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日本的文化外交
冷战后日本文化外交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冷战后日本文化外交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对外交往中,文化也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增进了解、扩大合作的重要纽带。
随着人们进入信息时代,文化外交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成为一国外事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自身价值。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文化外交一直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日本文化外交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
对于中国而言,学习和借鉴他国,特别是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的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日本文化外交的历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世界文化日益交融与碰撞,世界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外交。
在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的破灭粉碎了日本的“经济神话”,并在日本民众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危机,也迫使日本政治家摸索治国安邦的策略。
1990年日本成立了由专家学者和艺术权威组成的“文化政策促进会议”,作为文化厅长官的咨询机构。
1994年,日本召开“关于国际文化交流的恳谈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日本国际文化战略的重大思路,并向当时的羽田政府提交了一份《新时代的国际文化交流》报告,该报告称:“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日本在文化、学术方面做出贡献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了,日本应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来做出国际性的贡献。
”1995年7月,文化政策促进会议提出《新的文化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报告,开启了“文化立国”战略的初步设想。
1996年7月,文化厅正式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该战略是继“贸易立国”、“技术立国”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1997年,桥本龙太郎首相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为迎接日本-东盟新时代而进行改革:建立更广更深的伙伴关系》的演说,被称为桥本主义。
该演说特别提到“进行多领域的文化合作,培养亚太地区的共同体意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日本试图培养更为多元化的影响力来不断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和存在感。
冷战后的日本文化外交

冷战后的日本文化外交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周永生8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对大国地位的追求,日本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外交。
1988年5月,竹下登首相在访问英国时提出“国际合作构想”。
这一构想的三根重要支柱之一就是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为了推进这一政策,还专门设立了以经团联会长平岩外四为主席的“国际文化交流恳谈会”。
1989年6月在内阁又设立了“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
同年9月,该促进会发表了《国际文化交流行动计划》,该计划声称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以此来促进世界和平,加深相互理解,使国际社会了解日本,促进日本的国际化,并贡献于世界文化。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政府更是注重把文化外交的精神贯彻到实际政策当中。
从较为深层的教育体制及其政策,到国际文化交流的政策与实践,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一、培养适合国际社会的人才(一)教育体制的改革1992年,由日本文部省编写出版的《我国的文教政策》指出:“考虑到适应于开展国际化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培养在国际社会中受信赖的日本人。
为此,不仅要使其理解国际间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与外国文化及其各自的立场,并且,使其养成珍视我国文化和传统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 为此,文部省还修改了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
其修改的内容要点如下:(1)中小学的国语教育,要选择有利于加深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协调精神的教材。
(2)在小学和初中的社会课中,充实了有助于加深理解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以及世界和日本的关系方面的内容;在高中,把社会课重新分为地理历史课和公民课,世界史为必修,以期培养学生具备生存于国际社会的必要素质。
(3)初中与高中的外语教育进一步强调听、说,教材的选定要有利于培养国际协调精神,加深国际理解。
(4)在道德及特定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日本文化和传统教育,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日本人。
!修改的基本方针之一就是要“促进国际理解”,重视日本的“传统和文化”。
这一政策的实质和日本追求大国地位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文化与日本外交

文化与日本外交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日本的情况下,日本的独特文化和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日本的文化影响了其外交政策的制定。
传统的日本文化强调和平与谦逊,这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日本出于对和平的追求,坚持推崇和平主义原则,恪守宪法中规定的“不具备战争的权力”。
这种和平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尤其是强调和谐与礼仪的东方文化。
此外,日本的文化还影响了外交决策的风格。
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强调尊敬长辈和崇尚权威等价值观。
这在外交场合中表现为尊重他国领导人和寻求妥协的态度。
其次,日本的文化对外交的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的文化重视团队合作和群体利益,这在国际事务中也得到了反映。
例如,日本非常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并主张在多边框架下解决问题。
这体现了日本文化中重视集体利益和国际合作的特点。
此外,日本的文化也强调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
因此,日本通过文化交流和外交手段,积极推广日本的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和日本文化产业,以此提升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形象。
