晰地听到和记录询问内容。

3.保持冷静:在法庭询
问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因为对方的回答而情绪激动或失去耐心。

这有助于确保询问过程顺利进行,并避免因为情绪波动而影响询问效果。

4.适时打断:在法庭询问过程中,如果对方回答的内容与案件无关或涉及隐私保护等问题,
可以适时打断对方,并要求对方回答与案件相关的问题。

这有助于确保询问内容与案件相关,并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讯问提纲范文

讯问提纲范文

讯问提纲范文
讯问提纲范文如下:
提纲:
一、起诉事由
1. 说明被告犯罪的具体事实和法律依据
二、被告的个人信息
1. 姓名、年龄、国籍、职业等
三、案发过程
1. 描述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
2. 引入证人证言
四、被告的辩解和自供情况
1. 记载被告的口供或笔录
2. 分析被告辩解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证人证言
1. 姓名、身份、职业等
2. 证人对被告罪行的观察和了解情况
六、证据支持
1. 介绍相关证据的来源和性质
2. 证据对被告指控的重要性和可信度评估
七、被告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分析
1. 对被告进行心理分析,揭示其犯罪动机和内心状态
八、其他关键信息
1. 场地勘察、现场照片等其他证明材料
九、检察官建议
1. 考虑被告的违法行为和证据,检察官对被告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建议
十、庭审结论
1. 总结指控及辩护的关键观点和证据
2. 对被告犯罪事实及其证据进行全面评估
3. 最后判决结果
4. 如有其他需要补充的事项
以上是一份讯问的提纲范文,提供了一些可能涵盖的重要信息和步骤。

具体的提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民间借贷案件审判要点

民间借贷案件审判要点

民间借贷案件审判要点
1. 案件事实清楚:审判庭应当核实和界定借贷案件的事实,包括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借贷合同的内容和签订情况、借贷金额、期限、利率等重要条款的约定。

2. 合同有效性的审查:根据民间借贷合同法规定,审判庭应当审查合同的有效性,包括合同是否满足合同法的基本要素,如合同当事人的自愿、合法能力以及约定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

3. 利率合法性的审查:审判庭应当核实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率是否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如果超过上限,应当依法认定其为无效。

4. 还款能力调查:审判庭应当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调查,包括确认借款人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债务负担等情况,以便判断其是否有能力还款。

5. 公平交易的原则:审判庭应当依据公平交易的原则,综合考虑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并对借贷案件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条款予以纠正。

6. 证据调查完整:审判庭应当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要求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相关证据,如借贷合同、还款记录、交易凭证等,以支持其主张。

7. 合法权益的保护:审判庭应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禁止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追讨债务,同时要求出借人以正当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8. 附带民事赔偿的处理:如果借贷案件中存在侵权行为,导致当事人受到损害,审判庭应当依法判决相应的民事赔偿。

9. 借贷合同的解除与变更:如果借贷合同存在违法或不公平情形,审判庭可以决定解除合同或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并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 强制执行措施的采取:如果借款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审判庭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财产、冻结账户等,以确保判决的执行。

注意:以上要点仅供参考,具体审判案件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裁量。

江苏省高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

江苏省高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

江苏省高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针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事实审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为了更好的维护司法公正,解决民间借贷纠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出台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针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事实审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为了更好的维护司法公正,解决民间借贷纠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出台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意见,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一、关于民间借贷的界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从事非金融业务的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借贷人民币、港币、澳元、台币、外币及国库券等有价证券的行为。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机构发放贷款的,属于民间借贷,但法律、司法解释对其有特别规定的,应当按照特别规定处理。

▲二、关于民间借贷的事实审查与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应当根据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引导当事人及时举证,释明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全面、客观地审核双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

(一)原告基于借贷关系主张返还借款的,应当对借贷合意和款项交付等要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抗辩借款本金、利息等已经全部偿还或部分偿还的,应当对偿还借款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二)原告仅提供借据主张借贷关系成立,被告提出反驳证据足以对借款关系真实性产生合理怀疑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原告进一步提供证据。

原告不能证明款项交付事实的,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三)原告仅提供转账、存款凭证等交付凭证,未提供借贷合意凭证,被告以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或者存在其他法律关系为抗辩,并提出证据足以对借款关系真实性产生合理怀疑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原告就双方存在借贷合意进一步提供证据。

原告不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的,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

(四)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对于案件事实存在重大争议的,应当要求借贷双方当事人本人、经办人到庭,说明借款的原因、款项交付的时间、地点、款项来源、用途等具体事实和经过,并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质询和法庭的询问。

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询问流程与技巧

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询问流程与技巧

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询问流程与技巧在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询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适的询问方式和技巧,法官可以获取相关事实、澄清争议点,提高案件审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本文将就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询问流程与技巧展开论述。