然而,尽管日本的文化与外交密切相关,但日本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例如,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一直备受争议。
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行为和对亚洲邻国的战争罪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紧张。
尽管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反省和道歉,但仍有一些亚洲国家对于日本的历史问题持有质疑和不满。
这使得日本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另外,由于文化差异,日本在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日本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与西方的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
例如,日本注重谦逊和保持面子的文化传统,这在西方国家可能被视为缺乏自信或不够直接。
此外,语言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日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在外交场合的交流中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文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戦後日本の文化外交 写作提纲_打印

安徽新华学院
日语专业
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论文题目:戦後日本の文化外交
战后日本的文化外交
姓名:
班级: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论文写作提纲(250~500字):
戦後日本の文化外交
はじめに
近年、日本の文化外交は素晴らしい効果を収まっている。
戦後の日本はますます文化力を重視して、文化外交を進めている。
戦後してから、日本政府はさまざまな外交政策を制定し、日本文化が世界に伝えている。
日本政府は戦争の悪影響を消したくて、国際における政治地位を向上させる。
戦後日本の文化外交のやり方は今度の考察の対象にした。
一、日本の文化外交の概況に述べる
(一)文化外交の定義
(二)日本の文化外交を処理する機関
1、国際交流基金会の職責
2、文部省の職責
3、郵政省の職責
(三)日本の文化外交の政策
1、ヨーロッパに対する
2、アジアに対する
二、国内に影響を分析する
(一)経済面から見る
(二)文化面から見る
(三)社会面から見る
三、国外から成果をあげる
四、中国に対する影響と啓発
終わりに
現代、平和な世界に文化競争はますま激烈になっている。
日本は地区によって違うやり方を使って、世界に「平和な日本」のような形象を伝える。
日本は戦争狂のような姿を変えてくる。
日本だけでなく、中国も文化外交を重視するのが必要だ。
日本对外关系与日本文化(课件)

日本是一个不肯赎罪的民族,一 个不会反省的民族。
同样是十恶不赦的战犯,德国汉 斯· 弗兰克在纽伦堡就刑前说:“前 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 而日本的东条英机在就刑前狂叫 “天皇陛下万岁。”
一、日本文化——东西方文化 的混血儿
(一)日本文化的岛国特征
•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仅37.8万 平方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弧形列岛,可 供居住的土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21%。
披挂二战期间日军装束的右 翼分子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在东京靖国神社,一些日本老兵身穿二 战时的军装招摇过市,为军国主义招魂
一名日本老兵身着二战时 的军装在东京靖国神社内
日本右翼分子在靖国神社活动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一)丰臣秀吉的“称霸东亚”之“蓝 图”
建立一个包括朝鲜、中国、日本 “三国为一”的封建大帝国 。
(二)佐藤信渊的“八纮一宇”和“日本 中心论”
“八纮一宇”:“宣皇道于世界,集八纮一 宇。”
“日本中心论”:“皇大御国乃大地最初生成 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若能以其根本为 经纬, 则世界均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仆。”
•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 日本又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 日本还是一个民族构成单一的国家。
狭小的国土、匮乏的资源、 频繁的灾害铸就了日本人对民族、 国家的使命感。
同时也孕育了日本人的向外意 识和掠夺性,以走出本土、扩张 掠夺别国领土以弥补本国领土的 狭小和资源的不足。
(二)中华文化——日本文化之源
2.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西方文化 ●在政治文化上,引进近代君主立宪政 体、建立民主政体。
●在观念文化上,借鉴西方的人本主义和 民主自由思想。
●在社会结构、经济文化上,引进西方社 会组织形态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战后日本文化外交战略的发展趋势

人们开始对 曾经在八十年代被大力赞扬过 的 日 本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 同时也对战争过后 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意见 。对此 ,有些人对社会现状 失去了信心,而把精神 ,信仰寄托在非理性 的宗教上面 ,例 ̄1 9 9 5 年 的奥姆真理教就 能反映这个现象。在这个时期 ,迷茫 、彷徨 的作 品已 成为文艺界的主流。在 1 9 8 7 年村上春树 写的 《 挪威的森林 》在 日 本国 内风靡一时 。 据 当时的统计 ,差不多1 5 个人中就有一人拥有这本书 。
1 日本文 化大国战略的萌芽和兴盛时期 日 本文化大 国战略 的萌芽时期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 日 本经 济在快速成长之后 ,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国家,它仅落后 于美国 。其中大平 、铃木 和中曾根 内阁都在为建设成为 “ 文化 国家” 做努力 ,学界和 日本民问也在努力发展文化事业 。在国内文化建设方 面 ,政府拿出大量的金钱 来支持 文化事业 ,勉励并支持个人、民间团 体 、地方 自治区等开展文化交流活 动,并对各种与文化交流有关 的经 济活动采取减税等优惠政策。在面向海外方面 , 日 本开始致力于把 自 身文化输 出当作文化大国战略的重要内容。1 9 7 2 '  ̄日本通过成立外务 省下辖 的特殊法人闰际交流基金 全面发展文化外交事业 。日本通过国 际交流基金 和其他文化交流组织 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 ,向海外传播了 它的日 本茶道 、影视作品 、网书资料等 , 通过这种方式 ,为加强世界 对日 本文化 的了解、塑造 日本文化 国家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 ,日 本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 ,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 的国家之一 ,日本不仅积极发展 自 身文化而且还 向海外大量输 出,可见这一时期是 日 本 发展的兴盛期 。在 国内,日本 政府 和社会各界特别关注 日 本文化的传统教育 ,提高 国际协调丁作的 能力 , 加强 国际理解 ,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文化输 出战略。国际交流基 金在 日 本 文化 的传播 、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开展 以及 日 本文化外交先导 的实现中起 到了关键作用 。政府通过成立 国际化商谈 中心、国际文化 交流信息中心,来提高地方 自治体和 民间团体的合作 能力。前 面提到 的 日本文化研究 中心 ,就吸引 了很多国外著名的学者前来并且对 日 本 文化进行研 究。这一 时期 ,深谋远虑的 日 本文化人和部分企业 能看到 文化吸引人的地方 以及它 的潜在经济实力 ,通过将文化和产业 结合在 起 ,形成具有 日 本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
冷战后日本文化外交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超过 10万亿 日元 ,约 占 G P总量 的 1 .3 。文化产业成 为了仅 次于 0 D 8 % 制造业的 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 界文化生 产大国。 2、 日本 文化 外 交提 升 了 日本 的 国际 形 象 文化外 交的发展 ,使 日本的国际形 象得 到提升 ,从而为 日本 与其他 国家建立 良好合作关 系奠定 了基础。美好 国家形象 的构建是 日本 文化外 交的直接成果 。以流行文 化为 例 ,从流行 文 化的物 质形式 来看 ,以动 漫、电影 电视 、流行音乐 、美食 、创意等为代表 的流行文化产 品,树 立
了日 “ 本 酷… ‘ … ‘ 新潮 可爱 ”等形 象,从 文化 内涵角 度看 ,日本流行
文化所 承载 的普世价值情感 ,以及 现代性理念拉近了 日本同世界人 民的 距离 ,塑造 了 日本 “ 普通国家” 的形象 ,展现了 日本 同其他 国家的共通 性 。可 以说 , 日本 通 过 文 化 外 交 构 建 正 面 积 极 地 国 家 形 象 是 非 常 成 功 的 。根 据 20 0 7年 登 于美 国时 代 周 刊 的 一 项 民 意 调 查 ,选 中 的 2 7个 国 家 中有 5 % 的人 认 为 日本 的 国 际上 的形 象 是 积 极 的 ,与 加 拿 大 并 列 第 一 。 6
随着冷战 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世界文化 日益交融 与碰 撞 ,世界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外交。在 日本国内 ,泡沫经济 的破 灭粉 碎了 日本的 “ 经济神话”,并 在 日本 民众心理产 生 了深 刻的危机 ,也 迫 使 日本政治家摸索治 国安邦 的策略 。19 9 0年 日本成立 了由专家学者和艺 术权威组 成 的 “ 化 政 策促 进会 议 ” 文 ,作 为 文 化厅 长 官 的咨询 机 构。 19 9 4年 , 日本 召开 “ 关于 国际文化交流 的恳谈会 ” ,提出了一 系列关 于 E本国际文化战略的重大思路 ,并 向当时的羽 田政府提交 了一份 《 时 t 新 代 的国际文化交流》 报告 ,该报告称 :“ 由于国际环境 和 国内形势 的重 大 变化 ,日本 在文化 、学 术方面 做 出贡献 已经 比以往 任何 时候 都重要 了, 日本 应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来做 出国际性的贡献 。 95年 7月 ,文 ”19 化政策促 进会 议提出 《 的文化立 国 目标—— 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 新 策 》报告 ,开启 了 “ 文化 立 国” 战略的初步设 想 。19 9 6年 7月 ,文化 厅正式提 出了 《 1世纪文化立 国方案》,标志着 日本 “ 2 文化立 国” 战略 的正式 确立 ,该战略是继 “ 贸易立 国” “ 、 技术立 国” 之后又 一重大 战 略举措 。19 9 7年 ,桥本龙太 郎首相 在新加坡 发表 了题 为 《 为迎 接 日本 东盟新 时代 而进行 改革 :建立更广更深 的伙伴关系》 的演说 ,被称为
中日建交以来两国间文化外交的历程与评析

中日媒体论坛与合作项目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加强媒体合作、促进信息交流
中日媒体论坛与合作项目是指中国和 日本之间开展的以媒体为主要对象的 交流与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 新闻报道、电视节目、电影制作等方 面的合作与交流,旨在加强两国媒体 之间的合作和促进信息交流。
要点三
成果与影响
中日媒体论坛与合作项目对于加强两 国媒体之间的合作和增进信息交流具 有积极意义。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 高两国媒体的专业水平和相互了解, 还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 的机会和平台。
发展阶段:1990-2000年
总结词:多元化发展、深度 交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日本经 济的高度发展,中日文化外 交得到了快速发展。两国之 间的文化交流开始呈现出多 元化和深度化的趋势。
1992年,中日两国政府共同 设立了“中日文化交流推进 委员会”,旨在加强两国间 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日文化外交逐渐涵盖了艺 术、文学、教育、学术、体 育等多个领域,双方的文化 交流活动逐渐丰富多样,包 括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 术研讨、体育比赛等。
VS
教育交流
中日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 化。例如,中国多所高校与日本著名高校 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 ,增进两国青年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媒体合作与报道
媒体合作
中日两国在新闻、影视等领域的媒体合作不断加强,为两国间的友好交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例如, 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NHK电视台的合作项目,共同制作纪录片并开展新闻报道方面的合作,增进了 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艺术展览
艺术展览是展示两国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的重要平台。自建交以来,中日两国在艺术展览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 ,如在中国举办的“日本美术展”和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美术展”,都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日本的文化外交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文化外交在国家的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化外交是日本战略外交的一部分。
从二十年来看,日本的文化外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外交;历程;文化外交特点
二战后,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他们为了振兴经济,提升国际形象和地位,提出了文化外交战略。
近年来,日本以动漫为依托,将动漫形象作为“外交大使”,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其价值观,来提高国家的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如今这种“软实力”一方面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面对世界的复杂局面,日本积极地进行文化外交政策,是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的。
一、文化外交的定义及意义
1.文化外交的内涵。
狭义的文化外交是指交涉和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协议、条约的过程;广义的文化外交是指在文化协定实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些国际性文化活动方法,以及它所带来的国际影响。
2.文化外交的意义。
第一,文化外交可以作为国际协作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较好的改善国际关系。
各国的文化在一起碰撞、交流、融合,能够加深国际社会的共识,更好的为国际协作打好基础。
第
二,文化外交对缓解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作用。