一、法官询问的流程在民事诉讼中,法官询问通常遵循以下流程:1. 开庭宣布:法官宣布开庭,并简要说明案件的性质及争议焦点。

2. 听取当事人陈述:法官先询问原告,要求其详细陈述诉讼请求、事实经过等。

随后,法官会询问被告对原告陈述的回应或辩解。

3. 直接询问:法官可以针对争议焦点或不清楚的事实进行直接询问。

他们可以要求当事人对某一事件、某一说法或证据进行解释或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4. 询问证人和鉴定人:法官可以询问可能对案件有关的证人和鉴定人,以了解他们对案件的认识、所知和所见,并进一步核实当事人的陈述。

5. 解释法律规定:如果法律适用存在争议,法官可以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并了解当事人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

6. 询问结束:当法官询问完相关事实和进行必要的法律解释后,他们会询问当事人是否还有其他补充陈述和意见。

如果当事人没有其他要补充的内容,法官会结束询问。

二、法官询问的技巧1. 公正中立:法官应保持公正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在询问过程中,要确保言行举止客观、公正,并避免偏袒或霸道的行为。

2. 温和友善:法官询问时应表现出友好和温和的姿态,以减轻当事人的紧张情绪,并增加他们的配合度。

温情地提问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更流畅地回答。

3. 开放性问题:法官在询问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当事人自由陈述,并提供更详细、全面的信息。

开放性问题通常以“如何、为什么、请您详细说明”等方式提问,以避免只得到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

4. 避免引导性问题:法官在询问时要避免使用引导性问题,即问题中已经包含了答案或对某种回答偏向的问题。

这样做有可能导致当事人受到干扰,进而产生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回答。

民间借贷案件流程

民间借贷案件流程

民间借贷案件流程一、起诉与受理1. 原告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包括借款协议、转账记录等。

2. 法院对原告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立案。

二、庭前准备1. 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及相关证据材料。

2. 被告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及相关证据。

3. 法院安排庭前调解,促进双方和解。

三、开庭审理1. 法庭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原被告就案件事实进行陈述和辩论。

2. 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查明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

四、调解1.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会根据双方意见进行调解。

2. 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五、裁判1. 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2.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六、上诉1. 上诉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并提交上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

2. 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七、执行1. 一审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履行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法院执行局根据申请,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强制执行。

八、申请执行中止、终结1.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或终结执行。

2. 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法律规定,裁定执行中止或终结。

九、审判监督程序1. 如果当事人认为生效裁判有误,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2. 法院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定再审。

十、其他程序性事项1.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根据需要可以组织鉴定、勘验等程序。

2. 当事人应当遵守诉讼秩序,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法庭发问技巧

法庭发问技巧

法庭发问技巧1. 法庭发问可不能瞎问啊!就好比射箭,你得瞄准了目标才行。

比如说,当对方证人在证词上有漏洞时,你就得抓住机会,像猎豹一样迅猛出击,直接质问他,让他露出马脚!2. 你知道吗,法庭发问要讲究时机!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得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

比如在对方陈述矛盾时,你就得立刻发问,“这怎么解释呢?”,让他们措手不及!3. 法庭发问技巧很关键啊!这就跟下棋一样,要步步为营。

假设对方在回避关键问题,你就得巧妙发问,“你为什么不正面回答呢?”,打乱他们的节奏!4. 注意啦,法庭发问得有策略!好比打仗,要懂得排兵布阵。

当发现对方证词有疑点,你就得果断发问,“这里是不是有问题呀?”,让真相浮出水面!5. 法庭发问可不能马虎啊!如同在迷雾中找路,得有方法。

要是对方的说法前后不一致,你就得马上追问,“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啊!”,让他们没法狡辩!6. 法庭发问技巧太重要啦!就像解一道难题,得找到关键。

当对方试图掩盖重要细节时,你就得尖锐发问,“这个细节为什么不提呢?”,让他们无处遁形!7. 你晓得不,法庭发问要有智慧!仿佛钓鱼,得有耐心和技巧。

比如对方在故意绕圈子,你就得直接发问,“能不能说重点?”,把他们拉回正轨!8. 法庭发问得掌握火候啊!好像炒菜,时机很重要。

若是对方在证词上闪烁其词,你就得严厉发问,“请说实话!”,让他们不敢再糊弄!9. 法庭发问技巧要牢记呀!如同在丛林中探险,得小心谨慎。

当对方试图误导时,你就得迅速发问,“这不是在误导大家吗?”,让他们的计谋破产!10. 法庭发问真的不简单啊!就跟攀岩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

假设对方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你就得坚决发问,“必须说清楚!”,让案件水落石出!我的观点结论:法庭发问技巧是在法庭上取得优势的重要手段,只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民间借贷纠纷法官问话提纲