当不同的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国际间才能有效达成共识,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文化外交还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家综合国力。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够释放文化感染力,获得国际的认同,它甚至会“渗入”到政治经济领域,为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战后初期,日本主要考虑如何振兴经济,重新加入国际社会的问题。
虽然有人在当时提出了文化国家建设,但经济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顾及不到文化事业。
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崛起,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了第二大经济强国后,他们在经贸合作中的摩擦让他们意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于是想通过文化事业建设的角度来更好的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
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与国际社会的摩擦越来越多,美国在这个时候也逐渐冷淡它,这些不利的因素让日本政府深刻的意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
为此,日本还制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交流基金法》,但这个时候的日本还是偏重于经济的发展。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日本首相提出了“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构想。
从此,日本的文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最近二十年的文化外交。
面对世界局势的复杂性,日本政府
在1995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初步构想,经过完善,第二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新战略。
这套文化立国方案涉及很多文化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完善著作权制度、建立文化援助体系等等。
这些细化的措施无疑给日本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日本文化外交的特点
1.以动漫文化为主要形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动漫做的确实不错。
日本动漫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在这一领域也是独树一帜。
日本的动漫能更好的吸引年轻人,是因为它具有大众的特质,比较贴近于大众。
进入21世纪,“动漫外交”逐渐成为日本文化外交中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说的是,日本官方将哆啦a梦任命为外交大使,将一个动漫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大使”在世界上来说也是很独特的。
日本为扩大动漫作品的影响力,借助媒体、网络,不断地向全世界进行文化产业的输出。
这样一来,以动漫为依托,不但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形象,还同时带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的经济领域的发展。
2.以政府主导官民协作的特点。
日本的文化外交不只是日本政府的相关机构推动展开的,它还涉及到国际交流基金会以及一些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团体等等,它们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一起开展多样化的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立体的文化外交网络。
在政府的指导下,一些相关的文化团体也开展相应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们为日本的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
以在细节上完善政府的文化外交政策,与政府机构形成多层次的文化外交,为日本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四、日本文化外交的实施
1.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对外文化的交流,一方面,他们支持本国的学生去国外学习,加强青少年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另一方面,他们会举办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化交流月来介绍日本的文化,加强国际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除此之外,他们还重视国际间学术的交流。
例如他们会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开展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其他各国的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2.加强对外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文化能够作为一种国家的“软实力”,对国家的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文化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观念,而是一种产业。
在这一点上,日本就做得很好。
比如日本的一部优秀的漫画,既可以制作成动画,还可以制作成游戏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链,它以市场为导向。
日本就是通过加强对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本土文化的辐射范围,从而达到宣传文化,提升国际形象的作用。
3.加强对外援助事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援助的重点逐渐转向了人文领域。
在1989年,日本政府出资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本信托基金”。
该基金的成立加强了日本与国际组织的合作,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当中。
例如他们就参与到了对我国新疆库木吐喇千佛洞的保护。
因此,该基金对维护和修复世界文化遗产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对外
援助事业,提升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促进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文化外交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日本在这一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他们向国际社会输出其价值观,提高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并为最终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应该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浩然,李荣启.文化国力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 鲁毅,黄金祺.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4] 李智.文化外交——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