民间借贷纠纷法官问话提纲

一、钱的来源及用途问题(确定资金的来源,特别是在大额时)(1)出借人是做什么的?如果是上班的?公司名称叫什么?法定代表人是哪个?工资是多少?单位电话多少?出借人配偶是做什么的?(2)借钱人借钱是做什么的?(是否涉及违法)借钱人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单位名称叫什么?有无业务上的往来?(是民间借款还是经济纠纷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3)出钱人与借钱人是什么关系?如何认识的?有无经济往来?(4)有无委托他人打款?委托了哪个?委托人与出钱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委托他人打款而不是自己付款?(5)之前有无借贷关系存在过;若有,什么时候借的,什么时候还的?借了多少?如何还的?还了多少?还有无欠款?有无相关凭证?二、钱是如何给的(查实是否完成了交付行为)(1)在什么地方给的?转账还是现金?(2)若是转账,通过哪个银行转的;什么时候转的;转账凭证在哪?通过哪个卡转的?卡号是多少?(3)有没有通过这张卡给别人转过?转过多少?(4)若是现金,是用什么装的,用什么运到借钱人处的?面值是多少,新旧程度,从什么地方取的,什么时候给的,有无旁人在场;如何清点的?三、有无利息,(1)利息是多少?(2)有无提前扣除?(3)利息如何给付?(4)有没有给过利息?(5)如何给的则是转或现(详见上面内容)?(7)给哪个了?(8)给付的凭证有无,或收条?四、本金;(1)有无还款?(2)如何还的?(3)还了多少?(4)什么时候还的?(5)如何给的则是转或现(详见上面内容)?(6)给哪个了?(7)给付的凭证有有无或收条;五、还款时间问题:(1)约定的还款?(2)未还款后,有无要过?(3)通过什么方式要的?六、其他问题(1)条子是在什么地方打的?(2)如何打的?(3)是在给钱之前还是给钱之后?(4)除此借款之外还有无其他借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借贷案件法庭询问
指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民间借贷案件法庭询问指南
日常生活中,民间借贷关系异常普遍,由于民间借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风险性,极易引发纠纷。

在起草民事诉状的过程中,为免多生枝节,一般将案情经过叙述的相当简单。

为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经常会对当事人予以提问,有时更是要求当事人本人直接回答,以准备了解全案事实。

法官询问的问题看似细微却有可能关乎案件结果。

为让相关当事人能预先了解并作好回答的准备及避免慌乱。

现笔者在承办多起民间借贷案件的基础上,就法院法官在民间借贷案件经常询问的问题作个总结及归纳。

了解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双方的背景,掌握案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律师更好地驾驭、承办、处理案件。

下述问题基本上有经验的经办法官都会问到,事先准备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1、借款人的身份及职业?
借款人与出借人间的关系,包括双方是在何时何地如何认识的。

若有担保人,还应尽可能了解担保人的相关情况。

2、借款人借钱的用途。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走私、诈骗、买卖毒品或贩卖枪支等非法活动而仍借款的,则属于违法借贷,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出借人不但得不到债权,而且还要依据有关法律予以追究责任。

3、出借人的资金来源。

出借人的资金是否自有?借款之前的资金来源于何处,有否证据证明。

4、出借人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现金还是转账)将款项交付给借款人,若以现金交付,不妨了解现金面额及具体数量及包装形式等。

若以转账形式是否有转账凭证交付款项时是否有在场见证人了解见证人相关信息。

5、借款人是否已归还部分本金,归还的数额,何时以何方式归还,是否有收条或转账凭证等证据。

6、双方是否对借款约定利息,具体利率是多少,利息是否在本金中预先扣除。

借款人是否已支付过利息,若支付,有无交付凭证。

借款利息一般是在借款期限届满时或者合同履行期间按照约定分批偿付给贷款人。

出借人在提供贷款时不能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

但现实中有的出借人为了确保利息的收回,在提供借款时就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造成借款人借到的本金实质上为扣除利息后的数额。

因此,合同法规定出借人在提供借款时不得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如果仍在本金中预先扣除的,借款人只需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就可以了。

7、借款到期后,出借人是否催收过,催收的具体时间。

借款催收要及时。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可在合理期限内随时催收。

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到期,出借人要及时催收,如借款人逾期不还,从借款到期之日的次日起两年内,出借人可向法院提出诉讼。

为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在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或催要证明等,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从新的协议订立之日重新计算。

8、借款人与贷款人是否仍有联系,何时失去联系。

笔者建议,以上背景及案件事实、经过等相关信息,案件律师最好制作成询问笔录等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重要性并让其签字。

如是当事人自行提起诉讼的,亦请事先予以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